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夏天的风迎来了秋日的落叶。
原本再过几周就要放寒假了,今天莫寒他们的班级上却迎来了一个新的面孔。新来的小姑娘叫刘珺,从别的地方转学过来的。
“小朋友们,早上好!很开心我们班级今天转来了一位小美女,她叫刘珺,以后大家一定要好好相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易老师在讲台上牵着刘珺的手。
小朋友们则是懂事的异口同声:“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谁愿意做刘同学的同桌呢?”,易老师故作逗趣说道。
“我愿意!”
“我也愿意!”
小朋友们热情的声音此起彼伏,刘珺大概是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吓到了,一个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穿着一件粉色的袄子,头上扎着一朵大红花,嘟着嘴,双手不自然的背在背后。
“刘珺和莫寒坐同桌好不好?”,易老师蹲下身去,慈爱的看着她。
“莫寒和你住的地方不远,你们以后就是好朋友了!”,易老师耐心的开导着刘珺。
后来,刘珺成了莫寒的同桌。莫寒虽然没有拒绝,但是心里兴许也有几分失落吧,这样一来的话,自己最要好的朋友米蓝,以后就是别人的同桌了。
“叮叮叮--”,下课铃声按时响起,孩子们一窝蜂的冲出教室,在有限的课间休息时间里,肆意的撒欢。
莫寒他们学校是没有电子铃的,下课用的铃铛是一块用了很多年且生锈的铁环,外加一根两倍筷子长短的铁棍。不起眼的两样小东西,陪伴了这里很多代学子,从启蒙到小学毕业。
同学们都出去玩了,米蓝也因为莫寒和刘珺做了同桌,这十分钟的课间活动便没有和莫寒讲话,在小孩子纯情的友谊里,是容不下自己做第二的。
下课了,刘珺还是一个人坐在那里,闷闷不乐。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刚开始总归是胆怯的,还好莫寒还算是一个合格的同桌,一有机会就陪着刘珺,开导她、陪伴她。随着几天“烦人虫”的角色扮演,刘珺终是接受了这里的小朋友,后来课间活动时间里,女孩子们的队伍里又多了一位活泼的小女孩。
从今天开始,莫寒归家的队伍里,刘珺不再是那个只敢在后面保持距离的“尾随者”。
回家的路上,他们互相交谈着自己的生活、住址、以及爱好。虽然有些爱好离自己很遥远,但是这也是他们微不足道的小小的理想。
“你每天早上几点起床呀?”,莫寒好奇的询问着跟在她后面的刘珺。
“早上七点半就得出发了!”,刘珺不好意的回答着莫寒的问题。
“怎么起来那么早!”,莫寒对此刚开始还显得有点疑惑,毕竟对于小孩子来说,贪睡可是通病。
“我家住在刘家河那边,离这里好远!”,说完刘珺小跑到莫寒前面,随便坐在石头台阶上面。
“是有好远,我只是听说过,还没有去过那里,去你家那里,要经过我大姨家!路过大姨家,再往前经过几个山涧,就到了!”,莫寒描述着刘珺家所在的位置,顺势坐在刘珺旁边。
刘珺睁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莫寒:“是的,就是那个地方,就是我家了!”
小孩子的世界里,对于距离有多远,很少有具体的认知,只知道要走好久好久。
小朋友们也收获了新的知识,莫寒也收获了新的朋友,一份真挚的友谊。
一路上两个人不留余力的询问着自己想了解的一切问题,但是路,总归有走完的时间。
“你看,前面烟囱冒烟靠公路那里,就是我家!”,莫寒站在田埂的石头上指着自己家所在位置。
刘珺顺着莫寒手指的位置看去:“看到了,就是那个红色的房子!”
到了莫寒家门口,他们依依不舍的道别。莫寒兴高采烈的小跑回家,可是到了院子里的时候,又“呼”的一下冲出去。
“我们是不是好朋友!”,莫寒真诚的期待着刘珺的回答。
“是!我们是好朋友!”,刘珺心花怒放的说。
“那我明天等你!我们一起去学校!”,说完莫寒就跑了回去。
刘珺有没有答应他的请求,莫寒也没有听到。随后刘珺又跟着其他的学生,一起往“刘家河”走去。
秋天到处都是忙碌的景象,这个季节莫寒到家的时候,总是看不到爷爷奶奶的身影,但是他到家后的桌子上面,总是会放着热腾腾的晚饭。爷爷奶奶虽然忙碌着生产,但是从来没有为此落下过莫寒一顿饭。
秋风吹着落叶,带来一丝丝凉意。这是一个收获的时节,农民伯伯们收获自己种下的希望;秋天是一个感恩的季节,在这里,让我们感悟生活所赋予我们的一切。
所以说,秋天是美好的,只要你种下过种子,这个季节就会结出你想要的粮食。当然,在岁月的长河里,我们不止要种下种子,还有希望、期待,未来不会辜负每一个有理想的人。
从第二天起,莫寒家此后几年里,每天早上都多了一个等他起床,吃早饭的朋友。
“莫寒!莫寒!你走了没有!”,深秋的早上带着沉沉的凉意,刘珺的如约而至却带来了除家人外的第二份温暖。
奶奶听到有人叫孙子的名字,连忙跑出去一探究竟。
“他还没走,你进屋来,外面冷!”,奶奶热情的把刘珺请进了家。
“你这个懒鬼!这么晚才起床!”,说完刘珺才反应过来,在她的认知里,“懒鬼”对别人说是不好的,是贬义的是骂人的话,随后尴尬的吐着舌头。
“他每天都起来的晚!你是姐姐,你以后告诉她,睡懒觉不好!”,奶奶一边给莫寒剥着鸡蛋,一边和刘珺交谈。
那个时候农村小孩子的早餐大多是昨天晚上剩饭,早上有的把剩饭用油炒着吃。有时候是稀饭和酸萝卜,有时候是鸡蛋。鸡蛋对于农村的人来说,是珍贵的,在他们眼里鸡蛋是有营养的好东西。长辈们很少自己吃鸡蛋,即使家里养了很多鸡,鸡蛋要么拿去集市换钱,要么就是给孩子做早餐。
刘珺看着莫寒吃着早餐,她只能不好意思的双手背在背后,把整个身体紧紧的靠着墙,笔直的站在一边,默默的等待着自己的好朋友吃完饭。
“你吃早饭了吗?”,奶奶轻言细语的询问着刘珺的情况。
“吃过了!”,刘珺脱口而出。
奶奶又随手拿了一个鸡蛋给刘珺,刘珺不好意思的挥手,连忙的拒绝着突如其来的好意。经过莫寒奶奶的一番劝导,刘珺终于是收下了这颗鸡蛋。
深秋的早晨,路边的野草渡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霜。弥漫着各种收获的气息,走在满是落叶的小道里,树叶沙沙作响。云朵像棉花糖一样柔软,友谊在朝阳的照耀下,徐徐生辉。
莫寒在这个学期,收获了又一个好朋友。莫寒每天早上的家里,又多了一个催促他快点起床的“闹钟”。
冬天到了,山中的树都变得光秃秃的。原本有水的溪流,只留下石头等待着它。又一学期的生活结束了,意味着这些孩子们又长大了一岁。
今天是这个学期的最后一天,过了今天,他们再来就是二年级的学生了。他们成为了曾经自己眼中的“高年级”同学。
学校难得的热闹,每个班级都组织着最后的一堂活动。给花台的绿植浇水,把前后的排水沟疏通。还有清理死去的杂草,堆放好课桌凳子,撕去墙上残留的对联,清理死角的灰尘。
学生也搞不懂,为什么都要回家了,要过好久才会回来,为什么还要把这里打扫的干干净净?新学期再来不好吗?
这是为什么呢?很多学生直到离开这里都没有想明白。
兴许就是因为要离开这里吧,对于有的人来,这是往后余生对于这个地方的最后一次,一定要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堂堂正正的离去。你来是热热闹闹,你离开去别的地方求学,这个“故里”依旧如初的为你送行。这里你来过,即使所有人都忘了你,这个地方会记得你,你来过的痕迹是岁月无法抹去的。
今天回家的路上,莫寒是开心的、幸福的。
“放假了,今年考了多少分!”,路过大妈家的时候,大妈问着莫寒的成绩。
“数学100,语文也是100!”,莫寒得意的回答着大妈的问题,一边加快回家的脚步。
“那你爷爷奶奶可开心了”,大妈一边忙着手上的活,一边呢喃着。
莫寒则是一心一意的快速回家,因为爷爷告诉他,等他回家一个人玩会儿,姐姐也回来了。
就在早上莫寒去学校不久,爷爷也背着背篓去姐姐的学校了。每年住校的学生放假,都要家长去接,有好多东西都要及时带回家的,如果你今年没有带回来,等到再次开学,可就被别人捡到了。
爷爷一个人尽可能的背着姐姐在学校的所有东西,生怕姐姐拿多了累着了。
这样的情况前后不知道持续了多少年。
放寒假再过一周左右,就该是春节了,今年莫寒和姐姐终于可以过个大大的团圆年。
这天晚上,爷爷又拿着剪刀,对着镜子剪胡子。又拿出一双平时舍不得穿的皮鞋,莫寒急忙着抢过去,帮爷爷擦着鞋油。说是皮鞋,其实什么材质,莫寒也不知道,反正摸着不是皮。
每当爷爷拿出这些东西,说明第二天又要去镇子上去了。
“爷爷明天去干什么?”,姐姐和莫寒都很疑惑。
“你们爸爸前几天打电话说,明天应该能到家了,我们去接他!”,爷爷一边摸着没有剪干净的胡须一边说。
“欧耶!爸爸妈妈终于回来了!”,莫寒开心的询问着是不是真的。
姐姐则是懂事的带着莫寒去卧室,挑选着莫寒明天要穿的衣服。
“明天去接爸爸他们,你要穿干净点,不要总是脏兮兮的!”,姐姐在衣柜里翻找着弟弟的“新衣服”。
莫寒则是乖乖的站在一旁,静静的等待着结果。
今晚,这个静谧的小山村里,仿佛天空的月亮都是温暖的。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莫寒一家就早早的起来了。爷爷准备着要用到的工具,奶奶急忙的准备着几个人的早饭。
急急忙忙的吃完饭,奶奶收拾着屋前屋后,爷爷去给鸡舍的鸡加好半天的粮食,添好水。
终于,可以踏上去接爸爸妈妈的路途了。
冬天的早上,吐出一口气马上化为白色的雾。莫寒不懂是什么原因,就冲着手哈气,白色的气又变成水留在莫寒的手上。他看到姐姐看着她,就知道因为是自己没有好好看路,莫寒随手在衣服上擦了擦,正经的走起路来。
时间流逝,身后的天空被染成了一片橘红,太阳公公也带着温暖,再一次降临人间。
车站位于镇子的另一端,说是车站,其实就是一块可以停下几辆大巴车的空地。周围都是叫卖的小贩,小型的商店。随处可见的早餐店,都是冒着热气的包子、馒头。面店里人头攒动,车站里人来人往。
等待的过程是幸福的,莫寒一家找了个地方,爷爷把背篓翻过来,就成了移动的凳子。
看着远处驶来的大巴车,莫寒和姐姐激动的叫了起来。
“爷爷,奶奶,弟弟!你们快看,爸爸们回来了!”,姐姐激动的手舞足蹈,飞快的往大巴即将停靠的地方跑去。
后面的人也全部追了过去,看到大巴的那一刻,在这边等待的所有人,一瞬间来了精神,所有人都往那边围去。
随着车上的人下车,帮忙拿行李的,找人的、路边开线路车的,都一窝蜂的出动,瞬间人声鼎沸,摩肩接踵。
莫寒家也没有移动电话,也不知道知道爸爸妈妈是坐的哪一班车。
等这批人群散去,莫寒一家又像刚来一样,找个晒得到太阳的地方,继续等待。
经过陆续的几辆车到站再散去,莫寒一家终于等到了载着爸爸妈妈的大巴车。
车辆还没有驶入车站,爷爷就看到了爸爸站在车上,透过车窗,寻找自己久久未见的家人。
“就是这辆车!”,爷爷肯定的说。
“我怎么没有看到!”,奶奶略带迟疑的问。
“我都看到了!”,爷爷指着那辆车的窗户“你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认得吗?”
听爷爷说的这么绝对,莫寒一家也慌忙的往车那边挤去。
终于,孩子们看到爸爸了。
看到爸爸的那一刻,爸爸肩膀上还扛着一个大大的包裹,用棉被包裹了很多层,很重,爸爸很吃力的才从车上走下来。然后找了个安全的地方,缓缓的放在地上。紧接着起身去扶走在后面的妈妈。
“狗娃,狗娃!”,爷爷焦急的叫着爸爸的小名。
然后奶奶去接过妈妈,爷爷又和爸爸奋力的挤到存放行李的地方。
“为什么他们要挤进去呀!等人走完了再去拿不就好了吗?”,莫寒好奇的问道。
妈妈站在旁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脸色很难看,整个人都有气无力。
“等人家都走了,爸爸的行李也飞咯?”,奶奶严肃的给莫寒讲着为什么。
“妈妈妈妈,你没事吧!”,姐姐急切的问着妈妈的情况,眼泪在眼睛里打转。
“没事,回家吃点稀饭休息就好了!”,妈妈认真的回答着姐姐的问题。
“你们两个不要和妈妈说话,妈妈晕车!”
刚下车去到存放行李的位置,所有人都是手忙脚乱的扒拉着。
“爸,你去看那边,我看这边,我的行李上面写了我的名字”,爸爸焦急的给爷爷说。
爷爷听到后又急忙的跑到车辆的另一边,经过惊心动魄的十分钟行李清点战以后,爸爸终于集齐了自己所有的行李。
然而也有运气不好的人,在车站破口大骂:“是哪个出门被车撞死的人,拿了老子的东西!拿了我的东西,换钱回家买药吃吗?”
那个人一边骂一边翻找着地上的行李,还翻找着没有散去人的行李。
找到莫寒爸爸这边的时候,爷爷说:“年轻人,肯定是其他的贼娃子给你拿了的,下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爷爷一边安慰着那个陌生人,一边自豪的说自己的儿子是怎样的人品。
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那个人也怒气冲冲的去找司机要个说法,可是这又不是司机造成的结果。后来人群散去,那个倒霉的中年人后来怎么样了,也不得而知了。
这个世上不乏有许多的不劳而获之人,总是伺机窃取他人的劳动成果。就像爷爷他们口中的一个人,那个人是好几公社讨厌的一家。别人在种谷子的时候,他家在睡觉,等到庄稼成熟了,他们一家人又乘着月色,去人家的地里收获人家的庄稼。这是真实存在的事实,就像刚刚车站发生的那一幕一样。
“吃亏是福”,不知道这是从哪里传出来的?怎么会有这样的说法,虽说吃一堑长一智,但是有时候一次吃亏,小的话改变一个人一段时间的心情,大的话就耽误了别人的一生。
无论过去或者未来,我们应该学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贪图别人的成果是不长久的,只有践踏实地,才能硕果累累。每一颗果实,都应由一滴滴汗水来灌溉,最终才能长成。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姐姐莫寒,这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清点好行李,爷爷和爸爸背着这些东西,先是去了莫寒和爷爷的“根据地”,给人家打好招呼,然后爸爸去给妈妈买了份热粥。妈妈坐在铁匠铺,一边伸着手取暖,一边一小口一小口的喝着热粥。
安排好这些,爸爸又火急火燎的往别的地方赶去,过了半个小时左右,爸爸和另一个不认识的叔叔一起回来的。
爷爷也找到了一辆三轮车,虽然三轮不能到家,但是可以省去一半的路程,在姐姐和莫寒的记忆里,这是爷爷最大方的一次了。
把所有的东西放到三轮上,已经是下午了,这一家人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车开的飞快,快到莫寒看不清路边的树影。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奔波,终于,他们回到了找个熟悉的家里。
到了家,刚收拾好行李,奶奶又慌忙的去生火做饭,妈妈头晕,回家只能躺下休息。
“你看这里合不合适?我看长短够!”,爸爸对那个陌生的叔叔说。
“可以!这样方便!”
说罢那个叔叔就拿电钻把窗户的木框打了个洞,原来爸爸找的这个叔叔是装电话的,终于,莫寒家成了第二个通电话的人家。经过爸爸和叔叔的一顿忙碌,电话终于装好了。
以后,终于可以不用往别人家去接电话了。
忙好这一切,奶奶也做好了饭,知道爸爸今天回来,早上爷爷早就杀好了鸡,今晚是丰盛的一餐。
吃饭的时候,莫寒和姐姐没有看到妈妈,两姐弟跑到妈妈的房间,透过门缝悄悄的往里望。
吃完饭已经是五点多了,爸爸说这还是他们今天的第一顿。刚吃好,送走了那个陌生的叔叔,爸爸又往院子后面走去。
“奶奶,爷爷,爸爸怎么一回来就出去了”,莫寒和姐姐疑惑的问着。
“爸爸去找人下来结账!”,爷爷边说边清理桌子。
不一会儿,爸爸和大姑父、三爷、还有其他人,陆陆续续的到家,爷爷也找到了记账的本子。
“哥哥,欠你多少钱?”,爸爸问着大姑父。
“2300多嘛,零头就算了,给2300就行!”,大姑父乐呵呵的说。
“那不行!欠你一年多,你没有收我利息已经的仁至义尽了,在少给你,我哪里过意的去!”,爸爸一边翻着爷爷记账的本子。
“2345,一分钱也不能差!”,爸爸一边数着钱,一边给大姑父说,有很多匠人都是大姑父请来的,拜托他联系他们最近几天过来结账。
接下来就是对账,付钱。结完账,大姑父一家、还有二爷三爷家的人都下来了。大家拉着家常,说着这些年村里的变化。
没一会儿,妈妈也起来了。
“莫刚,你下午装的电话,响不响,试过吗?”,妈妈换了一件平时干活穿的旧衣服,往火堆那边走。
“试过了,你莫操心,好好休息!”,爸爸关心妈妈的身体,可是又不会表达。
“狗娃!你从外面带的电视,打开给大家一起看看!”,爷爷一连说了几次。
二爷、三爷她/他们也好奇,想要探个究竟。
众人跟随着爸爸妈妈的脚步,进入另一个房间,房间中央的柜子上面,放着爸爸在肩上扛着的那个包裹。
“什么好东西呀,包这么多层!”,三爷戏谑的说道。
“这个是彩电,一千多块钱呢!莫刚怕颠坏了!”,妈妈和颜悦色的解释。
爸爸则是一脸认真的,解着一层层的包裹。终于,电视露出了原本的面目。这个比另外两家的更大,更好。
“这里还有二十几本光碟!全是新的,还没有来得及拆!”,爸爸兴奋的介绍着。
三爷和爸爸把电视机搬到黑白电视机的房间,然后连接好所有的线。
“你这个是比我的好,线都多几根!”,三爷面无表情。
等到一切就绪,莫寒家也传来了“卓依婷”的歌声,夜色渐渐降临,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大家也陆陆续续的回家了。
今晚,爷爷和奶奶,比之前有了更多的笑脸。
这一家人,终于整整齐齐的在一起了。
记住,人生这条路需要我们问心无愧的去走,要记得那些曾经对我们好的人,不管在什么阶段,都要牢记于心。
人生一定要满怀期待,无论未来如何遥远缥缈,我们只要还活着,终有一天会遇到自己想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