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生存之地 / 第二十四章 往事并不如烟

第二十四章 往事并不如烟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全爱卿……”鲜于昭心事重重地,用虚弱的声音唤道。
  “奴才在。”全喜应声而出。
  “全爱卿,今儿之事你如何看?”鲜于昭问。
  “皇上,太子死而复生,喜事啊。”全喜说:“俗话说得好,大难不死,必有厚福。皇上应该宽心才是啊。”
  鲜于昭摆摆手,说:“朕说的不是这个。”
  “不是这个?”全喜有些迷糊了:“那皇上所说之事是……”
  “你如何看待那副棺材?”鲜于昭问。
  虽然全喜看到那副棺材心里也堵得慌,但他也没有说什么,也不能在主子发表意见之前说什么。
  “棺材?”全喜装傻:“不知皇上所指何意?”
  “你不觉得那副棺材有些眼熟么?”鲜于昭问。
  “这个……”全喜迟疑了片刻,说:“这棺材也是按皇家祖制打造的,看起来……”
  鲜于昭看他说话吞吞吐吐,顾左右而言他,知他是不便,或者说是不敢说真话。便说:“全爱卿,你真不记得这副棺材?”
  全喜见打马虎眼不成功,只好作恍然大悟状,说:“皇上可是指他?”
  鲜于昭点点头,喃喃地说:“他终究是回来了!”
  全喜心头一凛,但还是镇静地安慰鲜于昭:“我看皇上这几日是因为太子殿下的事,忧思过重,导致精神有些恍忽了。”
  “全爱卿不必安慰我。”鲜于昭说:“肯定是他回来了。”
  “皇上不必忧虑。”全喜说:“他不是已经……”
  “都说当年太子府被一把邪火烧得干干净净,片甲不留,但是否真正找到他的尸骸了?”鲜于昭问:“还有他那儿子鲜于珩,是否真的丧生火中?”
  “皇上,这一切都过去了,何必旧事重提?”全喜说,心里却感叹道:人狠毒起来,连自己的亲哥哥、亲侄子都不放过!这到底是人性的丑恶,还是道德的沦丧?
  “我看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吧。”鲜于昭重重地吐了口气,语气缓慢地说道。
  当年太子府突起大火,整整烧了一夜,府中一个人都没逃出来。第二天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太子府,已经是一片焦土和废墟,空中飘散着令人作呕的脂肪被烧焦的味道。找到的那些“人”,不过是一段段被烧焦的残骸。当时也没有DNA技术,你说如何界定谁是鲜于暄?
  还有令人感到蹊跷的是,这大火烧了整整一夜,竟然无人去救火?这太子府又不是在荒山野岭,也不是在孤岛,而是在繁华的大街上。如此惨烈的大火,竟没有一个人晓得?而且,除了大火,整个府内竟然是鸦雀无声,并没有惨叫之声传出。难道在大火之前,里面的人就全部嗝屁了?或者说,早就逃遁了?
  鲜于昭倾向于后一种设想,就是说鲜于暄在逃遁之时,故意放了一把大火,以此掩盖行踪。
  那他如何逃离的?又逃到哪里去了呢?这十八年来,鲜于昭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这个问题。他甚至想,你这个该死的鲜于暄啊,我的亲哥哥啊,你快回来吧,就算是皇位还给你,我也愿意,就是不要再这样折磨我了。
  后来入殓之时,是谁说鲜于暄是横死,凶兆,不得入龙盘湖皇家陵寝,也不用祖制的金丝楠木棺椁,而要用这画满符咒的黑色巨棺?
  所有这一切,鲜于昭都不大记得了,但是,往事并不如烟。
  他以为一把大火将这副讨厌的棺材一烧了之,就万事大吉了。哪知后来想想,一把大火将棺材内的锁龙咒烧毁,不是解除了鲜于暄的封印,放虎归山了么?这一想,不由得手脚冰凉。
  “全爱卿,玉儿的灵柩怎么会是这黑色的棺材,按祖制不应该是金丝楠木的吗?”鲜于暄问。
  “皇上,未即位之皇子薨世,按祖制是不能入九龙峰的。”全喜说:“也不能用金丝楠木。”
  “那你确定这棺材就是御赐的么?”鲜于昭问。
  全喜一听,心想:这棺材都被烧了,也无法查证是不是真的御赐之物。但如果我说不是,那会牵连诸多无辜之人。算了,就说是吧,反正也无从查证了。
  “回皇上,这棺材的确是御赐之物。”全喜低眉顺眼地答道。
  “全爱卿如此肯定?”鲜于昭说:“我看与当日鲜于暄的棺椁有几分相似。”
  全喜一听,心道,这皇帝老儿又在诈我呢,我岂能上他这个当。
  “皇上还是忧思过重。”全喜说:“当年……已经被葬于囚龙渊,怎么会在此出现?”为了避讳,他隐藏了“鲜于暄”这三个字。
  鲜于昭一听,想想也是的,鲜于暄已经被困于囚龙渊,自己还怕个卵啊,真的是自己吓自己。这样一想,心里便宽慰了些,顿觉困意来袭,不由得打了个大大的呵欠。
  “皇上可是乏了?”全喜问道。
  鲜于昭点点头。
  全喜便吩咐宫人将皇帝的龙床收拾收拾,点了静心安神的香,自己扶着睡意朦胧的鲜于昭,轻摇慢晃地进了卧室,将他扶到龙床上,替他盖好被子,然后垂立一旁侍候着。
  讲真,当时全喜乍一看到停在太子府灵堂里的这副棺材,心脏也被猛烈地撞击了一下:这不是当年鲜于暄的棺材吗,怎么会在这里?
  他怎么这么肯定这是鲜于暄的棺材呢?
  因为这副棺材是旧的!
  而且这副棺材通体都发出诡异的味道,并且还可以看到棺材上面有铁链捆绑过的痕迹。
  当时全喜就暗暗地说这下可坏了!
  怎么坏了呢?
  如今鲜于暄的棺材出现在太子府,就证明他已经回来了。就算他没回来了,十八年了,定是有谁回来了。这京城不太平喽!
  但是他不能说啊,抵死也不能说。
  他就是靠着什么都“不能说”,才活到现在,已经侍奉二君了。
  对于当年太子府的大火,全喜同样也是心存疑虑的。这么大的火,怎么没有人听到动静?难道他们都被什么法术迷惑了,听不到太子府发出的声音?或者说太子府里根本就没有活人,而这把大火只是在毁灭某些证据?至于是什么证据,全喜还想不明白。又是谁在毁灭这些证据呢?是皇后马元珍,还是鲜于暄自己?
  当年鲜于昭并不是一把火将鲜于暄的焦尸火化,而是听信某人之言,将鲜于暄装入这副刻满锁龙咒的棺材里,困于囚龙渊。现在看来都是多此一举。当初一把火就可以解决的事,却因为有些人恶毒的想法,现在却搞出这多么事情来。
  话说,那棺中果真是鲜于暄?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