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武侠仙侠 / 叔于田 / 第六章

第六章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跋山涉水对同行的三人并不陌生,叔于田在外流浪了一年有余,小星自小乡村长大,没有半点娇气,公仪墨也只身游历已久,无惧风浪。
  去天川的路上,叔于田通过双眼所见之外的途径更为了解公仪墨这个人,他出身于盛京官宦之家,父亲位高权重,他作为次子却不肯和父兄一样进入官场。他一直都知道人心复杂,官场里更是明枪暗箭无数,要在朝廷立足,不知要怎样弯腰低头,违背本心而活,到最后蜕了一层皮,自己不再像自己。
  为了逃离父亲的束缚,公仪墨选择离家游历,他靠给人写字作画挣钱,也劫掠过为富不仁之人的财物,为的就是撇清与父亲的关系,做他想做的事。
  “你瞧这把折扇。”
  在一家茶肆落脚时,公仪墨取下一直别在腰间的折扇,叔于田之前留意过,扇骨是玄铁制的,扇面也是用有韧性的织物所做,边缘烫了一层锋利的铁片。公仪墨一开扇,听到的不是“噗”的一声,而是“铮”的一声。
  扇面一面写着“清风明月”,另一面是山水画。叔于田不得不赞叹,这既是精美的扇子,也是可以杀人的利器,简直巧夺天工。
  小星也看呆了:“好美。”
  “此扇名为‘铮骨’,还是去年云野之子云汉为我做的,他不收酬金,说是拿来练手。还真是虎父无犬子啊,年纪与你相仿,手艺已足可媲美天川老工匠。”公仪墨说着把铮骨甩出去,但见铮骨在空中转着转着又回到了他的手中,实战起来必然潇洒。
  叔于田还看不上眼:“扇子是好扇子,你的功夫也就是花拳绣腿而已。”
  “对付寻常小毛贼已经足够。你又是师承何人,居然这样傲慢?”公仪墨打趣道,他当然相信叔于田功力在他之上,也对这丫头的出身十分好奇。
  行走江湖,隐瞒师长也是对师长的不敬,叔于田还没说,小星就不想让她败阵:“小叔的师父很厉害的!”
  “尉迟清尉迟元湛便是。”反正告诉公仪墨也没什么,她从没有顶着尉迟清徒弟的名头干败坏师父名声的事。
  公仪墨险些被一口茶呛死,先是云野锻造的刀,现在又是尉迟清做她的师父?叔于田好大的福气!他讷讷道:“你要不分些运气给我吧。”
  “我付出的心血不比运气少好吗?”叔于田真想揍他一拳,“你知道我师父的事?”
  公仪墨愕然,旋即思索一番,算算日子,好像叔于田拜师的年纪和传闻中尉迟清退隐的年纪还真对的上。叔于田没听尉迟清提起陈年往事也是情理之中,人家大师才不会对过往的成就看得那么重。
  “他手持灵渊剑,纵横天下未逢敌手,除尽不平事,桩桩件件难以细说。”公仪墨放下折扇,像个说书先生,“你连他是昭阳武林大会的头名都不知道?”
  见叔于田和小星都是一脸懵懂的表情,公仪墨就懂了。叔于田摸摸下巴:“他既然能当头名,那此次天川武林大会我也能夺魁。”
  之前公仪墨可能还不信,听过她是尉迟清的徒弟,这下真信了:“你可别松懈,万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呢?”
  “那就拭目以待咯。”叔于田自信道。
  小星笑着说:“我赌小叔赢。”
  等到了天川入口时,两个姑娘才算开了眼界。公仪墨告诉二人,天川是天川河流域内北至聂罗山,南至逐山的地界,比盛京还要大。眼前的逐山峡谷,就是通往天川的路口。峡谷两侧山上伫立了两座巨大的石像,一个男人舞剑,一个女人抱琴。叔于田目测了一下,石像的脚趾有她张开双臂那么大,极有压迫感。不光是他们,周围远道而来的客人都叹为观止。
  “剑胆琴心,恭迎来客。”公仪墨微笑地指了指前面的界碑。
  界碑半人高,正面用小篆刻着“天川”两字,背面就是公仪墨说的那句话。真是气势磅礴,叔于田想。
  “他们的眼睛好像能看穿坏人似的。”小星仰头与石像对望。
  公仪墨惊讶她居然能一语道破,说道:“传闻有外敌来犯时,这两座雕像就会活过来,守护天川。”
  叔于田听他这么一说,好奇地用通明慧眼又看了一回,果真如他所说,两座雕像内部机关密布,能动起来也不奇怪。但最好还是永远都不要动吧。
  穿过峡谷,视野豁然开朗,远处山丘上有重重叠叠的梯田,清澈广阔的天川河蜿蜒而过,栈桥宛如水上长虹,人马皆可过。居民的建筑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叠在一起,缤纷绿植在屋瓦梁间肆意生长,有些房屋的屋顶也可以是他人的牛棚。
  “我们先去水风楼订两间客房,安顿下来再好好逛逛。”公仪墨来过一次,好心地给两个姑娘带路。
  叔于田好奇地用通明慧眼看整个天川,震惊于天地间有灵气如此之充沛的地方,还迎接八方来客,真真是有容乃大。想必能人异士也数不胜数,师父倘若隐居在这里,恰好应了那一句“大隐隐于市”,让她这个徒弟来找也是大海捞针。
  水风楼很显眼,就在居住地的中心处拔地而起,高有百尺,不与其他的房屋勾连,独立成栋,楼顶铺着青色瓦片,与“水风”二字相合。远远就能看到,走过去还要花不少时间,路上还有很多卖稀奇玩意儿的铺子,不说两个年轻的了,公仪墨也忍不住要看一看,摸一摸。
  “小姑娘,尝尝荷花酥吧,很香的哦!”一位推车卖炸食的大婶端起装着荷花酥的盘子给叔于田和小星看,只见那荷花酥酥皮绽放,颜色粉嫩,真如荷花一般。
  “公仪大哥,吃些点心不过分吧?”叔于田摸摸早就空空如也的肚子,她习武,容易饿。
  公仪墨大方地掏钱:“给这两位姑娘一人两个。”
  “我不饿!”小星连忙摆手,她不好意思让别人请。
  “哎,就当谢你们喊的这几声大哥了。”公仪墨已经把钱付了,大婶把四个荷花酥装在一个食盒里递给她们。
  叔于田有个疑问:“庄国的钱能在天川通用么?”
  “问得好。”公仪墨折扇一拍手,“各国钱币形制不同,份量不同,天川就定了规矩,不论是哪国的钱币,一枚的钱就是一枚的钱,至于金银呢,还是按重量算。例如这荷花酥一个值五文钱,付的是五枚庄国铜币还是东国铜币无所谓。倘若买卖双方愿意,以物易物也未尝不可。”
  小星啃着荷花酥:“以物易物,看的也是物品的手艺吧。”
  “不错。”公仪墨点头。
  三人牵马前行,前方有左右两条路,一条蜿蜒而上,一条通往水风楼。路边有石碑指路,往左走通往见天阁,这条路虽然宽阔,但没什么人走。公仪墨解释道:“见天阁是天川川主与各长老商议公务,会见贵客的地方。”
  “川主我知道,那长老呢?”叔于田问。
  “长老,一般都是天川四姓中德高望重的长辈担任。天川四姓就是云、雨、风、雷四姓,水风楼楼主风拂也是风家人,所以才有那个财力经营水风楼。今日之后有的是时间了解。”公仪墨说得口干舌燥,只想尽快到水风楼喝点茶水。
  到了水风楼门口,仰头看更觉得气派,比万家酒楼更高更华丽,雕梁画栋,风雅非常。大门进出的人络绎不绝,穿着各异,一看就是天南海北的人都有,各地口音混杂也算得上有趣。门口小厮利落地帮忙把两匹马牵去马厩,另一个引三人进门入座。
  “三位要点什么?”店小二问道,“住房且去那边柜台。”
  “先来一壶夕山龙斗。”公仪墨脱口而出一个叔于田和小星没听过的名字。
  店小二倒是一声应下,转身走了。小星问:“夕山龙斗是什么?”
  “夕山盛产茶树,传闻有二龙斗于夕山,落地生茶树,是上等的绿茶。不论传说真假,茶是真的好。”公仪墨道,“方才在街上也有茶肆点心,不过,真正的好东西还得看水风楼。”
  叔于田笑了:“原来你是把肚子都留给这儿了。”
  “话是这么说,也只能点寻常的菜式,毕竟我身上的钱还要花在别处。”公仪墨说着,肉痛地捂紧了钱袋。
  店小二端上茶具,为三人倒茶,听公仪墨这么说,忙道:“客官有所不知,近来天川来了不少壮士,楼主特地吩咐了,能举起后院石锁者可免一顿饭菜钱。”
  “嚯,竟还有这种事。”公仪墨吹了吹热茶,“不怕把水风楼吃空了?”
  店小二笑道:“今日只有两位壮士举起来了,这点消耗水风楼还是负担得起的。”
  叔于田默默品茶,夕山龙斗确实又香又清。公仪墨也不急着出头,先试探一下:“是哪两位壮士,应当也是武林中人吧?”
  “一位是北苍派的‘霜雪剑’李霜天,一位是西北沙海的‘金沙熊罴’耶律弥。”店小二的言外之意就是这两位都不是善茬。
  公仪墨一挥手:“容我考虑考虑。”
  店小二退下之后,叔于田才开口:“那两人很厉害么?”
  “能有自己的名号自然不同寻常,李霜天是北苍派的大弟子,北苍派可是和你的师门并称中原三大宗门的,还有一个就是南方青隐。耶律弥我也有所耳闻,出身西北沙海,在中原挑战各路高手,鲜有败绩。”公仪墨说起这两人,倒没有敬仰的神色,而是看向叔于田。
  叔于田明白他的意思:“所以,这算是来天川的第一关?”
  “这是个崭露头角的好机会,而且有便宜可捡,关键是你能否举起石锁。”公仪墨把一杯茶喝了个干净,“不然去瞧瞧热闹?”
  小星从来都是尊重叔于田的想法:“如果小叔想去,我就支持。”
  “去看看再说。”叔于田起身。
  水风楼是穿堂,后门通往庭院,亭台水榭一应俱全,还有几座幽静的厢房给贵客居住。店小二说的石锁就在景观石前的地上,此时有不少人围着看,也有人上去想试一试的,无不铩羽而归。他们都和叔于田一样,想展现自己,让人们认识自己。
  又有人失败了,人群不约而同地喊:“下一个,下一个!”
  “我来。”公仪墨一举手,分开人群走向石锁。
  叔于田只看一眼就知道他不行,但他已撸起袖子,扎好衣摆,深吸一口气,先是右手单手握住石锁。他的肌肉紧绷起来,显然是在用力,青筋暴起宛如一条青龙,手指骨节攥得发白,然而石锁只是动了动。接下来他又加上另一只手,石锁被提起来了一寸左右。
  公仪墨的手酸痛不已,最终不堪重负地松开了手,石锁“咚”地一声落地。
  “下一个,下一个!”人群再次喊道。
  公仪墨走回来,对叔于田说:“我去帮你试了一下,至少二百斤重,你真行吗?”
  叔于田朝他眨了一下眼,旋即高声说道:“轮到我了!”
热门推荐
太乙最强装逼打脸系统玄浑道章大魏读书人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一品丹仙大乾长生坐忘长生武侠之神级捕快洪荒星辰道仙府长生玄幻模拟器真君请息怒绝世强龙诸世大罗大奉打更人皓玉真仙女帝好凶掠天记天元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