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常校长以身殉职,郑三民老师以学校副校长的身份,向上级写报告,希望把常敬贤校长追认为烈士,他认为常校长之前在修路和工地为了抢救别人的生命,使他身上多处负伤,右腿进行截肢身体残疾,后来,他为了工作,不顾身体残疾辛劳奔波,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为了工作而付出他宝贵的生命。同时把自己刚写的一篇“德隆博学,师之楷模”的文章连同那份报告一同递交上级部门。那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常校长从大学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自愿扎根山区三十年,在闭塞、贫穷、条件艰苦的山区甘当小学老师,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到舍已救人和最后以身殉职的事迹,希望上级能追认常校长为烈士。很快,新闻媒体发表了郑三民老师那篇“德隆博学,师之楷模”的长文,号召全社会向常敬贤校长学习。
送走常敬贤后,郑夏妮身体和心情一直很不好,常思恩和常思晴没有去单位,妈妈还得他俩照顾。逝去的亲人永远逝去了,再怎么悲伤也没有什么用了,郑夏妮在一双儿女的照料下,身体调养了一段时间,精神和体力也慢慢恢复了。她看到一双儿女懂事孝顺,工作也很好,多少给了她点安慰。现在丈夫已过了三期,她想自己一直处于悲痛中于事无补,必须坚强起来,生活还得过下去,也让一双儿女放心去工作,不要再为自己操心。这样想着,她就强打起精神,把家里的东西重新归整收拾一下,特别是敬贤的一些东西还是他去世前那样放着。这天她要去整理常敬贤的遗物,常思恩看妈妈要整理爸爸的东西,就对妈妈说他自己来,并让妹妹陪妈妈在外面走走,散散心。他怕妈妈收拾爸爸的遗物时会再伤心,也想让妈妈活动活动身子骨,常思晴很懂哥哥的意思,就挽着妈妈的胳膊去村子周围转转。
常思恩看到爸爸在家经常学习工作的桌子,上面放着他正在教学用的课本,还有一沓没有批改完的六年级的作文。桌子靠墙那一面整齐地放着一排小说杂志和一些资料,还有好多本笔记本。常思恩看着这张桌子,看着桌子上的这些东西,思绪回到了小时候,那时,这里是他和妹妹最爱逗留和烦爸爸的地方,不是把爸爸的书本翻乱,就是给爸爸的书或本子上乱写乱画,或让爸爸给他们讲故事,或让爸爸教他们认字、、、爸爸有时拿他们没办法,就让妈妈或爷爷把他们带走。有时也给爸爸带来快乐和高兴,有一次,妹妹拿着一本书,大声给爸爸读她能认识的字,妹妹把“归还”读成“旧还”,把“中午”读成“中牛”等等认错字的时候,爸爸就开心的笑了、、、小时候的情景就像放电影一样,带他回到了童年。他俩上学到五六年级的时候,就基本不再来爸爸这里倒乱了,也不緾着爸爸了,只对爸爸的一些课外书籍感兴趣,想看哪本就直接拿去看了。上到中学后,他们就对爸爸的书桌没有兴趣了,他们认为那里没有他们要学的知识了。他抚摸着爸爸的书桌,看着书桌上的摆设,恨老天太残酷无情,恨时光不能倒流。
他大概浏览了爸爸书桌上靠墙放着的那些笔记本,上面记录的是爸爸曾带过的班级里要特别关照的学生的情况,里面记有学生姓名、家庭情况、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等等。最后对每个学生进行分析,再提出对每个学生如何教育和引导,这就是爸爸对不同学生的因人施教。他又在一个资料袋里看到爸爸写的一篇教学心得,上面有几句话是这样写的:“教书育人是老师的本职工作,好学生学习好不是老师的功劳,而是那些学生天赋好,勤学好问的结果。如何能把成绩很差的学生教好,才算老师的教学有点成绩。对于成绩好的学生要有更高的要求,启发和鼓励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学生学习成绩好只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教学生做一个品行好、有家国情怀,对社会有用的人。而这些品行要从小培养,使他们养成习惯,养成根深蒂固的心性。如果一个人从小就一身的坏习性,长大就很难改正了。老人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就是这个道理。”看到这里,他似乎明白了爸爸这一生的追求,作为一名大学生,他来到山区教小学生,爸爸不是迫不得已,也不是命运的安排,也不是爸爸傻,这就是爸爸的心性。他被爸爸的胸怀和精神感动的热泪盈眶,爸爸真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
常思恩还大概翻看了爸爸好多本个人日记本,大都是一些个人对社会、对人生、对个人情感等方面的看法和感想,也有对现实中遇到的非常棘手问题的左右为难和最终痛苦决择,也记录了一些他小时候的苦难经历,记录了他和程叔叔刚来这里遇到的生活上的苦难经历等等。当然也少不了特别私密的个人情感流露和表白,他没有再看下去,他把那些日记本都整理好,和其它书籍一起分类放在书桌一侧,他想暂时先这样放着,爸爸最近可能要经常回来,也要看看他这些东西。然后他把书桌上方悬挂的爸爸的遗像取下来,用布擦拭两遍,再挂上去,把爸爸的书桌也擦拭干净,他肃然站在爸爸的遗像前,深深地对爸爸遗像三鞠躬,流着泪说到:“爸爸,您的书籍资料都在这里,想看就回来看看吧。”过了一会,他去整理爸爸的衣服。
爸爸没有多少衣服,经常穿的、爱穿的几件衣服随爸爸带走了,还有一些书籍、课本和爸爸用的钢笔等也随爸爸带走了,只有两件上衣,爸爸没有穿几次,他准备自己穿,所以,就给自己留了下来。忙完这些,他就去忙着做饭去了。
虽然凹里村的人还都沉浸在思念常校长的悲痛之中,但生活还得继续。凹里村小学依旧有序进行教学工作,只是没有了常校长的身影,校园比以前少了许多热闹和欢笑。老师和学生还经常会不由自主地向学校左边的山坡上看上几眼,以怀念他们的好校长。司运来同学每天早上来的较早,他来学校后,先站在学校的小操场上,面向常校长的墓地方向,深深地三鞠躬后,才走进教室,开始他一天的学习。
通往镇上的公路修到了关键地段,这次要把两个急转弯改的平缓点,所以得把山体突出的部分炸掉一些,使公路安全又快捷。这天,施工队正要炸部分山体时,却被一些村民拦住,不让施工,双方僵持在那里,工程无法进行。
那些阻拦施工的人群带头者是郑秀才,这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原来郑秀才是个虔诚的有神论者,这是他妈妈从小对他的影响,他妈妈就是虔诚的佛信徒。
郑秀才他们说伏龙山是神山,是神龙化身,施工队要炸的那部分的山体是山神的一只大脚,如果真炸了,会伤到伏龙山神,山神会发怒的,是会降灾祸给人们的。正是由于上次人们修路时炸了部分山体,山神才降灾难给凹里村人的,不幸的是灾难落在了他的女婿身上。如果再要炸伏龙山,继续伤害神龙,那凹里村人会有更大的灾难。他就这样说服联络了一部分村民,阻挡修路施工队的工作。有些人说按理郑秀才算是有点文化的人,怎么还有那些迷信思想?他们想不明白,也许他看那些老旧书籍中毒太深,那些老旧书籍里的迷信思想蒙蔽了他,没人说得清楚。也有一些人心想自己的祖祖辈辈住在这里平安无事,怎么一炸山就出了人命,还是最优秀、最能干、对凹里村贡献最大的常校长。如果这次再炸神山,恐怕山神要对凹里村人降下更大的灾难,所以他们就和郑秀才一起全力阻挡施工队,不让施工队再炸山。
由于郑秀才这些人的阻挠,施工队已经停工一天了。昨天下午,施工队找来一位上级领导,对郑秀才他们进行长时间和多方面的解释,但郑秀才他们就是不让施工,他们说要用身体保护伏龙山神不要被再次受到伤害。如果继续这样僵持下去,工程队怕误了工期。于是他们决定明天起个大早,组织一些人在村口把郑秀才他们拦住,其他人员提前进入施工现场,快速在山体上打好的孔里装上炸药,在那些阻拦的人还没有赶到这里之前,就进行点火炸山,只要炮响了,那时郑秀才他们也就没有办法了。
今天早上凌晨,施工队兵分两路,一路人是现场施工人员,很早就来到现场,急忙展开施工,在山体打孔装填炸药。另一路人去村口阻拦郑秀才他们。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这时,天也基本亮了,郑秀才他们才都来到村口集结,准备去施工现场,当他们看到施工队的人手拉手,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双方就发生争执,你推我挡,各不相让。后来还是有两个人硬是冲开了施工队的防线,跑到了施工现场。施工现场正在进行装填炸药,施工队怕引起不可控事件,只好停了下来。不久郑秀才他们的后续人员也来到了现场,双方又僵持在那里。看来今天又开不了工,有的人就要回去干其它事,大部分人在等待观望,看事态如何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