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北齐故事之天保八年 / 册封皇后和太子

册封皇后和太子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封赐十三王的消息刚传出,邺城的达官贵人、富商巨贾就备好了重礼为诸王庆贺。段韶年长又有军功在身,先前向来不把高欢幼子放在眼里,这次竟准备了厚礼送到各王宅中,更亲自将礼品送至常山王高演和襄城王高淯宅中。段韶有意无意问及皇帝立后之事,常山王和襄城王皆未表明态度,兄弟两人年纪、性情皆相似,对待一些事情的态度也不约而同地相似。段韶私心琢磨两个人的态度,一则立后事大,两人不妄言;一则倾向于皇帝高洋的正室李祖娥为皇后。李氏出自赵郡望族,在士族中的影响不可小觑,在这个世族当道的年代,或许连皇帝的同母弟也有心拉拢。
  段韶自常山王宅出来之时夜已朦胧,经过朱雀大街,偶遇咸阳王斛律金。斛律金跟随太祖多年,频有战功,早在魏孝庄帝时已是镇南大将军,现在又驻扎于肆州抵御西魏的进攻,皇太后和皇帝皆对其重视有加,这个时间从禁中出来也不足为怪。段家与斛律家未有过多来往,两人偶遇也只是互相行礼示意,并不多言。
  翌日朝堂议事,斛律金因西魏侵扰边境奏请返还肆州。自高欢和高澄逝世后,西魏的宇文泰借着齐国初立,攻守薄弱,不断在边境试探,以周全进攻齐国的策略。肆州是绝佳的战略位置,文武公卿中惟斛律金在此地能守能攻对抗西魏,当年高澄将斛律金从冀州刺史改为肆州刺史亦出于此考虑。斛律金战功卓著,行兵所用匈奴法罕有人能之,望尘可识出马步多少,嗅地可知军度远近。高洋受禅封斛律金为咸阳王,未改其肆州刺史之职,目的是让他抵抗肆州边境魏军侵扰。
  斛律金下朝当日就匆忙离开了邺城,临行前嘱咐其子斛律光和斛律羡道:“斛律家以军功致高位,你们莫要参言立后立储之事。朝廷行政盘根错节,日后在朝堂也要谨言慎行,莫要参与权臣的争斗。”
  段韶本打算征得斛律金的支持帮助其妹登上皇后之位,斛律金却突然在朝堂与众人告辞,让段韶颇感意外。夜深人静,段韶梳理着思绪,能左右立后之事的关键人物不只是权重老臣,还有忠心于皇帝的新贵,一旦权重老臣所言不符合皇帝心意时,新贵必会挺身反对。常山、襄城二王是新贵中地位最高的人,若是得到他们的支持,必然十分得力。段韶有些后悔从前对高欢幼子的态度,此时又不能舍弃颜面去求他们。
  翌日清晨,段韶直奔北城中山王宅,虽没有十分把握能得到中山王妃的帮助,但因亲妹所托仍要尽力一试。
  中山王妃一直陪在郁郁寡欢的中山王身边,几乎片刻不离,一则为了疏解中山王心中被迫禅位的不快,一则为了防范新皇帝暗下毒手。当她听到段韶的请求后,沉默良久。她曾为前朝的皇后,刚摆脱了沉重的束缚,现在又有人前来求助要做新朝的皇后,想尝试女子最高位权利的滋味。皇后之位犹如藏毒的花朵,美丽荣耀,随时都能给她人致命一击,然而若是方法不当,丧命的人就是自己。她低声道:“想要的未必好,不想要的未必不好。有些事情可强求得,有些事情强求不得。”中山王妃似在劝说段韶,又似在说自己。她嫁给元善见又被立为皇后不过是因为父亲权倾朝野,当年她本不愿嫁他,却不得不遵从父母之命。久处之后,她才知道他怀有匡救天下的抱负,却不得不隐忍委屈,想要推行的治国之策皆因受制于人难以施行。如今元善见被迫禅位于高洋,名义上是妥善安置,实则软禁。新皇帝并非胸怀广阔之人,一旦大局稳定就会处置前朝皇帝。所谓最高权利,不过是表面荣光万千,旁观者却不知权利之中的人皆以命相搏,一不小心就可能坠入万丈深渊。
  段韶因中山王妃的态度有些气愤,心中不平道:“鲜卑人打下的江山,怎能便宜了汉人!”
  中山王妃道:“既然已得江山,胡汉便是一家,掌权者不只要为自己更要为天下苍生打算。”
  段韶道:“难道你就不怕日后‘王与马共天下’”!
  中山王妃气愤道:“表兄你如此危言实在口无遮拦!我虽是前朝的皇后,亦是当朝皇帝的同胞阿姊,你我为臣,只需为陛下和大齐的万年基业锦上添花,况且立后既是国事又是陛下的家事,你我勿需多言。我知晓你疼爱亲妹,却也不能任性而为。”
  段韶意识到自己失言,不再作声。
  邻室的中山王隔着窗户隐约听到中山王妃与段韶的争论,面无表情。
  中山王回忆着往日种种,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的天子,新的朝臣,新的权位,角逐不肯放松。胜王败寇,既已为“寇”,他便决心放弃权利的角逐,于是上书请求归隐,远离邺城,他离得越远皇帝越不放心,因此得到的批复是“不准”。
  段韶离开后,中山王妃至邻室,与中山王相顾无言。中山王苦笑了一下,王妃将他拥入怀中,没有了在禁中时条条框框的约束,这拥抱如寻常夫妻一般,甚是美好。中山王心想若能长此以往,失了皇帝位他也甘愿。他当初立后的确只因她父亲高欢是无人能及的权臣,久处之后才知她亦刚亦柔,智慧非凡。
  段韶自中山王宅径直去了段昭仪住所,将方才与中山王妃之间发生的不悦说与段氏。段氏心疼兄长,道:“我若有个孩儿,立后之事就会多几分把握,阿兄也不用为立后之事这般奔走了。然而,此时我若不争,日后必屈居人下,段家的荣耀难保长久,阿兄还是要过刀尖上舔血的日子,我于心不忍。”
  段韶一味地宠爱妹妹,妹妹想要的,他就竭尽所能为她争取到,却忽略了妹妹为何想做皇后。
  夜幕降临,晚风渐起,殿外丝丝凉意,皇太后至凉风堂见皇帝一人独酌,问道:“这么热的天气,你怎么饮起酒来?”
  皇帝让人取了冰盆放在皇太后身边,答道:“风中有些凉意,我看这夜色又美,饮一杯汾清也不负今晚的凉风与月。”
  皇太后道:“不过是愁事在心间罢了。宗室、功臣还有你的阿弟们皆封王爵,唯有立后之事迟迟未定。皇后是一国之母,需是从容大度,有礼有节之人。李氏名门望族,又贤孝淑慧,本就是正室,又生殷儿,理应立为皇后。但,你表妹生于段家,功勋卓著,日后你的江山也要靠段家人维护,若立你表妹为皇后,段家人也会不遗余力辅佐你。”
  皇帝沉默不语。皇太后以为皇帝仍旧为她当时反对篡位耿耿于怀,于是遣散侍从,对皇帝道:“你父亲人中之龙,你阿兄人中之虎,他们二人曾令多少人闻风丧胆,他们生前尚且不轻易称帝,你又有几分把握能稳坐帝位。现如今政基不稳,朝中权臣皆可能谋反弑君,亦可能联合西边宇文氏做出通敌叛国的勾当,内忧外患,我怎么忍心让你处于如此险境!”
  皇帝道:“儿子知晓母亲苦心。朕对立后之事左右为难,祖娥是我的正妃,又为我繁育子嗣,按祖宗之法理应为皇后;表妹自幼钟情于我,为了嫁与我,甘愿做侧妃,我亏待于她,立为皇后作为补偿也在情理之中。至于母亲所言段家的辅佐,若他们一心忠于我,立不立表妹为后,他们都不会反叛我。你说呢?”
  皇太后反问道:“此事你是何意?”
  皇帝道:“立后立储之事,不只你我说了能算,那些公卿们必定为此事争得面红耳赤,一旦他们有定论,你我都无力改变。”
  皇太后见皇帝以群臣为借口拒绝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过是怕两人当面争执。她心知肚明,皇帝会选择李祖娥为皇后,毫不避讳道:“你若想立李祖娥为后,也不要忘记段家曾为你做的一切。”两人皆心知肚明,若不是段家的鼎力相助,高洋不会这么顺利登上帝位。
  皇太后择日让人将段氏带到宣训宫,试探性地提起立后之事。段氏没有过多心思,想当皇后也多是为了段家的荣华富贵。皇太后委婉对段氏道:“我是皇太后,也是你们的姨母,你们的母亲已不在人世,就应由我这个姨母护着你们,以后不会让段家人受任何委屈。”
  段氏听皇太后如此说,知晓自己立后无望,于是再次请求皇太后帮助段韶留在邺城,日后免受征战之苦。
  皇太后慈爱劝说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若是韶儿乐于沙场之苦呢?”
  段氏虽然没有太多心机,悟性颇高,皇太后的一席话点醒了段氏,即使如此,她仍旧倔强地希望阿兄能安享天伦之乐。她深知阿兄的不易,也希望能替阿兄做些事情。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