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光武帝国,首都光武城,北郊。
在距离芒山山脉主峰不足20里(10公里)的某个支脉中,坐落着光武帝国最好的陆军军官学校——光武帝国首府陆军灵武军官学校,简称“首府军校”。
顾名思义,这是一所仅面向觉者,或者说光武帝国武者的军校。
首府军校气派的雕龙黑木大门静静伫立,门外是一条笔直向下的林荫道,此时,林荫道旁的空地上聚集了不少打扮相同的人——除了平顶作战帽上的银龙帽徽之外,没有任何标识的统一黑色作训服,帽檐下是一幅幅尚显青涩的年轻面孔。
背着一个旧纽扣布包的墨梓安就坐在人群中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他是最早一批在这里等候的人。
火月初的天气已经渐渐褪去了露月春季的温和,随着日头拉高,渐渐为大门外的人群带来了一丝夏日的错觉。
偏偏这个地方还是个背风坡。
就在人群逐渐变得越来越躁动时,黑铁木的大门被卫兵缓缓打开,从中走出了几个黑色军装笔挺的军官。
门口站岗的卫兵向军官敬了一个有力的军礼。
为首的一个疤脸军官点头回应后,站上了提前搭出来的木制高台。
“肃静!!!全体起立!”
一阵洪亮而粗糙的音浪扫过在场每一个人的耳膜,只是一瞬间,躁动便消失了。
没有任何扩音设施,仅凭一副肉嗓子。
“副官,全体记警告一次!”
“是!”
疤脸军官点了下头,语气略微放缓,“记住,于我帝国军人而言,第一条,就是纪律!铁一样的纪律!即使你们现在只是待考的学员,但只要你的脑袋上顶着那枚盘龙徽,那就是一样的!
希望这个警告处分能给你们涨涨记性,让你们明白,你们穿上这身衣服会意味着什么!
现在!听我命令!所有人,拿好你们的所需证件,成两列纵队,有序入校,入校后根据指示,前往大厅登记!”
说完,疤脸军官便自顾自地走下高台,转身进了大门,另一个看上去年轻一点的军官接过了扩音喇叭,换上了高台。
“好了,都别磨蹭了!按照长官的命令,一个一个排好队,快!”
人群动了起来,不得不说刚刚的疤脸军官威慑力很足,也许是源自他身上的那股铁血气势,又也许是成年人对于十几岁青年的天然年龄压制,又或者两者原因都有......
但不管怎么说,本来无序的人群还是迅速地排好了队。
人群中的墨梓安动作迅猛,抢到了一个比较靠前的位置——指挥棒在别人手里,自己还是多多配合才是上策。
进门的程序并不复杂,很快就轮到了墨梓安。
“准入证、户记证。”
门口的军官接过了墨梓安递过来的一个红色漆皮小本和一个掌心大小的钢印金属片。
红色漆皮小本就是“准入证”,其实所谓的“准入证”就是一册只填了两页信息的光武帝国军官证——除了首页的姓名、出生年月、一串编号和一张粘牢的5微寸(2.5cm)黑白半身照以外,就是第二页的“文测”那一栏写着墨梓安的成绩“甲等中”和红戳加盖的“合格”字样,以及“院校”那一栏写着首府军校的全称。
当然,那一页还有“武测”这一栏,只不过目前还是空白的。
钢印金属片就是【户记证】,每一个光武帝国公民从一出生就有,上面有姓名、生辰、籍贯和独属于每一个人的公民编号。
守门的军官先是拿着户记证对准了阳光,户记证在阳光的直射下泛起了红、黄、蓝三色光芒——户记证由特殊的合金制作,成本不高,但配方极为神秘,几乎无法完美仿制。
确认没什么问题后打开了“准入证”,抬了几下眼皮,用照片和墨梓安本人比对一番。
“入考编号说一遍,军用读法,加年号”
“鸿治甲丁八四两洞洞洞幺拐(84200017)。”
军官点了点头,将户记证夹在了“准入证”里,还给了墨梓安后,拍了拍他一侧的肩头。
“进。”
迈步进入大门,先是一面刻有精美人像浮雕的巨大影壁墙,浮雕的主体是五位浴血奋战的战士,最中央的一位战士高擎着一面战旗,矗立于山峰之上。
绕过影壁墙后,视线豁然开朗。
眼前是墨色条石铺地的宽阔前广场,广场的正中是一块儿巨大的黑色大理石,四个大字篆刻在了巨石表面并用鲜红的颜料描红,显得异常醒目。
“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石】的后面是一根笔直高耸的旗杆,代表着光武帝国的旗帜迎风飘扬——红底,黑色的镰刀和利刃交叠,一条金色怒目神龙目视前方,居于镰刀利刃之上。
移栽的红叶旱杨树几乎四季不枯,分布在广场主路和零星小路拐角,为肃穆、深沉的广场主色调添上了一道跃动的橘红。
这是墨梓安第一次踏进首府军校的大门,之前的文测都是在城内的统一考点进行的。
墨梓安跟着队伍拐过了几个拐角,来到了一幢三层大楼前。
进入大楼,依照指示走进了一间办公室内,两名军官坐在屋里,身前的桌子上铺满了花名册一类的文件。
“姓名......”
“墨梓安,长官。”
居右的年轻军官接过了墨梓安的证件,正要开口,却被左手的中年军官开口打断了。
“小李儿啊,这孩子就不用这么麻烦的盘问了,我认识......是【铄枫】兵器铺子的孩子,我在那买过好几次东西,也算打过交道,陈老也打过招呼的。”
墨梓安赶忙点头招呼,虽然他并不记得眼前这个军官是谁。
中年军官微笑着点头回应了一下。
一旁的年轻军官眨巴了两下眼。
“请问长官,是执锐南街的那家【铄枫】吗?”
“废话......除了这家,现在整个帝国还有第二个能叫‘铄枫’的铺子吗?”
“好的,长官,我明白了。”
年轻军官看向了墨梓安,“行了,既然刘主任下命令了,那咱们就一切从简好了。”
年轻军官说着,递给了墨梓安一张带着复写纸的表格,“你的所有随身物品都要暂时上缴,暂存在我们这里,物品的名录我会写在这张表格上备案......你可听好了,是‘所有’,除了证件以外的所有物品,只要在考试的校场里发现任何多余物品,可都一律按作弊处理,明白吗?”
“当然明白。”
墨梓安回答得很干脆,将身后旧背包放在身前桌子上,顺手打开了上面的纽扣。
解开上衣扣子,先取出了一柄插在刀鞘的短刀,最后又解下了一副隐藏在腋下的枪套。
坐在一旁的中年军官挑了挑眉毛,“哟......还带着家伙呢,倒也不愧是兵器铺出来的孩子。”
年轻军官只是扫了一眼背包,就失去了兴趣——一个旧得可以的背包,里面东西也不多:笔一支、钱袋一个、水壶一个、方糖一包、线装版《归海氏点火器与灵能核心策论》一本。
简单翻看了一遍后,背包被放在了一边。
年轻军官打开了枪套,取出了一把大号的黑色灵能手铳和一个备用弹匣。
“嘿!我一猜就是【武侍】。”
中年军官一副“果然不出老夫所料”的表情,可是等他仔细看了两眼以后,又皱着眉头直接抓过了放在一边的备用弹匣。
“小李儿啊。”
“您说,刘主任。”
“部队里有装备这种射击【二乘四】子弹的【武侍】手铳吗?”(二乘四:指2微寸x4.5微寸,1微寸=5mm)
年轻军官仔细地想了想,语气肯定地回答道:“报告长官,据我所知,没有——咱们部队列装的【武侍】都是打一点五五微寸(7.75mm)步铳子弹的,这个版本......卑职没见过。”
中年军官点了点头,笑眯眯地看向了墨梓安:“看来归海大师藏拙了啊,当初投标的时候,咱们部队里可没收到过这个版本的设计图啊......”
“晚辈想,您可能是误会了。”
墨梓安仿佛早就料到了对方有此一问,“这支手铳,是去年晚辈生日的时候,家师送我的。”
“送你的?”
“是的,长官。‘一点五五(7.75mm)x七点五五(37.75mm)’的标准步铳弹是军队专用,虽然我们家的兵器铺被特批了一些储存权限,但我们手里统共也就五十发的备弹量......
所以,我师父就给我单独改了一把,两微寸(10mm)通用口径的民用子弹限制不严,也便宜的很。”
“非卖品?”
“是的,长官,只此一把,店铺里是没有出售的,而且我现在还没入伍,真拿着军版【武侍】,估计我就得蹲号子去了。”
“哈哈,那倒是......行了,那就没什么事儿了。”中年军官轻吐了口气,随后以一种打趣的口气开口道,“我说你小子行啊,兵团级的军官可都还用不上定制版的【武侍】呢。”
“长官说笑了,【武侍】当然还是军用的才是最好的,晚辈手里的这个也就是个花架子......不过,等有机会,二位长官——尤其是刘主任,一定到铄枫去坐坐。”
“得嘞,一定一定......”
中年军官将墨梓安的手铳和备用弹匣装回了枪套,“小李儿啊,你记录一下,两微寸口径民用自卫手铳一把,自组件,无型号,报备等级:乙......那边还有啥,‘防身小刀’一把......写好了吗?”
“报告长官,写好了。”
年轻军官放下笔,拿过一个方形的印章用力盖好,然后撕下了复写的第二联,递给了墨梓安。
“武测完成后,凭着你手里的这一联取回你的物品,千万别弄丢了。”
“好的,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