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夏妮在病房照顾常敬贤吃完早饭,正在收拾碗筷,突然听到有人在病房门口说:“老同学,你受苦了。”常敬贤和郑夏妮同时抬起头,看见从病房门口进来三个人,手里拿着几箱礼品。常敬贤一看是程前江和王小亮他们来了,另外一个他不认识。他激动地说:“怎么惊动了老同学,你们咋知道的呢?”程前江说:“我们也是昨天下午才知道的。现在身体情况咋样?”常敬贤说:“伤口基本快好了,过几天就可出院了。”程前江和王小亮祥细询问了常敬贤的情况后,对常敬贤感到非常痛心和惋惜,但也只能安慰和鼓励。程前江最后说:“老同学,你不但是教书育人的楷模,也是舍己救人的英雄,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和尊敬。”常敬贤说:“你们一个是大市长,一个是大公司的经理,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看我,我们全家都非常感谢!”他们一起聊了一会后,程前江、王小亮嘱咐常敬贤多休息,好好养伤,不要有什么顾虑和负担。等伤口和身体完全恢复好了后,要给常敬贤安装质量很好的假肢。常敬贤和家人对两位同学的关心再次表示感谢。几个人又说了一会话,程前江和王小亮就告辞了。
常敬贤在医院住了十多天出院回到凹里村,村民和学校的师生知道常老师回家后,经常有人去看望他,为他送些自家做的好吃的食物。司运来和他父亲在常老师住院期间曾去看过常老师,他父亲把儿子司运来拉到常老师病床前,让司运来给常老师下跪嗑头,以感谢常老师的救命之恩。还说大恩难报,要司运来认常老师为干爸,两家从此结为干亲,以后逢年过节司运来都要去看他的干爸常老师。常敬贤回到家里后,他们一家人隔三叉五来看望常老师。司运来父亲把自家养的猪都卖了,把钱送到常老师家里,但常老师一家怎么也不收钱,说各种费用都是工程队出了,让司运来家人心里不要有什么负担,他不会收司运来家一分钱的。司运来父亲说这点钱虽少,以表他们全家人对常老师的救命之情,硬要把钱给常老师放下。常老爷子说:“现在咱们两家都是亲戚了,那样就太不好看了。”最终常家没有收钱,司运来父亲没有办法,只好说让司运来以后慢慢的还常老师的恩情。
在父亲和妻子的精心照顾和护理下,常敬贤身体恢复的很好,很快常敬贤能拄着拐下地行走了。他看自己拄着拐能走,就想着要去学校给学生上课。他说自己在家无所事事,很难受,但家人都不同意。过了几天他又先给郑夏妮做思想工作,郑夏妮说现在这个样子,万一不小心摔倒了怎么办?再说家到学校又是山路,怎么去?怎么回?怎么给学生上课?常敬贤说可以住到以前的窑洞,上课可以坐在讲台前讲。父亲听常敬贤这样说,生气地对常敬贤说:“学校没有你照样能行,你再有个三长两短,这个家怎么办?简直是胡闹。要去学校也等装上假肢以后,行走方便了才可以。”常敬贤一看父亲发火了,也就不提去学校了。
郑夏妮在想,丈夫都过五十的人了,还以为他是二三十岁,现在身体又是那样,自己走路都还不自主,却整天要去学校,难到没考虑自己摔倒的后果?没考虑家人的担心?那天救司运来也是不考虑他自己,不考虑家人,真不知道自己和家里其他人在他心中有多重的份量?
又过了几天,郑三民老师来家里看常校长,并汇报了学校最近的一些工作情况。俩人还就学校的一些其它事务进行了交流和部署。最后,常敬贤说他很想去学校,在家闲的心慌,离开学校,离开学生,不给学生上课,他觉睡不好,饭吃不香,这样的日子比坐监狱还难受。家里人不让他去学校,他只好求助郑三民老师,郑三民老师让他不要想太多,安心休养身体,等身体完全恢复装上假肢,行走自如再去学校。并告诉他全校师生都很想念他,都希望他早日康复,早日回到学校。常敬贤一看郑三民老师不帮他,不理解他,心里很失望,感觉自己以后是不是成了废人,很失落,很伤心。
郑夏妮看到常敬贤整天在家心神不定,坐卧不安,情绪不太好,她想这样下去,也许会急出心病的。于是和父亲合计着还不如让他隔三差五的去学校转转看看,这样心情也会好点。但去学校是山路,他架着拐怎么去?父亲想了一会说让学校来两个老师,在旁边护着他去学校。郑夏妮把这个想法给常敬贤说了,常敬贤笑着说他可以慢慢走去,不用叫学校老师来,父亲和郑夏妮都不同意。于是父亲就去找郑三民说了这事,郑三民老师感觉这样也行,并说明天他和年轻老师张志宏把常校长接到学校去。
第二天早上,郑三民和张志宏俩位老师很早就来到常老师家,常敬贤不好意思地笑着说:“郑老师,你和小张在我旁边跟着就行,我能走。”说着就架起双拐往外走,别人都跟在他周围,走了一小段路,张志宏说:“常校长,山路不好走,还是我来背您走吧,我年轻,身体好,力气大,您放心,背上您我走路还是很稳当的。”郑三民也赶忙过去说:“就让小张背着你吧,走一会,可以歇一会,不着急,慢慢来。我把拐拿着,小张,你把常校长背上走慢点。”说着就硬把常敬贤的双拐要过去。张志宏就要背常校长,常敬贤怎么着都不让小张背他,说他慢慢走就行,但郑三民老师不给他拐,僵持了一会,看他很不好意思,脸都有点红了,迟疑了一会,说到:“哎,那好,小张,辛苦你了。”张志宏说:“常校长您太客气了,这不是啥事,也是我应该的。”张志宏就背着常校长,郑三民老师和郑夏妮跟在他们的后面一起向学校走去。多亏小张身高体壮,背上常校长显得不是那么费力。
他们一行人刚走上那排窑洞前的平台上,常敬贤马上说:“小张,快放下我,把你累的太不好意思了。”张志宏说:“没事,常校长,您慢点。”说着就放下常校长,郑三民老师把拐递过去,常敬贤就拄着拐刚走了几步,就听一个学生喊到:“常校长来了。”这一声喊,顿时引起了整个校园的轰动,学生都涌出了教室,向常校长他们这边跑了过来,把常校长他们团团围住。有的同学高喊“常校长好!”有的同学高喊:“常老师,我们想您了。”学生们你一句我一句热情地向常校长问好。常敬贤被眼前的这一幕深深地感动了,他向学生们挥挥手,激动地说:“同学们好!老师也想念同学们!”有几个学生注视着常校长右腿下空洞的裤腿,伤心地流下了泪水。常校长也激动的说:“同学们,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我的身体现在好了,大家放心。从今天开始,又能和大家在一起了。同学们,马上到上课时间了,请大家都回教室,准备上课。”郑三民老师这时也说:“同学们,常校长虽然身受重伤,但他时刻都在惦记着大家,关心大家的学习,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就要来学校看大家,同学们,你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辜负常校长对你们的期望!现在,大家回教室准备上课。”同学们这才回教室去了。
学生们回教室去了,其他几位老师跟着常校长回到老师办公窑洞,几个老师都让常校长多休息,保重身体。常敬贤一一谢过几位老师的关心,并说他身体恢复的很好,在家里闷的慌,来学校看看。他们说了几句话,上课时间到了,几个老师都上课去了。
郑夏妮刚才看到情绪激动的学生向他们跑过来,深情地向常敬贤问好。看到他们尊敬的校长失去了右腿,好多学生都流泪了。学校师生纷纷向常敬贤问好,祝他早日康复,早日回到学校。她也看到常敬贤来到学校后,他脸上的表情洋溢着激动和高兴,人一下来了精气神,和在家时判若两人。看到眼前这种情景,她才理解了他和学生的感情,理解了他和学校的感情。这所学校,这里的孩子就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他真是个又傻又可敬可爱的人。
郑夏妮一直跟着常敬贤,两人在学校转了一圈就到了以前李大爷住的窑洞,灶台和土炕还完好。李大爷几年前就去世了,这个窑洞的东西他儿子全搬走了,现在也空了。这里也是常敬贤支教时住的窑洞,他看着这孔窑洞说:“窑洞住着很好,冬暖夏凉,咱们还是搬到这里来住,这里和学校一在起,我在这里能有点事干,感觉生活充实。”郑夏妮说:“别胡思乱想了,学校也看了,学生也都见了,等一会下课了让小张他们把你送回去吧。”常敬贤说:“你看我现在完全好了,闲在家里太难受了,闷的发慌,我一闲下来就全身不舒服,你要是为我着想,为我的身体健康着想,就让我住这里,给学生每天上一两节课。”郑夏妮阴沉着脸说:“你又要得寸进尺了,来了就不想回了,还要住这里,还要上课,我也管不了你,你也别给我说,你就一个人住这里,你自己照顾你去吧。”郑夏妮说着就要走。常敬贤笑着说:“你就答应我,咱俩就在这里住一段时间吧。”郑夏妮也知道常敬贤的伤完全好了,只是想他行走不便,怕他摔倒。今天看到常敬贤来学校精神一下振作起来了,心情也好多了,常敬贤又坚持住这里,她不知怎么办?还是由爸爸明断吧。便说:“那咱回去问爸同意不,只要爸同意就行。”常敬贤看郑夏妮松口了,高兴地说:“你去给爸说一下,爸肯定同意。爸要是同意,你就顺便带些生活用品来。”“妮子,那就叫他在这里住几天试试也好,反正也快放暑假了。”常敬贤和郑夏妮寻声看去,父亲在窑洞外站着。郑夏妮说:“那就听爸的。”父亲进了窑洞说:“你俩先出去,我把这里收拾一下,等会把被褥和锅灶拿来。”郑夏妮忙说:“爸,咱俩收拾吧。”转头对常敬贤说:“你还不出去。”常敬贤赶忙笑着说:“好好好。”就出去了。
学生下课后,郑三民知道常敬贤今天就要住在这里,他就让没有课的几个年龄大的学生去常老师家搬东西,再叫了几个学生打扫窑洞内外的卫生。大约一节课的时间,窑洞里外的卫生打扫干净了,学生们把常校长他们的被褥和生活用品也搬来了,常校长的家就临时安置在了李大爷以前住的窑洞,也就是他和程前江、王小亮都住过的窑洞。
郑三民笑着问常校长:“不是说今天你只来学校看看吗?怎么突然决定住在这里?”常敬贤笑笑说:“待在家里太难熬了,我的身体完全好了,我感觉能给学生们上课了,只是路上不好走,所以住在这里方便。我也是刚才说通了父亲和夏妮,他们也可能看我在家没有在这里心情舒畅,所以才临时决定让我住这里。从明天开始,你可以给我安排几节课,让我试一下。”郑三民说:“那就先给你一天安排一节课,先试试看,你可不要不顾自己身体硬撑着,感觉不行就不要逞能了。常敬贤一天要上两节课,郑三民没有同意,让常校长不要着急,慢慢来,适应几天,看情况再调整。常校长就遵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