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在263年,五月。司马昭终于下定决心讨伐蜀国。
并且,司马昭还颁布了讨伐蜀国的诏书。
263年,八月。魏国开始全面伐蜀的计划。
魏军分三路伐蜀:
征西将军邓艾受命率领士兵三万余人。从狄道(今甘肃临洮)开始。向甘松,沓中一带进军。直接进攻姜维。为了牵制驻守在沓中的姜维。司马昭还下达了命令,邓艾如果能活捉姜维就好。抓住姜维朝廷还要对邓艾有恩赏。
雍州刺史诸葛绪率领三万余人。进攻武都(今甘肃成县西北),高楼一带。以切断姜维的退路。
司马昭对以上两路还有一个交待,那就是如果抓住姜维之后东西两方面军(邓艾军和诸葛绪军)共同南下进攻巴蜀。
最重要的一路是第三路。
司马昭命令镇西将军钟会带领十余万兵。再分三路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进军汉中。然后再乘虚直取成都。大将军司马昭亲自为这一路作后方总指挥。
司马昭把这次伐蜀最重要的一路交给了钟会。那钟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早在262年,钟会就被司马昭任命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军事。
司马昭信赖钟会是有原因的。
钟会是颍川人(今河南长葛)。就是东汉朝廷扫灭黄巾军的那个地方。
钟会出身豪门世家——颍川钟氏。父亲是太尉钟繇,哥哥是钟毓。
钟会和他哥哥钟毓在当时魏国很出名。
那钟会是怎么走上来的呢?
据说太尉钟繇的几个儿子都很不错。其中长子是钟毓,幼子是钟会。
钟会很小的时候就很聪明,在但是有个朝中大臣蒋济到钟毓家做客。看到钟会非常吃惊。
于是,蒋济对钟繇说道:“这个孩子不一般,你看看他的眼睛就知道了。一点儿也不怯场。”
后来钟繇引见他们两个去见皇帝曹丕。
钟繇头一次见皇帝。因为紧张,吓得全身是汗。钟会则不然,钟会却好像没事一样,从容自若。
曹丕问:“钟毓,你怎么出了那么多汗?”
钟毓说:“陛下天威。臣战战兢兢。汗不敢出。”
于是,曹丕哈哈大笑。
由此可见钟会从小就很聪明。受到了当时魏国统治者的广泛赞扬。
钟会长大了。也是一直受到了司马氏的信赖。
前后司马师还是司马昭。钟会都一直担任朝廷要官。
在261年的时候,钟会升迁为司隶校尉。虽然人在司隶州,但只要涉及朝廷大小事务和官吏任免权的事儿,钟会无不插手。名士嵇康等人被杀。都是出于钟会的谋划。
钟会这个人城府很深,对人表面温柔,随和。但是内心却十分狡诈。
司马昭正是看中了钟会这点。才给钟会委以重任。
这次魏国伐蜀。就是一个体现。
接上文。自从魏国分三路大军向巴蜀之地气势汹汹地开来。
蜀国自从姜维得知钟会等人,在关中筹备攻打蜀国的事以来。姜维把此事上奏给了刘禅。要求蜀国加强戒备。
但是朝中有鬼,这个鬼正是宦官黄皓。
黄皓自称信了巫女的话,便在刘禅身旁谗言“敌人不会来。”而蜀国朝廷上下,文武百官竟然也不知道魏国准备伐蜀此事。
等到钟会,邓艾大军开始前往骆谷,沓中时。刘禅这才醒悟过来,国难降临。
刘禅得知后,下令派来廖化前去阴平支援姜维。之前,姜维曾建议刘禅派廖化赶赴阴平的。这次刘禅完全是随了姜维的意思来。
除此之外,刘禅还派了张翼,董厥等人前去阳安关口。防守钟会军。一同协助姜维抗魏。
同时,刘禅还采纳了姜维制定的汉中防御战略。即“剑兵聚谷”。
“剑兵聚谷”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蜀汉后期,姜维对汉中的军事部署作出了较大的调整。就是汉中地区作为蜀国防御前线,的军事防务与战略。
姜维的“剑兵聚谷”之策。就是将汉中的兵力适当收缩,以期集中兵力,打击来侵的敌人。并且加固城防,留下野地。以此来困败远来之军。最后乘着敌人劳师无功,准备退回之时,追击敌人,最后歼灭敌人。
姜维的“剑兵聚谷”战略,有点像诱敌深入,关门打狗。但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不失是一种御敌,奸敌之策。
刘禅下令部署了蜀军的战略行动。
但是当廖化和张翼,董厥的援军到达目的地之前,汉中地区已经失守了。
这也标志着姜维的防御战略“剑兵聚谷”近乎破产。
当时,在沓中的魏军势大。军队太庞大了。姜维被邓艾大军所牵制。姜维只好先退守阴平。
这时,魏国的另一路大军,钟会大军也已经快赶到汉中前线了。
姜维在阴平冷静地分析了一下当前形势。便下令诸将放弃汉中外围据点。并收缩兵力退守汉城(今陕西勉县东),乐城。姜维并且命令全军没有下令不能出战。违令者,斩!
由于姜维和蜀军疏忽。蜀军未对咽喉险道斜谷,骆谷,子午谷严加防守。竟然被魏国的魏兴太守刘钦抢先占领。
这样以来,刘钦给后续过来的钟会大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于是钟会大军就沿着斜谷,骆谷,子午谷,几路并进。直入汉中境内。
在这紧要关头,姜维遂下令部下监军王含,护军蒋斌各率兵五千,分别驻守乐城,汉城。
等到钟会大军到达汉中境内以后。只留了两万人围攻汉,乐二城。其中派护军荀愷围困汉城。前将军李辅围困乐城。
而乐城守将只用五千守军就粉碎了李辅的进攻。
这时钟会主力军则由钟会率领,只取阳安关口。
在此之前,钟会为了大军顺利到达阳安关口。还特意写信给汉城的蒋斌,顺利通行。
钟会主力军到达阳安关口时。钟会派人前去诸葛亮之墓祭祀。并派先行部队在阳安关口与蜀军激战。
在此时阳安关守将傅佥准备固守待援,但是同为守将的蒋舒却要想出去投降。
于是蒋舒和傅佥说:“现在贼军到了却不出击,不是好的想法。”
傅佥说:“受命保城,不是只为了军功。如果抗命出战,导致这里失守。死了也有负于国家。”
蒋舒说:“你以为守住这里就行,但我以为出战克敌才是功劳,我们各干各的。”
于是,蒋舒不顾傅佥的坚决反对。带兵出城。
而且傅佥还以为蒋舒带兵出城是为了去进攻胡烈。不然,蒋舒却带兵投降了胡烈。
后来,胡烈让蒋舒诈开城门。企图乘机进攻。
蒋舒照做了。
而阳安关守将傅佥一直战斗致死。魏军也很钦佩傅佥的忠心。
钟会听说阳安关已经攻下。便趁机大破了关城(阳安关之城)。钟会军还得到了一些战利品,一些余粮。
钟会军后来听说李辅军还没攻下乐城。自己反而攻下关城。
于是,钟会决定长驱直入,继续进军。朝剑门关方向进军去了。
这时的大汉中地区已无险可守了。
此时邓艾与姜维和廖化在沓中拼得你死我活的时候。邓艾率先让天水太守王欣前来助战。并派陇西太守牵弘在姜维大军前待命。金城太守杨欣前往甘松。
不过,姜维在听说钟会已经入侵汉中时,姜维担心阳安关失守。剑阁(剑门关)孤危。姜维便命令全军不作抵抗。且战且退。
正当姜维军准备从沓中返回蜀国时,魏军的杨欣开始追击姜维军。
后来在强川口两军展开了激战,姜维战败了。
姜维企图退守阴平,桥头一带。
但是魏中路军诸葛绪已从祁山到达阴平之桥头,切断了姜维的退路。
姜维在退军的路上,听说诸葛绪已经驻守在桥头拦住了去路。
姜维为了引开魏军,便率军从孔函谷绕到了诸葛绪的后方北道一带。并向魏军诈称要攻击。
而诸葛绪也不是傻瓜。他生怕自己的后路反被姜维军切断。
于是,诸葛绪命令军队慌忙地后退了三十里。
然而,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