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武侠仙侠 / 神来真意 / 第九章 治丝益棼

第九章 治丝益棼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看见这一幕,众“匪徒”瞠目结舌,四名“剑客”端着自己受伤的手。
  心里直觉后怕,那支连树都能连根拔起的“神鞭”,不久前还落在他们的手背上。
  当时满肚子的怨恨,目睹老树的下场后,荡然无存了。
  黝黑男孩不敢接话,偷偷躲到大人背后去,由横到怂的转变,他只用了一眨眼的工夫。
  张公子脸容镇定,不漏声色。
  这一刻,他心中多少有些释然。
  他一向以知兵知命,排兵布阵上的失利最伤心志。
  自己处心积虑,在这山路上重重布疑,又是包围埋伏,又是虚张声势,到头来只吓走了个老道士。
  虽然拜这些不懂藏拙的队友所赐,提前暴露了战力,被人小觑理所应当。
  让他费解的是,对方为何这般从容自得,笃定自己没有后援,这又是哪里出了破绽。
  现在看来,归根结底是这位马夫艺高人胆大,并非自己所学不灵,只是未做到知己知彼。
  张公子名天青,昨夜因为流民聚集,遭遇官兵盘查。
  负责盘问的军官是他昔日在京城作狱卒时的旧友,一番寒暄后得知,他这位旧友现在混得不错,入了金吾卫。
  当问起京城禁卫军为什么会来仓州盘查流民时,旧友劝他不不要打听,自己却多嘴提到了护送马车南下的事。
  张天青憎恨京城的官僚风气,在牢狱里见了太多忠良受陷的案子,对魏廷彻底绝望后打算南下投义军,路上遇到一帮为税赋逼得背井离乡的哀民,见他们“乱离瘼矣,爰其适归”的样子,心生悲悯,提议他们同自己结伴南下。
  听完那名金吾卫兵的话,他暗中揣测,南下无疑是去剿匪。他心思敏感,当下起心留意,明里暗里打探,终于得知,马车一行人正往雨脚山赶,而且队伍人数不多。
  需要金吾卫护送,马车装载绝非一般。
  张天青不善武,却深谙兵法,只身从戎,没人引荐,从小卒做起,没有身先士卒的勇武,难有出头之日。
  想要踏入中军帷幕,他需要一个大契机。
  虽然对于马车所知甚少,但他隐隐觉得,这很有可能就他所需要的契机。
  他心里敲定主意,要截胡这一车“宝物”作自己进入义军帷幕的敲门砖。
  于是,他次日便领着众人守在山路一侧。探明我众敌寡之后,截车的念头更坚决了。
  看看自己同行的一票老弱瘦小,强抢绝对行不通,只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他想好了,计划一旦成功,便兵分两路,一路驾马车先行南下,在某地点汇合后共同投义军,不然拖着一帮人一起赶路,速度太慢,一旦遇到追兵都要完蛋。
  万一计谋不灵,唬不住敌人,暗处的人便负责掩护明里的人撤退,绝对不能硬刚。
  看到老道士逃跑的那一刻,张天青满以为胜券在握,随后事情发展全然出乎他预料。
  就此放弃他心有不甘,还想争取一下,直到那株老树被马夫连根拔起来,双方胜负已定,这才彻底断了截车的念头。
  剩下就是如何全身而退。
  张天青对马夫前倨后恭,上前拱手道:“敢问,诸位这是要去哪里?这马车车厢怎么是个铁的……”
  马夫道:“不该你管的少打听,想走就赶紧滚。”
  “是是是,先生大义,先生武功出神入化,必是传说中的中原百玄之一罢,不不不,如此神力,应当是十大高手之一才对,失敬失敬,敢问阁下如何称呼!”
  张天青无意献媚纠缠,事到如今,他带的那帮人仍分不清形势,一个一个不动弹,好像在等什么,他只得一边好言安抚,一边挤眉弄眼打手势,不料这句话说马夫听了脸色大变。
  “中原百玄”是当下被世人所熟知的玄力境百强。
  同时,那名冷颜俊面的小道士眼露憎恨,瞥了马夫一眼,用冰冷的嗓音道:
  “十大高手!他倒是想,可惜十大高手没当成,反被人称……”
  他想挖苦,却不禁想起马夫这几年人不人,鬼不鬼的可怜相,心存不忍,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但瞧着他醉醺醺的模样还是来气,便语带讥诮地补充道:“他就是大侠姚胤。”
  姚胤木然而立,对小道士的讥讽言语置若罔闻。
  他下意识摇了摇手里的空葫芦,灌酒的欲望十分强烈,他要让醉意淡化这股刻骨的悲痛。可惜葫芦没有酒了,他也只能被迫清醒着,忍受着。
  他没有半点怪罪小道士的意思,事实上,他比任何人都厌恨自己。
  闻言,一个小孩突然想起来,眼睛一亮,兴奋道:“姚胤?我听过,我听说书人说过……”
  他一喊,吸引来不少目光,顿觉有面,得意的提高声量道:
  “姚胤,就是那个人送外号‘浪得虚名’的姚大侠。
  “传闻六年前,他挑战十大高手排名,另辟蹊径的跳过排行第十‘黑面鬼’,直接向排行第九的沈大富发出挑战。
  “他广发信函,邀集江湖各派群雄出席见证,说要揭露一桩天大的骗局,同时也为逼沈大富应战。
  “倒了比武当天,人都齐了,他被沈大富两句话吓得不战而退,灰溜溜跑了。
  “因为他这一闹,后来沈大富和其余八大高手都对外宣称,概不接受躐等挑战,以防欺世盗名之辈,自此六年内,十大高手排名一直未有变动,因为没人能过‘黑面鬼’那一关。
  “事后姚胤突然销声匿迹,可能是因为怕人笑话躲起来了,他以前行侠仗义还被人传为一代豪侠,现在江湖人谈及他,都叫他‘浪得虚名’姚大侠……”
  小孩一板一眼,绘声绘色的说着,姚胤始终木木呆呆,恍若未闻。
  张天青心里打鼓,怕啥来啥,这时候不走还倒扯虎须,这不找死吗?
  他担心小孩嘴巴里还有话要说,连忙拉到身前,吆喝道:“乡亲们,这趟买卖咱们做不成了,天色不早了,赶紧各自收拾东西赶路罢。”
  那名掷剑的愣头“剑客”不答应,跳出来:
  “不行,张公子,你不是说只要截了这马车,将来投了义军也能站稳脚跟,我起码能当个伍长什么的,这时候怎么打起退堂鼓了,你怕啥?毛毛的话你也听到了,六年前他就是个江湖骗子,这树也不知道是不是让他动了手脚,还是没长结实,让他在这里故意玄虚的卖弄。
  “反正,从前的日子俺是过不下去,去南边造反才能给俺妻儿报仇,今天马车俺非截不可,不然以后义军不收俺怎么办……”
  “闭嘴。”张天青头皮发炸,急忙呵斥,眼睛不离姚胤手里的马鞭。
  “剑客”里倒是有位机灵点的,见场面陷入尴尬,忙不迭上前解围:
  “各位,我兄弟他这人脑子有点毛病,说话糊里糊涂的,估计待会自己也想不起来自己说了啥,都是胡言乱语,千万别当真。”
  “你才有毛病……”愣头“剑客”反驳道。
  不管他如何辩解,已然僵化的气氛已然无法逆转。
  在魏国的辖治范围,仅有人公开唱反,无疑找死。
  两名士兵死死握着手里的长戟,手背青筋直冒,一副随时准备拼杀的架势。
  人群中有声音窃窃道:
  “快走。”
  不知所以的人们这才恍然,渐渐活泛起来,你拉我扯,纷纷往后路退去。
  好在姚胤一直杵在原地,还是那副失魂落魄的模样,全无阻拦的意思。
  两名士兵蓄势待发,但他们此行的任务只是护送马车,至于是不是有人谋逆,眼下只要没有上级的指令,也犯不着以命相搏。
  就在那群人徐徐撤退之际,一声笛音突兀响起。
  小道士那张冰坨子脸骤然变色,面露惊恐,矍然环顾。
  他听得出来,是紫玉短笛的响声,吹得还是杀戮之音。
  随着笛音响起,铁箱内传出一声沙哑低吼,声音浑浊有力,犹如发威的狮虎呜呜蓄势之声。
  那怪声越来越急,越来越响,透出暴躁不安的情绪。
  接着,铁壁被猛烈撞击,发出几声橐橐,铁皮凸起一个个鼓包,铁门栓随着门板的臌胀开始一点点弯曲,每多砸出一个鼓包,门栓便震三震,已是堪堪脱漏的地步。
  小道士听声辨位,轻身前跃,脚踏马背,马声嘶鸣声中,他已落在十步开外。
  他如燕子抄水一般,脚尖点地,踏草而行,倏地又飞出数十步,来到笛声起处,将草一掀,里面果然躲着刚刚逃跑的魏宿南。
  魏宿南见有人拨开遮掩,吓得连连后退,细看发现是小道士,又舒了一口气,恼怒的瞪了他一眼,准备接着吹奏,小道士一把夺过玉笛,魏宿南一愣,怒道:
  “你要干嘛?”
  小道士面无表情地道:“他会把你的铁笼子毁坏的。”
  “你在教我做事?”魏宿南愤愤道,“我听得清清楚楚,这帮人要去投匪,你们不动手,还想阻碍我平贼荡寇?你以下犯上,包庇逆贼,是你师傅教你的?”
  魏宿南喜好听曲,且听力超绝,也是他唯一的过人之处。
  小道士平素最敬重两人,一是他师傅,二是他柳师姑。
  “包庇逆贼”的罪名可不轻,他断不敢因自己的鲁莽牵连师傅。
  魏宿南深知他心性,故意搬出他师傅,好教其就范。
  小道士眉头紧蹙,默然不语,冷冰冰的盯着他,看得他背脊一阵发寒。
  “还我。”魏宿南沉着脸,硬着脖子道。
  他认定,即便小道士眼神如霜似剑,本质上还是循规蹈矩的迂腐性子,绝不会暴起伤人,对这种知根知底的人物,自当了国丈以后,除了皇帝,他再没有真正怕过谁。
  小道士劝说道:“他们还不是反贼,你吹《戮曲》,炉揆一旦出了铁笼,他们可能都要死。”
  “敢言反者即为贼,有什么好同情的,谢千户为什么离开队伍,你们恐怕还不知道罢?”魏宿南激愤道,“公主出嫁,凤銮过桃安县时被劫,其时就有流民拦路闹事,桃安县就在雨脚山西边,这方圆百里,像这样的刁民最有嫌疑。”
  这时,蓬地一声巨响,车厢门被撞得向外翻卷,一个巨人从里面钻了出来。
  
热门推荐
太乙最强装逼打脸系统玄浑道章大魏读书人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一品丹仙大乾长生坐忘长生武侠之神级捕快洪荒星辰道仙府长生玄幻模拟器真君请息怒绝世强龙诸世大罗大奉打更人皓玉真仙女帝好凶掠天记天元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