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武侠仙侠 / 武侠世界的气运搜集者 / 第九章 太医李时珍

第九章 太医李时珍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所谓人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但凡江湖中人,哪个身上不是五劳七伤?便是以楚江空的谨慎小心,这些年来也遭遇过多少危险。
  为此从华山出师之后,楚江空便有意结好各地名医,只希望关键时候这些医生救上一命。只可惜数年过去,楚江空所遇的医生大多平平无奇,好些个更是只靠着几张偏方混饭吃,着实让人失望。至于原著中那位杀人名医平一指,如今也不知道在哪里厮混,反正楚江空顺着原著记载没找到他的踪迹。
  就在楚江空都快要放弃寻找名医的时候,不曾想这天下第一的神医竟是自己找上门了。而这一切的缘由,还得从大明的成化皇帝说起。
  话说成化皇帝朱见深继位的时候,大明还未从土木堡之变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朱见深从明堡宗朱祁镇手中接受的,是一个内忧外患的大明江山。彼时荆襄之地有流民作乱,白山黑水间野猪皮的祖宗第一次冒头,北方还有草原人虎视眈眈。可以说朱见深接手的大明江山,与崇祯皇帝朱由检差不多,都是到了亡国边缘。
  可就是在这种地狱开局下,成化皇帝朱见深却愣是打出了天胡。虽然在文人士大夫的眼中,这位成化皇帝任用奸佞,设置西厂,宠溺老妪万贵妃,简直是昏君中的昏君。但偏偏就是靠着这些文人士大夫口中的奸佞,朱见深先是安置好了荆襄之地的流民,又在成化14年犁庭扫穴,将野猪皮的祖宗给屠了。之后成化15年,大明更是千里奔袭漠北王庭,打出了直追卫青霍去病的威势。
  眼见着内忧外患都已经解决,成化皇帝找到了前文提到过的刘大夏,想要效法明成祖朱棣那样七下西洋,开辟海外。甚至还想开疆拓土,重新将安南纳入大明的疆域之中。而作为士大夫阶层的代表,刘大夏看到朱见深立下如此多的功勋,已经威势日隆了。若是再让他开疆拓土,那他们这些士大夫岂不是又要像太祖成组年间那样生不如死了吗?
  于是刘大夏索性直接烧掉了郑和下西洋的海图,断绝了大明朝开拓海洋的希望。还想方设法阻止皇帝开拓安南,间接导致神州永远失去了安南之地。而这断绝华夏未来数百年气运的行为,仅仅是为了保证士大夫集团的权威和利益而已。
  当然,以上这些也仅仅是朱见深作为皇帝与士大夫阶层的矛盾,与李时珍这一代名医没什么关系。不过后来大明成化23年,当时41岁的成化皇帝朱见深因为万贵妃的死悲痛欲绝,生了一场重病,这一切便与曾经当过太医的李时珍有了关联。
  原来朱见深生病之后,找了太医院的太医刘文泰看病。这刘文泰虽然后世名声不显,但实际上其医术之高,在整个中医历史上都是数得着的。其所主持编撰的《本草品汇精要》,连李时珍看了都大受启发。甚至李时珍编纂《本草纲目》,很大程度上都受到这本书的启发。
  可就是这样一个名垂青史的太医,却活活将朱见深给治死了!
  当然,医生毕竟不是神仙。以古代的医疗条件,就算是太医治死个人也是很正常的。所以刘文泰虽然治死了皇帝,朝廷也仅仅是贬职了事,没有真的因为这件事杀了这个太医祭天。
  不过接下来,事情就魔幻了起来。
  话说成化皇帝朱见深被太医治死之后,他的儿子弘治皇帝朱佑樘继位。如此十八年之后,弘治皇帝也生了场病。这病其实不是很大,就是场简单的感冒,就连朱佑樘自己也觉得没什么大事,找个太医吃了点药,觉得休息两天就好了。可没想到两天过后,大明弘治皇帝朱佑樘的感冒不仅没有好,反而直接在病床上撒手人寰了!
  大明又一位皇帝被太医治死了,这件事立刻引起了有心之人的注意。督察院的御使们立刻找到宫内太医的行医记录,方才发现这给朱佑樘治病的太医根本不懂看病。明明朱佑樘只是简单的感冒,可太医却在没有进行诊断的情况下,擅自更改了皇帝的治病流程,不仅随便开药,还不让感冒的朱佑樘喝水。结果造成感冒了的朱佑樘小病变大病,最后燥热而亡。
  而且,这件事魔幻的地方还不只是如此。
  这个将大明弘治皇帝治死了的庸医,正是之前曾经治死过朱见深的刘文泰!
  作为大明,乃至于中国历史上数得着的名医,刘文泰居然接连治死了两任皇帝!
  若是说这里边没什么猫腻,怕是傻子都不信!
  所以弘治皇帝死后,督查院立刻判决包括刘文泰在内的数名太医死刑。毕竟你们都治死两任皇帝了。再让你们给皇帝治病,这老朱家非得被治绝种不可。而且就算不论里边的猫腻,你们这些太医吃着朝廷的俸禄,却连最简单的感冒都治不好,甚至还治死了人。光凭这一点,判你们个渎职之罪也不算过分。
  可面对督查院的公正判决,当时的朝廷重臣李东阳和谢迁却都表达了否决的意见。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两个素来与刘文泰交好!这些位于士大夫阶层的顶端人物,就是刘文泰的后台!
  于是在士大夫阶层的保护,即便刘文泰治死了两任皇帝,刘文泰依旧逃过了朝廷的判决,活蹦乱跳地混了个善终。
  也是从此之后,大明每一代皇帝都认可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太医院的太医不可信!
  再后来,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继位。与朱见深相同,这朱厚照也是个雄才大略的英主。曾经亲自带兵征讨草原,打出了大明皇帝的威严。可就在此战过后不久,大明朝的魔幻历史便再次开始。
  先是作为藩王的宁王叛乱,再然后便是作为皇帝的朱厚照居然两次落水,开创了大明皇帝落水的先河。落水之后的朱厚照也不出意外地生了病,而这时,大明朝的太医再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看着即将给自己治病的太医,正德皇帝朱厚照哪里肯配合,当下便叫嚣着要换医生,想找江南的名医看病。
  可彼时的内阁首辅,可是整个大明朝历史上都大名鼎鼎的杨廷和。这位权势滔天的内阁首辅,怎么可能让皇帝换太医。毕竟地方上的医生和他们也没关系,万一皇帝被治好了怎么办?
  于是乎依仗着士大夫阶层的声威与大明首辅的权势,杨廷和悍然拒绝了皇帝的合理请求。最后在太医们的精心治疗下,正德皇帝朱厚照终于理所当然地驾鹤西去了。
  不过朱厚照病死的时候还很年轻,根本没儿子,于是作为藩王的朱厚熜方才成了皇帝,便是当今的嘉靖皇帝。作为大明有史以来最聪明的皇帝,嘉靖皇帝朱厚熜哪里不知道太医院的猫腻?
  于是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着想,刚继位的嘉靖皇帝便在太医院中提拔了自己的人,而这个人便是后来以太医之身领工部尚书执掌太医院的许绅。一介太医成了二品的尚书,足以看出朱厚熜对许绅的恩宠,也足以看出嘉靖皇帝对太医的忌惮。
  而许绅不愧于朱厚熜的信任。在壬寅宫变中,被一群宫女差点勒死的朱厚熜都断气了。可就是这种情况下,许绅居然还将嘉靖皇帝救了回来。充分证明了大明太医的职业技能,绝对是同时代所有医生中的顶尖。之前治死那么多皇帝,显然是他们根本就没想好好治。
  不过许绅虽然治好了皇帝,但也同时得罪了与嘉靖皇帝为难的士绅与勋贵。所以治好皇帝后不久,这位嘉靖皇帝的大功臣居然在家中给活活吓死了。
  所以说到底,大明朝的太医院根本就不是个治病救人的地方,而是有心人手中斩杀皇帝的屠刀。许绅死后,嘉靖皇帝宁可找道士吃丹药也不找太医看病。这不是嘉靖皇帝封建迷信,而是嘉靖皇帝明白相比于太医院的手段,道士的丹药要靠谱多了。
  不过即便如此,嘉靖皇帝也没有放弃寻找靠谱太医的打算。前些年,出身民间的李时珍因为治好了富顺王朱厚焜儿子的病而医名大显,立刻就被嘉靖皇帝提拔到太医院中当了太医。显然,嘉靖皇帝是想让李时珍成为第二个许绅。
  只是李时珍虽然医术通神,但说到底也就是个大夫,哪里经受得起大人物之间的争斗。故而太医当了没两年,就火急火燎得递交了辞呈。后来又担心朝廷中有人会因此害了自己的性命,便找到了福威镖局,想请里边的镖师给他的药堂当保镖。而李时珍也是因此,与楚江空有了联系。
  “来之前听林震南说,李太医最近准备写《本草纲目》,所以到南直隶太医院找了一版《本草品汇精要》以作参考。我若是现在就去找李太医,半个月内便能与他相会。只是这两天我又约了风师叔相见,想来这三尸脑神丹的事情还是过两天再说吧。”
  楚江空这般想着,当即继续在本地游览起来。如此过了三日,楚江空来到西湖著名的景点断桥之上,正好看到了头上缠着白布条,手拿竹杖,正在为剑宗同门披麻戴孝的风清扬。
  “风师叔。”
  看着神情郁郁的风清扬,楚江空当下上前见礼。风清扬看到楚江空走到身前,手中竹杖划出破空之声,直指他的脖颈。就在楚江空想着解释一番的时候,风清扬手中的竹杖又缓缓放下,叹息道:
  “剑宗的败亡与你又有什么关系,唉!”
  转而两人沉默以对,终究是风清扬开口道:
  “楚师侄,你说实话。这次你来江南,是不是受到气宗那些混蛋的指示?”
  楚江空闻言却是如实答道:
  “不错,师叔师伯们确实给我写过信。他们忌惮师叔神剑之威,所以派我设法将风师叔留在东南,以此确保气宗能在这次剑气之争中能占据优势。只是我也没想到师叔师伯他们居然如此心狠,居然直接灭了剑宗满门。”
  “你如此实诚,就不怕我含恨之下一剑杀了你?”风清扬又是喝问道。
  “风师叔若是当真想杀我,方才就可动手了。可师叔迟疑过后却又放下了竹杖,说明风师叔已然绕了我的性命。既然如此,我自然也该投桃报李,将这事情的真相原原本本得说出来。”
  说到这里,楚江空缓了口气,却也叹息道:
  “再者,以后华山说不得就只有我和风师叔两人了。不管是剑宗还是气宗,都已然是过眼云烟。既如此,我还有什么可瞒住师叔的?”
  所谓君子欺之以方,楚江空知道风清扬为人方正有侠气,若是一昧隐瞒反而会引起对方的不快。所以他干脆实话实说,如此反而更容易获得风清扬的认可。
  实话说完之后,楚江空又指明了剑宗败亡,气宗难存,魔教已然知道了华山剑气之争的事情,任我行已然派人杀向了华山。元气大伤的华山派不可能挡得住日月神教的进攻。故而那些费尽心机杀光了剑宗的华山气宗,他们最后的结局与剑宗同门也不会有太大区别。
  楚江空当下将自己与任我行相见的事情说了,也指明了气宗马上要被魔教灭门的事实。风清扬听了,心中的怨气已然散去了大半。只因为这次剑气之争后,剑宗气宗却是落得个两败具亡,反倒是他们两个不想掺和剑气之争的逍遥人笑到了最后,当真是世事无常。
  “枉费气宗那些人算计了大半辈子,没想到最后却落得个两败具亡……唉,也不知道这剑气二宗争了这么多年,到底为了什么?”
  听到风清扬的感慨,楚江空不由得想到了大明皇权与士大夫阶层你死我活的斗争。这些代表着大明最高权力的一群人,其所谓的争端说到底和华山派的剑气之争也没多少区别。不是蝇营狗苟,就是为了争权夺利。
  可怜两派人斗了上百年,最后却被满清铁骑做了渔翁。就如同剑气之争的结局一般,最后谁都没赢,整个华山派,乃至于整个华夏都是输家。当下也是叹道: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其实这世上许多争斗本就没有意义,到最后也不过是他人口中的笑谈罢了。”
热门推荐
太乙最强装逼打脸系统玄浑道章大魏读书人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一品丹仙大乾长生坐忘长生武侠之神级捕快洪荒星辰道仙府长生玄幻模拟器真君请息怒绝世强龙诸世大罗大奉打更人皓玉真仙女帝好凶掠天记天元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