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权御大宋 / 第九十五章 搞钱的机会来了

第九十五章 搞钱的机会来了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参军大人,大事不好了!”
  二月中旬的某一天,新任开封知府李谘还没到任,孙彬便慌慌张张地跑进了柳铭章面前。
  “为何惊慌?发生了什么事?”
  柳铭章眉头一皱,才从一地公文堆中爬起来,奇怪的问道。
  按理说来,眼下应该没什么大事才对。
  朝中犯官该流放的流放,该贬谪的贬谪,柳铭章给有司提供的证据也没有半点违规操作。
  可不知为何,在刚才孙彬跑进来时,他的眼皮没来由的跳了跳,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进门喘了几口气后,孙彬一时间不知如何开口,见顶头上司等得有些不耐烦,孙彬一咬牙,靠在柳铭章耳边说了几句话。
  正是这几句话,像是一道道旱地雷,把柳铭章的脑瓜子震得嗡嗡响。
  不过他还是听得很清楚,孙彬说的是:“近日坊间流传,官家非太后所出。”
  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柳铭章非常清楚,他倒觉得宋真宗在这件事上没有做错。
  于是在仁宗朝前期,似乎全天下都知道赵祯不是刘娥亲生的,只有一个大傻蛋被蒙在鼓里。
  只不过,权力呢,荣华富贵呢,这些东西没人不想要,其中就包括了赵祯生母李氏身边的宫人们。
  对于这些流言蜚语的出处,柳铭章甚至不用去猜都知道是谁搞的鬼。
  那么作为开封府司,他就来到了一条分岔路口,前方摆着三条通向深渊的路。
  第一条是悄悄告诉赵祯,第二条是悄悄告诉刘娥,至于第三条路,则是假装没听到,该干嘛干嘛去。
  但沉思许久,他还是做了一个决定,拿出了五十两银子递给孙彬道:“你找到易捕头,让他调集所有线人暗桩查察流言的出处,府役调动记录正常报与主簿,不过你们在行事时还需小心谨慎,千万不要打草惊蛇。”
  孙彬接过银子愣了愣,久久说不出话来。
  “如果我想在未来三个月内封锁这道流言,这里的银子够吗?”柳铭章想了想,还是有些不放心地问道。
  “若只是查察出处,属下有信心在三日内查出结果,但是没有上令属下不能拿人,而且随着时间拖长会越来越棘手。”孙彬叹息着说道。
  言下之意非常清楚,若流言的出处是宫中官员或者宗室亲贵,孙彬无权掐断流言出处,只能在次一级的地方下手堵截,抓些小鱼小虾限制流言的散布速度。
  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将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因为这件事捅出来,可以改变很多人原本卑微的命运,不单单是赵祯的生母李氏,连同她身边的宫人也会鸡犬升天。
  想要从上层镇压这股流言很容易,只要刘娥下旨,把李氏身边的宫人换一波就能平息很长一段时间,但这不是柳铭章想要的。
  他之所以选择出手,只是因为他的钱快用完了。
  当初在那家茶楼说书,运气好碰上土豪听众的打赏才赚了点。
  再加上王钦若赏给他的金锭子,有一百多两纹银。
  可当他从职九品芝麻官以后他才发现,每个月挣这么点俸禄实在太少了。
  原本他还想着囤家产做岳飞来着,但十多贯钱的月俸,猴年马月才能把商业帝国建起来。
  而说书赚那点银子,根本不能算是第一桶金,他现在迫切想要搞钱,搞一大笔钱。
  所以眼下,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如果这股流言的背后有刘娥动不了的人,那么由他出手布局弹压流言,可以顺理成章地从吕夷简那里弄到一笔维稳经费,而且可以一直弄下去。
  也不知道哪位哲人说过:“钱能解决的问题从来就不是问题。”
  对于吕夷简来说,有人愿意替他干脏活是最好不过的。
  当然,王曾这个在长宁节谄媚刘娥的家伙也不能放过。
  要是吕夷简那边敲竹杠顺利,他还想上王曾那里去一趟。
  想到这里,柳铭章嘴角微弯,对孙彬说道:“公使钱的事不必担心,你马上做一份三百府役的人员调配方案,今晚我要到吕相的府邸拜访。”
  听到柳铭章的话孙彬彻底惊呆了,反应过来才向柳铭章连连道谢,接着兴冲冲地跑了出去。
  孙彬离开后,柳铭章可没闲着,他找来纸笔也开始些未来的行动计划。
  通常散布流言的渠道不外乎茶楼酒肆,但考虑到不能太过张扬,通常会选择坊市和青楼。
  那么柳铭章的第一手布局,就是让乐营将管束好手底下的官伎,让她们不信谣,不传谣。
  第二步让三司盐铁司监管下庶务令,严禁汴京地区商铺、店宅、摊贩,私营青楼间相互传播谣言。
  最后一步柳铭章提前做了,便是让开封府三百府役全部出动并深入大街小巷,若是有人传谣则言辞恫吓一番,屡教不改的可直接缉拿。
  写好又修改了几遍,柳铭章才满意地给吕夷简府上递了拜帖,说是今晚要拜访吕相,有要事相询,让吕相务必给出答复。
  不过很快,他就收到了吕府管家送来的回帖,说吕夷简近几日一直忙于相府政务,闭门谢客。
  对于这种小小挫折,柳铭章当然不会死心,换了个人又派去给吕夷简送拜帖,这回说是有十分要紧的政务相商,但吕府管家的说辞依旧没变,还是闭门谢客。
  如此反复直到第七次时,吕府送来的回帖才改了说辞,说是吕相已经收到柳公子的拜帖,今夜会在府中恭候大驾。
  “哼哼!”听到这个消息,柳铭章冷冷一笑,“原来不是只有谋朝篡位才这么玩啊!”
  当然这也不能怪他吐槽,毕竟吕夷简身居高位,若是什么阿猫阿狗想见都能轻易见到,那他岂不是很没面子?
  所以对于一些品级较低官员以私人名义递上的拜贴,头几次的时候府中管事都会自作主张例行推拒。
  除非他家老爷提前留下话来,提及近期会有谁谁谁来拜访,管家才会第一时间把拜帖递到自家老爷手中,让他腾出时间安排会客。
  就这这时,孙彬的方案也做好了,他还通知了府中的主簿和司录参军,但两位大人有些犹豫,毕竟柳铭章提出的这项工程工作量不小,若是没有知府批复,是断然不能成行的。
  柳铭章接过孙彬手中的方案,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放心吧,若是得到两府的谕令,就不必通过知府大人了。”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