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吴婵喃喃地说:“为什么你不早点告诉我你会做饭?你为什么不早点给我家的感觉?为什么你不早点……不早点说这些话呢?”
鲍平轻轻抚摸着她的背。吴婵看不见,与他的轻抚相反的是,鲍平脸上并没有丝毫温柔的表情,反而是冷漠的。
是啊,为什么不早点呢?他心想。他和吴婵一直好像一对踏错节拍的舞伴,他认真的时候她冷淡;她总算温情的时候,他的心已经僵硬了。
他已经彻底对她死心了。剩下的,不过是在演戏。他要报复,要让她尝尝被信任的人出卖的滋味。
吃完早饭,吴婵的情绪稍微高了一些。
鲍平侧头打量她,笑着说:“总算气色好了些。黑眼圈还在,一看就是昨晚睡不着。今晚再睡不着,继续看你的《君主论》吧,这种哲学书,我看名字就要打瞌睡了!”
吴婵不好意思地一笑,随口问:“你怎么知道我在看《君主论》?”
鲍平一愣,说:“前一阵子你提起过。你不记得吗?”
吴婵不记得自己提过,但也没在意,很快转换了话题。
鲍平又坐了一会儿才离开,约了晚上来接她出去吃晚饭。
吴婵闲坐着,立刻又想起与非急红了眼质问她的样子。她赶紧站起来,想找些事情做,让自己忙碌起来,否则又会胡思乱想。
她走进书房,打算整理桌子,却是一愣。书桌上,端端正正放着她正看的书:《君主论》。
鲍平刚才似乎并没有走进书房。他是怎么知道她在看的书呢?
吴婵继续整理,猛然间看见打印机上的几页纸。她暗叫不好,赶紧拿下来,果然是那几封信。吴婵汗也下来了。好在鲍平没有走进过书房。她正准备把信撕毁,突然感到好像哪里不对。她把信一张张铺开,检查了一遍。
依次打印出来的纸张,页码顺序怎么会摆放错了呢?
吴婵和鲍平吃完晚餐,鲍平开车送吴婵回家。
路上,吴婵的手机响了。吴婵看了号码,有些尴尬。白天她找一位媒体朋友打听巴比伦运输车撞人事件的最新进展,那朋友说晚点回复。没想到不早不晚,偏偏这时候回了过来。鲍平听见难免会多心。
吴婵无奈接了电话,侧过身去。
朋友说:“巴比伦这回要糊了。本来大家对他们的无人驾驶都给予厚望的,结果居然撞了人,竟然还是首席工程师的妹妹。那工程师守在医院里哪里有时间出来解释。今天巴比伦股票开盘就跌停了!那工程师据说马上也要被立案调查了。不过这新闻我没跟进,我给你一个电话是我朋友,你可以加她微信问一下,没事我跟她打过招呼了……”
吴婵一摸身上没有笔,问鲍平:“你有笔吗?”
“我的笔前几天不小心丢了。”
吴婵一怔,好像潜意识里触动了什么,但来不及细想。她凭记忆记下号码。挂了电话,急忙对鲍平道歉:“对不起,这事故总归和我有关,我找人打听一下。”
鲍平耸了耸肩,大度地说:“不用解释,我都理解。”
吴婵再说反倒显得多余,只好岔开话题:“现在难得写字,连笔都不带了,都不能冒充自己有文化了!”
鲍平笑道:“没错!所以我老妈送我那支金笔当生日礼物的时候,我还笑话了她半天!”
吴婵又是一怔。过了一会儿,她问:“你丢的是伯母送你的生日礼物,一支金色的水笔,在德国订制的,国内没有这个款式,对吗?”
鲍平随意地说:“是啊。”
吴婵的头嗡的一声。
那支金笔,她似乎见过。确切地说,不是似乎。就在与宁撞车的地方。特别定制的款式。她不会看错。
鲍平的笔,怎么会落在案发现场?
吴婵和鲍平道别,转身上楼。她脑子里乱糟糟的。
电梯里,吴婵碰到邻居,一位五十多岁的老阿姨。老阿姨颇有深意地打量着她,脸上笑嘻嘻的,看得吴婵不自在。
老阿姨主动开口:“小吴啊,是不是快结婚啦?”
吴婵一愣,勉强笑了笑,说:“没有。”
“别瞒我啦,刚才不是你男朋友吗?你们不是已经同居了?人家还给你买早饭呢。”
“没有,那人是……”吴婵也不想多解释,只好说:“他今天早上第一次来。”
“撒谎了吧,我都两天看到他了!”
“我没骗您,真的是今天第一次来。”
老阿姨不乐意了:“我又没有笑话你,阿姨我很开放的,你何必不承认呢?昨天下午我明明从窗户口看见他进你家门了!虽然穿的不一样,但阿姨我不会看错的!”
“叮”地一响,是电梯到达的声音。吴婵的心也随着这一声震了起来。她直直地看着阿姨,颤声问:“阿姨,您确定吗,我……男朋友,昨天来找过我?”
“你不知道吗?昨天我孙子放学晚,我担心他,每隔一分钟就去窗户口看看。我看见你男朋友在你门口站了一会儿,门就开了,他就进去了。我还以为你开的门呢。哦,这么说他有你房门密码啊?你连密码都给人家了,还说你们没同居,真是的……”
阿姨喋喋不休说着,吴婵已经听不见了。她头脑嗡嗡作响,脊背都渗出冷汗来。有一个可怕的想法在脑子里漂浮,像一个虚无的影子,她却怎么也不敢用力挖掘下去。
吴婵跌跌撞撞进了房门,靠在门上,很久才恢复一些力气。她走进书房,开始仔仔细细在每一个角落观察。
她找了一周,没有发现什么异样。她觉得这样的搜查效率太低。她想了一会儿,想到书架上有一排摆放的都是从前旅行的时候带回来的纪念品,已经很久没有碰过。
她把书房的灯关上,在黑暗中打开手机的电筒,照在那一排架子上。她侧过头去看,清楚地看见架子上均匀的积尘,也清楚地看见,有好几样纪念品底座的位置,和积尘的位置不吻合。
它们被人移动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