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新的学年如约而至,莫寒又开始了对另一个世界的探索。
终于,他一个人踏上了那条爷爷奶奶不舍他独行的求学路,好的是有同村的孩子和他一起。
在这个小院子里,有另一个女生与他是同学,比他大一岁多。那个女生的妈妈莫寒叫姑姑,就住在他家屋后。她家五口人,另外还有一个哥哥姐姐。她的哥哥姐姐和她差的岁数较多,在莫寒的记忆中,似乎都难得见上几面。
奶奶经常叮嘱莫寒,男生和男生玩,女生和女生玩,以至于就是同村的异性,即使是暑假,在家的时候也很少玩到一起。
莫寒在学校的教室大约有50平方左右,里面摆放着一排排的长条桌子,课桌下面是中空的,不像现在的学校,每个学生有单独的书桌书柜。有些心灵手巧的同学,会用毛线在下面编制一张网,用来放书,这样桌面可以有更多的空间用来写字。
孩子们在学校上课,务农的家长门可没有闲着。原本繁重的春种就占据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有的家长还是在离学校近的时候,匆匆跑来学校偷偷的看看自己在课堂的孩子。每当这个时候,同学都会齐刷刷的望向窗外。莫寒爷爷奶奶也是窗边的常客,以至于后来,别的同学一看到就大喊,“莫寒,你爷爷/奶奶又来看你了”!
其实这个世界大家大很忙,忙着成长,忙着遗忘或者是想起。有人经常忙到忘了时间,忙到忘了回家的路。但是心里惦记你的人,总是会在百忙之中抽出仅有的时间奔向你,可惜后来距离越来越远,时光越来越短,他们也越来越老,能做的只有不断的唠叨。
我们是幸运的,出生在有希望的地方,即使云层再厚,阳光终有到达的时候。
讲台前老师教书育人,背后家长殷切期盼,虽然学的东西还有很多,还很基础,但是讲台下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是每个家中最有力量的希望。当然了,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是读书的材料,这个世界是对立的,有好学生,就有差学生,但是学习好不好与人好不好是毫无关系的,幸运的是莫寒和姐姐在小学的成绩还是优异的,一度成为了家中的希望。
数字、笔画、简单的文字,孩子们一步步、一点点的吮吸着知识。
孩子的世界是纯洁的,老师教什么学什么,从不挑剔。在交通闭塞的山村,老师是孩子们最崇拜的偶像,他们真是天使,认识所有的字,会解所有的题。在孩子们心中是神圣的,也许家长的话孩子们会反驳,但是老师的话他们可不会?即使因为自己解错了题,被老师打了手心,他们依旧高度保持着对老师的敬爱。
老师这个职业是值得所有人尊敬及爱戴的,他们传递的不仅仅是人类社会物质方面的认知及技能,更是对社会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这一学期新来了一位老师,叫易丽华。没有都市丽人的外貌,没有华丽的服饰,有的只有中年妇女的朴素。大约身高160左右,成天扎着一个高马尾。这位老师可是孩子们眼中最严厉的老师了,易老师要交他们语文、美术、还有体育。
每天早上提前十分钟到学校,然后由老师任职的小组长抽背昨天安排的课文,有时候也是乘法口诀表一类的。在他们之中有一个同学,在莫寒记忆里第二深刻的,叫苟兴旺。
苟兴旺住在离学校十多公里的地方,所以经常看到他迟到,前面很长一段时间,讲台外面总是站着他的身影。风吹着他那干裂的嘴唇以及掉皮的脸。一眼望去是那么的,可怜。
后来学校知道了他的情况,老师又会单独给他开小灶。有的人说是因为愧疚,总之怎么说的都有。其实最根本的是善良,是已为人父/母的惋惜和疼爱,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再后来,他也能不掉队的跟着大家的节奏朗读、背诵。后来,讲台外面再也没有因为迟到而罚站的学生。
教育是这个社会最公平的存在,人性是这个社会最唯美的存在,生在这个世界,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人性的光辉,缺一不可。生而为人,我们应当以人为本。
依旧是那条回家的羊肠小道,那群可爱的朋友,莫寒今天应该是最幸福的人了!
野葱在杂草中奋力的生长,夕阳在南归的大雁头上徜徉。在离家几百米的地方,莫寒就听到了姐姐的呼唤。
他那个不知道叫了多少次,为此红了多少次眼眶的姐姐,今天到家了。
姐姐比莫寒记忆中的样子长高了很多,比莫寒高出了半个脑袋,姐姐在院里的李子树下张望着弟弟回家的方向。
莫寒恨不得自己飞起来,一下子扑倒姐姐的怀里。早几天就说姐姐要回来,但是莫寒的期盼中,过了好久都没有看到,原来幸福可以来的如此的突然。
姐姐一直站在院子旁边的果树下,不断的叫着弟弟。
“你想我没有,弟弟!”,姐姐对弟弟的这一句问候,瞬间让弟弟激动到语无伦次。
“我好想你呀,姐姐!”,莫寒拉着姐姐的手,怎么也舍不得松开。
姐姐穿着粉色的裙子,乌黑的过肩长发,齐刘海,戴着一副粉色的墨镜,她连忙拉着弟弟去分享自己心爱的一切玩具。
“这个给你,这个也给你!”,姐姐一边介绍自己的宝贝,一边往弟弟怀里塞。
莫寒则是不亦乐乎的审视着一切,玩玩这个、看看那个,到了晚上就连姐姐最爱的墨镜,也成了莫寒的装饰品。
孩子的世界没什么言语来表达思念,那种思念的纯粹的,是千言万语的无言。
从今天开始的一段时间,这个三个人的家庭就是五个人了。
到了晚上莫寒和姐姐玩着玩具,大人们则一边聊着关于姐姐读书的问题。
“在外面读书太难了,要这个证那个证!我们又不懂,最后一商量,还是回来好!”,莫寒妈妈诉说着姐姐在那边的学习,他们在那边的不易。
“前些年建房子差的钱,今年就能还完了!”,妈妈说。
终于,今天开始莫寒也是有姐姐保护的人了,只是他不知道,姐姐要去读书的地方,和他隔着好远,一周只能回家一次。
暑假是欢快且短暂的,不久后姐姐去了新的学校,原本和姐姐一起回家的梦想,又一次落空了,妈妈也去爸爸所在的城市工作了。
姐弟俩在一起聊天,自从知道爸爸所在的方向后,总是天真的问,如果我们一直朝那个方向走,到最后是不是就可以看到他们了。姐姐说:“过了前面的山,还有好多的河,还有好多沟沟坎坎!”,听到这些,莫寒的计划也随之落空了,虽然在后来的很长的一段时间,一直有着这个烂漫的想法。
姐姐上学的地方是以前几个公社交公粮的地方,是另一个乡的中心位置,听人家说那个学校是有初中的,后来初中部搬到了镇上,因此空出来的教室就能容得下更多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莫寒所在的学校有没有六年级,在他以后的记忆里也不清楚。
莫寒跟着爷爷奶奶带姐姐去新的学校报名,那个学校比莫寒的学校大多了。有月台,有乒乓球台,有篮球场。虽然莫寒的学校也有一个乒乓球台,但是那个地方常年都是被高年级学生霸占的,即使他们不用,也会放一块砖在上面,以此告诉低年级的学生,这里是他们的场地。虽说如此,就算是空着,莫寒他们一个班级也凑不出一个球拍来。
“姐姐的学校真好!”,莫寒一边说一边开启了探险。
这个学校有三栋教学楼,其中有一栋是三层的,三层的教学楼叫“益智楼”,一楼大厅连接二楼的地方还有一盏一讲话就是亮的灯,这对莫寒来说,这可是稀奇事,一个劲儿的指着那里,舍不得离开。
另外两栋都是一层的房子,两栋中间还有一个月台,听人家说是周五或者有什么活动开会的地方。花台里面种植了柏树、“千年矮”、万年青,打理的整整齐齐,错落有致。另外还有两栋宿舍楼,一边是女生、一边是男生,男生宿舍楼上面是老师的宿舍。
学校还有两个小卖部,一个在学校南面,一个在北面。
“幺儿,你们莫乱跑!人多的很!”,爷爷一边让奶奶盯着他们,一边往报名的地方挤。
奶奶带着莫寒和姐姐站在旁边焦急的等着,姐姐则是一脸茫然的看着这眼前的一切。
报好名,爷爷奶奶又去宿舍把姐姐的床铺好,另外又在姐姐的床下塞进去一个木箱子,这个箱子就是姐姐的安全仓库了,里面放着她一周的菜、米、衣服。安顿好这一切,上了锁。又去小商店买姐姐在学校需要的东西,水壶、文具盒、夹子、头绳,把这些东西准备好了,又马不停蹄的往大姑父家走去。
大姑父家有个儿子之前在这个学校读书,学习成绩很好,后面转到镇上去了。这个大姑是爷爷的妹妹的儿子,每年过年或者爷爷奶奶生日的时候,只要是在家都会赶到家里去祝寿。
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等待,爷爷和大姑父一起来了学校。爷爷找大姑父来的目的就是因为,大姑父和教姐姐的周老师认识,这次来就是为了让大姑父做个引路人,认识一下周老师。
爷爷带着姐姐随大姑父去周老师办公室聊了好久,莫寒不知道为什么要麻烦大姑父去引荐,不是都知道那个和蔼的老年人就是姐姐的老师吗?
周老师头发稀疏,戴着副眼睛,挺着大肚子,个子不高,皮肤黝黑。
经过一阵交谈,爷爷知道周老师住在哪里,而且还知道了南面的小卖部也是周老师家经营的。
九月的风,应该是温和的,但是今天格外的凉。随着时间逝去,终是要分别的。今天开始,姐姐成为了一名住宿生,成为了“一个人”,这里没有亲人,没有电话。爷爷又到处打听托关系得知,还有一位姓米的老师,是莫寒大姨父院子里的人。经过一凡折腾,终于找到了米老师,爷爷奶奶带着姐姐找到米老师,拜托老师帮忙照看一下。
毕竟都是一个地方的,低头不见抬头见,最后答应了帮忙照看姐姐。米老师确实是一位好老师,一位可以值得信任的人,后来的三年,有机会救护陪着姐姐回家、上学,虽说是顺道,但是确实是人家尽到了心。
“我们回家了,你一个人要注意安全,听老师的话,团结好同学,晚上盖好被子,好好学习!”,奶奶蹲在地上,不舍的看着姐姐,不知道奶奶说了多少话,操了多少心。
姐姐坚强的说:“你们不要担心,没事的!你们回去的路上要注意安全!在家别累着了,周五我就回来!”
千言万语,终归是要分开的。爷爷把莫寒拉着都走了好远了。爷爷又突然停了下来,往姐姐宿舍那边走去,等到了宿舍,在外面就能听到里面传出来的哭声,当然这不止是姐姐一个人的声音。
找到姐姐,爷爷一把把姐姐抱在怀里,往外面走去,姐姐嫌丢人,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你怎么又回来了,我下来自己走!”
爷爷似乎是没有听到一样,坚持抱着姐姐外前走,穿过宿舍外的空地,穿过人群,走过那个三层楼的教室,直到周老师家的小卖部才停下来。
“周老师回来了吗?”,爷爷轻声的询问到。
“我在呢?谁找我!”,周老师慌忙的跑出来。
爷爷一边说话一边在自己的兜里翻找着,从为数不多的零钱里面抽出来一张十块钱:“周老师,不好意思,这次又得麻烦你了,我存十块钱在你这里,当是孙女的零花钱,给她的话我怕别人给她摸了,不安全!”
周老师为人很好:“好的,这都是小事,谁都不容易!”
交代好一切,把姐姐送回宿舍,爷爷奶奶们才安心的踏上了回家的归途。
“姐姐的学校好不好!喜不喜欢!”,奶奶问莫寒。
“好好呀,比我们学校大多了!房子也大!”莫寒不时的回头看着这所陌生学校。
“等你上三年级了,你也就过来了!”
“那还要好多年呢?”
后来回家的路上说的话越来越少,奶奶一路上都念叨着姐姐,担心她能不能应付得过来。
从此往后很长一段时间,爷爷奶奶又多了一地的牵挂,路途往复虽然两个多小时,爷爷奶奶依旧总是抽空去学校看姐姐。
人生就像是天上漂浮的蒲公英,轻盈也好,沉重也罢,只要有风轻轻的吹动,就会散落一地,在另一处地方种下新的希望。就像是一家人的分别,虽然轨迹不同,心中却连接不断,岁月流转不息,到最后终会成为相逢时的温馨。
莫寒也开始新的学习生活,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上升,莫寒他们学校每学期都会少一两个同学,转去了条件更好的学校。对于莫寒来说,幸运的是那个叫米蓝的朋友,每个学期都还在他身边。
周五,是每个学生最喜欢的一天。周五只上半天课,中午十二点就可以放学回家了,有时候大家放学了都会在学校逗留会,女生在操场“跳房子”,跳皮筋。男生最爱的则是“铁环”、还有柳树旁边的“滑滑梯”。
每当有人让莫寒去滑滑梯的时候,他虽然很想去尝试一下,又担心弄坏了裤子,每次只能是看着人家滑。学校的老师忙好以后,看见还有学生没有回家,就会大声的“驱赶”。
莫寒和米蓝道别后,就各自往家走去。这一年多的学习生活,莫寒不仅学到了基础的知识,还认识了一个最要好的朋友,这段友情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持续很多年。
简简单单的告别后,莫寒就得赶路回家了。周五回家的路,应该一星期中最欢乐的,不仅是第二天可以睡懒觉,最重要的是今天也是姐姐回家的日子。到了家门口,和身边的同学互道再见,约定好周一早上碰面的时间,莫寒才算完成了今天的任务。
“爷爷,奶奶,我回来了,你们在哪里!”,莫寒把手放在嘴巴前面作着喇叭状。
爷爷奶奶听到是莫寒的声音,激动的把他领进屋里,顺势拿出给他准备的中饭:“先吃一点垫垫,等姐姐回来了,就可以一起吃饭了!”
安排好莫寒的中饭,爷爷奶奶又去忙着自己手上的事儿,爷爷总是抽出很多时间编簸箕,在莫寒的记忆里,爷爷总是在编簸箕。不知道竹子划伤了多少次手,有时候簸箕成品上面都残留着爷爷的血渍。
“等我再攒几对,哪天有时间就拉去镇上卖了,卖了你们就有零花钱了!”,爷爷一边说,一边让莫寒离远点,怕竹子刀子伤到他。
不多时,远远的就听到了姐姐的声音。姐姐一回家就把莫寒领到看电视的房间,急忙的从书包里拿出给莫寒买的零食。这本来是姐姐一周的零花钱,但是姐姐总是对自己很抠,总想着给周五给莫寒带好吃的。
“你猜这个是什么?”,姐姐拿出一个白色的小盒子。
“是吃的!”
“不对,这个是口哨!这个可不能在学校吹,知道是体育老师才能吹的!“姐姐一边介绍,一边打开递给莫寒。
一只拳头大小海螺形状的口哨,白色的,顶端还有一根红色的线圈,打开后可以挂在脖子上,这个口哨是莫寒这辈子收到的第一只玩具。莫寒一定是做了什么天大的好事,才能有这么一个如此爱自己的姐姐。
“这个口哨不能在学校吹,吹的话,人家还以为你是老师呢!”,姐姐郑重的告诫着莫寒。
除了这只口哨,还有很多莫寒叫不出名字的零食,还有一罐饮品,甜甜的,莫寒可喜欢了。
“你要是想吃什么,告诉我,下周再给你买!”,姐姐宠溺的看着莫寒。
经过一周的离别,两姐弟有说不完话,今晚注定是不能早睡了!
人生是否永远离别?答案总是如此,长大的路途,很难有相聚两个字。不同阶段的人生,总是切换不一样的场景,遇到不同的陌生人,看陌生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