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回到龙尾陂一战
由于尚让没有提前通知,驻扎于后的王璠军完全不知道前方已经交战,更没有料到会败的如此之快
溃逃下来的尚让军如水银泻地,接连冲散后方不明情况的王璠军,唐弘夫与程宗楚更是携大胜之威排山倒海而来
王璠军士卒皆目瞪口呆,眼看着溃逃下来哭爹喊娘的尚让军,听说的是前方唐军百万,皆精骑铁甲,刀剑不入
在溃逃的感染下,王璠军亦开始松动,在一些士卒擅自随败军逃离之后,传言的前军败了,也变成了王璠军败,数万士卒还未交战,即土崩瓦解,纷纷逃命
王璠不能制止部下溃逃,随即亦跟着逃命,十万齐军,顷刻间竟全军覆没
龙尾陂一战后,关中唐旗遍布,唐军局势一片大好,唐弘夫程宗楚二将遂在郑畋授意下,率铁骑精锐,朝着长安,一路奔袭
而黄巢的大齐此时已是岌岌可危,一夜之间,周围数个原本投降的军镇蜂起倒戈,长安城竟成了一座孤城
这日早朝,看着闹哄的众臣,黄巢拉着脸沉默良久,自起兵以来,比这危机百倍的时刻也挺过去了,何况这次自己还有数十万大军
黄巢冷静分析局势,再次显示出了一个优良统帅的大局观
首先主动向朱温认错,说服朱温出兵至同州抵御东线唐军,毕竟朱温是齐军中少有的能打硬仗的猛将,由他坐镇东线,堵住王重荣、杨复光等人,可避免长安遭受两面夹击
面对西线唐军反扑,黄巢表示自己将亲率百官及主力军队,暂避锋芒,主动撤出长安城,退军驻于灞上
齐军众将不解,尤其林言更是愤怒的说道,“败军乃是尚让愚蠢,非我军之弱,我愿率军迎敌,定能力克唐军”
黄巢也不解释,怒拍龙椅道,“尚让乃我朝元老,岂是你能妄言的,都轻装简行,随我出城,再有敢言战者,斩立决”
看着黄巢发怒,再无人敢顶撞,也无人敢回去收拾行囊,皆整顿军马,立即随之退出长安
此时的唐弘夫领兵临近光化门驻扎,程宗楚则面向明德门列阵
稍晚于二人赶到的王处存,则屯兵渭北,暗中观察着城中的一举一动
唐弘夫远远看见黄巢军从通化门撤出,遂决定率军追击黄巢
部将杨恩拽住了唐弘夫,“黄巢自有他军追击,此刻我们不进长安,别人抢得头功,岂不可惜”
一语惊醒热血人,在收复长安,名扬青史的不世之功诱惑下,唐弘夫掉转了马头,冲着全军喊道,
“全军听令,前军变后军,后军变前军,速速进城!”
远处摩拳擦掌的程宗楚探听唐弘夫军已开始入城
大骂道,“匹夫竖子,欲让我拼杀而自己摘功,传令全军,调头进入长安!”
竟传快马追回了已进军数十里的前军,也火速进城
二人为了争抢头功,更害怕有他人争抢胜果,竟都不与郑畋通报,亦对所有友军封锁消息
驻扎渭北的王处存,在得知消息后也急忙率领三千轻骑,尾随二人,进入长安
长安城中民众,经历了黄巢的混乱统洽,对于唐军的到来皆报以热情欢迎,箪食壶浆,欢呼塞路
而唐弘夫,程宗楚,王处存三人,被一时胜利冲昏头脑,也为了犒劳士卒连日奔波,竟都默许了部众沿途强抢掳掠,致使唐军军容散乱,一路行进缓慢
本以为迎来王师的长安城民,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一整日过去,唐军竟还没有接手长安城防务,更无一人前去探查黄巢军现在何处,动向如何
齐军探马接连来报,长安城中,唐军忙于劫财劫色,已散于城中各处,又为争功夺名而自己阻断援军
密切关注长安城一举一动的黄巢,闻讯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对身旁林言说道,
“昨日于大殿之上,阻止你领兵出战正是为此,唐军急功近利,不需我军出战,便在城中自乱阵脚,此乃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之道,如今天绝李唐,火速传令三军,杀回长安!”
林言闻此,方恍然大悟,“陛下圣明,我大齐威武”
遂上马带头冲杀
再度杀回的齐军顺利的控制住长安城主要城门,然后大军涌入,对唐军呈包围之势
唐军仓促应战,竟是人人满怀宝器玉石,慌张如见日的粮仓之鼠,早不似先前入城般骁勇
齐军不费多大气力,便再度攻占长安
唐弘夫与程宗楚,双双丧命城中,数万入城唐军被屠杀殆尽,只有王处存收拾少量残兵侥幸逃出长安
姗姗来迟的邠州节度使朱玫,得知长安城已经重新被齐军占领,入城唐军已尽数覆没,又慑于齐军势众,不敢攻城
只得率领邠州军,退至兴平,收拢之前败军,并筑起坚固的定国砦,以期观察其他军镇动向
朱玫的邠州军此时如钉子一般插在了关中
第二次进入长安的黄巢,还没有时间去拔除朱玫,因为还有一事,令其如鲠在喉
比军事上的压力更大的是,长安缺粮
大唐时期的关中,早不似秦汉时期的物产丰饶,长安城正常运转的粮食,大部分需要依靠从江淮运送的漕粮
而自黄巢占据关中以后,东南藩镇对长安的漕运也随之停止
黄巢带来的六十万人,本就耗粮惊人,如今变成孤城的长安,更得不到关中藩镇的一粒粮草支持,长安粮价节节攀升,百姓竟易子相食,惨不忍睹
在得知长安民众欢迎唐军一事后,黄巢更是怒不可遏
“我一路起兵拼杀,为的是天下黎民能有一丝活路,如今我来到长安,士人以我本微末,而耻于出仕,平民以我可欺,而相助唐军,真是可恨,可恨!”
一旁孟楷亦随声附和道,“长安城中奸细颇多,亦多杀之,以吓诸人降唐之心”
“杀,统统杀掉,没收钱粮,以充军饷”,黄巢再也遏制不住内心的怒火,向全军发出号令,谓之洗城
早前,齐军的屠杀仅限于唐军和李唐贵胄高官,随着此次黄巢震怒,齐军彻底放弃了早前善待百姓的纪律
长安城中,不论妇女老幼,皆惨遭屠戮,千年古都,经过唐军和齐军轮番洗劫烧杀,火光冲天,十室九空
由于先入城唐军的隐匿消息,之后的唐军藩镇并没有第一时间得知覆军消息
夏州拓跋思恭,鄜坊李孝昌,昭义高浔也在接下来几天内赶到东渭桥,与尚让的齐军对阵
尚让虽在龙尾陂大败,致使齐军面临多线作战压力,但亦不亏是员名将,面对三镇联军,敏锐的觉察出昭义高浔是其中软肋
遂集中优势兵力猛攻屯兵石桥的昭义军
昭义军在齐军的猛烈冲击下,无法抵抗,高浔带头逃跑,以致昭义军溃败逃散
高浔因为战败威信扫地,逃跑路上被部将成麟斩杀,而大将孟方立又以平叛为由,斩杀成麟,孟方立遂控制昭义军
昭义军发生如此大的变故,也动摇了另外两镇鄜坊和夏州的军心
夏州的拓跋思恭,乃是党项人,党项一族源自西羌,亦与鲜卑拓跋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至唐末,基本内迁居于夏州、银州一带
拓跋思恭早年占据宥州,自称宥州刺史,黄巢进入长安后,夏州节度使诸葛爽投降黄巢,僖宗随即任命拓跋思恭接替为新的夏州节度使
本次出征,拓跋思恭为报大唐天子知遇之恩,更是携党项精锐倾城而出
孟楷和尚让在解决掉高浔一路后,即率军猛攻东渭桥
拓跋思恭奋勇当先,在战斗中被齐军刺破面部,亦不退却,其弟拓跋思忠为保护兄长,与齐军拼杀,力竭而亡,夏州党项军靠着顽强战力,接连击退齐军数次冲锋
李孝昌与拓跋思恭孤军作战,周围齐军越聚越多,为避免全军覆没,只得率军后撤,退至兴平与朱玫汇合
齐军又团团围住定国砦,三镇联军依旧无法抵挡,只得各自退回本镇
齐军紧追不舍,接连收复高陵,栎阳,遂解除长安附近危机
僖宗在得知拓跋思恭奋勇杀敌的壮举,特赐国姓,赐夏州军号为定难军,赐鄜坊军军号为保大军,以表彰二人保卫大唐,平定祸难的忠心
拥有国姓加持的李思恭,也带领着党项族于夏绥银一带,正式起家,漫漫百年后,由其子孙李元昊建立鼎立于宋辽之间的西夏,这自是后话
此战中唐军在一片大好形势下,各自为战,犹如一盘散沙,被齐军各个击破,至此,唐军首次反攻长安,以完败告终
身为京西行营都统的郑畋,没有妥善整合各路唐军,理应对失败负责,但考虑到此时大唐中央权威旁落,僖宗授权的行营都统对各路藩镇并没有完全的约束力,而各地藩镇前来也多暗藏私心,失败亦在情理之中
此时郑畋率领的后军,驻扎于周至,得知数路军镇,皆已败退,亦面临着被齐军包围的危险,叹息过后,也不得不撤军返回凤翔
郑畋早先为了备战,征调大量民夫,经此一败,家家都有男丁丧命,满城尽披素缟,新妻哭嚎亡夫
而凤翔镇本就地狭民贫,此役过后,更是府库耗竭,朝廷流落蜀中自是无法对凤翔补充粮饷
郑畋自知愧对军民,但亦无可奈何,只得下令减少对伤亡士卒的抚恤
行军司马李昌言因为曾主张投靠黄巢而受到郑畋冷落,此时前方诸将皆立功受赏,李昌言则被留在凤翔守城,早已心怀怨恨
见此情形,遂暗中与其弟李昌符合计,“日前决意降齐,已得罪郑畋,如今郑畋新败正是你我出头之时”
李昌符深以为然道,“方今天下大乱,自是勇者得其位,郑畋新败,威信扫地,你我可于城中散布消息,煽动三军,阻其入城”
李昌言兄弟二人遂在全城散布消息:阵亡将士无任何抚恤金,皆自理丧葬,待郑畋回城还要杀掉所有重伤的士兵,以减少粮饷支出
消息于凤翔城中迅速传开,顿时民怨沸腾,将士寒心
二人见计划奏效,又调集自己手中的兵马,控制凤翔各个要道关隘,以截住郑畋回归的道路
郑畋闻讯知是李昌言作乱,细想倘若率军攻城,黄巢军必趁势掩杀,凤翔不保,则蜀中难安
思忖再三,意欲让位于李昌言,以维持凤翔稳定
诸将得知消息,皆伏地相拦,争相表态愿意率军攻城,杀掉李昌言
郑畋摇了摇头道,“老夫一生,为国为民,万不能做此自相残杀之事,他要权,让他就是,如今天子安定,诸军镇皆在,量他不敢冒天下之不韪,投敌叛国,诸君务必同心破贼”
郑凝绩勒马阻止道,“时值兵荒马乱,弃位便等同于送死,父亲不见昭义军,高浔被部下杀害。上月远在徐州的感化军亦发生变乱,牙将时溥率军哗变,节度使支详便死于非命”
郑畋亦自知性命难保,拍了拍儿子郑凝绩的肩膀道,“国为大,你我皆应做好舍身为国的准备”
郑凝绩闻言伏地大哭,便不再劝谏
郑畋遂手书给李昌言道:老夫疾病缠身,已无意继续统领凤翔,我会表奏天子,让位于你,只求君与诸将协心,坚守凤翔
摩拳擦掌准备大战的李昌言,万没想到郑畋竟主动让位,毕竟造反夺下来的权位没有主动相让有说服力,李昌言遂愉快的接受了郑畋差人送来的凤翔节度使印信
凤翔城外,李昌言立于马上,手执长戟,身披褐甲,顺利的收缴了郑畋的军队,望着端立马下的郑畋父子,一时心情复杂,不知该如何处理
身旁李昌符低声进言道,“郑畋素有威望,今日不除,日后恐为大患”
凤翔军各将见状皆伏于路旁,乞求李昌言宽恕郑畋
李昌言亦害怕强行杀掉郑畋会引起暴乱,遂说道,“郑公是社稷重臣,此次调动任免皆源自于天子,对吧郑公”
郑畋心知李昌言所要不过是名正言顺,遂不愠不火,坦然对答道,“上命如此,望诸将尽心辅助新节帅,我自当一人去蜀中,为败军领罪”
李昌言满意的笑了笑,既然郑畋很配合,为自己正名,何必现在再杀人给自己招黑
遂赐给郑畋父子马车钱财,并答应派人一路相护,送郑畋一家进入蜀中,以彰显自己贤德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