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残唐志 / 第二章 李则裕舌战宴席 王玄姬暗种情愫

第二章 李则裕舌战宴席 王玄姬暗种情愫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唐代的河中府位于黄河的几字弯和汾河谷地的交界处,二人需要由关中而出,然后横穿黄河进入河中府地界
  数日行进中,二人偶遇一伙流民,一问方知是黄巢军于溵水大破忠武军节度使薛能,薛能打不过黄巢一路败逃,竟在沿途村庄,抓捕壮丁,掠夺谷粮,致使百姓流离,饿殍遍野
  韩九仞气的咬牙切齿,“如果贤弟不是李唐后人,我定拉你加入义军,砍了这些狗官兵”
  李则裕也是痛心不已,沉默良久,方才说道,“总要有人坚守道义,来匡正这世间歪邪”
  韩九仞默然,顿感自己刚才所言有些失态,二人已经盟誓救国,怎可半途食言,看着坚定的李则裕,得如此挚友,干一番大事,纵使前路刀山火海,又如何
  遂拉着李则裕道,“为兄方才所言不过发发牢骚,贤弟万勿放在心上,你我志已许国,必生死相伴”
  适才已做好韩九仞离自己而去的准备,闻听此言,李则裕又忍不住落泪,重复道,“志已许国,生死相伴”
  因为黄巢军经淮水北上,一路所向披靡,逃难的百姓与溃逃的唐军皆一路奔西而来,二人为了安全,只得沿着崎岖小路而行,虽历经磨难,但总归平安来到了河中府
  这常行儒昔日与李则裕同在洛阳求学,同窗两年,彼时二人交情颇深
  但常行儒对儒学经典并不甚感兴趣,早早弃学奔河中投军而去,凭借勇武善战,在河中军打拼多年的常行儒如今已混到牙将一职
  而李则裕此番来投,却落魄不堪,文弱的很,地位的差异,多年不见的情感疏远,都使得常行儒并不热情
  常行儒只出营淡淡相迎,便以军务繁忙为由离开
  李则裕和韩九仞仅仅简单被安排住在军营中,至于引荐一事,则一连数日,杳无音信
  “这常行儒也是狗眼看人低,呸”,在营帐中来回踱步的韩九仞一脚踢翻了月牙凳,忍不住破口大骂道
  见韩九仞心急,李则裕安慰道,“如今黄巢军逼近,军务繁忙,你我二人不必急于一时”
  话虽如此,李则裕说完也不由得丧气起来,被如此对待,任谁也能看出端倪
  数日里皆被困在军营中,二人实在烦闷无聊,便在军营随意闲逛,以消磨时光
  忽见几个士卒正围坐一起,时而议论纷纷,时而哈哈大笑,觉得有趣,遂凑到前去打听
  原来是这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有一小女,名唤玄姬,自小便生得一副美人模样,而今刚到及笄之年,又恰逢河中军击败黄巢贼军,王重荣特选在五月初五犒劳全军,并邀请牙将以上军官入府饮宴
  “听说那王玄姬,生的是水灵灵的,皮肤都能捏出水来,王将军这是着急招婿了”
  “可得了吧,王将军的女儿,只能配大户人家,这些个泥腿子,不可能”
  说者嬉笑,听者有意,李则裕拍了拍韩九仞道,“我们能见到王重荣了,这个宴会可是个绝佳的机会啊”
  “牙将以上,你听到了没,咱俩连个屁都不是,门都进不去?”
  见韩九仞不认同,李则裕也不卖关子,“非也,非也,常行儒去也得带仆从,我们可以收买一下仆从,混进去然后伺机而动”
  韩九仞听得眼前一亮,“好小子,还是你注意多”
  但转念一想,还是高兴的太早,“不对,我俩分文没有,拿什么打点?”
  李则裕抬眼看了看韩九仞背负的长剑,欲言又止
  韩九仞这才明白李则裕的办法,“这可不行,这把烈青剑传自我韩氏先祖,我命不要都不能当出去”
  “你我无出头之日,再好的剑,也只能在架上蒙尘。再说了只是暂时寄存别处,待这次事成,我亲自把它赎回来”,李则裕拍着韩九仞的肩膀,坚定的说道
  韩九仞紧紧握住剑鞘,想到此来为的是出人头地,握的泛白的右手,不禁松了下来
  “得,得,我说不过你”
  对于计划达成一致的二人也不磨蹭,立刻在城中找寻当铺
  却一连数个当铺老板只当是一把普通剑器,连看都不愿多看两眼,只愿给数钱打发
  二人泄气而出,李则裕问道,“你这把烈青剑果真是宝器?”
  韩九仞本就因为老板不识宝剑,闻听此言更是气愤,“那还有假?这些个凡夫,真是狗眼不识宝物”
  正说间,当铺的一位客人走出打断了二人,“敢问少侠可是出身河阳韩氏?”
  韩九仞见有人指出自己出身,甚是惊讶,问道,“先生何出此言?”
  这位客人先向韩九仞拱手作揖,继而解释道,“昔日昌黎公,因平定淮西,得此烈青剑而记功,此剑虽不及其他宝器般锋利,却以拥有不凡的剑魂而流传于世,少侠要当此宝,必是遇到难处,我愿意赞助百钱”
  韩九仞听得热泪盈眶,拜谢道,“能以此剑述说其史,必是高人,还请替我保管好此剑,他日定当拜访赎回”
  客人摇头道,“韩氏忠贞之后,不可以没有此剑,还请收下此钱”
  言罢递上钱袋,便消失在人群中
  二人缓过神来,才想起还不知此人姓甚名谁,却早已找寻不到其踪
  正所谓有心者天助,拿到百钱的二人自是欣喜不已
  遂找到了一个伺候常行儒的马夫,马夫因要养家糊口,也不管顾这有杀头的风险,拿到了不菲的报酬还能休息一天,乐呵的也不多问,便将仆从衣服和马车全借给了二人
  两日后,宴席上
  王重荣面露喜色道,“日前我们阵斩贼将李祥,受天子嘉奖,又恰逢小女及笄之喜,今日特于府中宴请诸位,以谢众将士戮力杀敌之功”
  “一时的胜利,却是大祸临头了”
  王重荣刚举起酒杯,万没料到在座胆敢有如此顶撞自己之人,犀利的眼神扫视在座之人,而脸上笑意顿无
  众人也大吃一惊,是哪个不长眼的敢如此接话
  寻声望去
  只见一下人,虽是奴仆装扮,却面如冠玉,唇若涂丹,眉宇间竟透着几分英姿雅致
  李则裕不待王重荣回话,接着说道,“黄巢军占据洛阳,一路西进,虽逐出河中却主力未损,必定转而攻打潼关,潼关城墙年久失修,又缺兵少粮,潼关不保则长安危,长安有失,则将军有罪”
  常行儒这时候才看清,说话之人,正是自己晾了多日的同窗,李则裕
  慌忙呵斥李则裕,“快闭嘴”,一面又急忙跪向王重荣,“末将未管好下人,还望将军赎罪”
  王重荣直直的瞪着李则裕,似下一刻便要生吞活剥眼前这个人,王重荣毕竟有大将风范,终未发作,只冲着常行儒摆手作罢
  “天下藩镇林立,皆是驱逐贼军以自保,倘若陷了长安,我等再换王旗,又有何不可”
  众人寻声,原来是王重荣的养子,行军司马王珂,此人一直主张投靠黄巢
  李则裕不慌不忙,接着说道,“在座众人皆可投靠黄巢,保全富贵,唯王将军不可”
  “王将军携精兵猛将相投,黄巢必以封侯拜相相许,这有何不可”,说话之人乃是河中都虞候李都
  “王将军为臣,不能为大唐分忧,这是不忠,为将又不能庇护一方百姓,这是不义,不忠不义必为天下人所不齿,此一不可;
  王将军身居大唐一方诸侯,手下精兵猛将无数,坐拥盐铁之利,必为黄巢忌惮,此二不可;
  王将军阵斩黄巢大将李祥,必为李祥部将所不容,此三不可;
  有此三不可,若投降黄巢,等待王将军的必是灭族大祸”
  在坐之人听得惊愕瞠目,而李则裕则越说越激昂,句句铿锵有力,
  “而今天下大乱,皆因君臣失位,道德沦丧,将军若想在这乱世破势而出,当做不一样之人,行不一样之事。黄巢虽势大,但心向大唐者亦众,此刻,若得一英雄振臂而呼,天下藩镇必群起而应,待江山复定,将军当与汾阳王并享太庙”
  王重荣听得入神,早不似先前凶神恶煞般模样,忙问道,“你觉得谁会响应,与我一同成事?”
  “河东李克用,凤翔郑畋”
  “你是何人?”
  “这是末将帐下…”,常行儒见王重荣语气有所缓和,想插话却被打断
  “我乃太宗皇帝第八子李贞后人,李则裕”,台下站立的李则裕目光迥然,气定神闲,令一众河中将官黯然失色
  王重荣见此人见识非凡,早已料定并非俗人,听闻是皇族后人,遂赶忙降阶相迎
  “近日诸将为战与降争吵不断,吾亦心思烦乱,今天听君一席话,如醍醐灌顶,拨云见日,望君助我成就大事”
  原来,黄巢义军在淮南将高骈打的闭关守城,在溵水突破数个军镇联军,不费吹灰之力攻破洛阳,如今又携号称六十万的大军汹汹西征
  整个河中府如今早已是人心浮动,恐慌蔓延,军中更有多个将领对大唐未来持悲观态度,数次建议早日投靠黄巢,待日后新朝建立,可因功谋求更高职权,这些人以行军司马王珂和都虞候李都为首
  这个节骨眼上,王重荣斩杀了骚扰河中的黄巢大将李祥,虽有救国讨贼之意,却并不坚决,心中盘算的是只要黄巢军不进犯河中府,亦无与黄巢开战之意,此时被李则裕数句点拨,方幡然醒悟,亦坚定了保唐的决心
  忙将李则裕带至身旁落座,并介绍起在座各位河中高级将领,王珂和李都皆忿忿不愿理睬,只有王重荣的兄长王重盈极为热情,与李则裕攀谈起家常
  这之间,席中一女子正痴痴的望着李则裕,只见她肌肤胜雪,眉目如画,长发飘拂,清风中白衫微动,轻启朱唇露皓齿,早已是听得如梦如醉
  默默道,“此人胆量,气度,智慧皆远胜常人,真英雄了得”
  此人正是王重荣最疼爱的小女,王玄姬
  王重荣高兴道,“贤侄定要多在河中府游玩几日,这里可比山野热闹多了”
  李则裕推辞道,“国事为重,我们要赶在黄巢突破潼关之前,联系好各地军镇共同出兵,还请将军尽快修书,我可去凤翔说服郑畋,至于河东,我有一好友,唤作韩九仞,为人勇武仗义,亦可为使”
  “哦?你这好友现在何处?”,王重荣好奇的问道
  下边站立许久的韩九仞看着李则裕舌战多时,又被王重荣奉为座上宾,心里早已痒痒难耐,闻听此言,连忙上前行礼道,
  “草民在此恭候多时,只待将军下令,我可为使说服李克用”
  王重荣见此人身长八尺,威风凛凛,虽只上前一步不曾展露一招半式,却好似有杀气扑面,遂打趣道,“这李克用素以骁勇善战闻名,平生最喜武艺高强之人,我看你正是为使的最佳人选”
  众人哈哈大笑,宴席气氛也欢快许多
  遂赐坐让韩九仞入席,谈笑半夜,众人皆醉酒而散,而李则裕和韩九仞被留在府中偏房歇息
  夜里,仰望房梁许久的韩九仞突然笑道,“我们竟然成功了,想想真是不可思议”
  李则裕吁了一口气,也笑了笑,“我没直接被拉出去砍了,我就知道我们要成功了,与王重荣对视的那一刻,我心都要提到嗓子眼了”
  “贤弟真乃神人,我韩九仞前半辈子没服过谁,你是第一个”
  听到如此夸赞,李则裕抿嘴一笑,闭目翻身道,“快睡吧兄长,明日,我们还有大事要做”
  次日一早,李则裕和韩九仞便赶来求见王重荣,因王重荣醉酒未醒,二人便在门外站立等待
  忽见一女子走来,二人细看,正是王重荣的小女王玄姬
  今日的王玄姬身着淡紫色织锦长裙,雪白的脸蛋虽略施粉黛却精致典雅,步伐轻柔好似仙子飘然而来
  二人痴痴的看着,直到王玄姬走到身旁,方觉失礼
  “见过二位公子”
  “见过王小姐”,二人憨呆的赶忙打招呼
  “着急见我的父亲,是为了求书信去河东和凤翔吗”
  “正是,前方战事吃紧,我们也得抓紧时间”,李则裕答道
  “昨日宴席上,听到公子对时局分析,敬佩万分,我这有一玉佩,当年于恒山求得,能逢凶化吉,护佑平安,今送予公子,希望可以给你带来好运”,说着王玄姬便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递于李则裕
  李则裕接过玉佩,忙答谢道,“早就听闻王公小女,才德兼备,清雅脱俗,这个玉佩我先收下,待完成王公所托,再来感谢小姐赠玉之情”
  那边韩九仞恨不得原地变成一根木桩,终忍不住道,“这还有一个大活人呢”
  说的王玄姬是羞红了脸,“你二人稍等片刻,我这就去喊父亲起来”,遂敲门将王重荣喊醒,便径自离开
  醒酒的王重荣也自知国事紧急,即刻手书两封信交于二人,嘱托道,“我府中良马任尔挑选,国家存亡,皆系于二位之手,万望速去速回”
  李则裕,韩九仞各自接过书信,便拜别王重荣,“形势严峻,就不多耽搁了,我俩即日启程,还请王公放心”
  自王府出来,二人只简单嘱托,便分道疾驰,韩九仞奔北,李则裕西去
  府门前,王玄姬望着李则裕渐渐远去的身影,默念道,“一路保重”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