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三国往事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全面伐蜀 下

第一百一十五章 全面伐蜀 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姜维进入北道数十里后,听说了诸葛绪军队后退三十里的行动。
  姜维立即下令,让军队趁机立刻回过头来,越过了桥头。
  当诸葛绪察觉自己上当时,蜀军已远远离去。追赶不及。
  至此魏军派出六万精锐阻止姜维三万兵马回师的目的已经破产。
  诸葛绪上了姜维的当。而姜维正一路朝阴平方向进军。
  且说,姜维从桥头至阴平进军。一路往南撤。
  姜维到阴平之后,开始召集兵马。本来想去往关城,姜维在得知关城失守后。姜维突然改变了进军方向。开始向白水进发。
  姜维军在南撤白水的过程中,在中途遇到了驻守在白水的廖化。
  于是,姜维和廖化一起去赶赴阳安关。但在去往阳安关的途中,一个叫汉寿的地方。遇到了张翼,董厥等蜀汉援军。
  姜维在张翼的口中得知阳安关已经失守了。再往前方阳安关走,就要遇到魏军了。
  于是,姜维果断下令。全部蜀军南撤至剑阁(剑门关)!抵抗魏军!
  姜维等人带领蜀军南撤至剑阁(剑门关),并在剑阁驻守起来。与快到剑阁的钟会军对峙!
  魏军这边,钟会开始命令大军朝剑阁方向进军。
  其实剑阁这个地方就在现在的四川剑阁县,西有相边的两座山,分别名为小剑山和大剑山。这里的地形非常地险峻。而且道小谷深,易守难攻。
  所以剑阁又称剑门关。剑门关从此就有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赞誉。
  姜维正是利用了这种有利于防守的地形。在此列营守险的。
  这时远在成都的后主刘禅也认识到了危机感。
  于是,刘禅派人向东吴求救。
  吴国这时候也不愿意瞎掺和魏蜀之间的战争。但处于三国现在的形势。蜀国一旦被灭。司马昭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吴国了。
  于是,吴国给了刘禅的面子。派出了丁封,孙异等去救蜀了。
  后来,钟会大军终于到了剑阁。
  但是钟会的大军被阻挡在了剑阁外的狭小道路上。进攻受阻了。
  钟会大军前有剑阁雄关。寸步难行。后有黄金,乐城,汉城三个军事重地。
  钟会意识到,现在如果再拖下去的话。就成了姜维战略“剑兵聚谷”的一颗任人摆布的棋子了。
  如果真要这样下去,钟会想。自己就比当年曹爽更惨了。
  钟会只能又干起了自己最擅长的,自己最拿手的,动起了笔杆子。
  钟会开始给姜维写劝降书。
  你想想一个大活人姜维,在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怎么会说倒戈就倒戈的呢?再说姜维也不是那种投降给魏国的叛徒。他对蜀汉还是忠心耿耿的。
  而钟会的想法是跟现实脱了节。他希望原为魏国草民的姜维,重回魏国的怀抱。
  于是钟会开始写劝降书给姜维。
  劝降书是这样写得:
  “姜维啊,你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怀着常人没有的雄才大略。你所作出的功绩,威震蜀汉。声名华夏。远近都留下了您的威名。每当我想到您的时候。都想让您归化为我们魏国的人才。历史上的吴礼和郑桥,都不能和您相提并论。”
  钟会在劝降书中先是大大地赞扬了姜维一番。说明姜维这样的人才,魏国求之不得。希望姜维能识时务一些。早日归降魏国为好。
  劝降书写得不赖,可是钟会的如意算盘终究打错了。
  姜维遇到敌人送来的劝降书。不但置之不理。姜维还继续连营加固,以防钟会。
  钟会为了把这次伐蜀,演得更逼真一些。还另写了一个檄文派人发到蜀国那边去了。
  钟会在剑阁这段时间里,闲得没事干。就发了一个伐蜀檄文。这个檄文不仅记载在《钟会传》中,还收录于《文选》之中。
  这个檄文的原文是这样写得:
  “往者汉祚衰微,率土分崩,生民之命,几于泯灭。我太祖武皇帝神武圣哲,拨乱反正,挫其将坠,造我华夏。。。。是以命授六师,龚行天罚,征西,雍州,镇西诸军,五道并进。。。。”
  这檄文的意思就是自从汉室开始衰败以来,我们魏国太祖武皇帝曹操为了解救天下万民之苍生。南征北战,建立魏国。后来受天命。来征讨你们巴蜀之地的。所以,以征西将军邓艾,雍州刺史诸葛绪,镇西将军钟会,五路并进。。。。
  钟会写这个伐蜀檄文的意思就是安抚巴蜀百姓。说我们是以天命来讨伐你们的!
  虽然钟会文笔俱佳,但是面对眼前的局势。面对剑阁的天险,还要以自己的武略攻之。
  钟会见姜维那边也不回复。多半是招降姜维没戏了。
  于是,钟会只得硬着头皮强攻剑阁。
  而这时的姜维只是沉着地列营守险。
  大家试着想想。魏军之前强攻黄金,汉乐城已经近两个月打不下来了。以这样的战斗力。安能一鼓作气攻下剑门关呢?只是钟会无奈地看着白白损兵折将罢了。
  在这种情况下,钟会攻关不克,只能引兵后退。而对面的蜀军则一直拒守在剑阁。
  而魏军正处于非常疲惫的状态。粮食快用完了。在这儿鸟地方,也供应不上。
  魏军面临弹尽粮绝的地步。
  而且魏军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前有狼后有虎。处于进退维谷的僵局。
  钟会军对剑阁屡攻不下。但剑阁又是通往成都的主要通道。不能放弃进攻。
  于是,在这危急的情况下。魏军军心开始动摇。钟会有了退军的想法。
  于是,钟会写信给邓艾商议退军之事。
  邓艾则不同意退军。他认为如今魏军已深入巴蜀之地。退军只会伤亡惨重地回去,还有什么颜面去见大将军司马昭?
  而这时的邓艾只是追击姜维到了阴平,他在听说钟会还没有攻下剑阁。而且还要退军。
  在这种情况下,邓艾开始上奏朝廷。言道:“今蜀贼已快被消灭完了。适宜乘胜攻之。我建议从阴平由邪径小道经过汉德阳亭(今四川剑阁西北)去涪(涪,今四川绵阳东)。出剑阁四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以奇兵冲击其腹心。还在剑阁守卫的蜀军必定会来回救。这样钟会可以两路并进。如果蜀军不来救援涪城。魏军就可以直接攻破涪城。切断姜维的后路,并可直接进攻成都了。”
  邓艾的着条奇策被司马昭他们采纳了。并下达命令由邓艾来执行这次行动。
  于是,邓艾开始挑选精兵来执行这次行动。
  邓艾是想与诸葛绪联合经江油避开剑阁,支取成都。
  但是诸葛绪不赞同。
  诸葛绪以自己只能受命阻拦姜维,不可自作主张为由。拒绝了邓艾联军之议,他率军东去,与钟会军会合了。
  钟会看到诸葛绪和自己会合了。
  心想:“要这个废物,没有什么用处。还不如扩大自己的军权,解除他的军权!”
  于是,钟会秘密上报朝廷。说诸葛绪在魏国全面伐蜀期间,表现得唯唯诺诺,不敢交战。
  最后,钟会以诸葛绪“畏敌不前”的罪名。剥夺了诸葛绪的军权。回归魏国。诸葛绪被人驾着槛车被召回了。其部下军队归属了钟会。
  钟会在处理好了诸葛绪的事后。邓艾开始行动了。
  263年十月,邓艾抓住姜维被钟会牵制在剑阁的机遇。邓艾亲自带着选出的万余人精锐部队。率军冒险而进。开始了偷渡阴平,南出剑阁的壮举。
  邓艾军从阴平道出发。一路上走了三百多公里的无人之地。
  特别是从阴平到江油,这一程,高山险阻。人迹罕至,十分艰难。
  邓艾军一路上只能凿山开路,修栈架桥。
  而行军的过程显得十分艰难。
  这一路上,山高谷深。邓艾军路上粮食也快用完了。十分危机。
  当大军行至走马阁山时,道路断绝。面对困难,邓艾身先士卒,遇到艰难险阻。让士兵们用毛毡裹住身体滚下山坡。一个个推转而下。攀登小道,凿山开路。越过了七百余里的毫无人烟的险域。
  “粮食运输困难,濒临危机。”在克服了这些难以想象的困难之后。魏军终于通过了阴平险道。
  最后,邓艾率军出其不意地直抵江油。
  江油据有石门。临着涪水,一面长江,三面悬崖。是和剑阁齐名的天险。
  这时蜀国江油守将马邈见魏军强大,畏战而投降。
  邓艾顺势率领魏军乘胜进攻涪城。
  邓艾军从阴平进入景谷旁道后。成都方面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了。
  刘禅于是令行都护卫将军诸葛瞻(诸葛亮之子)率诸军拒敌。
  邓艾的奇袭战略因诸葛瞻的来到,可以说是破产。
  但是邓艾并没有就此放手。
  而在蜀国,此时的南中督霍戈听说魏军偷渡阴平。也立马上书刘禅。请求批准出兵北上支援。
  刘禅则认为诸葛瞻军队庞大。远远超过邓艾军。认为击败邓艾是完全可以的。没有必要再派霍戈前去支援。
  于是,刘禅不批准霍戈带领援军北上的请求。只让远在永安的阎宇带领永安两万兵马回援。
  可是刘禅远远低估了邓艾的战斗力。
  自从刘禅派诸葛瞻来抗击邓艾可是诸葛瞻的大军到达涪城之后,却止步不前,在此待命。
  这时一同随军的尚书郎黄崇劝告诸葛瞻速速前行。占据险要,不要让魏军进入平地。
  但是黄崇屡次进言,甚至痛哭流涕,诸葛瞻却不为之所动,犹豫不决。依旧在涪城不前。
  结果被邓艾夺取了险地。
  后来,诸葛瞻督军到涪城,在途中遇到了魏军。并发生了战斗。
  结果邓艾率军大破诸葛瞻前锋。
  诸葛瞻一听前锋被破。就赶紧引兵自涪关后撤一百多里,被迫退守绵竹。
  诸葛瞻这次退守。又把涪关险城当成大礼送给了邓艾。
  进屯绵竹后,诸葛瞻才意识到自己在战略上已经铸成大错。长叹道:“我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帮助姜维。进不能守住江油。我有三罪,有何颜面再回去?”
  邓艾占领涪关后,邓艾知道诸葛瞻正带着全营士兵在绵竹等待自己来攻。
  于是,邓艾写了一封劝降信给诸葛瞻,信上说:“假如诸葛瞻投降了魏国,魏国会封他为琅琊王的。”
  诸葛瞻收到信后,大怒。当即斩杀了使者。并大声喊道:“邓艾,老子跟你没完!”
  邓艾见劝降不成,他立即派上自己的儿子邓忠和师篡等人。从左右两面进攻蜀军。结果魏军失利。
  邓艾大怒,邓艾想斩杀邓忠和师篡这两人。
  而两人跪地求饶。要求再战将攻补过。
  结果二人这次大破蜀军,蜀军伏尸数万。二人斩杀了诸葛瞻和尚书张遵(张飞之孙),黄崇等人。
  魏军进占绵竹,后来进入雒城(今四川广汉)。并向成都进军。
  绵竹之战,是魏蜀最后一战,因为绵竹的陷落,蜀军从此全线崩溃。
  刘禅和他的蜀帝国,最后的末日,快要来到了。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