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玄幻奇幻 / 无本生意 / 第二十三章:到省城考察服装批发市场

第二十三章:到省城考察服装批发市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正所谓兵贵神速,机不可失,在得到了老邻居汤小慧开服装店生意经验的真传和从表哥诸伟明那里搞到了100块钱之后,汤海江决定第二天就到省城去考察服装批发市场。当天下午,他就去汽车站买了第二天早上6点钟的第一趟去省城的汽车票。
  晚上,汤海江把闹钟定在凌晨4点钟,因为他家里离长途客运站骑自行车要半个小时。又看了看口袋里带的钱,并在一只塑料瓶里灌了一瓶白开水和带了一些随身必须要用的小东西,就睡觉了。等第二天凌晨闹钟响了以后,汤海江马上起床,穿好衣服,洗好脸吃了碗水泡饭。就骑着自行车出发了,骑到了汽车站,他花了五毛钱把自行车停在停放处。就直接检票进站了,大约等了半个多钟头上了汽车坐下。
  汽车在经过了三个小时的颠簸之后,终于到了省城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这是一家创办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大型服装批发市场。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服装大型批发市场,建成之初就成为从全国的角度来讲,也算是一家较大的服装集散地之一,带动整个地区的服装产业市场。服装批发市场的品种品牌基本应有尽有,不仅有男装、女装、童装还有鞋包、床上用品,中老年服装,汇聚了数千家服装生产企业、数千个品牌/商标的服装,种类基本上已包涵了服装服饰的各个类型。
  与汤海江的母亲娄彩娥当年第一次到批发市场不同的是。她母亲从小生在农村,从来没有见到过服装批发市场这么大的市场。第一次到大型批发市场是开了眼界了,见到了大世面了,并在批发市场见到了天南地北的人。而且还背着从家里带来装货的大布袋,小心翼翼的跟在前面不认识但经验很足的生意人的后面。看他们是如何的进货或者与批发商交谈,从中学点做生意的门道。并且在进货过程中还胆战心惊,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生怕出现差错。
  而汤海江在社会上经过多年的沉浮,已经是老油条一个。这次到服装批发市场来,根本不用像他母亲那样小心谨慎。而是有备而来,就是来考察的,不是来进货的。等考察完成后,所有情况都了如指掌,下次如果把服装店开起来之后再来就可以直接进货了。
  与其他所有的新手一样,汤海江作为第一次到这家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看到那么多的店铺,到处都是人,也迷失了方向。但他毕竟是个老江湖,这次来的目的就是来走走看看而已,所以他就毫无目标的在市场里到处乱走。走了几次,竟然也把这个市场的情况例如那条路是什么品种的类型,哪条路上又基本上是些什么品牌摸清楚了。然后他还是在服装批发市场绕来绕去,这儿看看那儿看看,也没拿货。来来回回走的次数多了,在市场里面开店的很多老板见到汤海江的次数多了,也基本上看出了这个年青人八九不离十的就是刚到批发市场来了解行情考察市场的,要不就是第一次来进货,要不就是先来熟悉一下这里的行情,下次再来就不会手忙脚乱的。因为汤海江不像其他一些经常进货的服装零售店老板,一走到某个自己经常进货的店铺门前就熟门熟路直接进去了。先跟档口的老板打个招呼,老板也会主动的向他介绍最新流行的款式。而零售老板在了解到情况后还会和店主再次砍价并看看有没有其他自认为好的款式再拿几件就直接下单打包的提着回去了,这些零售店老板大部分往往采用这样的模式,上午来的早,进完货马上赶着回去管店铺。汤海江在这个服装批发市场绕来绕去好几圈,并像她母亲当年一样跟在一些不认识但经验很足的生意人的后面,看他们如何的操作或听他们如何与批发商交谈,还真摸出点门道。
  汤海江看到一位看上去可能经常进货的大约三十多岁的妇女,手里拿着个黑色塑料袋,走路懒洋洋的,汤海江就不近不远的跟在她后面,既让旁人感觉到可能他跟这位妇女是一伙的,又让这位妇女感觉到他可能是这市场里的人。只见这位妇女显的懒洋洋的走到一家经营牛仔衣裤的档口,直接进了店,汤海江紧随其后边跟了进去。档口老板娘也是位三十多岁的妇女,向这位女顾客问候:“你好,进店看一下”。女顾客直接对老板娘说:“拿货,有没有最新的款式”。女老板立马笑脸相迎,拿出一条牛仔裤,女顾客说:“这不是之前就有的那个款式吗”。老板娘马上笑着告诉女顾客:“这是最新款的牛仔裤,你仔细看一下裤子的两只大腿部位,是不是各有一处显的破旧的感觉”。女顾客说:“是啊,怎么了”,老板娘开始教女顾客说:“这两块显的有点旧的地方这叫磨砂,是非常麻烦的一道工序。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穿的时尚,像这种款式今年刚开始流行。你看,我早上拉来两百条这种款式的裤子,到现在就乘下不到二十条了,这两天都在经营这种款式”。女顾客笑着说:“哦,现在流行这种款式啊”。老板娘说:“是啊,以前都要买质量好的,穿不破的,现在条件好了,都要穿的流行的了”。女顾客问:“那老板娘,这种款式的拿拿多少钱一条”。老板娘说:“都是老客户了,也不说虚的了,就给你最底价,70元一条”。女顾客惊叫了一声:“啊,老板娘,会不会搞错啊,以前这种没磨砂的牛仔裤我进进都是35元钱一条,就大腿边磨的发白了一下,价格就翻了一倍”。老板娘笑着说:“这你就不懂了,你之前进的35元钱一条没有磨砂的牛仔裤拿去零售可能最多卖个七八十,利益翻一下。而这种最新流行款的磨砂过的虽然进价七十元,但拿到精品店里可以卖三百元一条,你再看看,这做工多少精细的来”。边说边在裤子的面料上用手摸摸给女顾客看并接着说:“这磨砂可是一项新技术,以前没有的,是刚发明出来的。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贵有他贵的道理”。女顾客对老板娘说:“老板娘,那价格再便宜点,我多拿几条这种款式”。老板娘说:“那你先挑选好了再说,到时候价格再给你去掉点”。女顾客就挑选了三条这样款式的牛仔裤,档口女老板就收取女顾客二百元钱,零头去掉不算了。后来据汤海江了解,这种款式的牛仔裤,在当时最流行的时候,像汤小慧这样的服装店档次,一般都卖二百元一条。
  这样汤海江就知道了批发市场进货像他这种进货菜鸟去,最好拿个大的黑色塑料袋之类的,并像刚才那位妇女那样,要很自然的走进店里去,这样批发商就会以为你是经常进货的,一般会开出个真实的进价格。事后汤海江在其他的服装店里与他们聊天的时候也得到了验证,做服装生意开零售店老板去批发市场拿货时手里拿个大的黑色塑料袋,批发摊老板一看你这行头,就会认为你是来拿货而给出不一样的价格。并且在塑料袋里装一点其他的东西,看上去就像以前进的货因各种原因而来调换一下或者是刚刚在其他店铺里拿了货之后再到他这里再来进一点,这样档口老板基本上就会给出个真正的批发价了,汤海江那天就看到过一位到市场里进货的妇女,在走进市场的时候了脱下内衣放入黑塑料袋里面,并且把外衣再穿在身上,就装出一副上次进的货有质量问题需要来调换一下拿在手上,让批发商以为她是经常来进货的零售店老板。
  汤海江在考察的过程中,看到很多来进货的都拉着一辆两轮的小拉车,后来经过打听,这种小拉车大约二三十元钱一辆。这辆小拉车有两个作用,进完货回去的时候拿货放便很多,并且当档口老板看到你拉着个这辆小车,就会相信你确实是一个开服装零售店来进货的了。
  因为现在很多去旅游或顺路到批发市场里去逛逛而看中那一件衣裤想零买一两件的人也说自己是来拿货的。所以档口老板经常碰到这样的事,碰到的多了,也就大概的能看出这位是自己开服装店来进货的还是到批发市场来逛逛看看的游客。汤海江就在这次的考察过程中碰到过。汤海江继续往前走,这时,一对打扮时髦的年轻夫妻模样的领着个小男孩,而女的穿着个高根鞋,在汤海江的前面走,女的边走边看并用手摸摸店铺里的衣服,男的是随着女的行进路线并手里拉着小男孩一起走。汤海江这个人就是有好奇心,他想看看像这对夫妻模样的,档口老板会如何的应对他们。只见这位女的走到一家档口,在一件男茄克面料上摸了摸,让旁边的男人试了试,问老板:“老板,这茄克多少一件”。档口老板是位四十来岁的男人,毫无疑问,档口老板从这位顾客的言行举止和着装上就已经看出她是来旅游之类的顺便到服装批发市场来逛逛的。但档口老板不点破,对女顾客说:“哦,这种款式的茄克是一佰伍拾元一件”。女顾客说:“老板,再便宜点,我可是开服装店来进货的”。档口老板知道女顾客是冒充开店的,但他就是不去点破她,因为这些档口老板这种现象见识的多了,不点破两人心照不宣的,而档口老板在搞批发的同时再顺带着做点零售生意也好,因为零售生意利润高。只见档口老板对女顾客说:“到我们这里都是来进货的,我们本来就是批发市场嘛,这种款式现场正流行,一佰伍拾元真的不来贵你的了”。而女顾客虽然是冒充进货的零售商,但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只见她对老板说:“老板,这茄克我进货价就要150元,那我拿去零售要买多少钱了,我开零售服装店总要给我有点利润的了”。档口老板说:“好了好了,一回生二回熟,我这个人做生意是很爽快的,既然老板你这么说了,那就算120元,不能再去了”。女顾客这才说:“好的,老板你真会做生意,以后进货你这里多来进进”,女顾客边说边把钱付了,就高高兴兴的和男人小孩走了。事后汤海江通过了解,像这种款式的茄克,老客户去拿货,80元都拿的到,一般的进货,100元一件,档口老板也肯给了。所以汤海江知道了穿着也是一门大学问,在服装批发市场进货的,穿什么的都有。但无论怎么穿着,去进货的都不会穿的像去逛商场超市时那样的无所谓。都不会穿的很正规的着装和非常流行的服饰。而特别是一些女的去进货,很多都会穿一双走路轻松的平底鞋,这样大包小包的手提肩扛的就会轻松一些。而穿着个高跟鞋或者是流行的衣服,档口老板还以为你是从外地来旅游顺便来逛一下这个服装批发市场,根本就不会把你当拿货的服装店零售老板。
  汤海江继续在市场里闲逛并看到,在一家档口面前,一位三十来岁,行头齐全的,不但有小拉车,还手里拿着个大号黑塑料袋的女顾客在与批发商交谈的时候,批发商指着一款服装笑着对女顾客说:“这款最近可是爆版”。但女顾客听后竟然是不知道爆版两个字是什么意思”,由此档口老板判断出这位女顾客是一位新手。后来汤海江通过了解,在批发市场里,爆版是一种术语,意思是比较好卖的,或非常畅销的,走的量很大的。
  而在批发市场进货,一般都会用到术语,术语对于进货的零售商非常重要,档口老板只要用几句话的交谈就可判断出这是个开店的零售商还是来旅游随便逛逛的。而真正的进货老手也能利用术语套出档口老板更多的市场信息,汤海江就在这次考察中碰到一个开服装店进货的老手。这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只见他走到一家档口与老板按照平常的方式交谈,几句话下来他就套出这位档口老板是个二批。因为在服装批发市场,表面上看每家店铺都差不多,门面也一样,但正所谓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在批发市场有的档口是一批,这是一种术语,一般指的是那些工厂自己来开的门市部或这一区域的总代理或总经销之类的,而二批是从一批处拿货过来后转手再批发,中间有一道差价。中年男子首先和档口老板谈了价格,数量等相关的话题,在谈话的过程中,老板用的很多都是术语,而中年男子都能应对如流。这时候,一位顾客买走了店铺里仅有的两件休闲男装,店铺老板在与中年男子交谈的时候,打了个电话,一会儿工夫,一位三十来岁的女人捧着一大扎刚才顾客买走两件休闲男装的那种款式,共十件衣服,并与档口老板在交接时讲的都是术语。因些中年男子基本上判定这位女人是个总代理之类的角色,也就是术语通常讲的一批。而且可以判定,这个一批就在这个市场里面,因为从电话打过去到货拿过来就这么一点点的时间。所以,这位中年男子与档口老板应付了几句就离开了这家档口,而汤海江就跟着这位中年男子的后面,只见中年男子在市场里面转了几圈,果然找到了刚才送衣服的那位女人。而这位女人所在档口里面的衣服特别是刚才的那种休闲男装,在里面堆的像个小山包似的,中年男子正式确定这家档口是一批。就过去和女人聊了起来,不一会儿,在这位女人的档口进了需要的货物后离开了。因此汤海江认为,批发市场里的术语真的很重要,如果不懂术语,不但在与档口老板交谈的时候会漏出破绽,被批发商怀疑你是不懂装懂,那就很尴尬了。
  服装批发市场卖同类品种品牌的批发商很多,因为服装批发价格往往相差很大,有时候这家需要60元,同样的东西在另外一家50元就可以拿到,所以要进行货比三家后,再下单进货。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但要向供货批发商索要名片。没名片的也一定要拿个笔和本子把批发商的联系方式记下来,到时候有些事就可以电话联系解决了,不用一有事就特意来一趟了。并对各家同类批发商的价格、质量、最少拿货数量、退换货要求、包装、补货等进行比较。
  从上午9点钟到达服装批发市场后,到了中午12点左右,肚子也饿了,汤海江就走到批发市场外面的小吃摊里去买了两个肉包子吃吃。让汤海江没有想到的是,服装批发市场外面的一些小吃摊,竟然也是了解信息,打听行情的好去处。因为服装批发市场经营的衣服等物都是一些易燃物品,市场明令禁止经营户在店铺内生火做饭,炒菜。墙上到处帖着严禁吸烟,严禁生火做饭,严禁使用电饭煲和电热水器等标语。而且一旦被查被发现处罚是非常的严厉,轻则罚款,重则停业整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经营户要不就在家里把饭菜做好,装在保温瓶里带到市场里。要不就直接到市场外面的小吃摊里去吃一点,将就一下。在市场外面的小吃摊里,吃饭的不但有外地进货的客人,还有市场经营户和专门从事为市场拉运货物的装卸工。汤海江坐在小吃摊里,表面上看是拿着两个肉包子慢慢的在吃,而耳朵却是竖起来认真的听着旁边的人说话。
  刚开始坐在汤海江旁边吃饭的是市场里的两个经营户,都是女的,一胖一瘦,年纪都在四十岁左右,两位经营户一边吃饭一边聊着天,各自向对方讲述今天上午生意的情况和利润的多少。胖一点的女老板对瘦一点的女老板说:“今天上午做了一票生意,是个新客户,他跟我说,他是刚开店的,开在他们县城里一条专门经营服装的街上。刚开始做服装生意,经验不足,向我请教,我看他是个非常有潜力的客户,只要用心做,很有可能以后就会变成一个大客户,所以我教了他很多做服装零售生意的经验。比如要如何的进货,在进货的同时要掌握哪些技巧和进货时的术语,并且要适当调整好个人的心态,不要想着一下子吃成个大胖子,开服装店挣钱的同时也要抱着有亏本的心理准备。并且对如何的去考察这个区域的消费水平,生活习惯,风俗习惯等,我都一一的教给了他。如果他一旦开服装店成功啦,那这个人以后就又成了我的一个大客户”,边说边吃饭高兴的笑着。而坐在旁边吃肉包子的汤海江也是暗暗的高兴,居然在这小吃摊里也能学到生意的经验,随后,两位女经营户吃好饭付钱起身离开了。接下来坐在旁边的是两位给市场经营户拉货扛包的装卸工,汤海江也从两位装卸工的交谈中了解了不少关于市场里的一些信息。肉包子也吃完了,汤海江付钱离开了小吃摊,又走进服装批发市场里到处的走来走去,一直到下午3:00钟,整整六个小时,将市场里面的情况摸了个一清二楚。掌握了市场情况之后,汤海江就走到批发市场大门口的小店里,因为汤小慧告诉他,在小店里有一些关于如何开好服装店的书籍买,还真的有不少这样的书籍,但汤海江只是翻看了一下,没有买。随后他买了回去的车票,乘车回去了。这次考察,包括车票在内,也就总共用了40块钱都不到。所以从他表哥诸伟明那里搞来的100块钱,还剩下60多块钱。正好用在下次挑选服装零售店铺的考察上。
热门推荐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永生拔剑就是真理谁还不是个修行者了悍卒斩天指点考古队,竟被当成盗墓贼我有一身被动技黄金召唤师无限仙凰道重生之末日独宠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穿越九叔:吾徒有谪仙之资绿茵腰王斗罗之开局签到女神小舞天牧绝世武圣极灵混沌决香江纵横之1982斗罗:开局俘获女神朱竹清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