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恶心人 / 第21章 帝师一怒风雷现

第21章 帝师一怒风雷现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婚约虽然没了,可沈明伦却被芸娘和慧岚…数落了整整一夜。
  看着左手包得像个粽子,沈明伦便不由哀叹,男人若不对自己狠一点,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傻逼。
  菜刀当然提前用火烤过,伤口还用李家自酿的老酒消了毒,又花了一两白银请了郎中…
  大明朝可没抗生素,唯有祈祷伤口…千万别发炎。
  随后的日子,沈明伦过得非常舒心。
  首先,不用给便宜老子守坟。
  想起这点,沈明伦就不由感激孙氏…不许自己守坟。
  又不是自己亲爹,却要在坟前结芦守孝三年,那不就是脑残吗?
  其次,受到威胁的孙氏果然老实了,不仅没有后续的动作,而且公开表态与王、柴两家的联姻只是谣言。
  孙氏发了话,柴、王两家便也悄无声息了。
  最后,便是砖窑开始出砖了。
  两千块红砖,不仅大小一样,而且又轻又硬,再加上既便利又好用的水泥,让西庄两百户乡民艳羡不已。
  纷纷回家四处挖地,竟找到了一处处黏土层,便乌泱泱围在沈家求方子。
  感于西庄父老乡亲的淳朴,沈明伦干脆弄了个股份作坊,将整个西庄囊括其中。
  李桂仁是西庄里正,自然负责与县里打交道。
  西庄另一个小地主,也一直经营着小本买卖,沈明伦便让这个田博宇当了掌柜的,出头办了个砖行负责对外销售。
  两千块红砖,自然不够盖房子的,所以在沈明伦的一力坚持下,院子西侧就竖起了一间…温室。
  上辈子长在农村,后来的集团下属,还有家生态农业公司。
  作为行政口的负责人之一,那些农学院专家的招待一向都是沈明伦负责,他自然懂一些现代生态农业技术。
  而这间温室的作用,一是用来发酵粪便,二就是用来养殖蚯蚓和蛆。
  粪便堆肥从科学上讲,核心便是控制温度和湿度,催生好氧或是厌氧的微生物,最终腐解人畜粪便和有机废物,产生离子态的天然农肥。
  只不过传统的露天堆肥,因为温度不够、水分蒸发,不仅会遗留有害细菌和毒素,而且效率太慢。
  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往往需要两个月以上。
  而有了温室,下面可以依靠沟壑流通空气,上面可以依靠人工升温、补充水分,三五天便可完成。
  这些天然有机农肥,不仅可以提升地力,还能用来养殖蚯蚓和蛆。
  这两样,可都是好东西!
  蚯蚓可以松田,还能和蛆一起喂养家禽和鱼,都是比粮食更好的饲料。
  沈明伦只剩九十九两白银。
  砖行虽然自己占大头,可短期内还见不到效益,沈明伦便一心想靠着种田和养殖,和芸娘母女过点安安稳稳的小日子。
  家里就四口人,牲禽又都弱小,所以粪便也没多少。
  第一批农肥发酵完,沈明伦便忍着恶心,领着慧岚、慧心还有热心的秀琴,将农肥分成一个个小块。
  又不辞辛劳,从地里深挖出不少渡冬的蚯蚓,还从牲禽棚栏四处搜寻,终于挖出了不少蛆卵,然后分别放在农肥上。
  有了李老蔫父子的帮助,温室内外早安好了铁炉和烟筒,当然同期出炉的还有…蜂窝煤。
  普通的煤炭颗粒化,再加上泥土和木炭,用水搅拌均匀之后,用李老蔫打制的模子,踩住一压便是一块蜂窝煤。
  蜂窝煤横空出世,立即引起了西庄的响应,田博宇毫不客气将其纳入销售之列,开始四处推广。
  于是,李老蔫只得开始培训,准备打造铁炉生产蜂窝煤,再让田博宇拿去换钱。
  西庄的冬天,开始忙碌起来,一边盖窑一边烧砖,等候红砖出炉的空闲,所有的青壮便学着打铁和生产蜂窝煤。
  只是生产力不足,银子并没挣多少,又都买入了原材料,可西庄炼铁打铁的水平…开始普遍的日益提高。
  西庄居然缺少劳力,尤其是搅拌黏土、粉粹煤炭、打磨铁料耗费人力最多,以致订单接到手软的田博宇,哭哭啼啼前来抱怨。
  西庄虽有河流,可是河道狭窄水量不高,沈明伦在寒风中迷乱了一天后,便拿出了荷兰风车。
  当李老蔫的新作坊建成,一座高大的荷兰风车开始旋转,沈明伦、慧岚、慧心、秀琴,却一脸雀跃地看着温室里的生机勃勃。
  这是沈明伦仅有的乐趣。
  盖房大业被拖慢了进度,挣来的银子全变成材料,作坊砖窑又禁止自己入内,他再不拿蚯蚓和蛆的宝宝找点存在感,怎么对得起自己打地铺的辛酸岁月。
  四个脑袋挨得很近,慧岚挤来挤去,慧心摇来摇去,她俩沈明伦还没问题,只是秀琴妹子你…总靠得这么近,让哥哥我晚上怎么睡得着?
  与此同时,高阳县王世臣的判书,已在保定府开始传阅,保定巡抚甚至将王世臣召去问话。
  柴家、王家、沈家、孙家的恶果尚未显现,可文曲星被四大家族欺凌的故事,却在高阳境内人尽皆知。
  一旦遇上四家的子弟和仆从,虽没人敢上前打抱不平,可谩骂之声却从不缺少。
  孙家子弟肃然不语,孙氏跪在父亲跟前不敢吭声,而孙承宗却心无旁顾,端端正正将木兰词和分骨肉,又重新抄写了一遍。
  “好好好!”
  放下手中的毛笔,孙承宗欣赏着自己的手书,不由连声称赞。
  随后,孙承宗看向二子孙鉁:“木兰词清丽大气,乃是堂堂的两宋之风。分骨肉婉约通俗,隐隐却是元曲之韵。子初这前一首字字珠玑大家之气,而这后一首朗朗上口浅显易懂,竟在高雅和粗鄙之间,拿捏得恰到好处,难怪被视为文曲星下凡。”
  “父亲说的是!”
  孙鉁先是附和了一句,便心疼地看看跪地不语的妹妹,试探着为孙氏求情:“父亲,淑珍也知道错了,又当着兄弟子侄跪足了一个时辰…妹夫过世不久,淑珍悲痛欲绝,地上又凉…”
  孙承宗冷笑道:“此时知道心疼,当初你这位好兄长干什么去了?”
  “儿子…派人去说过她…”
  “哦?”孙承宗冷声问道,“是撵人后去说的,还是木兰词后去说的?”
  孙鉁语气一滞,不敢继续回应。
  孙承宗却冷哼了一声:“派了个儿子,来一出以侄训姑,你倒是个有情有义的好兄长,就没想过人家母子就要冻饿而死了么?”
  孙鉁扑通跪下:“父亲别气坏了身子,都是儿子…有私心,因妹夫刚刚病故,怕说重了淑珍受不了。”
  见二哥被自己连累,孙氏急忙叩首哭道:“父亲,都是淑珍作孽,实与兄长无关,您老若是生气,责罚女儿便是。”
  “无须责罚,你只要告诉为父,你身后的这些孙家的庶子庶孙,该让你母亲饿死冻死哪个?”
  见孙氏无言以对,孙承宗便没好气道:“滚回闺房反省,将《女书》抄写千遍,什么时候知道错了,再出门来见我!”
  “是!”
  见孙承宗撵走了妹子,孙鉁急忙笑道:“父亲,子初母子受了委屈,要不儿子去一趟西庄,亲自向他们赔罪补偿?”
  “补偿个屁!”孙承宗忽然暴怒,“你没听淑珍说吗,竟然敢拿着国事、百官、诸党、首辅甚至天子威胁老夫,这个竖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去,带着人走一趟西庄,把那个小畜生给老夫抓过来!”
  “啊?”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