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华铮面向教师推出了猪肉赊账活动,但是真正来赊账买猪肉的教师却寥寥无几,反而很多不是教师的人求着赖着要赊账。
也有个别教师曲解华铮的用意,说他黄鼠狼拉磨--冒充大尾巴驴,小山雀翻跟头--卖弄花屁股。
也有人说他是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华铮好事没做成,反惹了一身骚气。王新玲说他,你是不是看武侠小说看多了看傻了?你认为你行侠仗义就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大英雄吗?醒醒吧,我的侠客同志。
期末考试是一次大考,学生、家长、教师等都很关注。
以往期末考试是由中心校组织,中心校派保密员管理试卷,宋庄中学和桃源镇二中互换监考,教学校长或教导主任到对方学校领队,互相监督。
开考的第一天,宋青山等领导会到各考点巡察。所以要说期末考试是学校教育的头等大事也不为过。
批改试卷也由中心校组织,将两所学校所有教师分组,流水批卷。
批改后每人在每沓试卷的首页签字,出了问题以便追查责任。
批改结束后,由中心校、宋庄中学、二中三方搭配,每三人一组,负责各学科们总分和登分上表工作,成绩统计表用透蓝纸一式三份,3人签字后,中心校、宋庄中学和镇二中各一份。
学校向学生公布成绩后,有疑问的学生可以翻查试卷。
如果确定存在漏改漏加,计分错误等问题,核准后由中心校修改分数,视问题的严重程度,对相关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等处分。
分数固定后,中心校选派专人用两天时间对全乡成绩进行汇总整理,计算出每位教师成绩的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平均分,毕业班另增加有特优人数、上线人数等数据,按照学科对全乡教师进行排名。
公布相关数据和排名后,有疑问的教师可以向中心校核查成绩。
固定排名数据后,中心校开始依据相关数据进一步完成学校综合成绩排名,各年级组成绩排名和各学科排名等工作,并以此为主要参考数据,确定学校教学质量奖,优秀年级组,优秀教研组,班级教学优秀奖,学科教学质量奖,优秀教学个人等奖项。
颁发给教师个人的学科教学质量奖,是按照学科教师总人数的一定比例确定不同等次的人数,一般情况下,一等奖占学科教师总人数的15%,二等奖占30%。
语、数、英三科,第一名的为特等奖。政史地理化生等学科,连续三年保持第一的为特等奖。
对成绩倒数第一且平均分与全镇平均分相差较大的教师,由中心校和学校领导组织谈话。
连续两年倒数第一的,要向中心校写出总结检查。
连续三年倒数第一的,调离岗位。
与此同时,学校也在整理学生的表彰名单。依据总成绩、各学科成绩、进步名次等数据,确定获得特一二三等奖、进步奖的学生名单,由教导处制作奖状,配备奖品,筹备期末表彰会。
所以每年到,期末考试前后,宋明都是吃住在校,夜以继日的忙碌。
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评价学校、年级组、教研组、班级,还是评价教师、学生,评价的依据主要是考试成绩,所以必须保证考试成绩的客观公正。
宋青山主任曾多次在大会小会上强调,人生大事,无非生死。学校大事,考试为王,再重要再紧迫的工作都要给考试让路,一心一意尽心尽意做好管理和服务。
要严肃考试纪律,平日里可以迟到,但考试时,监考教师等人员一定要提前到位,开考时点名不到的立即停职,等候处置,相关工作由机动人员替补。
宋青山在宋庄中学时,虽然有三唬校长之称,吓唬、乍唬、连蒙带唬,大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极少真正处理人。
但若是谁在考试期间犯了错,那他也是六亲不认,铁面无情,手起刀落,毫不手软。
大大咧咧的韩运来,爱耍滑头的董振清等人,都在这方面领教过宋青山的铁血手腕。扣发工资,取消评先评优,还都是小事,还要在全校大会上做检讨,检讨的不深刻都不行。相关的领队,年级主任,教导主任、教学副校长也都要负连带责任,写出书面情况说明,整改措施等。
一句话,谁要在考试期间犯一点错,肯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宋青山要求各校要把考试从始至终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每一个数据,办成铁案铜案金案。漏洞提前预防,问题现场解决,差错即时修改,查处从重从快,成绩数据要经得住任何人任何时候以任何方式核查。
但今年中心校不再出面组织,宋庄中学和桃源镇二中各自自主组织考试,自主批改试卷,这倒让宋明有些茫然无措。
试卷由本校教师自己取送保管,怎么保密?
自己监考自己,会不会有人在监考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试卷自己批改,学生写的字,难免不被老师认出来,会不会徇私舞弊?
纪律的执行力度,成绩的权威性等,都会遭受一定的挑战。
把成绩交给中心校之后,中心校会不会将这个成绩作为评价依据?
如果以这个成绩作为评价依据,那宋明又该怎么办呢?
如果监考监的严,改卷改的严,层级低了,各方面获得的奖项少了,教师们会不会有意见?
如果松一松放放水,成绩会高一些,但平常下功夫的老师也会有意见。严重的是,这个头一开,后患无穷。
宋明一个人在办公室走来走去,掂量来掂量去,也没能理出个头绪来。
人有时就是这样,被人管着时,总想挣脱人们的掌控。但真正脱离了掌控,又连路都不会走了。
松些还是严些,说小了是迎合人意还是坚守规则,说大了是要右倾还是要左倾,这一严一松的一念之间,不知决定了多少人的幸与不幸,到底该怎么办好?宋明左右为难。
韩运来找到宋明问,宋明,我以老大哥的身份来跟你说几句话,不知说得说不得?
这些话一本正经地从韩运来那张大嘴大牙声带厚实的喉咙里笨拙地爬出来,让被韩运来调侃惯了的宋明有些不适应。
宋明有些疑惑的看着他说,说吧,我还是很耐打的。
听说这次咱们是自主考试,大家在办公室讨论。大多数教师猜测你会拤得比和桃源镇二中联考还要严格。
但我说不一定,因为今天的宋明已不是以前的宋明了。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是吗?宋校长说过。学校大事,考试为王。严肃考纪,确保公正,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吗?
你先回答我的问题。
你有什么问题?
我说的对,还是他们说的对?
呵呵。宋明笑着摇摇头说,不瞒你说,我确实有些为难。
那就听哥一句劝。干什么事,不能长虫钻竹杆不会拐弯。规矩还不是人规定的?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要学会随机应变嘛。
那你的意思?
不是我的意思,是大家的意思,既然是自主考试,大希望咱们这次能够稍微宽松灵活一些,不要豁牙子啃猪蹄横扯筋。毕竟要过大年嘛,拿个好成绩,孩子们也好趁过大年少挨顿皮鞭多领个红包,咱们教师们也有脸面,领导们也好吹牛,学校也说得过去,你看,这样做对大家都好。
如果咱们宋庄中学管得严,桃源镇二中管得松,结果咱们宋庄的成绩差了,领导领导没了面子。教师教师没了荣誉,学生学生受批评,对谁都没好处。
宋明说,如果要是这样,那大家干脆让学生开卷考试得了。
宋明,你看你,你这么说不是抬杠吗?我们只是让你灵活些,不要那么严,可不是让你放任不管。
干什么事不能走极端,要中庸。中庸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