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翌日,赵鸣与小赵瀚早早地就来到了篮球场上。
天边,一抹淡淡的橘红色渐渐晕染开来,那是晨曦的预兆。远处的山峦轮廓在朦胧中若隐若现,仿佛披上了轻纱,增添了几分神秘感。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气息,夹杂着淡淡的花香,都是因为昨夜下的雨。
按照惯例,赵鸣先带小赵瀚进行了充分的热身。首先是慢跑,它能够提高心率,加速血液循环,使身体逐渐升温。接下来是动态拉伸,包括大腿前后摆、侧摆腿、手臂环绕等动作,这些动作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柔韧性。最后是关节活动,特别是手腕、脚踝、膝盖和髋关节的活动。可以通过转动这些关节,使它们更加灵活,减少在运动中受伤的风险。
热身结束,测试开始了。测试的第一项是体能,赵鸣让小赵瀚完成十次折返跑后,再进行下面的有球测试,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模拟比赛中的场景。
第一个动作是行进间低手运球,小赵瀚站在篮球场底线,双脚前后自然开立,与肩同宽,两膝微屈,身体重心落于两脚间,略偏前脚,上半身稍前倾,保持着身体的平衡。他左手推着锥形筒,右手运着篮球,抬头目视着前方,保持节奏平稳地前进。
经过一个月的训练,本就球性过人的小赵瀚运球技术突飞猛进,已经能轻松地完成了。他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很快就到达了终点。
接下来是换成右手推着锥形筒,左手运球前进。对于一般人来说,左手是非惯用手,运球技术远不如右手娴熟,做这个动作会有些吃力。但对于每天坚持练习左手,左右手均衡的小赵瀚来说,这依然是非常轻松。看着小赵瀚的进步,赵鸣心里非常满意。
第二个动作是变向运球推锥形筒。不仅需要在行进中运球,还需要按照节奏完成变向。例如,右手运球左手推锥形筒时,变向后左手要控制球,同时右手也要迅速将锥形筒移到右边。
运球时既要使移动速度和运球速度协调一致,又要保持合理的动作节奏,使脚步动作和手部动作协调一致。想做到这一点需要在按拍球的部位、落点的选择和力量的大小上合理运用。
这个动作对于很多人来说都颇具挑战性,稍不留神就会失误。赵鸣也认真了起来,他很期待小赵瀚的表现,能够一次就成功吗?出人意料的是,小赵瀚脸上依然是一脸轻松,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随着赵鸣说出开始,小赵瀚熟练地运着球完成变向,锥形筒在他的推动下,缓缓向前滚动,发出轻微的金属摩擦声,与篮球落地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独特的交响乐。
赵鸣很惊讶,惊讶于小赵瀚远超同龄人的反应能力,对球的掌控能力。他知道小赵瀚有天赋而且肯努力能吃苦,但他的进步速度还是远超他的想象,看来他的训练计划回去还得再改改了。
下一个动作是胯下运球推锥形筒。小赵瀚迅速将篮球从右手下方穿过胯部,手指灵活而熟练地操控着球,仿佛球是他身体的一部分。在球经过胯下的瞬间,他的身体稍微转动,以适应球的运动轨迹。
篮球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然后稳稳地落在他的左手中。左手接住球的瞬间,他的动作没有丝毫停滞,立刻用右手推着锥形筒前进。然后将球再次从左手下方穿过胯部,回到右手。
整个过程中,他的动作流畅而连贯,仿佛是一种舞蹈般的表演。篮球在他的手中跳跃,与他的身体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和谐。赵鸣再一次被震撼到了,如此娴熟的胯下运球,根本不像是一个三岁多的孩子能够做出来的。
看到了爸爸震惊的神情,小赵瀚得意洋洋地跑到赵鸣身前,期待着得到赵鸣的表扬。赵鸣把小赵瀚一把抱起来,连脸上的汗都没有擦,就重重地在他脸上亲了一口,“儿子,你真是太棒了。”小赵瀚露出了阳光般灿烂的笑容,两颗大眼睛闪烁着欢快的光芒。
最后一个动作是背后运球推锥形筒。小赵瀚微微弯曲膝盖,降低重心,使身体保持稳定。然后,他迅速将球从右侧拉至身后,用左手迅速抓住球,这个动作几乎在一瞬间完成。他再次将球从左手拉回至右侧,动作流畅而连贯,仿佛行云流水一般。
小赵瀚用完美的表现完成了测试。突然,赵鸣灵光一现,他将锥形筒摆成了一排,然后让小赵瀚自由运用技术将它们过掉。
小赵瀚熟练地操控着篮球,篮球在他的指尖上跳跃,彷佛演奏着一曲曼妙的钢琴曲,时而低吟,时而高昂,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韵律与和谐。而他犹如一只球场活泼的精灵,在球场上来回穿梭,仿佛不受地心引力的束缚。
这一刻,赵鸣仿佛清晰地看见了自己的梦想蓝图,他的儿子赵瀚登上了NBA的舞台,在球场上尽情挥洒自己的才能。曾经遥不可及的幻想,此刻具像化起来,他坚信一定可以变成现实。
回家路上,赵鸣问小赵瀚:“你知道为什么我这一个月只让你练习体能和基本功吗?”单纯的小赵瀚摇了摇头。
赵鸣语重心长地说道:“体能与基本功永远是篮球运动的基础。体能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出色、保持持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体能不足,球场上跑两圈就气喘吁吁,更不谈和对手拼抢了,这样的话任你技术再好,战术再精妙,也只能是溃败,根本不可能是对方的敌手。练习篮球必须先练好体能,体能就像是盖楼时的地基,地基不牢,楼盖得再高最终也只是空中楼阁。”
以小赵瀚的年纪尚且不能完全理解父亲话里的意思,但他还是认真地听着,像一块海绵吸收着这些日后让他受益匪浅的知识。
赵鸣喝了口水,停顿了会接着说:“在篮球这项运动中,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需要运动员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来支持他们在场上的表现。NBA历史第一大前锋“石佛”邓肯,被人们誉为“大基本功先生”。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他没有多么花哨华丽的运球技术,也没有复杂多变的进攻技巧。但他凭借着无比扎实的基本功在攻防两端支撑起了马刺的团队篮球体系,贡献了二十年如一日的稳定表现,为圣安东尼奥带来了四座总冠军奖杯。”
一棵大树能长多高取决于它的根扎的有多深,一栋大厦能建多高取决于它的地基打的有多牢固,一名篮球运动员想走多远取决于他的基本功有多扎实。赵鸣如同一名匠人用心浇筑,灌溉,培养着小赵瀚这棵好苗子,期待有一天可以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