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裕王府。
几把椅子圈成一个圆圈,围着中间一个白云铜的火盆,徐阶、高拱起身在裕王的右边坐下,张居正还有谭纶在裕王的左边坐下。
君臣围炉夜话,说得最多的还是怎么倒严。
改稻为桑这步棋,他们看到了掰倒严党的希望,并在这个恭贺王爷得子的夜里开始谋划。
两党相争,东南要遭殃了……
连瞎子都能看出来,大明是嘉靖的,也是裕王的,但归根结底是裕王的。
因此,趁机拉拢、提前下注是大明官场上的共识。
毕竟,忠于现实的人都会选择投资未来。
不过,在全员拍马屁、投资新皇帝的大环境下,严嵩父子却是出奇的冷静。
他们不但没有选择改旗易帜、投靠裕王,反而铁了心要和皇帝继承人作对。
平心而论,以严嵩的政治智慧,闭着眼睛都能看到裕王的未来。但是,他为何还是如此选择?
答案很简单,对于严家父子而言,投靠裕王,不是不愿,实是不能。
嘉靖帝才是他们的立身之本。
严府,严世蕃依旧焦躁的在大厅里来回走动:“爹,今天实在太凶险了,您老这是……这是自掘坟墓啊!东南可丢不得……”
王蛰从喉咙里哼了一声:“遇事总无静气,在我面前也晃够了,坐下。”
严世蕃拧着眉坐下,一口喝干了茶水:“爹,您老究竟有何谋划?多少知会一二,今天在玉熙宫,儿子真的怕啊!”
“改稻为桑,你别出混招就行,今年你安心做你的工部侍郎,其他的事别去管。”
“爹,改稻为桑真是您老拿来坑徐阶他们的?可没有银子……对了,您老上的那本奏疏,究竟写了什么?”
“到时候,你便知道了。别打扰我练拳……”
时间就在修仙的过程中悄然而逝。
半个月后,玉熙宫谨身精舍。
“吕芳,琉璃厂造的镜子,可成功了?”
嘉靖几乎是一天一问,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越发的急躁起来。
没办法,改稻为桑这种事被严嵩点破,越往深里思考,越觉得无法成功。
既然改稻为桑成不了,那亏空的钱怎么去补?修道的钱哪里来?
搞钱!搞钱!还是搞钱!
嘉靖现在满脑子都是钱。
“万岁爷,奴婢每天都关注着呢!就在昨天傍晚,琉璃厂的主事说,能不能成就这两天的事。”
位于宣南的琉璃厂,是明成祖朱棣当政期间的产物。迁都北京之后,得盖房子啊,而且要盖得还不少,琉璃厂就是当年专门给皇宫生产琉璃瓦、琉璃构建的。
琉璃也就是有色玻璃,华夏已经有两千余年的烧制历史了。
只要改良一下工艺,就能烧制成透明玻璃,进而造出水银镜子。
世界上第一面玻璃镜,是在“玻璃王国”威尼斯诞生的。
它的做法是在透明玻璃上面镀上一层水银。
威尼斯的镜子一出世便轰动了欧洲,成为一种非常时髦的东西。
欧洲的王公贵族、阔佬显要们都争先恐后地去抢购镜子,当法国王后玛丽·德·美第西斯结婚的时候,威尼斯国王送了一面小小的玻璃镜作为贺礼。
这在当时要算是非常珍贵的礼物,它的价值高达15万法郎。
制造镜子的方法,在威尼斯是保密的。
他们还制定了这样的法律:谁要是把制造玻璃镜的秘密泄露给外国人,立即就要处以死刑。
后来驻威尼斯的法国大使突然收到一封来自巴黎的密信,叫他想尽一切办法,从速收买几个威尼斯镜子技师,偷运到法国去。
法国大使费尽心机,总算完成了使命。1666年,在法国的诺曼底出现了法国的第一个镜子工厂。
而现在,才1561年。
纵然是嘉靖帝,也没见过来自威尼斯的神奇镜子。
威尼斯因为镜子工艺赚得盆满钵满,大明掌握了烧制镜子的技术,不比丝绸赚钱?
玻璃工艺嘛!
简单!
有色玻璃中加入二氧化锰,便能炼制成透明玻璃。
至于二氧化锰在古代叫什么,叫土子,用于油漆和漆器的制作。
炼制出透明玻璃后,在平整的玻璃上紧紧贴上一张锡箔,然后倒上水银。因为水银能够溶解锡,变成一种粘稠的银白色液体,此物贴合在玻璃上,便成了水银镜。
虽然有点小毒,但它赚钱啊!
赚钱,不寒碜!
话说得简单,但真正弄起来,却还是有些难度。
琉璃厂的大匠在鼓捣了半个月后,终于将巴掌大的一小块镶金镜子送到了宫里。
“妙不可言,妙不可言啊!”
嘉靖望着镜子里纤毫毕现的容颜,终于展露出笑容:“吕芳,朕老了啊!”
“皇上可不老。”吕芳也放松了下来,拿到这面镜子,他便知道困扰皇上的烦心事算是解决了。
“人要服老,严嵩老而弥坚啊!吕芳,镜子造了出来,你们司礼监要想着怎么将它给卖出去。”
“是,奴婢这便去安排。江南织造局的杨金水,与西洋人多有往来,这镜子让他去卖,准没错。”
“嗯!”
嘉靖点着头:“论赚钱,还是得严阁老才行。你说,朕该怎么赏他?”
…………
“镜子造出来了?”
得到消息后,王蛰知道自己稳了。
但他不会满足现状,嘉靖没几年好活,要是等裕王上台来,还有他好活?
所以,该教嘉靖五禽戏了。
而教皇帝练拳,这需要一个契机。
这个契机,他早早便安排了下去。
沈一石坐在马上,此时仍在喘气,早春的北京依旧透着寒意,但他的额头上却溢出了点点汗珠。
两个随从费了好大劲才把他扶了下来,却依然迈不动腿。
骑马,可是个体力活。
在随从的搀扶下,他这才一瘸一拐地走向了严府。
王蛰要的契机,便是两部张三丰张真人的血经。
当年,成祖爷知道了有这两本神物,便派了许多人去找张真人,想得到它!可几路人找了二十多年,张真人也不知道哪里去了,这两本神物自然没了踪迹。
嘉靖修道几十年,对这两本血经自然眼馋不已。
而这两部血经,便在沈一石这个大商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