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生存之地 / 第二十五章 有山名骆騋

第二十五章 有山名骆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金麃卫作为一个神秘组织,成员间彼此是不见面的。但它又有完整而细密的网络组织,成员间有一套发送和接收密令的独特方法。看过抗战神剧的同学们都应该知道怎么接头吧,原理相同。
  于是在不长的时间里,金麃卫各个成员都收到了这个特殊的任务。
  冷元乐这样做其实是冒着极大的风险。因为他并不知道金麃卫使是谁(自己擅自作主已经僭越了),皇上身边是否也有金麃卫的成员。如果皇上身边有金麃卫的成员,那你在金麃卫的组织内通知寻找太子,不是摆明告诉鲜于昭,那天见到的鲜于华玉是假的了么?但是若非这样,又能通过什么渠道找到太子呢?
  其实清虚也很懊恼,那天为何不让鲜于昭看看那副空棺,让他知道鲜于华玉的失踪并非小事,而是大麻烦即将来临。如今为了当时的一个谎,现在要费多少力气来掩盖,并且还时时防备露出破绽。一谎还需百谎圆,真是太累心了。
  很快地,全国各地的消息纷纷反馈给冷元乐。那时候没有照相这个玩意儿,只能是画像,然后在画像上注明身高、年龄等等。至于画像的水平,又要看各位卫使的水平。所以传到冷元乐手上的这些画像,真是各有千秋啊。
  不过其中一幅倒是引起了冷元乐的注意。虽说不十分像,但相似度已经达到了九成。
  这幅画像是从哪里传回来的?冷元乐看了看落款:江州骆騋山百草谷。
  江州骆騋山,离京城太过遥远,已经是属于边陲了。
  他怎么会出现在那里?或者说,是谁将他掳到那个地方了?或者说那边的金麃卫的画像只是偶然地相像罢了?
  无论如何,冷元乐决定去亲自看看。再不找到真正的鲜于华玉,他们几个人都顶不住了。鲜于昭这老头三天两头的就要往太子府跑,要来看他那宝贝儿子。
  每次鲜于昭要来,清虚就将那个小孩点穴让他昏睡,然后将他置于莲花露水中。鲜于昭很是不解,问清虚这是作啥呢?清虚总是回答他,莲花露水乃神圣之物,自己正在清理太子体内的不洁之物。啥不洁之物?乱力怪神之类的呗。
  虽然鲜于昭好糊弄,但也不能天天这样糊弄啊。夜路走多了都要撞鬼,天天糊弄皇帝,总有穿帮的时候。
  “国师辛苦了。”鲜于昭说:“近来朕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也不知哪天就要西去。这太子倒应早日醒来,学习打理朝政才是啊。”
  清虚赶紧跪伏在地,高声说:“皇上洪福齐天,万岁万岁万万岁。”
  鲜于昭笑道:“就算活一万岁,那还不是有西去的一天。”
  “皇上……”清虚额头沁出了冷汗。
  “我没有怪你的意思。”鲜于昭说:“但凡是人,总有生老病死,不必大惊小怪。何时西归,那也是天意。”
  “皇上……”清虚竟然不知如何接鲜于昭的话。
  鲜于昭咳咳两声,说:“你尽力救治玉儿吧,我也不打扰你了。”
  说完就由全喜扶上宝辇回宫去了。
  这老头儿是不是看出点什么了?清虚仔细咂巴着鲜于昭刚才的话语。似乎也没有别的意思啊。
  难道是这府中有人将消息透露了出去?
  妈的,在这危难时刻,无尘这个大秃驴和冷家那小子一个都看不到人影,倒是出来大家一起商量商量啊。实在不行,老子也撂挑子不管了。反正老子是孤家寡人一个,无牵无挂。一走了之,任凭哪个都找不到我。
  清虚这样想着,倒把自己气得不行。气完了之后,还是要想办法把这事办得漂亮些。
  有一个问题清虚一直无解。那就是自己动不动就大鱼大肉,酒肉穿肠过,为何还是瘦成竹竿?而无尘这老秃驴,清灯古佛,终日吃斋,反而长得肥头大耳的,是咋回事?这厮是不是有偷吃荤腥的不可告人之事?
  一想到吃,清虚的肚子又咕咕地叫了起来。遂吩咐下人给他弄了些吃的来。
  冷元乐甫一见骆騋山,就被它震撼了。只见万顷云海之中,一座黛青的大山若隐若现,如同一群骏马在云海间奔腾。
  冷元乐临行前,也打听了骆騋山的来历。古有言:马白毛黑鬃为“骆”,马高七尺为“騋”。据说该地盛产此类马匹,故以名之。
  但冷元乐认为只因其形似骏马,故名“骆騋”,而非此地擅养马。
  冷元乐倒没有过分纠结于骆騋山名字的由来,他只想趁天色暗下来之前进山一探。
  从冷元乐立足之地前去骆騋山,尚还有几十里山路要走。而眼前却有一条清澈的河流将他与骆騋山隔绝开来。
  本来对于这种小河小溪,冷元乐不会放在眼里。他可以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点水算什么?他贴着水面就可以滑到对岸。但他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对这里的情况一概不知,他还不想张扬自己,以免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河水静静地流淌着,对岸竹林掩映下,还有一些白墙青瓦。看样子是有人家的。对岸河边还有一只小船,不像是打渔的,倒像是渡人的。
  静静的小船,青青的竹林,都倒映在清澈的河水里。真是美呆了。再配上远处黛青的大山和缥缈的云雾,这真是人间仙境啊。
  可是冷元乐此行不是来赏景的,他要过河。
  “有人吗?”冷元乐扯起喉咙喊道。
  没人应他。
  “船家,我要过河。”冷元乐又喊道。
  还是没人应。
  冷元乐感到十分惊奇,难道这船不是渡人的吗?如果这里不是渡口,那人们是怎样来往两岸的呢?
  冷元乐一时间便拿不定主意了,到底是离开这里呢,还是再等等?或许实在不行的话,就施展轻功过河算了。
  正在他犹豫之间,身后来了几个人。
  “嗬,周聋子不知道咋了,也不推船过来了。”有人说。
  周聋子?难怪不得自己吼破了喉咙也没人应。
  “你们也是过河的吗?”冷元乐问。
  “是啊。”一个老者答道。
  这老者看了冷元乐几眼,问:“公子不是本地的吧?”
  冷元乐一愣,问道:“老先生何出此言?”
  “如若公子是本地的,当会知道周聋子的规矩。”老者说。
  “什么规矩?”冷元乐问。
  “若想过河,就看他高兴不高兴咯。”老者笑道:“我们都管这个叫‘随缘渡’。”
  “随缘渡?”冷元乐更加不解。
  “那可不嘛。”老者说:“他心情好了,推船过来渡人;心情不好了,一天都不见得过来渡人。这不是缘份吗?我等只好随缘了。”
  原来如此。
  “那此地除了周聋子,就再无其他船家了吗?”冷元乐问。
  “此地人烟稀少,渡河的也没有几个,哪里还有其他船家呢。”老者说。
  “老先生是本地人士么?”冷元乐问。
  老者一指对岸竹林掩映下的白墙青瓦,说:“对,老夫就是住那儿。要不待会儿小哥到寒舍歇一歇。”
  本来陌生人相邀,应该保持警惕。但冷元乐自恃有武功,再说了,跟本地人拉拉家常,了解一下当地情况,提前做个预备也是极好的。
  因此冷元乐也没有推辞,他说:“在下整日赶路,正是饥疲难耐,既然老先生邀请,在下就叨扰了。”
  老者嗬嗬地笑了,也不知是开心有远方客人来访呢,还是嘲笑冷元乐打蛇随棍上。
  冷元乐倒没有理会他,反正是你叫我去你家的,我就去呗,蹭吃蹭喝岂不乐哉?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