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绝不投降 / 第二十一章 故人相逢

第二十一章 故人相逢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半个月后,郭恒派人回报,就在临安东面一百里处的一处农田发现露天黑油,稍一挖掘,便即井喷而出。郭恒一面令人大肆收集,一面派人报告朝廷。赵谦大喜,立即命李进传令工部尚书沈璧派出三万工匠前往采集,所采黑油源源不断送往黄河一带各边关。
  前去与忽必烈谈判的刘伯温也有了回书,称忽必烈全盘答应了宋朝所提的十项条件,一是吕昶及所送万两黄金算是做为安答送给赵谦的见面礼,但吕昶的家人在中都,要送还吕昶的家人,需得打败阿里不哥才能实现。二是凡是忽必烈所能统治的地方,实行汉化政策。三是宋朝所售的大炮及铁霹雳,铁甲船等军用物资价格由宋朝定。四是凡是两国贸易的交易货币使用宋朝的交子结算。五是宋朝派出的操作大炮和铁甲船的军饷俸禄由忽必烈支出。六是打败阿里不哥所占地盘,蒙古和宋朝平分,若是不接壤,忽必烈割让黄河以北紧邻宋朝的地方补足。七是打败阿里不哥,在中都允许宋朝成立集市,与蒙古开展双边贸易活动,互不收税。八是宋朝送售军用物资,可以用蒙古军马等价交换。九是蒙古和宋朝结为兄弟之邦,军事同盟,一方有难,另一方需出兵相助。十是打败阿里不哥之后,蒙古和宋朝永不侵犯对方!忽必烈也提出一个条件,那就是强调上次重庆条约,打败阿里不哥之后,成立一个新的帝国,名为元朝,包含蒙古帝国和宋朝,忽必烈为元朝之主。刘伯温请示赵谦是否同意,若是同意,便可前往与忽必烈在济州城外签订济州条约。
  赵谦看完,惊讶得下巴都掉在地上了。果然是神机军师刘伯温,这么苛刻的条件也提得出来。忽必烈这是怎么了?重庆城那个豪气冲天的忽必烈怎么了?这么屈辱的条件也能答应?仔细想了想,忽必烈定是朝不保夕,急需宋朝的支援,所以才会答应宋朝这么苛刻的条件。只要这一个济州条约一签定,宋朝无忧也。只等数年后,宋朝实力大盛,一举打败蒙古人,统一那是不可阻挡的大势。
  赵谦大喜过望,立即回书,自己答应书中所有条款,命刘伯温与忽必烈商议,自己立即出发,忽必烈从邯郸出发,在济州城外签订济州条约。
  赵谦命是龙是虎去校场点齐三万禁军,三千锦衣卫,即刻出发。临走赵谦想了想,上次忽必烈灌我的酒,这次也该我灌他的酒了,叫来公公去找来一个酒坛,酒坛内部分为两半,一半装水,一半装水,底部有一个机关,倒的时候,可以酒水随心所欲地互换。准备好之后,来到校场,浩浩荡荡向济州进发。
  这一日行到宿迁,后面一骑飞奔而来,滚鞍下马,来到马前,说道:“禀皇上,阿里不哥使者要见皇上!”
  赵谦心道,肯定是阿里不哥害怕咱支援忽必烈,所以派使者前来想要安抚咱,目的是阻止咱帮忽必烈。要不要见一见呢?这阿里不哥一向实行蒙古人旧时政策,攻城时一旦不投降,攻下城池便即屠城,劫掠一空,罪恶滔天。这时派使者来,就算价钱开到天上去,一旦灭了忽必烈,那时咱面对的可是一头猛虎。
  心一横,说道:“立即将阿里不哥使者斩首示众,将首级装在盒子里。咱要送给咱安答一件礼物!”
  不一时,一个木盒呈了上来,赵谦手一挥,叫是龙收好,命令大军继续前进。
  日夜兼程,这一日来到济州城下。刚进城歇脚,忽必烈使者就到了,说忽必烈早已到城北,请宋朝皇帝即时出城,签订条约。
  此时张坤,刘伯温,李善长及三十万大军都在济州城,十万水师在济州以北的黄河边驻扎。赵谦立即命张坤点齐三十万大军,一起出城与忽必烈签订条约。
  张坤说道:“皇上,与其和忽必烈签订条约,不如一会趁机将忽必烈拿下,再以忽必烈为人质,迫使邯郸八十万人投降,然后举兵向北,打败阿里不哥,统一天下。”
  赵谦突然心里一阵激动,如此一来,咱就不是偏安一隅的窝囊皇帝了,而是大一统的千古皇帝,那成就,那光辉,一定会光照九州,刷新历史。想到这里,呼吸开始急促,眼神开始热切,望着刘伯温,问道:“刘伯温,你说呢?”
  刘伯温斩金切铁地说道:“皇上万万不可。如此一来,我们失信在先,师出无名。一旦战事失利,将会孤立无援。”
  李善长上前一步,说道:“皇上,与蒙古人打交道,利益第一,信义第二。若是大将军所说可行,我们就背信弃义一回,那也无妨。不过,臣以为,大将军所说策略,具体实行起来,有三大难处。一是忽必烈前来签订合约,带了十万怯薛军。如今的怯薛军,虽然也是轻骑和重骑,但大都是宋人,契丹,女真,西夏,回回,阿拉伯等民族的杂牌军,真正的蒙古骑兵在中都城外一战损失殆尽,纵然如此,一会一旦打起来,若是一击不能成功,让忽必烈逃脱,我们三十三万对战十万骑兵,不说围歼了,能不能打赢都还是两说。若是让忽必烈逃过黄河去,投降阿里不哥,让阿里不哥统一蒙古,形势将会大为不妙。二是果真捉了忽必烈,以忽必烈为人质迫使八十万人马投降一事,可行性不大。邯郸的七十万蒙古大军虽说以忽必烈为大汗,然而手下分为无数派王公贵族,各自统属自己的兵马,忽必烈并不能命令这些兵马投降。若是忽必烈被擒,这些王公贵族无所依靠,与我们大宋仇深似海,必不会投降我们宋朝,而是会出城而走,向北投降阿里不哥。如此一来我们就帮了阿里不哥的大忙了。第三是,如今中都城表面上阿里不哥是大汗,其实真正掌权的旭烈兀,阿里不哥其实是一个傀儡。旭烈兀可不是一个庸才,而是一个天才。在蒙古,有四大汗国,一是蒙哥留下大汗汗国,二是察合台汗国,如今是察合台之孙媳妇兀鲁忽乃克顿监国,内乱不断。三是旭烈兀的伊利汗国,势力最大。四是金帐汗国远在以北的西亚,东欧地区。旭烈兀如今势力最大,战功最大,又有我们伪造的蒙哥遗诏,然而他却毫不声张,早已回师中都,却躲在一边,待阿里不哥和忽必烈打得筋疲力尽之后,一举出兵,打败忽必烈,然后拥立阿里不哥为大汗,其实是为了笼络人心,让二人属下兵马齐心协力,待统一蒙古,再推翻阿里不哥,自己当大汗。这一招绵里藏针,真是高明至极。若是仅凭我宋朝现在虚弱国力,必败无疑。因此,现在最重要的和忽必烈结盟,以五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资源对战阿里不哥,旭烈兀的一千三百多万平对国土资源,以我宋朝和忽必烈的六千多万人口对战旭烈兀和阿里不哥五千多万人口,以现在宋朝和忽必烈的一百二十万联军对抗旭烈兀和阿里不哥一百二十万人口,可以说,我们还占劣势。未来必定是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的长久消耗战。我们唯一的好处就是战争并未在我们的现在的土地上,普通老百姓不会受到战乱的波及。我们可以在这一段时间内休养生息,强军备武,壮大实力,而蒙古人则在这一段时间国力消耗殆尽,最后我们慢慢占了上风,打败蒙古人,实现统一。以上是臣的分析,是和是战,全凭皇上作主。”
  李善长的话犹如一泼冷水,从赵谦的头上浇灌而下,热血瞬间冷了下来。如此说来,咱一直都在做白日梦,以为自己的的形势大好,其实现实如此残酷。
  楞了好一会,说道:“大将军,以后好好跟李善长学学,别动不动就想着天上掉下馅饼来。咱决定了,立即出城,和忽必烈签订条约。”
  张坤满面羞惭,说道:“臣这次终于见识了高人,佩服得没脸见人。”转身对着聚集的大军大喊一声:“出发!”
  三十多万人来到城北十里开外,与忽必烈两军对圆。
  赵谦率领张坤,是龙是虎,刘伯温,李善长等数十人来到两军中间,忽必烈也率伯颜,子聪,董文炳,董文忠,董文用等数十人来到中间,一起下马对面走来。
  赵谦看到忽必烈瘦削的脸上憔悴了许多,满脸的胡茬子,心道这才过了大半年,忽必烈仿佛老了十岁。
  忽必烈突然张开双臂,走到赵谦面前,爽朗地笑道:“我的好安答,见到你,大哥真是犹如见到自己的亲人一样高兴。”说完就拥抱了上来。
  赵谦心道:“咱什么时候和你如此亲热了?”突然醒悟,忽必烈这是做给众人看的,表示两家亲密无间,稳定军心。于是也大笑着张开双臂,紧紧拥抱着忽必烈,说道:“好安答,见到你,就象燕子归家,老鹰归巢,一家人团聚。”
  短暂地拥抱之后,赵谦接过是龙手中的檀木盒,把盖子打开,说道:“安答,上次你送我黄金万两和一个礼部尚书,我现在也送你一个最珍贵的礼物。”说完递给忽必烈。
  忽必烈哈哈大笑,说道:“我安答送我的礼物,哪怕是一根鹅毛,也是天底下最珍贵的礼物。”说完接过盒子,看到了盒子的人头,疑惑地问道:“安答,这是谁的人头?”
  赵谦嘿嘿说道:“这是阿里不哥派来的使者,想要拉拢咱,一起对付安答。他真是小看了咱,咱与安答互敬互重,情深似海,哪是他能拉拢得了的。”
  忽必烈激动地说道:“安答果然是重情重义的好汉子,我忽必烈能与你结为安答,真是三生有幸。”
  忽必烈卫士搬出一张案桌,对面摆好两张椅子,拿出两份文书放在桌子上。
  忽必烈说道:“安答,如今情势危急,我们先签订合约。”
  说完拉着赵谦来到案桌边,对面坐下。
  忽必烈拿起一份汉字文书,递给赵谦,说道:“安答,这是预先商议好的条款,请你过目,若是没有意见,我们签字盖章,就算签订了盟约!”
  赵谦拿起文书,仔细看了看,与刘伯温心中所说条款一般无二。把文书放下,开心地说道:“合约先放在一边,我们安答重逢,不喝上三大碗,真是人生憾事。来人,上酒!”
  卫士搬出一张桌子,放上六个大碗,比上次的海碗就小了很多。是龙搬出早已准备好的酒坛,在忽必烈那边倒出三碗烈酒,然后一转坛底的机关,倒出三碗清水。
  赵谦端起一碗清水,端起来说道:“安答,来,我们喝上三碗。”
  忽必烈有些犹豫,转瞬就大笑道:“对对对,咱们安答难得见上一面,不喝上三碗,如何对得起长生天安排的缘分。”说完端起酒碗,在赵谦递过来的酒碗上一碰,一饮而尽,剧烈地酒气忽必烈一下没适应,喝下一大口之后,咳嗽了两下,然后一应而尽。
  赵谦也一饮而尽,装模作样地抿了抿嘴唇,然后又端起一碗清水说道:“好安答,来,我们再喝一碗。”
  忽必烈此时满脸通红,端起酒碗,说道:“安答敬我的酒,是最天下最好的美酒。喝!”
  端起酒碗,一饮而尽,然后大着舌头,说道:“我也敬安答一碗。”摇摇晃晃地伸出手臂,却端起赵谦面前的酒碗举起来。
  赵谦瞬间傻眼,只得端起忽必烈面前的酒碗,尴尬地说道:“来,我们喝!”
  入口剧烈地酒气直冲脑门,赵谦差点就晕了过去,强忍着不适,把一碗酒灌了下去,霎时喉咙,胃肠一阵火辣辣地刺痛。忽必烈端起酒碗,入口一愣,接着一口灌下,大笑道:“好酒,好酒。”
  笑过之后,说道:“好安答,酒也喝了,我们开始签订合约吧!”
  赵谦连呼了几口气,肠胃舒服了许多,尴尬地笑道:“好,我们签订合约。”拿起早已准备好的毛笔,在两份汉字文书上各自写下自己的名字,拿出玉玺,盖上大印。
  忽必烈也拿起笔写下自己的名字,用玉玺盖上大印,然后将自己那份合约交给子聪,对赵谦说道:“安答,如今我们在一条船上了。请安答立即发兵一百万,随我渡过黄河,与阿里不哥决战!”
  赵谦瞬间石化,楞了好一会,说道:“安答不是还有八十万兵马吗?”
  忽必烈说道:“不瞒安答,自从中都兵败,我的怯薛军丧失殆尽,新组建的怯薛军战力低下,而其他各国步兵一见形势不妙,不断有人逃走,如今还有五十万,士气低下。急需安答派出一百万大军提升士气,方能和阿里不哥决一死战!”
  赵谦紧紧闭上嘴唇,心里一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如今木已成舟,骑虎难下。转头对刘伯温说道:“刘伯温你看如何?”
  刘伯温低头说道:“如今之计,也只得派兵过河了。”
  赵谦心底懊恼,心一横,说道:“安答,如今我济州城只有三万骑兵,三十万步兵,十万水师,我让大将军张坤及军师刘伯温,副军师李善长率领四十三万兵马,随你过河。一切军事行动全凭大将军张坤调遣,若是有事,你可与大将军张坤商议!”
  忽必烈惊喜地说道:“可是在临安,涪陵两次打败我的大将军张坤?”
  赵谦说道:“正是!”
  忽必烈大喜道:“如此甚好。长生天不负我。”
  然后一拱手,说道:“情势危急,就此告别安答。安答珍重!”
  赵谦也拱手说道:“安答珍重!”
  忽必烈翻身上马,佝偻着身躯,打马而去!
  张坤也率领三十三万兵马,前去济州码头会齐十万水师,准备渡河。
  赵谦也翻身上马,率领三千锦衣卫,回转临安。
  一路上赵谦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夜里宿营噩梦连连。
  半月后回到临安,赵谦感到巨大的危机感,立即命李进传旨,第二日六部,监察院,翰林院等在京官员全部上朝商议如何应付这次危机。
  东方第一缕阳光照在正大光明大殿上时,赵谦从殿后转到大殿,罕见地没有叫乐师演奏自己的专用BGM,来到龙椅上坐下。大殿上乌泱泱地站了一百多号官员,看到赵谦进来。立即分两班站好。
  赵谦一使眼色,立即站了出来,面对各官员,将与忽必烈签订和约以及前线邯郸的情况说了一遍,然后退到班里。
  赵谦说道:“各位爱卿,前线形势不容乐观,有何良策,速速献上。”
  姚广仁站了出来,说道:“皇上,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了,我们必须放大招了。请皇上下达特急动员令,将全国所有厢兵聚集到黄河边,开过黄河去,帮助忽必烈守城。我研究过蒙古人的战法,蒙古人最厉害的一招就是能聚集全部人马,大汗亲征,一起攻击一个城,攻下之后,再攻下一个城。这样的好处是每攻击一个城都呈碾压之势,势在必得。我们就反其道而行之,蒙古人全部兵马攻击一个城,我们就放弃一个城,分散到山区野外,待蒙古人攻另外的城,我们就占领他们的空城。如此一来,蒙古人就不得不得分兵把守,久而久之,兵力分散,攻击之势下降,达到长久相持的形势,而拖得越久,对我们越有利。我们可以全民皆兵,厢兵开过黄河去,再从民兵中挑选精壮组成厢兵。只需一年半载,形成战力,再源源不断派到黄河以北去。拼到最后,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赵谦正要说话,宋希廉从班里站出来,说道:“蒙古人侵宋,三次都有忽必烈,占我河山,杀我人民。尤其第三次,更是杀害了临安数千官员,与我们宋人仇深似海。如此罪大恶极之人,皇上竟然与之签订合约,派全国之兵相助,真是助纣为虐。请皇上撕毁合约,调回四十万大军,坐看忽必烈灭亡,为自己犯下的罪过受到上天的惩罚。此乃天道,不可违也!”
  赵谦心底大怒,这个老夫子,懂个锤子。正要靠口斥责,张钰站了出来,说道:“宋老夫子差也。我们的敌人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一群蒙古人。现在,这群蒙古人互相打起来,若是我们坐看他们摆平内乱,待他们统一之后,一起再来打我们,请问宋老夫子,那时我们该如何?”
  宋希廉漏风的嘴巴蠕动了几下,结结巴巴地说道:“我们,我们可以与阿里不哥议和,互不侵犯!”
  张钰问道:“若是阿里不哥不与我们议和,一定要打我们呢?”
  宋希廉语塞,嘴里“这个,这个。。。”的不停,就是说不出一个句完整的话来。
  姚广仁站出来说道:“皇上派兵过河,是最英明的决定。第一是我们参与其中,我们就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若是阿里不哥占了上风,我们就帮忽必烈狠狠地打阿里不哥,若是忽必烈占了上风,我们就消极怠工,让两人达到一种平衡,长久打下去,拖得越久,对我们越有利。第二是不管阿里不哥和忽必烈谁胜谁负,最后肯定要打我们的。与其最后让战争发生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如派兵过河,把战场摆在蒙古人的土地上,让我们的老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安心修生养息,恢复国力。”
  宋希廉脸上一红,羞惭退下。
  看着群臣无人反对,赵谦说道:“既然众爱卿无异议,就这么定了。张钰,如今我们有多少厢兵,多少民兵?”
  张钰说道:“据兵部报上的数字,原四川有一百万厢兵,五百万民兵。收复黄河以南之后,这三个多月来各地组建厢兵一百五十万,民兵五百万。全国一共有厢兵二百五十万,民兵一千万。若是令大理,大光,暹罗,安南征集厢兵,还可征兵五十万。”
  赵谦说道:“散朝之后立即下令,从二百五十万厢兵中以及大理等地抽调五十万组成正规军,派到济州听候大将军调遣。其余二百五十万厢兵分散到黄河以北,以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的十六字方针,开展游击战。一千万民兵日夜操练,尽快形成战力,听候调遣。”
  张钰立即说道:“谨遵皇命!”
  赵谦问道:“众爱卿,还有何良策,快快献上。”
  沈璧站了出来,说道:“皇上,臣率领工部众臣日夜实验,终于造出了皇上所画的飞雷炮,威力无比,一炮能轰死数十人。请皇上下旨让户部划把钱粮物资,大量生产,装备到军中。”
  赵谦大喜,正要开口说话,一个人站了出来,说道:“皇上万万不可!”
  赵谦定睛一看,原来是新科探花,工部侍郎郭恒。赵谦耐着性子问道:“探花郎,为何不可?”
  郭恒说道:“皇上,若是为了打赢这场战争,放出毁灭人类的大杀器,我们人类的末日就快要到了。试想一下,一炮轰死数十人,我们就算有一千多万人,能经得起多少炮?臣在进京赶考的路上,一日错过宿头,在一个城隍庙过夜。那一夜,臣做了一个恐怖的梦,梦见了一个金发碧眼的老头,在一张纸上用鹅毛笔歪歪斜斜地写下了一行天书,然后这张纸落到了一个满面戾气的金发碧眼的年轻人手上,这个年轻人大手一挥,无数金发碧眼的人夜以继日地不停生产,造出了一大堆三个人高的巨大炸弹,然后这些金发碧眼的人把这些炸弹挂在一个个巨大的铁鸟身上,这些铁鸟轰鸣着飞上天去,然后把这些炸弹落到无数平民之中,地上冒起了巨大的蘑菇云,只见这些平民眨眼间在火海中化为了飞灰。一个个这样的炸弹,不停地炸开,我们人类最后竟然灭亡了。那一夜,我痛不欲生,痛入骨髓。我下定决心,我要尽我的所有力量,阻止皇上使用威力巨大的科技,哪怕牺牲我的生命我也在所不惜。”说完,一脸决绝地望着赵谦。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