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我们几家还算讲理的,应该说大部分都讲理。任二爷就没这么厚道了,他是先砍掉二伯夫妻俩栽的树,自己在不远处种上。二伯夫妻本来就是种菜大户,没有时间去操闲心吵架,只是不跟任二爷家来往了。
我爸感叹之前二伯母那么跟任二爷女儿要好,现在理都不理了。应该就是中年女人的“闺蜜”吧。利益面前,朋友都是扯淡。估计还算不上朋友。
自己理直气壮地砍别人的树,还不让别人砍,这老头真是刷新下限。关于后山那片,暂时看来是公用的,谁先到谁先得啊。
谈及二伯母,她患有糖尿病,每天早上饭都不能吃,只能吃点清淡的,例如杂粮之类的。那我们早上刚吃完的粉也不能吃,我感叹她无法品尝到炒粉的美味了。
我爸就说,难怪她种那么多菜,我看她地里那些菜长得惹人爱,青绿青绿的,问奶奶是什么菜,奶奶说是上海青。
在我看来白菜都差不多,毕竟我没有下过地种菜,吃起来口感大差不差吧。而且它那么廉价,给我一种很好养的感觉。
我爸就说,之前看网红直播,开个农家土菜馆,他估计是那些乡里人开车过去专门吃的,为了上镜成为个什么“城里人”。奶奶则说,应该不会吧,这种谁家都会做的菜,要个假头衔有什么用?谈及物价,饭店那鱼一百多一条,买条差不多大的鲢子鱼都顶多二十块。鱼汤是爷爷的拿手好菜,他说自己的秘诀就是“放点麻辣鲜”,这话我也是将信将疑的,他大部分菜不放生抽等调味品,就放点油盐也算好吃,肯定还藏了什么秘方呗。
我爸有时候就旁敲侧击,说爷爷做的鱼比妈妈做的好吃多了。爷爷听了表面上是冷哼一声,实际上心里飘飘然了吧!他这才不紧不慢的说出秘方,具体我也不记得,就记着个汤给它煮白然后放什么,可我爸听得那么认真,做完鱼还是说没那个味。
二伯夫妻俩很勤快,可要是四兄弟夫妻比起来,比不出个胜负。倒是悠闲的,我觉得就只有大伯母了,和儿子儿媳同住城区,带带孙子孙女,在长沙打打牌。
大伯母回家,跟大伯见面就要吵架,我看着她就站在那儿,大伯就攻击上了,还好她性格好,不然这两人结婚只得打架,独子也不放心。
奶奶则是继续把话题扯回来,吐槽那任二爷,说他就算死都是横死的!因为他有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要是哪天跟他吵架,把他一气,倒下了,那另外一个吵赢了都没优越感吧,还背负个“故意杀人”的罪名。民风淳朴么,我觉得更多是一种避嫌,不是直系亲属你知道他肚子里装的什么心啊,他一个将死的人,刚好碰上你们这些年轻点的人,故意带一个,大半辈子就毁了。
有些话不适合放到台面上讲,理智起码是得高过情感的。我们这个家族里,没有学历多高的,最高也就是个本科,我爸那一辈,大部分高中都没读,做人做事是自己闯荡“江湖”才懂得的,现在的江湖没有古代的腥风血雨,对于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我务必深思,而不是只看到表面。学的知识或许不能教会人情世故,现在看来也是必要的,毕竟出门在外没点常识还会被笑。
我爷爷奶奶过完七十大寿好几年了,看到别家八十岁大病在床的,心想走得慢又怎么了,至少还能动弹。生老病死是生命规律,目前老这个区段还未跨过,离“病”就一步之遥。
看人翻旧账,这是人之常情,旧账翻得好坏,往往是鉴定一个人的根据。
我们家前坪,种了几棵桂花树,三伯砍掉我们两家分界线上的那棵,本该是我爸栽的,三伯自己在靠近他家的边上种了一颗四季桂。这树好像一年都有花,而我家是金桂还是什么,只在秋天开花。我家那棵树,我小时候刷牙就给它浇点水,之后再也没管过了,一直都很茁壮。砍掉的那棵树,我爸栽了一棵新的,也没去跟三伯吵架,我反倒是觉得我爸更有个哥哥的样子,到底谁是长兄啊?
那棵新的是买的幼苗,九岁的时候树苗比我高一点,十年了,现在长到我再也长不到的高度了。我问我妈,如果这树不砍掉,它会一直生长吗?我们这儿不缺古树,二伯家门前有棵,最终还是砍掉了,兴许是被卖掉了。我妈则说万物有灵,树待久了,和人一样是“有根气”的。树会成精吗?这属于玄学范围,就不展开讨论。
树不像人,它们很少生病。长着的时候,树对于自己有生命的价值,死后还能当柴火烧,是尸体的价值,它怎么样都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致,课本上也写过,落叶落到树的泥土上,会变成树的养分,供本体生长。
我们这儿的人可能不是“恋树”情结,而是树长在那里,似乎圈定一片土地,就属于哪户人家。跟某些动物撒尿标记领土一样,不过是人类的行为更隐晦和文明。土地的占有,想都不用想,就是多得利益,哪怕不用来种菜,自己家的占地宽敞些,心安一些,不过是削减别人的利益,满足自私罢了。后山面积是有限的,也未曾属于谁过。我弟的小学同学跟着奶奶住在后山过,那种破烂的房子,我在二十一世纪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真的有人会过得那么艰苦,瓦顶还有不规则的塑料布,那个房子就比爷爷家的土茅厕大一点,住着两个人,那个小女孩读书非常努力。搬家后,来那个房子没住人了,留着空屋,是谁把它铲平,一点居住的痕迹也没了。
既然你栽树,我也栽树,魔法对抗魔法?那是不太行的,后山土地较为贫瘠,或多或少有点污染的原因,我爸栽后山的西瓜远不如地里的红和大。只适合种点易养活的菜和树,还需要倒肥料。
我爸笑了,在后面种的菜,还容易被鸡吃掉嘞。奶奶一言不发,起身走了。
我说,奶奶也养鸡啊。我爸则说,儿子说几句没啥事,你们说她她都不高兴。你在上面吃饭,帮忙抽筷子,盛饭做点基本的事,奶奶有时候看你一天什么都没做,心里就觉得不太平衡咯。
我说我也没闲着啊,我做了一天的题,偶尔还要写点东西。
学习在我们这长辈里面看是最轻松的事,比起体力活,确实轻松不少。无论是哪种,高强度持续,对脑子或者身体都会有影响的。
那我就当作运动一下呗,劳逸结合。
我爸笑了下,不置可否,我现在说句话,百分之多少是可信度,他可能还在暗自揣摩呢。别着急,只要我说话经过脑子了,那就肯定最佳的选择,也是我能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