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天刚蒙蒙亮,地平线上闪耀着一抹淡淡的光芒。尚未落下的月亮还在散发着柔和的光辉,刚刚升起的太阳也释放出金光,两者交相辉映,甚是好看。篮球场上,却已经有一道幼小的身影在奔跑。
那是个只有三岁多的孩子,虽然他的体型相比于同龄人高大了不知多少,正是跟随父亲开始了篮球训练的小赵瀚。豆大的汗水顺着他发红的脸颊滑落,身上的小背心早已经被汗水浸透,但他还是紧握着双拳奋力向前跑着。
“加油,跑快一点,还有五圈就跑完了。”赵鸣站在篮球场旁边的树下,盯着不断奔跑的小赵瀚厉声道。在训练时,他不再是平日那个随和体贴的父亲,而是严格认真的教练。
“呼呼呼。”跑完五十圈的小赵瀚头发湿漉漉地贴在额头上,喘着粗气,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胸膛的起伏。汗水在阳光下闪烁,形成一道道细密的光轨。
“不要停,赶紧去拿球练习上篮。”看着气喘吁吁的儿子,赵鸣心疼不已,但还是催促着儿子进行下一项训练。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让儿子成功,他必须狠心。
暂且不提进入NBA,即便在人口众多的中国脱颖而出也绝非易事。从前些年开始,我国开始借鉴欧洲篮球强国后备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的战略问题,只有重视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竞技体育才能持续发展。
欧洲的青少年篮球体系基本上依托各种俱乐部、训练中心和学校的结合。后备人才的培养由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共同完成,辅以政府制定的鼓励青少年训练的某些政策。目前欧洲各国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普遍采用“中小学——大学——俱乐部——国家队”的培养模式,各年龄层次呈“金字塔”形状,年龄层次越低人数越多,这种模式符合体育职业化的发展。
这些年轻的球员一方面在学校进行读书学习,另一方面在业余时间利用俱乐部的设施、教练资源优势进行训练。这样既保证了不间断的文化学习,又能使他们从小就打下坚实的篮球基础。同时还建立了一些完整的青少年竞赛体系,如U12、U14和U16欧锦赛,每年的青年男女篮比赛计划就有12项。
凭借顶级的青训和完善的联赛体系,欧洲篮球在奥运会和世锦赛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培养出了众多国际球星。
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与试验,我国最终构建了新时代融合发展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培养体系。篮球俱乐部和篮球学院会在所在地区创办篮球训练营,分为八岁组,十岁组,十二岁组,十四岁组。由专业的教练带领孩子们进行系统性的训练,确保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能得到最合适的训练。这样不仅让所有想打篮球的孩子都参与进来,也能很快发掘出那些有天赋并且真正热爱篮球的孩子。
此外,青少年联赛每周至少会举行一场比赛,比赛中会让每支队伍的球员得到充分的上场时间,并且会在比赛中强调基本技术、篮球智商和团队配合。球员也能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特点,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实战能力。
根据赛场表现建立了青训流体系统的优胜劣汰机制,随着青少年球员的竞技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当球员水平明显超过同年龄段其他球员时,便自动上升级别,直至职业联赛。
不同于以前体教分离的篮球体系,现在可以说是真正的全民篮球,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了打篮球。极度内卷的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们的天赋,从中挑选出最好的苗子,培养成最优秀的篮球运动员。
赵鸣知道小赵瀚有天赋,但天赋只是好弓,努力才是利箭,只有用最高强度的训练,才能成就更强大的自己。
随着小赵瀚完成了一百个上篮,今天的训练也到此结束了。他的脸庞变得红润,汗珠顺着额头滑落,滑过脸颊,最后滴落在背心上,留下一个个湿润的印记。他的双眼闪烁着明亮的光芒,尽管有些疲惫,却依然充满了满足和喜悦。赵鸣没有让大汗淋漓的小赵瀚马上喝水,而是从口袋里拿出纸巾,递给他擦汗。
小赵瀚一边擦汗一边努力调整着自己的呼吸,这是赵鸣教他的。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学会调整呼吸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尤其是在正式的比赛中,一场四十八分钟的比赛,充满了奔跑与对抗,只有时刻调整好自己的身体状态,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实力。这也是为什么在跑完五十圈之后,赵鸣立刻让小赵瀚去进行有球训练。
呼吸平稳之后,小赵瀚接过水壶,大口大口地畅饮着。很快,水壶里的水就消失了一大半。小赵瀚用期待的眼神看着爸爸,迫不及待问道:“爸爸,我今天的表现怎么样。”
赵鸣看了一眼小赵瀚,拍了拍他的肩膀淡然道:“今天的表现还不错,拉伸完我们就回家吃早餐吧。”
“妈妈,我回来了。”还没进家门,小赵瀚奶声奶气的声音就传到了林画耳朵里,她连忙将早餐摆在了餐桌上,“快去洗手,然后来吃早餐吧。”
小赵瀚面前摆放着五个剥好的鸡蛋,一大杯牛奶,还有一个牛肉夹心饼。这是赵鸣根据运动员饮食为小赵瀚定制的食谱。小赵瀚先是喝了一大口牛奶,然后抓起鸡蛋塞进嘴里咀嚼了起来。
林画看着正在狼吞虎咽的儿子,帮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温柔地说道:“慢点吃,别噎着了。”
吃完早餐,赵鸣让小赵瀚洗个热水澡就去好好地睡一觉。休息对于运动员来说同样很重要,疲劳会影响训练的效率,也会大大增加受伤的风险。
看着儿子进了浴室,林画终于按耐不住积压已久的情绪,她埋怨丈夫道:“刚刚我摸小瀚的手,都结了厚厚一层茧了。看着他每天这么辛苦这么累,我真的好心疼啊。”说完就趴着赵鸣肩上轻声地啜泣着,为了不让孩子听见她用力捂着自己的嘴。
“别的孩子…这个年纪…每天不是看动画片…就是玩耍,我好想…让小瀚也无忧无虑…的成长。”林画带着哭腔断断续续地说道。
赵鸣轻轻地拍着林画的背,安慰道:“这一个月我每天看着小瀚训练,我比你更心疼啊。但是小瀚从始至终都没有说过累说过放弃,我们又怎么能先放弃。老婆,我们的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优秀。”
赵鸣认真地看着林画的眼睛,用纸巾轻轻擦去她脸上的泪痕,坚定地说道:“如果孩子说放弃,我一定不会强迫他。但是如果孩子选择了坚持,那我们就一起支持他追逐他的梦想,好吗?”
林画沉默了许久,家里安静了下来,只听的见时针滴滴答答走过的声音,还有浴室里传来的水声。片刻后,林画紧紧握着赵鸣的手,点了点头。
小赵瀚从浴室走了出来,洗完澡后他顿觉神清气爽,训练的疲惫被一扫而空。为了不让孩子发觉自己的异常,林画赶忙到厨房洗起了碗。
房间里,小赵瀚躺在床上,赵鸣细致地帮他按摩着双腿,笑吟吟地说道:“明天爸爸带你进行一次测试,如果通过了我们就进入下一阶段的训练了。”
听到测试,本来快要睡着的小赵瀚瞬间精神了起来,他兴高采烈地答应了。怀着对测试的期待,小赵瀚很快就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