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秦末枭雄 / 第四十章 歃血为盟

第四十章 歃血为盟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清晨,一辆精致但不奢华的马车停在泗水亭大门口,一只大手掀开帘子,走出一位穿着朴素的年轻男子,在他之后,又有一位身形差不多年纪相仿的儒雅年轻人掀开车帘走下马车。
  两人下了马车后,那位老车夫很有默契地将马车停在街边,然后就那么坐在那里双手环胸闭目养神。
  两位相貌普通的年轻人并肩踏上台阶,刚踏上两级就被门口一值守的亭卒给喝住,两人只好驻足,穿着朴素的年轻人笑着说道:“麻烦告知亭长,就说雍容求见。”
  这位上次也阻拦过鲁能入亭的中年亭卒估计昨晚没睡好,打了个哈欠,不耐烦道:“什么乱七八糟的,天天这人那人来见我们亭长。我们亭长很忙,不见!”
  雍容没有任何恼怒,依旧心平气和道:“我们有要事与你们亭长相商,麻烦老哥通告一声。”
  中年亭卒冷哼一声,靠着门框,头一歪,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雍容无奈一笑,只好搬出身边友人,“我无名卒一个你不认识我正常,但我身边这位可是我们沛县王家未来家主王陵,想必......”
  那亭卒不耐烦摆摆手,“不管王陵还是马玲黄陵我都不知道,回吧,别打搅我打盹。”
  雍容与王陵相视一笑,正不知该如何时,正好有一位亭卒从里面走出,雍容抱着试一试态度,说明了来意,好在这位亭卒脾气没有那么臭,热情地让他们稍等片刻,然后转身跑进亭里通报去了。
  没多久,白衣飘飘的年轻亭长出现在门口,然后热情地把两人领进亭里的那座唯一凉亭中,让仆妇摆些果蔬茶水就算是款待两位风尘仆仆前来造返的两大豪族子弟。
  三人落座后,林启年亲自给两人倒了一杯茶,三人轻轻碰了碰茶杯,以茶代酒,一饮而尽。
  林启年看着王陵,笑道:“想不到与王公子第二次见面会是在这里。”
  王陵轻轻摇头,“以前在张小娘酒肆见过几次,不过那时你还是疯疯傻傻的模样,到你头脑好了后,今日确实算第二次见面。我也想不到第二次与林公子见面会是在这泗水亭里,更没想到只数月未见,林公子就已是一方亭长,王某佩服!”
  林启年笑着摆手道:“王公子过奖了,林某能有今日纯属运气。”
  王陵没再多说什么,只是低头默默喝茶。
  雍容喝了一杯茶后没再续杯,直接说出此次拜访来意,“我与王兄私底下已经商量过,可以无条件支持起义大业!”
  林启年望向王陵,后者虽然面无表情,说话时却不失豪迈气魄,“我王陵虽无才无德,也无多大野心,之所以能支持你做起义大事,只是因为看不惯这世道,自己无能为力改变这世道,既然有人能站出来,也愿意站出来,那我王陵没有什么本事,只有一点家业,出点钱倒是可以。我王家花些钱若能改变一点这世道,那也不枉费这些小小付出。”
  林启年忍俊不禁道:“要支持起义大业可不只是一点点付出啊。”
  素来不苟言笑的王陵破天荒会心一笑。
  雍容轻声问道:“这种事幕后不只是亭长你一人吧。”
  林启年嗯了一声,“目前我已经与县衙里的主吏掾萧何萧大人,狱掾曹参曹大人,还有县蔚夏侯婴夏大人达成共识,如今一切准备就绪,只要你们这东风一吹,起义大业就可风风火火地进行下去了。”
  雍容抱了抱拳,微笑道:“小小年纪就能拉拢县衙几位大人物加入起义队伍,仅凭这一点,雍某就无法做到,不得不佩服亭长的能耐呐。”
  林启年也抬起手臂拱了拱手,笑道:“我何德何能啊,不过是你们赏脸给我面子罢了,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只不过将我们这些志同道合之人聚拢一起共事罢了。”
  雍容笑着举起茶杯,“亭长过谦了。”
  沉默一阵的王陵突然问道:“亭长可否说说这起义大业?”
  林启年点了点头,轻声道:“暴秦如何不把我们百姓当人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也是为何我们要起义的根源所在,而我们要偷偷摸摸起义无法光明正大揭竿而起的根源在于,除了少数人如萧何曹参外,其他那些朝廷命官并不在意我们百姓之苦,反倒忠于朝廷,有些还会变本加厉剥削我们这些底层百姓。大权掌握在他们手里,我们想要揭竿而起只能暗中凝聚实力,待时机成熟,就可由暗走向明,届时......”
  说到这里,林启年站起身,笑脸灿烂,意气风发,“届时天下大乱,这天下就是我们这些乱臣贼子的天下了。”
  “什么苛捐杂税,统统滚蛋,既已造反就无须搭理大秦一切规矩,视秦律为粪土!我们自定规矩!”
  “男子汉大丈夫,要么在乱世中沉寂,要么在乱世中崛起。”
  “我们有幸生逢乱世,这是一次大机遇,更是一次大挑战,成则为王败则身死道消,别无选择。”
  最后,林启年坐回位置,望着面前两人,神采奕奕,“乱世因我们起,也要因我们结,只要踏上这艘大船,日后封王拜相指日可待也。”
  雍容激动地攥紧双手,“我雍容无才无德,更是手无缚鸡之力,上不了战场,也坐镇不了幕后指点江山,只会赚点财物,若能以财物为起义大业做点事,此生也不算碌碌无为了。”
  林启年举起茶杯敬了这位憨厚老实的年轻人一杯,轻声笑道:“兄弟这就谦虚了,说起来你们才是起义大业的重中之重啊,哪怕我们野心再大兵力再多,没有你们财力支撑也寸步不行。”
  雍容仔细想了想,好像是这么回事啊,于是这位其貌不扬的年轻人傻笑着挠挠头,好似忽然发现自己也挺有用而开心。
  王陵轻轻一口一口喝着茶,林启年的一番话没有让他热血上头拍着胸膛说着义愤填膺的豪言壮语,素来不苟言笑的王家未来家主只是想想百姓的不容易想想这世道,轻轻叹息一声。
  他生于钟鸣鼎食的王家,自幼没吃过苦,按理不会理解底下百姓之苦,更不会愤世嫉俗,毕竟生在王家,不愁吃不愁穿,世道再如何崩坏也影响不到他王家。可王陵就是与其他富家子弟不同,他不同于同族族兄,也不同于其他膏粱子弟,比如雍齿。他虽与后者交好但不意味着他们观念就会一致,雍齿是享乐主义者,这辈子不愁穿不愁吃,活着只为享乐,而王陵不同,他还有梦想。
  或者说野心。
  他希望这辈子能做点力所能及之事,比如改变这令人失望的世道,好让普通百姓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他之所以有这种与膏粱子弟明显格格不入的雄心壮志,有这种知百姓苦更知其所以苦的“觉悟”,并不是说他天生就生有一颗菩萨心肠,仅仅是因为他有一个善良温柔的母亲。
  那位出身贫寒的妇人虽有幸嫁入豪门,过着衣食无忧的富足日子,却一点都没有忘本。身在富足的王家,却依旧忘不了以前过着的那种苦日子,每当上街遇上极为困难的百姓,她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有一次她上街购物遇上一位欲卖身葬母的小女孩,问清详情后二话不说就收留了那小女孩,将她留在身边服侍自己并帮她好好安葬了母亲。
  正因为一直心心念念百姓之苦,所以妇人从小就教育王陵,要尽己所能善待他人帮助他人,不能因为自己足够优越,就可以随便欺负比自己弱小之人。
  在这样心存善念的母亲教导下,长大后的王陵深知百姓之苦,所以有些忧国忧民,有些抱负,有些野心。
  如今有一个能施展抱负、能实现野心的机会摆在眼前,他岂能不心动?岂会不激动?
  只是不善言辞的他并未说出豪言壮语表达出来,他最后只是放下茶杯,深深看了一眼那白衣少年,问道:“什么时候才需要我?”
  林启年微笑道:“时时刻刻都需要你,不怕你笑话,其实起义大业已经开始,只是因为缺钱所以一直停滞不前。”
  雍容双眸明亮,激动不已,“那就赶紧凑钱啊。”
  王陵站起身,望着林启年,“你给个大致数目,回头我与雍容就会送上门。”
  林启年笑着摇摇头,“不用送到这里来,你想想啊,你们送来一箱箱真金白银,那岂非太惹眼了?嗯,你们先不要急着离开,既然大家都踏上了同一艘船,那就立个誓约吧,也让你们安心,钱也花得值。你们再稍坐会,我去派人请萧何曹参他们过来。”
  王陵和雍容继续留在亭子里,林启年派人出去后就去做立誓约准备。
  等他准备差不多时,萧何曹参还有夏侯婴都纷纷赶到了。
  众人齐聚议事堂。
  曹参一进来,看着桌子上摆放有六块盛满清水的瓷碗,边上还放着一把匕首,不明就里,问道:“小年,你这是要闹哪样啊,说有急事相商害得我们马不停蹄赶来,然后...你要给我们喝水?”
  林启年翻了个白眼,没搭理曹胖子,笑着与萧何还有夏侯婴介绍王、雍两大财主,“这位是王陵,你们相对会熟悉些,这是雍容,他有个同父异母兄长雍齿......”
  最后,林启年欣慰笑道:“之前我们一切准备就绪只欠东风,现在东风也有了,是时候大展身手了。”
  “今日召集大家齐聚一堂,无他,只是歃血为盟!”
  “我们六人各有千秋,既然有缘走在一起,又有幸志同道合,更有心共筑起义大业。但哪怕如此,我们也需立下盟约,让我们真正同心协力,一起揭竿而起,一起推翻暴秦,一起创造我们人人所向往的美好世道!”
  林启年第一个拿起桌子上的匕首,轻轻在掌心一滑,顿时鲜血直流,然后握拳,让鲜血分别滴入六碗清水中。
  接着是萧何默然接过匕首,同样滴血入碗。
  夏侯婴,王陵,雍容,哪怕是最爱耍嘴皮子的曹胖子也破天荒沉默着照做。
  六人默然举起手中碗,重重一碰,齐声道:”为起义大业!”
  然后,六人齐齐一饮而尽。
  秦始皇末年八月初一这天,泗水亭议事堂有六人歃血为盟。
  很多年后,史书上将这一盟约称为——泗水六盟!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