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首府军校的某个校场上。
十几个已经完成登记的武测考生在考官的督促下列好了队,两个充当考官的军官站在队伍边,其中一个用手点指着数了数人数。
“杜上尉,现在一共十九个。”
“再等一个,上面不是说了,二十个人一波,咱可不出六个脚趾头。”
这时,又有一个武测学员向着他们所在的校场走来。
“你!快点儿!跑步前进!快!”
远处的学员听到催促,紧跑了几步,没用军官废话,自觉站到了队伍末尾。
“行了,第一波人来齐了,准备吧。”两名军官一前一后走到了队伍前,“所有人,注意!”
站位靠前的军官顿了顿,见所有人把注意力都转向自己,才操着一口“公鸭嗓”继续开口:“我是你们这个考场第一阶段的主考官,我旁边这位,是监考官。
考试的规则,你们在参考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过,所以我就不再废话了。
今天时间紧、任务重!我现在宣布第一阶段武测的相关内容,丑话说在前头,我的话,只说一遍!你们最好听仔细了。
听好了,本场考试,分为三个科目......”
此时,墨梓安站在队尾,瞟了一眼他们即将要用到的第一科目考试用具——圆木。
芒山山脉广袤的铁木林让这些圆木有了就地取材的资本——铁木本身质地就沉而且木质坚硬,再辅以浸油等防腐手段......
量大、管够、分量足、质量好、价格低。
墨梓安看着那些黑不溜秋的圆木,动起了心思:蛮干不是不行,但属实没必要。
。。。。。。
“各就各位!预备!”
随着一阵急促的哨音响起,第一项科目开始了。
第一项科目并不复杂,扛着圆木绕着一圈800丈(400米)的校场跑十圈,一刻钟(15分钟)内合格,跑进十二分算优秀。
一群平均年龄不到18岁的青年横扛着圆木,由于需要掌握圆木的平衡,圆木又没有任何可以充当抓手的地方,跑起来活脱脱地像一群被赶着操练而张开翅膀的黑毛鹌鹑。
于是,在一群“鹌鹑”中,“鹤立鸡群”的那一“只”出现了——墨梓安在拿到圆木后,并没有向其他人一样闲着,而是用自己的作训服外套、扎在外面的腰带和裤子上的皮带,用极短的时间内做了一个简易的背挂装置。
这样一来,墨梓安就能把圆木相对安稳地固定在背上,一方面能更合理的分配圆木重量;另一方面,也让墨梓安能以一个相对舒服和正常的奔跑姿势完成第一个科目。
站在一旁的两名军官互相大眼瞪小眼地看了一眼对方,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墨梓安“剑走偏锋”——只要他在奔跑地过程中,圆木没有掉落地面,那他就没有违反任何有关于第一科目的要求。
然而可以预见的是,第一科目并不完全算是一个需要竞速的科目,所以也就不需要剧烈地扭动身体。
倒也不是没有人想学墨梓安,而是准备时间就这么短,如果不是提前打好了腹稿,有样学样是来不及的。
......
“快快快!脚步加快!快点儿!敌人已经在你家炕头儿埋锅造饭啦!”
“散大步!懒散户!回了炕上拉满裤!”
......
除了正午的阳光直射,旁边还伴随着主考官越来越低俗无趣的骚扰,而且主考官好像还专门盯上了墨梓安,甚至专门一路小跑跟着他嚷嚷。
“小子,行不行啊?有能耐再快点!”
“步子大点!步子大点!这么大个子,这么大长腿!别学你家老太太迈小碎步!”
“哎呦喂,裤子掉了嘿,露鸟了嘿。”
......
墨梓安只能强制自己不去听身边的任何声音。
终于,墨梓安第一个跑完了全程,从后半程就一直跟在墨梓安身后的主考官掏出了自己的怀表,稍微顿了顿后,在墨梓安第一科目的成绩栏上,写下了一串文字。
“壹拾壹(11)分钟伍拾壹(51)秒钟,优秀,通过。”
墨梓安撂下了圆木,向自己身后看去——已经有九个人失去了资格站在了跑道外,然后他还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人因为手臂支撑不住,圆木不慎从肩头滑落在地,圆木触地的一瞬间,整个人也仿佛失去了力气,跪倒在了校场的跑道上。
“别看了!让你歇着了么!赶紧下一科目!不用穿衣服啦,我特批!”
墨梓安被催促着来到了第二科目。
第二项科目的内容,是看着负责演示的士兵将一把手铳进行简单的初步拆分,然后依照记忆,再把拆分的手铳再装回去,对着60丈(30m)外的盘靶进行射击。
每个人有十发子弹,中五发合格,八发以上优秀,限时3分钟。
这个科目对别人来说可能有些难度,但对于墨梓安来说......呵呵。
墨梓安扫了一眼考试准备的手铳——通用版【弓盾-4】,光武军中已经基本退役了,取代它的就是【武侍】。
它的内部结构比较简洁,用来考校新人倒是没什么问题。
虽然这把手铳对于墨梓安来说闭着眼都能组装好,但他依然认真地看完了演示士兵拆解的全过程——主要是为了多一点时间尽量平复自己的气息,剧烈的运动和体力的消耗对于射击的影响是巨大的。
看着演示士兵演示完成,墨梓安直接迈步走上台前。
灵能点火器、手铳用条状灵能石、复进机簧、连接栓、保险扣......十发子弹压入弹匣后,顺势用手掌扳下尾部的膛机,一整套动作行云流水。
当第一发子弹被成功顶入膛内的一瞬间,墨梓安估算了一下自己所花费的时间——应该在十个呼吸左右。
就连站在一旁的主考官都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个考生第二科目前半部分完成的很惊艳——他手下征战多年的老兵也就不过如此,但接下来的内容,才是第二科目的重点。
至少需要五发上靶,才能通过第二科目——而【弓盾-4】作为老型号的近卫武器,精度自然不算多理想。
墨梓安双手紧握着握把,平举在身前,做了一个很标准的立姿射击姿势。
对面是60丈(30m)外的靶子。
没有过多犹豫,墨梓安扣动了扳机。
扳机带动着以连接轴为主的机械结构,点亮了灵能点火器,条状的灵能石供给了一丝灵能后,点火器瞬间唤醒了弹药尾部的发射药基底。
发射药瞬间释放的灵能裹挟着刹那的高温和高压,将膛中的子弹推出膛外,子弹进入铳管后,伴随着膛线的引导,在铳口留下了一声突破音障的爆鸣后,射向目标。
“一发,没中!”
观靶的士兵举起了红旗。
墨梓安站在规定的射击台后面,看得很清楚,子弹稍微偏左,打在了悬挂靶纸的干草牌子上。
第一发没中其实墨梓安并不意外——
【弓盾-4】的结构并不精密,部件之间的空当不小,重新组装的灵能铳没有经过任何校准和测试,整把武器的状态对于开枪之前的墨梓安来说都是未知的,而且这支【弓盾-4】明显之前在仓库里躺了不短的时间。
但一枪过后,墨梓安的心里就有了一个大概的概念。
停顿了几个呼吸,墨梓安第二次扣动扳机。
“砰!”
“两发,中!”一杆绿旗高高举起。
“砰!”
“三发,中!”
......
墨梓安始终以一种不急不缓的频率在开火——得益于于墨梓安在组装灵能铳阶段为自己省下的大把时间,使得墨梓安可以有充足的时间,以自己最舒服的节奏完成十发子弹的射击。
“砰!”
“九发,中!”
墨梓安轻吐了一口气,第十次扣下了扳机。
可就在这时,一滴汗水流到了墨梓安的眼睛里。
“砰!”
“十发,中!”
一旁的主考官盯着靶纸愣了愣,咂吧了下嘴,填列好了墨梓安第二科目的成绩。
“共壹拾(10)发,玖(9)发上靶,优秀,通过。”
墨梓安放下手里的【弓盾-4】,迈步走向最后一个科目,这个科目内小项目比较多,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障碍再加上击打异常沉重的不倒翁沙袋。
首先将一条运兵车用的轮胎用粗麻绳系在了腰间,墨梓安迈步走向了一道提前布置好的浅水池,而浅水池下,是预埋的细沙。
墨梓安刚想伸手解开鞋带,一个像“公鸭子”一样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脱尼玛的鞋!真打仗了你敢脱鞋吗?你知道水底下有什么玩意儿吗?”
墨梓安只能作罢。
新兵的布质训练靴虽然透气,但几乎没有任何防水性能,墨梓安每一次抬脚,都感觉脚下有一只吸盘在如影随形地跟着他。
最要命的,是柔软的细沙很难吃住力量。
墨梓安调动了全身的肌肉和自己存量不多的灵能,他现在每迈一步,都感觉自己的身后像是拖着一把“刮刀”,而这把“刮刀”需要把大地生生挂下来一层皮——除去浅水和细沙的组合障碍,单是之前的第一科目就消耗了墨梓安大部分的体力。
突然,墨梓安脚下一滑,脸朝下跌倒在了浅水中,溅起了一大片水花。
“站起来!站起来!现在你后面不是轮胎,是你受伤的袍泽!过了水塘他就活,过不去就死!”
下一刻,浑身几乎湿透了的墨梓安慢慢爬了起来。
墨梓安在心里撇了撇嘴,借助跌倒这一过程中停顿的时间,他已经充分调动体内灵能向双腿集中。
他找到了一点窍门——眼前的第一道障碍其实需要调动体内的爆发力,加快自己的动作频率,尽量快速通过。
否则就会越陷越深,越来越吃力,就跟温水煮青蛙的道理差不多。
果然,墨梓安的思路是正确的。
经过短暂蓄力的墨梓安就像一只“竖着走路的螃蟹,在水中一路急行军”一样——虽然姿势不怎么雅观,但效果拔群。
终于,浅水池的另一侧踏上了一双湿漉漉的鞋印,通过第一项障碍的墨梓安借着解绳子的功夫评估着自己的身体状况。
剧烈起伏的胸膛宣告着体能濒临告罄,虽然上半身的肌肉状况较好,但双腿已经有些微微发抖,湿透了的裤子紧贴在皮肤上,墨梓安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只要稍微冷下来一点点,双腿抽筋几乎是必然的。
虽然情况不算乐观,但墨梓安还是选择了稍安勿躁,心中快速盘算了一番,墨梓安走向了摆在一张铁板前的不倒翁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