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宋不圆润 / 第211章:大宋饭桶张齐贤

第211章:大宋饭桶张齐贤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汴京城西一座中等宅院里,正四品左谏议大夫张齐贤正在用餐。一旁侍候的丫鬟如菊、如梅,强忍住笑。忍住了笑,也没忍住嘴角上翘,这位张大官人也太能吃了。
  张齐贤魁伟高大,重量顶平常人两个,饭量顶常人五个。眼看着整个粉蒸猪头、四个素菜、两盘牛肉,还有十六个炊饼都落了肚子。尽管已经见惯了张大官人海量肚肠,如菊与如梅还是忍不住偷笑。
  张齐贤接过如菊递上来布巾,擦去自己满头大汗。他瞥见如菊偷笑,不以为意说道:“民以食为天,吃饭有什么可笑的?本官年少时十年寒窗,就为了当官能吃饱饭。如今有条件能吃的饱了,还要与自己客气么?”
  如菊赶紧万福回到:“能吃是福,婢子并不敢笑大官人,是羡慕大官人有个不上火的好胃口。平常人就是单单吃下七八斤重的猪头,恐怕胃也要伤坏了。只有大官人您才能享这份口福。”
  张齐贤双手扶膝端坐耐心解释道:“呵呵。这几年在外为官东奔西跑的,如今总算回汴京安稳下来。第一件事就找了个好厨子,手艺很对本官胃口,才吃得畅快呀。”张齐贤笑眯眯细看一眼如菊,二十岁的如菊眉目清秀,身材前勾勾后丢丢。张齐贤心中痒痒的,他喜爱如菊的清新雅致,有纳妾之意。
  张齐贤原配几年前过世,妾室又卧病在床。张大官人已经空床半年之久,如今回到汴京,是应该妥善安置自己的生活了。
  如梅奉上茶水道:“请大官人漱口。”此茶水与平常不同,半数是茶叶。这是张齐贤的习惯。茶水漱口,再吃一口茶叶。
  张齐贤接过茶盏,漱口几次吐在水盂中。如梅又奉上一双筷子。张齐贤用筷子夹起剩下的茶叶塞到口中大嚼。待咽下茶叶,又喝一口茶水漱口。
  如梅问道:“大官人,您为何要吃茶叶呢?”
  张齐贤捻髯一笑:“茶是解腻的,吃过猪肉自然要吃些茶叶。别看日常小事,这里都是学问。难道非得之乎者也才是学问?”
  如梅:“跟随大官人,婢子长见识了。”
  张齐贤问如菊:“信儿怎么不见?今日殿前并不是他当值啊。”
  如菊:“回大官人,刚刚看到大哥儿从外面回来,想是回自己住处了。”
  张齐贤:“如梅,叫信儿过来。”
  “是。”
  不多时,一位身高健壮的少年大步流星进来,正是张齐贤长子张宗信。在官家殿前任九品内殿崇班。躬身道:“给爹爹请安。”
  “你坐。”
  “是。爹爹。”张宗信小心坐下。
  “信儿。今日你不当值,官家又不出行用你保护。为何整日不见踪影?是不是又与薛惟吉去了秦楼楚馆?”
  張宗信慌忙站起身:“爹爹。儿子每日盯班非常烦闷,所以……所以……”
  张齐贤厉声道:“当值再烦闷也不是你变下贱的理由!薛惟吉是什么人,嗯,人家爹爹是宰相,尽管过世了也留下万贯家财。薛惟吉可以尽情挥霍,浪荡公子一个,你却不成。为父出身贫寒,年少时就未曾吃饱过。如今得了俸禄要养活家中二十几口人,还要周济家乡穷亲戚。你不过升任崇班半年,已然开始穷奢极欲。你可还记得年幼时只有过年才有新衣穿的日子么?你刚刚二十一岁就忘本么?再说,朝廷明令不许官员狎妓。若御史台风闻弹事,奏你一本放浪妓馆,我这左谏议大夫能不处置你?”
  張宗信慌忙站起低头道:“爹爹……儿子知道错了。以后不去勾栏瓦舍就是了,您别生气。儿子一定改……呦,祖母您来啦。”张宗信快步走到门口,与如菊一左一右搀扶老太太。
  张齐贤站起身恭敬道:“母亲大人,您怎么来了。是后院太憋闷了么?”
  “老婆子我在后院就听到训斥信儿,能不来看看?”老太太端坐后斜斜看儿子一眼道:“你也坐。”
  “儿子谢坐。”张齐贤在母亲面前,自是不敢大马金刀落座,只坐半个屁股。張宗信这个情形却没资格坐了。
  老太太最疼长孙张宗信,长孙是在她屋里长大的,听得长孙被训斥心中老大不痛快。
  老太太淡淡说道:“你训斥信儿,我也听个大概。信儿大了,正是急火火的岁数。你刚刚回京,一直没空为他张罗一门亲事,他若是娶妻生子也就不会出去闲游了。信儿是个没娘疼的,他外边疯张,难道你这当爹的就没有责任么?”
  张齐贤恭恭敬敬道:“母亲教训的是,儿子该为信儿张罗一门婚事了。前几日泾州通判丁颢也回京,他看中了信儿。说他家女儿品行端方、模样又好,与信儿是良配。过几日母亲借口来往,先看看如何?”
  老太太总算是有了点笑意:“这还说的过去。你安置吧,我老婆子急着看孙媳妇,越早越好。”
  张齐贤:“是。儿子尽快安置。信儿你先下去,爹爹与祖母有事要商量。如菊、如梅你们也先下去,一会叫你。”
  张宗信、如菊、如梅致礼后离开。
  回到偏房,如梅见左右无人偷偷问道:“如菊姐姐,大官人看你的眼色不一样。是要纳你为妾么?”
  如菊羞涩道:“兴许……是吧。前日里老太太与我说起此事,我说只一条,请大官人为窦家说话。不知大官人能否做到。”
  如梅拉着如菊手儿,也为她高兴。说道:“我看能。大官人是个知恩图报的,你给他做妾也差不了。还有,大官人才气纵横,又升了正四品左谏议大夫,说不得将来就是宰相之福。大官人刚刚四十一岁,你还可生个儿子,为自己争得将来。窦家老太太就是你的榜样。”
  如菊脸儿羞红到了脖颈:“要是……那样,……当然好。”
  ***************
  大厅里。
  老太太笑道:“你要说的,可是如菊的事么?”
  张齐贤惊讶不已,自己从未对母亲说过。问道:“母亲怎会知道?”
  老太太:“人老了,做事做不明白,可看得却是明白。咱家新买了四个丫鬟,雨舒、如兰、如菊、如梅。你偏偏要如菊到你房中侍候,难道老婆子我看不出?”
  张齐贤起身一躬:“母亲既然您知道了,就请为儿子做主吧。”
  老太太:“还用你说,老婆子我已然与如菊透过话。她说只有一条,希望你在朝堂上为窦偁一家说句公道话,你这个谏议大夫还是有这个权利吧。”
  张齐贤:“如菊是窦偁大官人家的女使么?”
  老太太:“正是。新买来的四个丫鬟都是。”
  张齐贤:“母亲。窦偁的女儿嫁给了丁颢之子丁谓,若是我们与丁家定下亲事,就是圈亲戚。以后可就不好为窦偁张口了。儿子明日上朝就说,母亲您可以找如菊,尽可以答应她。只是说公道话可以,结果就不得而知了。”
  老太太:“嗯。这个要隐语,不能说到明处授人以柄。”
  张齐贤:“巧了。今日下朝之时戍边将军国舅爷李继隆与儿子说,他与窦家有渊源,请我以谏院名义为窦偁鸣冤。李继隆与我有举荐之恩,当年太祖驾幸西京洛阳。是李继隆引荐儿子与太祖见面,太祖又将儿子推荐给当今官家。后来儿子科考时官家有意简拔,才高中进士及第。没有李继隆,就没有儿子的今日。他请我帮忙,儿子能不尽力?就是如菊不提条件,儿子也正要做的。窦偁一案儿子已打听清楚,若是儿子出谏再有李继隆等人附和,此案翻转可能极大。”
  老太太:“那就好。一会我说与如菊就是了。再说如菊能为旧主鸣冤,是个有情有义、不忘恩的。与我儿脾气颇为相似,倒真是一家人呢。”
  张齐贤:“母亲你还可以答应他,若是窦偁家翻案,除了她自己,其余三个丫鬟都可以回到窦家。”
  “好。你去吧。叫如菊过来,老婆子我自己为儿子保媒。”
  “多谢母亲成全。儿子先行告退。”
  “去吧。”
  张齐贤离开,叫如菊来侍候老太太。
  老太太亲亲热热叫道:“如菊啊。”
  如菊万福道:“老太太妆安。”
  “我老婆子给大官人说了,他答应明日就到朝堂为窦家鸣冤。不是为任何人,也不是因为你曾在窦家做事。只为窦家说句公道话而已,你明白么?”
  老太太是活成了鬼的人精,不可能让儿子做事留下任何话柄。
  如菊红着脸应道:“老太太。婢子知道。大官人不为任何人,只为窦家说句公道话。婢子愿意做大官人妾室,愿终生有托。”
  老太太见如菊聪慧通透,心中很是高兴。笑眯眯道:“二日后就为你们办事、圆房可好?”
  如菊万福道:“婢子但凭老太太做主。”
  老太太亲热拉住如菊玉手说道:“好孩子。老婆子我一见你就喜欢,是个有情有义的。与大官人一个模样。”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