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武侠仙侠 / 磨刀志 / 第二章 越国事、演武闻

第二章 越国事、演武闻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琅琊王氏!
  四阀中的琅琊王氏!
  世人皆知越国以武立国,昔日越太祖季沛倚仗江湖宗门和绿林豪侠之力,自丰县起事,抓住北地动乱、前陈动荡的时机,合纵连横,历时二十一年,终成霸业。
  而今大越独霸南国丰饶之地,裂沧河与北地胡蛮平分天下南北,其时至今,国祚绵延已有九十一年。
  是以不同于前朝,越国向来武功昌盛,宗门、绿林大兴,家族门阀反倒声势日渐衰微。
  可其中也是有些例外的。
  或是因为族脉绵延,千年积累底蕴深厚,根深叶茂不可轻忽;或是借越国后继诸位皇帝革新之机,锐意进取,壮大己身成就豪门。
  前者便如琅琊王氏。千年世家传承,更兼懂得因势利导,始终处于顶级豪门之列。
  昔年北地胡蛮南乱之际,琅琊王氏自北方迁至江南,与彼时刚刚冒头的越太祖季沛一拍即合,此后乘风直上,至今仍是北下「侨阀」的执牛耳者。
  后者首属吴兴沈氏。其世家地位高涨与越国皇权日益炽盛密不可分。
  惠帝十六年,大兴武举,设太武学,不拘出身遍纳天下武道英才。
  可武举推行百般受阻,盖因武学修行,不似常事:且不说功法修习多靠名师指点传授,便是习武所需的食补、药补、武备花费便足以劝退寻常人家。
  值此时分,吴兴沈氏不过江东豪族,彼时的当代家主沈戎胆识非凡,主动推举家中麒麟儿行武举之途,往后更有“一门三魁首”之美事遍传南国。
  此后历惠帝、启明帝、景帝三朝,均视吴兴沈氏为国之柱石,当今圣人更曾亲题赞之为“江东第一世家”。
  其势之盛其爵之隆,较惠帝革新前,真是判若云泥。
  却说褚延、章靖所在的清宵门,放眼当今武林,虽比不得三宗六门这样的顶级宗门,但也勉强称得上是一流门派,门中关于江湖、世家的书籍自是不会少。
  因而二人俱是知晓琅琊王氏的分量,也正因此,对王氏嫡脉如此低调出现在清宵门中便更感惊讶。
  褚延此刻回了回神,不由再次确认道:“章靖,你当真没看错?”
  “嗐”,章靖好似被戳了脊骨的猫,跳将起来,道,“我虽然修的是铜皮铁骨,但可不是熊瞎子。”
  “那女孩所穿锦衣上绘得正是‘锦绣云纹抱归鸾’,天下除了琅琊王氏的嫡脉子弟,还有谁家能穿!?”
  “锦绣云纹抱归鸾”乃是琅琊王氏独有的织绣技艺。早年王氏还未南迁时,织此衣袖用的必须是祖地琅琊郡的云蚕丝。
  待到王氏举族南迁之后,因南国气候与北地迥异,云蚕多半不能成活。
  据传王氏为此聘请天下农业大家,耗费几代心血才重新培育出适宜南国生长的云蚕品种,可产量也是极低,如今唯有王氏嫡脉子嗣有资格身穿“云纹绣衣”。
  褚延听罢点了点头道:
  “有‘云纹绣衣’为证,那应是错不了了。”
  “只是琅琊王室的嫡脉,为何会出现在门中?行踪还如此诡异?”
  章靖却浑不在意,摇头晃脑道:“延哥儿,你就是凡事太爱琢磨,想不通就不想呗,走一步看一步嘛。”
  “这时日也差不多了,今日可是洪师演武台月校的日子,可不能去晚了,赶紧先走吧。”
  说着便手脚并用,攒促着褚延往门外走去。
  褚延本就没了睡意,此刻被章靖推着,便任他牵引着往演武场赶去。
  …………
  …………
  清宵门,演武场。
  演武场四四方方、造型规整,长十七丈六尺七寸(约56米),宽九丈四尺七寸(约30米),地砖用的是产自闽州泉南府的上品金山岩。
  北侧正中有一座大约高出地面三尺(约95厘米)的高台,台上呈扇形对称排开五张整石雕刻的石座,俱是雪花白玉制成。
  卯初三刻,五月末的天光已是大亮,照映着演武场上云集着的几十个清宵弟子,影影绰绰,颇不宁静。
  一个身量高挑、面目清俊似书生的中年男子便于此时走上高台,一时间喧闹声、交谈声俱都如春日浮冰,烟消云散。
  清宵门演武大师傅洪成明!
  老牌合劲武师,修习的「白蟒劲」已至“浑圆如意”之境。
  作为授业大师傅,洪成明虽然平日里为人和善,但学艺授功素来一丝不苟,在场的诸弟子或多或少受过他的斥骂,一顿好打有时也是少不了的。
  因此在清宵门内向来是令人又敬又怕的存在。
  洪成明吐气如龙,话语中不带一丝起伏,说道:“卯正正式开始考校,诸弟子可先养精蓄锐。”
  说罢,便利落地坐在中央虎皮石座左手边第一位的座椅上①。一时间,演武场内的温度仿佛也冷了几分。
  盏茶时间转瞬而过②,清宵门弟子已都在演武场等候,褚延和章靖规规矩矩地站在人群中居中的位置。
  恰在此时,一个身材微胖、皮肤白皙、颇似富家员外郎模样的男子自西侧门缓步行来。
  身后紧跟着一个瘦瘦高高的男子,手持一柄实木打造的蛇头杖,这杖长有正常成年男子一人之高,色泽奇异,通体浮现血色纹路,日照之下好似蛇信吞吐着血光。
  更怪异的是这瘦高男子,浑身上下裹着黑布,唯有一双眼睛露在外头,狡黠阴狠地扫视着周边。
  员外郎模样的男子大大咧咧地走到虎皮座右手边第一张石座上,左手掌间不时转动把玩着两枚精金铁胆,边落座边笑说着:
  “成明兄还是一如既往的积极。每月考校不辍,实在是门中诸弟子之幸事啊。”
  闭目假寐的洪成明听到这话双目大放、炯炯有神,斜睨一眼,不咸不淡回道:
  “卫兄倒是好雅致啊。”
  “我这不过是些熬皮肉、磨筋骨的初学弟子考校罢了,比不得斗法阁钻研‘凝气合劲’窍诀的高足,怎么还惊动卫兄,莫不是今日有兴致愿意指点一二啊。”
  卫崇听罢,不由哈哈大笑,朗声道:
  “什么演武场、斗法阁,都是为了我清宵门的蓬勃发展,何必分这么清楚,成明兄倒是着相了。”
  “今日卫某来督巡考校,乃是奉了门主之命,绝无越俎代庖之意,还望成明兄理解。”
  此话似是有些出乎洪成明意料,此刻双目微张,踱步往卫崇行去,同时一字一顿说道:
  “我清宵门素来依照弟子武学修为,分类施教,演武场和斗法阁弟子修行进度、侧重俱是不同,你我二人各自管束,从无越矩相授之事。”
  “不知卫兄今日此举,是何用意?欺我洪成明软弱无力否!?”
  话音落下,洪成明已如巨蟒择人欲噬,周身劲力浑圆如一,运转全身,居高临下怒视着石座上的卫崇。
  卫崇掌心把玩的铁胆不由一顿,双眼微眯,正欲开口。
  远处一道平和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声音遥遥传来,初时音量尚浅,俄而已遍传全场。
  “成明,稍安勿躁。”
  一位锦衣白袍、面相尊贵的英俊男子突兀出现在高台上,正正间隔在卫、洪二人之间。
  清宵门主李元常!
  “恭迎门主!”
  “恭迎门主!!”
  一时间,台上台下俱是恭敬拜服之词。
  李元常挂着温和的笑容,左手自然搭着洪成明肩膀,笑道:
  “成明,勿要动气。”
  “此事是我之过!昨日行功至紧要之处,没有提前与你知会,怪我怪我。”
  “卫崇也是,脾性太硬,竟不知道好生解释,险些闹出误会,坏了同门情谊。”
  边上的卫崇听得此话亦是起身,言笑晏晏,拱手赔笑道:
  “卫某行事激烈,冲撞了成明兄,实是抱歉,等会儿便在阁中设宴,亲自向成明兄陪酒道歉。”
  李元常听罢不由大笑,揽过二人,笑道:
  “这样便对了嘛。同门之谊,胜比金坚呐。”
  “考校事大,看在我面上先放下此次嫌隙,莫要让诸弟子久等。”
  说罢李元常双眼紧盯洪成明,嘴唇略微开合,似是在密语什么。
  洪成明原本憋闷的脸上突然像想起关键之事,面上的不虞之色也渐渐舒展。
  于是点头应道,“考校事大,便先如此吧。”
  “我二人之事,容后再论。”
  ①本书采用“以左为尊”的座次礼仪。
  ②本书按照“一盏茶时间=10分钟”的换算方法
热门推荐
太乙最强装逼打脸系统玄浑道章大魏读书人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一品丹仙大乾长生坐忘长生武侠之神级捕快洪荒星辰道仙府长生玄幻模拟器真君请息怒绝世强龙诸世大罗大奉打更人皓玉真仙女帝好凶掠天记天元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