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复明之天武大帝 / 第21章 收复两广 迁都计划

第21章 收复两广 迁都计划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上前!不许后退!”
  肇庆城墙已经崩塌了好几个豁口,无数青绿色的身影汹涌进入城里。
  几年前,肇庆城被炮火摧毁,这才几年?那帮人不但回来了,而且更加的强悍!
  肇庆守将声嘶力竭地怒吼,甚至挥刀砍杀几个逃兵。但面对崩溃的局面,他实在是无力。
  那一轮轮炮火,那一声声枪响以及明晃晃的刺刀已经让清军胆寒。
  “完了!”
  当肇庆守将心里浮上最后的念头,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胸口,带走了他的生机。
  “缴械不杀!”
  十年前,肇庆被攻破后,鞑清增兵肇庆,并重新加固城防。但在新一代炮火面前,一切都是枉然。
  一万多华夏军队,如同摧枯拉朽一般,消灭面前的一切。
  最终,火红色的旗帜插上城楼,也意味着肇庆再一次落入华夏手里。
  花城,此时战况正烈,数万军队如同蚁群一般,裹挟着杀气腾腾的气势,迅速向城里各方而去。
  花城守军如今群龙无首,额赫图已经战死。出乎意料的是,花城守军抵抗意志非常强烈。
  除了三万八旗,几万老弱如同打了鸡血,奋不顾死,一波一波人组成浪潮,像华夏军队发起冲击。
  但,改变不了战局。
  激战整整两天,花城被完全占领。除了额赫图等将领战死,帝国军队俘虏了一大批花城高官。
  这其中有两广总督、各级将领、广东巡抚、按察使等。其中,还出现了滑稽性的一幕。
  许多文官表现的不怕死,很有气节。尤其是按察使张某人,大义凛然,对帝国军人破口大骂。
  但华夏帝国军队岂不是这些酸儒的真面目?也不惯他,直接押往巡抚衙门前广场上,直接枪决。
  这个时候,张某人懵了。
  这不对啊?自古以来不都是这个剧情吗?我一副大义凛然,忠臣的模样,不应该被尊重,然后好言劝降。自己,也顺势投降。
  这样,大家都有面子,又有名声不好吗?
  然而,回答他的是,一连串的枪声,以及陪同他一起的文官。
  反倒是,那些力战不屈的将领们,至少还活着。
  这个世界,没有人明白,朱慈爝对这个世界文官的厌恶和仇恨。要不是他们,大明朝局不会崩溃到不可收拾。
  要不是他们对外卑颜屈膝,清军入关哪有那么顺利。
  帝国军队没每攻下一个地方,文官俘虏的清洗一直是坚决的。在大明待遇最优渥的人是谁?
  文官。
  他们掌控帝国一切权利,但外敌入侵时,第一时间投降,认下新的主子跪舔。
  甚至,大明王朝还未崩塌之前,就有无数官员和鞑奴勾结,出卖一切可以出卖的。
  而现在,这些人一旦被优待,立马就会利用一切手段和关系,渗透进华夏帝国的权利圈,最终导致难以想象破坏。
  这些满清文官,是传统的士人,同时也是商贾、士绅的代言人。朱慈爝即便不杀,也绝不会用。
  时间到了1673年7月,经历一年多的鏖战,整个两广已经正式划入华夏帝国版图,人口大约两千万。而此时的帝国军队,已经扩充到五十万。
  朱慈爝明白,华夏帝国如今拥有六七十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两千多万人口,应该苟一段时间了。
  毕竟,如此庞大的地盘,是需要消化的。毕竟,鞑清洽下的士绅被死死压制,但实力依旧很客观。
  尤其是,皇权不下乡。士绅掌控着两广基层,是两广新政最大的桎梏。
  不打破这种局面,新政不过是笑话。
  随着濠镜方面一声令下,两广全境内,在军队和洽安军的配合下,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改革。
  土地均分给百姓。废除私学,大力举办公立学校。打击豪强,惩处奸商。
  随着一道道关乎基层百姓福祉的政策下达,顿时得到了百姓的强烈拥护。
  百姓不识字,在很多方面的确很愚昧。但他们分得清政府和乡绅谁对他们好。一场场轰轰烈烈的清查土地、解救被士绅隐匿的奴仆、佃户的运动,迅速席卷两两广。
  士绅的势力,很快被瓦解。特别是废除私学,更是从根上对士绅釜底抽薪。
  许多士绅,在两广难以立足,不得不背井离乡进入湖广、福建浙江以及江南。
  两广的迅速沦陷,再次引爆了天下!
  汉人江山回来了!
  在鞑清中枢惊恐万分中,迅速排兵布阵,重兵分布在湖南、江西以及江南福建一带。
  鞑清没有实力进攻两广,只能是防备两广大军北上。
  尤其是长江口的松江陷落和天津,让鞑清不得不在这两个方向部署重兵集团。
  这两个地方,无论哪个地方对鞑清来说都是致命的。只是,这两个地方被牵制了几十万军队,实在是没有力量攻打两广。
  更何况,天津的陷落和两个沉沦,已经有六七万满八旗阵亡、或是被俘。整个鞑清纯正的满蒙八旗才多少?
  这六七万满蒙八旗被消灭,已经在极大程度上,伤了鞑清的元气。要知道,满蒙八旗是鞑清威慑汉人的底牌,一旦没了,鞑清就地考虑是否回到关外……
  扩充军队,不是不可以考虑。不说鞑清的财政是否能承受,即便是扩军,从征召到形成战斗力都需要时间。
  面对南方以及两个出海口致命的威胁,鞑清只能是冒着财政崩溃危险扩军。
  在如今的农耕时代,鞑清如今百万军队已经是极限。一旦再扩军,很危险。
  毕竟,农耕时代财富创造力是很低下的。
  不过,这不是朱慈爝想关注的。目前朱慈爝关注的是,迁都的问题。
  濠镜,无论在地域或格局方面,明显不足。而且太靠南了,对未来的华夏帝国影响力以及制衡力太低。
  新占领区花城,利于海权理念,但还是太靠南。
  朱慈爝最心仪的地方,其实是地处江南的金陵。
  那里水系发达,气候宜人。同时离出海口不远。至于鞑清中枢所在的燕京,朱慈爝没有考虑过。
  无他,冷。
  不过,在目前,将华夏帝国中枢迁入花城,在周边倚靠强大的水系打造一个庞大的经济、工业园区,对帝国实力再上一个台阶意义非凡。
  将花城、后世的东莞、佛山、中山、珠海、江门、香港以及深圳,形成一个地域庞大的经济中心。这对华夏帝国来说,是最具战略的宏图。
  一旦付诸实施,整个珠三角会崛起成极江南之后,又一个庞大的财富聚集地。
  而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应该比江南更具优势和活力。不过,要完成这个跨时代的创举,需要的财富投入,也将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
  很快,帝国中枢迁往花城的指令从皇宫发出。帝国中枢的运转迅速转动起来。
  许多绝密的研究研究、部阁以及各职能司,开始了准备工作。
  当然,那些牵涉核心技术的,比如枪炮研究院、工厂、关乎军舰的造船厂,都是要前往内地的。
  只不过,在内地新厂房船坞港口没建成之前,他们还是需要在濠镜。
  两个战役过了很久,南北并没有再发生战争。除了小规模的试探,大规模的战役没有发生。
  大家都在修养生息,在积蓄力量,为将来大规模决战做准备。
  双方都明白,未来的决战应该是一战定乾坤。以一场大决战,来决定华夏大地是姓满,还是姓汉。
  “滴滴!”
  正在翻看内阁送来关于两广,新任官员的名单。系统再次滴滴响起。。
  “滴滴,由于宿主拿下两广,已经初步具备逐鹿天下的实力!特爆出如下奖励,请问宿主是否接收?”
  ……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