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濠镜港口,十几艘来自西洋的远洋商船,依次进入港湾,在安排好的锚地停靠。
然后是一干金发碧眼,长着长长乱糟糟的胡子的外国人走下船。
在华夏帝国外务部官员的陪同下,乘坐马车向规定的寓所而去。船上接着一只只沉重的铁箱被吊车吊下来,整整齐齐堆在一起。两方人员一起检点,核准。
铁箱打开,全部是摆放整齐的黄金白银。三千万两白银,外加三百万两黄金是什么概念?
大约1500吨外加150吨。
当然,除了金银,那些商船上同样卸下许多货物。各种木材、矿石等等。
然后回程时,购买西洋各国需要的商品。
贼不走空,被商人展现的淋漓尽致。
朱慈烺听到消息,微微一笑。然后便是外务部官员同那些欧罗巴官员和商人的嘴炮、扯淡的环节。
华夏帝国许多技术是要出让,而且是必须要出让。但不能让他们认为,这是廉价的。
况且,军需仓库里积压的十几万褐贝斯燧发枪和相关弹药,火炮都是这一轮的出让货物。
无论是蒸汽机、以及精密模具机床,都是可以谈的,但前提是,欧罗巴各国肯付出怎样的代价。
蒸汽机技术西方有,但还是瓦特那种级别,至于精密技术,还在手工业为主流的欧罗巴,自然是没有的。
外务部大厅,外交官们脸红脖子粗,争吵不休。这种架势,比菜场上大妈砍价还要专业。
最终,第三代蒸汽机技术,包括一百台整机,全套图纸华夏帝国以一千五百万两黄金卖出。
精密的模具、钻、镗、铣、磨以及各式冲床,以七千万两黄金的价格打包卖出。
同时,合同还指出:华夏帝国所卖出的各项技术,专利费一年白银五万两。
同时,被打包卖出的还有,一百两银子一支的燧发枪,一门三千两白银的加农炮。
至于步兵炮,野战炮,更是被卖到了天价。连带相关弹药,甚至卖到五千两白银。
后世什么生意最赚钱?
军火。
华夏帝国这次抛售的军火,得到白银足足五千万两。
最终,当这次谈判以及合同交到朱慈爝手里时,朱慈爝哈哈大笑!
八千多万两黄金,就是八亿多两白银,再加上那枪炮成品的白银,九亿两白银!
九亿两白银是什么概念?
巅峰时期的鞑清,一年财政收入不过几千万……
想了想,朱慈爝说道:“黄金,暂且入库,日后随着迁都转移。
至于那白银,全部送往花城。毕竟,朕那超级经济开发区,还等着用钱呢!
还有,拨专项资金大力建设公立学校。从小学到大学,都要有。
小学,一个乡镇不得少于三所。有条件的,可以一个村一所。
中学,一个县至少有一所,有条件的,三所四所不限制。
至于普通大学,每个府(州),必须有一所。还有,职业性专科大学,也鼓励建立。
还有,若是有私人有意建立学校,可以,费用标准不得超过学生家庭收入的十分之一。
而且,教材严格按照帝国编纂的教材。胆敢夹带外面的东西,斩!”
有钱就任性!
朱慈爝继续对秘书说道:“告诉两广官员,可以开房水泥、蔗糖、盐业、以及我濠镜内大多数商品的专利!
鼓励民间资本购买专利,建厂。”
作为后来人,朱慈爝自然知道民间资本的丰厚。况且,民间富,才真的是国家富。
况且,庞大的民间资本被盘活,将会引发连锁反应。基建,特别是道路,市政建设方面,都会产生虹吸效应。
毕竟,要想富先修路。
没有完善的基础建设,谈什么都是没有意义。后世华夏国,为什么短短几十年,经济腾飞?成为第二号经济强国?
答案是:庞大的基建投入。
来自后世的经验,国家庞大的基建建设,产生了无数上下游产业的崛起。
当后世共和国完成原始资本积累时,才恍然间发现,国家的经济体量不经意间成为了全球老二。
朱慈爝在两广,便准备依靠集权,率先在两广推行大规模基础建设(注,教育的发展,应该也属于基础建设)。
凭借这一波基建产生的惯性效应,朱慈爝相信,两个会成为全世界首个近代化式的工业地区。
随着来自濠镜的一道道命令,下达到两广地区以及琼州每一个角落,整个南岭进入了轰轰烈烈的建设。
不久的将来,又或是几年、十几年后,随着路桥科技的发展,一条条宽阔的沥青干道连通南北东西,一座座钢铁巨桥,横亘在一条条大江大河之上。
和两广的轰轰烈烈、活力无限相对应的是,鞑清洽下,也在有意无意地效仿华夏帝国的政策。
不过,收效甚微。
无他,还是牵涉到地方豪强的利益。因为,当初鞑清入主华夏时,为了得道士绅的支持。对士绅权益,鞑清相当程度的保留。
但基建,便首先触碰了地方士绅的利益:土地。
土地是士绅掌控地方的基本盘,士绅在这个上面不可能妥协。但鞑清出于社会安定,不敢真的像华夏帝国那么硬来。
毕竟,士绅不仅控制地方,同时也是鞑清的基本盘。因为,鞑清的国体便是用士绅控制百姓。
这个基本盘一丢,鞑清立马会天下打乱!
当然,鞑清也不是什么也没有做,比如火器的研发和新军的训练。
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技术,鞑清居然真的搞出了燧发枪,以及定装弹以及新火炮。
同时,鞑清的冶金技术,流水线也得到运用。使鞑清的实力,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增强。
收到情报的朱慈爝,不由得苦笑!自己虽然极致的保密,但蝴蝶效应终究是产生。
濠镜的发展模式,终归推动了这个世界的发展。可以预料,因为自己的入局,整个世界将提前两百年进入工业时代。
不过这没有办法,濠镜模式不可能封闭,更不可能超脱于这个世界。这才是向西方出卖濠镜淘汰技术的原因。
想到这里,朱慈爝突然在想,既然可以向西方出卖淘汰技术,为何不能像鞑清出卖?
要知道,鞑清地界的江南、江淮以及浙江好福建,那可是巨大无比的财富聚集地。
如果说江南是手工业、布匹丝绸以及生丝的聚集地,江淮,特别是扬州,则是盐商聚集地。这里盐业产生的巨大财富,比江南差不了多少。
而浙江福建,不但是海外走私重地,同时也是茶叶生产销售基地。其财富,同样庞大。
放着如此让人眼红的财富不用,岂非是啥子?
况且,后世还有商业无国界的说法,跨国公司横着走。这个时代,跨地域的商业活动还是可以的。
很快,从濠镜发出的一则消息,顿时引爆了整个天下!
据濠镜方面称:天下商人,如出得起价格,都可以得到濠镜核心机密外,所有商品的专利权!
这其中,包括军工产品,蒸汽机技术、精密加工技术!
顿时,无数来自鞑清境内的商人,拉着整船整船的白银,争先恐后向濠镜涌来。
对于这,朱慈爝没有奇怪。毕竟商人趋利是天性使然,他们会按照本能去做。
至于什么国家民族大义什么,不是他们关心的。这也是为什么,明目晋商明知道和鞑奴通商是卖国,甚至有灭族的危险。晋商依然义无反顾将盐、铁甚至走私军火给鞑奴的原因。
利益。。
利益可以让商人疯狂,甚至不顾身家性命。
朱慈爝,在等一个意料外,但又在意料之中的人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