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绝不投降 / 第二十二章 舍长就短

第二十二章 舍长就短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大殿上想起一阵哄然大笑。
  宋希廉率先奚落道:“子不语怪力乱神,一个离奇的梦也能让你作为说话做事的准则,真是荒唐。你何不说是城隍爷给你托的梦,那样的话,谎言还算编得圆一点!”
  姚广仁说道:“如今是国家如此关键的时候,有如此国之利器,正好派上用场,你居然用你荒诞不经的梦来说事,竟然用性命来阻止皇上决策,真是疯了。请皇上下旨将郭恒官职去掉,赶出朝廷!”
  张钰也说道:“探花郎不要胡说!有了如此利器,我们的胜利有望,我们的战士也可以少流一些血,少死一些人,避免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皇上别信郭恒之言,请下旨立即大量生产飞雷炮,装备到军队去!”
  沈璧讽刺道:“莫非郭侍郎是想当工部尚书?这么浅显明白的道理,是个人都懂的。你却用离奇到极点的怪梦来反对老夫。炸弹真会爆炸出蘑菇云?一颗炸弹怎么会炸死无数人?铁鸟怎么会在天上飞?哈哈哈哈哈。。。。。。”
  突然一个声音问道:“那铁船在水里可以游吗?”
  沈璧笑着说道:“当然能在水利游。我们不是造出来了么?”
  那个声音说道:“我记得当时你说铁船在水里不是沉了吗?怎么能在水里游呢?铁船既然能在水里游,铁鸟在天上飞,那有什么稀奇!”
  沈璧瞬间止住笑声,寻找声音来源,陡然发现是皇上的声音,立即闭上了嘴!
  赵谦说道:“大家请安静!探花郎之言,极具智慧。国之利器,是一把双刃剑,能够伤敌,也能伤我们自己。纵观整个历史,崇尚武力者,能统治一时,却不能统治一世。真正让人臣服的,莫过于实行仁政,只有以人为本,处处为人民着想,才能千秋万世。秦始皇武功盖世,二世而亡;仁宗皇帝实行仁政,百姓安居乐业,幸福安康,就连敌国人民也尊敬爱戴。这是历史明明白白告诉我们的道理。这一次,咱就乾纲独断一回。沈璧,立即将飞雷炮和火炮的图纸全部销毁,不可存世。火药的配方不可以用纸质存世,只能存之于脑中,由火药世家霹雳堂掌握,传子不传女,不可让外人知道。火炮和铁甲船停止生产,不到万不得已,不得生产。”
  众人面面相觑,惊讶不已。姚广仁说道:“皇上,若是如此,我们该当如何御敌?”
  赵谦问道:“探花郎,你有何高见?”
  郭恒说道:“谢皇上支持。臣也日夜思考如何对付蒙古铁骑,有一些心得。臣以为,根据我大宋国庆,对付蒙古铁骑,有四大利器。一是高大的城墙。仁宗朝范仲淹对付西夏人,步步为营,占领一处,立即修建城池,以高大的城墙来阻挡骑兵,甚有奇效。我们也可以效仿范仲淹的做法,我们可以在黄河边境将城池加固,防御为先。一旦过河,到一处就修建城池,长期死守,消耗阿里不哥的实力。二是黑油。临安油田产量巨大,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加大人手,将黑油全部送往各大城池,对于防御蒙古骑兵有巨大作用。三是弓箭和金汁。我们可以每个步兵配备弓弩和箭支,军阵便是箭阵,每支箭上都图上金汁,不求杀敌,只求伤敌。杀一个敌人,只能消耗一个敌人,若是射伤一个敌人,敌人则要用两个敌人来照顾伤员,可以大大延缓敌人的进攻。四是钉锤。臣研究过蒙古铁骑,金国铁骑,西夏铁骑,发现他们的重骑兵都是手持简陋的钝器,比如木棒,铁棒,钉锤类武器。或许很多人误解他们国力弱小,没有铁,所以只能用这些简陋武器。其实不然,金国,还有现在蒙古人,在他们鼎盛之时,重骑兵依然使用狼牙棒,钉头锤等钝器。并没使用我们所使用的大刀,长枪等制式武器。臣专门做了实验,一个蒙古骑兵,穿上重凯,挨上二三十下,依然有战斗力,战马挨上个几十下,依然活蹦乱跳,但是,挨上十来斤重的钉头锤一下,不管是人和马,立即就失去了战斗力。臣解剖战马和人的尸体,发现他们都受了严重的内伤,要么就是经脉寸断,要么就是骨头脆裂,无法继续作战。特别是战马,只需脑门上来一下,战马立即就倒闭了。臣建议,我们的军队该改型了。一是全部装备弓弩金汁。敌军骑兵冲锋之时,箭阵发动,先消耗一批。待敌人冲到阵里,近身肉搏,我军装备巨盾钉头锤,一对一也不是梦想。反观我们现在的军队,长枪大刀,重凯大旗,看着威风凛凛,上了战场,却成了活靶子,任敌人杀戮。我们十个士兵,对阵蒙古人一个骑兵,居然都不能战胜,这就是最残酷的现实。”
  赵谦大喜,说道:“探花郎果然有真才实学,不枉咱破格提拔你为工部侍郎。张钰,按照郭恒所说,军队改革的事情就交给你了,一个月之内完成改革。着令工部大量生产弓弩箭支,巨盾钉锤,运往邯郸,交付大将军张坤使用!”
  张钰应道:“臣遵命!”
  武将班中站出来一个小将,原来是盔甲世家是家的是豹。是豹说道:“皇上,我们是家祖传有一秘方,将糯米,青稞面,小米均等混合,放入蒸笼蒸熟,取出做成长方块饭砖,放在太阳下暴晒,晒干水分,再阴干三五日,然后再蒸再晒,直到三蒸三晒,长方块饭团从砖头大小变为两指粗细,由白色变为黑色,重量也变成原来的一小半,却坚硬如铁,涂上松脂防水,将其缝入布甲,一件轻巧的饭铁布甲就做好了。此甲既轻又硬,可防刀砍斧剁,箭射枪刺,防护能力堪比重甲,甚至可防重锤锤击而内脏不伤,和藤甲一样,是我们是家的不传秘术。更为可贵的是,若是坚守城池,粮草断绝的情况,将之取出,泡水三五个时辰,发涨,煮熟,人马即可食之,等同粮草,是为铁饭。一件饭铁甲足可应付一个士兵半年的军粮。”
  赵谦心内甚喜,说道:“有如此秘方,国家之喜。着你将秘方交于兵部,若是实验成功,果有实效,官升一级!”
  是豹大喜,说道:“谢皇上。”
  又一命小将站了出来,这人名叫秦泰,是户部尚书秦升推荐的小将,说道:“臣在以往的战斗中发现,初上战场的士兵,一旦近身交战,由于内心胆怯,敌人一刀砍来,往往本能地举起双手双臂抱住脑袋。因此,我发现,若是在新招的士兵的双臂上绑两块铁片,往往能收到奇效,更好地让初上战场的士兵从新兵转变为老兵,达到减少伤亡的效果。”
  赵谦心道,这点点小发明也拿到朝堂上说事,真是浪费时间。不过为了鼓励大家畅所欲言,说道:“如此甚好,吕文焕,立即命兵部新招士兵双臂装备铁片,若是果真有效,日后论功行赏。”
  吕文焕说道:“臣遵命!”
  文官班中站出一个文官,原来是御史海清。海清说道:“皇上,臣饱读诗书,精研历史,发现当今正是王化的最佳时期。吞并一个国家,分为两种,一种是使用武力征服,一种是文化侵略。武力征服,往往征服之后,王化不力,一旦武力衰退,这些地方就会反叛独立,究其原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因此文化侵略比武力征服更为重要。如今我们汉人被蒙古人占领许多地方,现在蒙古人自己打起来,武力衰退,我们正好抓住时机让这些地方脱离蒙古人的控制。我们一方面可以对蒙古人占领地区的汉人大打感情牌,宣扬汉人一家亲,汉人不打汉人,用汉人文化让他们回归我们的怀抱。如此一旦抓住时机,这些人地区的汉人就会起来反叛蒙古人,回归我们宋朝。第二方面可以在物质上对蒙古人占领地区的汉人实行优待。比如,这些地区的文人前来参加我们科举,可以优先录取。这些地区的平民现在正在受到战乱之苦,若是逃到我们宋朝,可以发给粮食,分给土地,让他们安居乐业。第三,这些地方其他民族的人民,只要放弃原来的民族,加入到我们汉族来,我们一律实行优待,让他们安居乐业。如此一来,这些地方的人口就会大量流失,都跑到我们宋朝来,变成汉人。历史上有许多少数民族,比如匈奴,契丹,吐蕃等少数民族,最后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其实不是他们消失了,而是他们都变成汉人,就是这个原因。恳请皇上发布诏令,优待蒙古人占领地区的人民,实行民族政策,争夺蒙古人的人口!”
  赵谦大喜,说道:“这个建议具有相当高的水准,看来当个御史是埋没了你,着你升为国子监教授。你所说条陈,上个奏折,着李进办理。”
  海清大喜,说道:“谢皇上!”
  武将班中站出一名将军,正是赵谦的救命恩人车退一,现在任京城十万禁军教头。车退一说道:“皇上,若是我们军使用巨盾和钉锤对付蒙古骑兵,江湖中有一门地堂刀法,正好配这一套装备。蒙古骑兵高高在上,若是单兵作战,我军士兵将地堂刀法演变为地堂锤法,专锤马腿,一锤上去,马腿骨头断裂,蒙古骑兵立即就会摔下马来。反观蒙古骑兵,因为我军士兵躺在地上,敌人使用狼牙棒,铁棒,铁锤,根本就够不着,要想够上我们军士兵,必须侧身低头弯腰,使用的招数很少。若是我们军士兵人人都会这一套地堂锤法,对付蒙古人,应该有奇效。”
  赵谦喜不自胜,说道:“待散朝之后,你立即用地堂锤法和骑兵演练,若是果能克制,着兵部升你为总教头,教授其余教头地堂锤法,然后普及全军,专门用来对付蒙古人的骑兵。”
  车退一说道:“谢皇上!”
  文官中站出来一个年轻人,赵谦定睛一看,原来是吕昶。吕昶说道:“皇上,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设有宰相,为何我朝没有宰相?”
  吕昶的话捅到了赵谦的痛处,心内不喜,不过如今正是大家齐心协力对付蒙古人的时候,不宜扫了大家的兴,说道:“本来是有的,原来的宰相是归延龄,因为造反失败,自杀而亡。因此宰相之位空悬。”
  吕昶说道:“历史上多少盛世,皆因出了有名的宰相,比如贞观之治房杜二宰相,汉初的萧何张良,宋初的赵普。如今皇上英明神武,可以不设宰相,但若是皇上的子孙当了皇帝,出了一个昏君,没有宰相的话,那就是亡国之兆,为预防在先,请皇上尽快恢复三省六部制,选出宰相,以利国家,为民造福!”
  赵谦心内不喜,好不容易现在自己军政大权一手抓,装聋作哑不设宰相,这吕昶就把这盖子揭开了,真是扫兴。说道:“如今正全力对付蒙古人,还未遇着宰相之才,待打败蒙古人,再选出一个贤相。”
  吕昶说道:“也好,皇上请记住今天的话,日后不能抵赖。臣还有本要奏,皇上自登基之后,对赵室宗室不管不顾,不闻不问。是何故也?民间传闻,赵氏江山,是佛祖的一盏佛灯的两根纠缠在一起的灯芯下凡轮流坐江山。纵观整个宋朝,终究逃不开这命运。皇上若是不大力培养赵氏宗室,培养接班人以备用,若是皇上无后,请问皇上,这江山该传与何人?”
  这该死的吕昶!赵谦心里大骂,老子哪里痛,格老子就往哪里捅,老子把你抢来是当一个贤臣的,不是叫你来捅老子的痛处的。怒不可遏,又找不到理由来斥责,“哼”了一声,站了起来就转到书房去声闷气去了。来公公大声喊道:“退朝!”
  三个月后邯郸城,此时正是八月天气,天气炎热。刘伯温,李善长和张坤遵照赵谦所下的防御性国策,将巨盾钉锤装备军中,准备好了大量弓弩箭支金汁,城墙上摆满了火油,火炮和炮弹。并力劝忽必烈加高城墙,城墙达到了二十米高,尤其是四个城门,在内城后修建了三层瓮城。据李善长说,济州城商贸开市之处,数百门火炮及数十万炮弹就被人天价买走了,如今忽必烈营中并未发现这些火炮和炮弹,因此断定必是阿里不哥和旭烈兀买走。为城门被突破,因此每个城门后都修建了三层瓮城。这个瓮城是个歹毒的设计,敌人以为攻破城门就能进到城内,但瓮城的设计,里面却是一个狭长的通道,敌军攻进城来,这个通道拥挤不开,两边是高大的城墙,上面站满了士兵,到时箭矢巨石,火油铁霹雳俱下,敌人必定死上惨重。好不容易攻破第一个瓮城,却发现,里面还是瓮城,那时敌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除了去阎王那里报道,别无他法。
  这一日,探子探得阿里不哥和旭烈兀亲率大军到了邯郸城北一百里处扎营。据暗探消息,这次二人合并一处,重骑兵五十万,轻骑兵三十,仆从国杂牌军足有一百万。本来没有这么多,上次打败忽必烈,俘获部分忽必烈的败兵以及大量军械,这几个月又广征士兵,因此膨胀到了一百万。
  忽必烈立即召集众人议事,子聪,董文炳,窦默,姚枢,伯颜等人以及刘伯温,李善长等谋士据说二人势大,不可出城应敌,只宜坚守。
  正要散会,突然金帐卫士报道:“阿里不哥使者到!”
  忽必烈说道:“带进来!”
  只见一个蒙古装扮的使者高昂着头颅走了进来,对忽必烈叽里咕噜地说了一通蒙语,然后从怀中拿出一封信,呈了上去。
  忽必烈扯开信封,看了看信,顿时脸色铁青,然后将信传给各位谋士。
  张坤问道:“子聪大师,阿里不哥信上写的什么?”
  子聪说道:“翻译成汉文,就是一句话,‘你瞅啥?敢不敢象个爷们儿一样出城来再干一场!’”
  刘伯温立即说道:“忽必烈大汗,不可受了阿里不哥的激将法,我们只要坚守住城池,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
  忽必烈惨笑一声,说道:“我们蒙古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靠的是三样法宝,一是铁骑,二是科技,三是勇气。想当初,花拉子模杀害我大蒙古的商团,抢走了价值数十万两黄金的货物,还写信挑衅我爷爷成吉思汗,我爷爷只回了六个字,你要战,我便战。最后我们蒙古打败了所有的花拉子模人,占领了他们的土地,把他们的可汗饿死在一个孤岛上。如今,阿里不哥和旭烈兀欺负我兵少,要我出城决战,我能够认怂吗?”
  大帐死一般的沉寂,众人脸上都有忿忿不平之色,突然一个声音大声喊道:“我赞成出城决战!”
  众人一看,正是宋朝大将军张坤!
  李善长立即说道:“大将军不可,皇上有令,只宜坚守,不可出城应敌。我们只要坚守城池,最后一定会胜利。”
  刘伯温也说道:“大将军,皇上的命令不能违背,若是一战败北,将军可逃不掉军法处置!”
  张坤说道:“两位军师有所不知,以前我们都错了,我们宋人有六千万人,却打不过蒙古人五百万人,我们缺少的是什么?我们的科技比他们发达,我们人数比他们多,可是我们打一仗败一仗,铁蹄过处,宋人望风而降。我们缺少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亮剑精神。两位剑客相逢,打不打得过姑且不论,若是连拔剑的勇气都没有,那是绝对不能胜利的。这次,我宁愿用我的脑袋,告诉皇上,我们宋人一定要有亮剑精神,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我相信,死了一个张坤,以后会有千千万万的张坤站起来的。”
  忽必烈大叫道:“好一个爷们!既然如此,阿里不哥要战,我们就战。”
  拿起案上的鹅毛笔,刷刷刷的写下一句话,装在信封里,交给信使,说道:“告诉阿里不哥和旭烈兀,明天第一缕阳光照在城北的草原上的时候,我们决一死战!”
  张坤问道:“忽必烈大汗,你在信上说了什么?”
  忽必烈双眼射出冷冷的光芒,说道:“我写的是,瞅你咋的?你要战。我便战!”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