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夕阳下。
沛县一邻河长街上,一身素白的林启年牵着同样一袭白衣的吕雉,悠悠然走在这条比往日热闹不少的长街上,两人身边紧紧跟着一个比他们还要兴奋开心的粉红少女。
入秋以来,民间第一个习俗节日是中元节,然后再过一个月就是更为隆重盛大的中秋节,后者一旦翻篇,文人骚客经常感怀的这个秋季也就接近尾声了。
大秦民间素来有过中元节的习俗,按本地土话说这叫过鬼节,说是阎王爷在中元节这一天大发慈悲,广开鬼门,让那些鬼物离开地狱前往阳间与它们亲人相逢,以慰相思之苦。不过这种传说对于成人孩子而言并不觉得瘆人,他们过这个节日更多的只是习俗需求做个仪式罢了。
中元节这天除了摆一大桌菜祭拜祖宗,还有一个两千多年后已消失但目前还保留着的摆河灯习俗,届时人们会在油灯上写下愿望,让这个“愿望”随灯逐流。人们通过这种习俗,只是希冀着心愿能达成。有些人会写下一些生前还未来得及说的心里话告诉阴间的亲人,有些人会许下心愿希望未来某一天能梦想成真。
今天正是一年一度的中元节,天公又作美,万里晴空,所以摆河灯这习俗就没有因为天气原因而被落下,人们齐聚河边,有人摆小摊,有人枯坐河边不摆河灯却看别人摆河灯,有稚童在河边嘻笑打闹,这样一副热闹场景一直沿着河边蔓延开去。
林启年欣赏着长街下方河岸的热闹景象,会心一笑。
这还是他来到这世上第一次见到如此热闹景象,本以为在大秦剥削统治下,百姓只会整天愁眉苦脸,不曾想会有这般情景……看来在百姓心中,不论日子多苦,生活总还是得过的,尤其是一些特别节日。
林启年以只有自己听到的声音轻声感慨道:“只可惜这种热闹景象以后恐怕很少再见到了。”
乱世一起,大多数人颠沛流离,谁还有心情祭祖赏灯?
吕雉只听到身边心仪男子嘀咕一声,却听不清说了什么,于是问道:“小年,你刚说了什么呀?”
林启年笑着摇头道:“没什么,只是感慨好久没见到这番热闹景象了。”
说起这个,一直紧随他们的吕媭就来了兴致,滔滔不绝说道:“这哪算什么热闹,你没见过我家乡那边,每年中元节,河边最为热闹了,有小贩摆各种摊,河边人挤人,河面上都是各种河灯,很多人在那里许愿呢。相比之下,你们沛县这里就显得寒酸了些。”
林启年忍不住笑道:“你们沛县?如今你也是沛县人了,可不能看轻这沛县啊,说不定日后你就要嫁给沛人,大半生都在这里度过,若是不喜欢这片土地,那活着多苦啊。”
吕媭撇了撇嘴,“谁说我以后就一定嫁给沛人了,还有我刚来沛县没多久不习惯不行吗,怀念生活了十几年的家乡不行吗?”
林启年笑着一连说了好几个行行行,然后与吕雉相视一笑。
三人又逛了一会,然后在吕媭建议下,来到河畔,买了三盏河灯,选了一处空位并排坐在河畔,开始准备许愿放河灯。
今日天公作美,坐在河边许愿之人很多,此时林启年身边就有一家四口除了妇人手中抱着还在襁褓中的小儿外其余三人并排而坐,临近林启年而坐的是一位其貌不扬的年轻人,应该就是这一家之主。
年轻人眼神温柔看着妻子大儿子许完愿,放了河灯,才笑脸温煦地提笔在一片竹简上写下心愿,然后放入河灯里,再将“已许下愿”的河灯放在河面,与多数河灯随波逐流,没多久他就找不出刚才自己所放河灯已漂到哪里。
年轻人凝视着满河明亮河灯,会心一笑,轻声对身边妇人说道:“今年点河灯人比往年都多啊,我们刚放入眨眼间就找不到踪迹了。”
妇人温柔笑道:“反正最终等到油尽灯枯也会沉下去,最终都能被河神看到,寻它踪迹做甚。”
年轻人温颜笑道:“夫人所言在理。”
放完河灯就可以说出心愿,于是如往年一样,年轻人忍不住好奇问道:“夫人,你刚才许的什么愿呀?”
她娇羞地低下头,低声道:“今年不告诉你。”
年轻人笑了笑,倒也没有穷根问底,倒是坐在妇人另一边的大儿子却兴高采烈说出了心愿,“爹爹,我今年许了一个心愿,希望我们一家健健康康无病无灾平平安安无忧无虑过一生。”
妇人伸出一手笑着温柔地抚摸着儿子脑袋,赞了声我儿长大了懂事了。
年轻人笑着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若是再往前推几年,他或许会拍着胸膛对儿子说,世道太平,只要我们不犯错不犯法勤劳肯干总会有好日子过的。只是这几年接手家族生意去过很多地方,见过太多家庭家破人亡,见过太多老弱妇孺独守空屋,让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看见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妇人站在自家破败屋檐下,神情木然地眺望远方,只是希冀着有朝一日那道熟悉身影能出现在面前,哪怕她已知道他已永远不可能再回来,但她心中还是抱着丝丝侥幸,希望总有一天他会出现在眼前,日复一日,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女子越发憔悴,瞧着都不如半老徐娘,至少后者还风韵犹存,而她却如行尸走肉。后来年轻人再经过那个小村庄,却不见那个人,只有那破败屋子更加破败,屋子四周杂草丛生,经过打听他才知道,原来没多久那名年轻女子已随她夫君去了。
年轻人正是如今掌管雍家所有生意的雍容,他轻轻叹息一声,如今世道虽然太平却也“不太平”,苛捐杂税压得底下百姓喘不过气但还能苟活,一家人咬咬牙多卖力干点活也就过了,可无休止的劳役,尤其是有去无回的劳役,彻底把一家希望给毁灭了,彻底的家破人亡。如此世道与春秋战国时期又有什么两样,不都是死的死残的残?
大概是见过太多这种底下百姓悲惨的一面,所以他就希望尽己所能多帮助一些人,尽量与人为善,如此至多也就是尽自己绵薄之力多做点力所能及之事,至于改变世道之类的,他也做不到,也不奢望。
千疮百孔的世道会是那么容易就能改变的?仅靠他就能改变?
雍容暗暗长叹一声,视线低敛,凝望着满河河灯,想着自己刚刚许的愿,没来由希望这世上真有什么河神,希望它能够让天底下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雍容收回视线,余光正好瞥见身边看似少年郎却是年轻人一般成熟打扮的白衣少年在竹简上写下了心愿,心中微微一颤。不由多观察一下这气质不凡的少年,看到那张脸,哪怕是见过不少世面的年轻人也不禁一阵失神,世间竟有如此英俊少年郎啊。
但最让雍容震撼的还是身边这个少年郎所写心愿,只有两字,却深得他心。
世道!
等少年郎许完愿放了河灯,雍容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打了招呼,“你好,我是雍容,刚才不小心看了你写的心愿,实在不好意思。”
林启年转过头微微一怔,先前周勃把雍家情况告诉他时他还在琢磨下一步该如何计划与那位雍容认识,如何扳倒雍齿,不曾想竟然会在这里偶遇人称“活菩萨”的雍容。
林启年在稍微失神后就笑着说道:“我叫林启年,开启的启,颐养天年的年。”
林启年又笑道:“这心愿虽然确实是我的心愿,但看到就看到了也没什么,难道被你看了就不灵了?何况我也只是弄着玩玩,因为我根本不信靠这河神就能改变什么。”
雍容深以为然点点头,轻声道:“是啊,世道如此,靠河神又能改变什么呢,河神若真显灵,这世道也就不是如今这模样了。”
林启年深深看了雍容一眼,“看得出雍公子还是个对世道不满之人啊。”
雍容会心一笑,“想必林公子更清楚,对当今世道不满的可不会是只有我一人吧,林公子刚才写下世道这个心愿,莫不是希望有朝一日世道能变好吗?”
林启年望着满河河灯,吐出一口气,轻轻摇头道:“按朝廷这种作为,把希望寄托在朝廷身上永远不可能实现,要想世道变好,无他,唯有改变世道,改变成我们想要的那种世道。”
雍容长叹一声,“要想改变谈何容易啊。”
林启年说道:“要改变世道其实也简单,每个人做好力所能及之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谋出谋,力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有共同目标,想不成事都难,难的只是人人是否能做好力所能及之事。”
雍容沉思片刻,凑近一点低声道:“你这说的好像是造反啊。”
林启年一本正经道:“既然要改变成我们自己想要的那种世道,自然得推倒暴秦才行,难不成雍公子还想靠嘴皮子说服那些朝廷命官?”
已经知道雍容为人,所以林启年不怕他会多嘴,何况向他透露一些想法,或许还能得到他的支持也说不定。
雍容沉默半晌,突然笑了笑,问道:“不知林公子心目中的世道是怎样的?”
林启年目视远方,笑脸灿烂,“我想要的世道啊自然不是现在这种户户家破人亡的局面,其实要求也很简单,每个人做好各自角色就行。幼儿就应该好好读书,每家每户有书声琅琅,这些学子只需安心读书,他们有父母家人陪伴,不必年纪轻轻就家破人亡成为孤儿。妇人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不必担忧某一天自家丈夫被突然抓去当苦役。青壮男子应该在外努力赚钱养家糊口,也不必担心有朝一日被抓而一去不复返。老人更应该含饴弄孙,安享晚年,而不是临了还担惊受怕,还得扶养尚未成年的孙子。”
林启年转头看着雍容,笑问道:“我所向往的世道怎么样,要求不算过分吧?”
雍容呆呆坐在那里,默然不语。
不知过了多久,雍容蓦然转过头盯住这位少年郎,低声问道:“林公子有这番想法,可是已有改变世道之决心,若有,我希望我也加入!我别的没有,出点钱倒是可以。”
林启年讶异地瞥了眼雍容,想不到一言两语就把这位活菩萨说得热血沸腾而要加入起义队伍,早知如此早知有这人早就该忽悠了啊。
林启年没有急着答应,只是问道:“雍家由你做主?想怎么花钱就怎么花钱?”
雍容点了点头,“虽然我不是家主,但财务都掌握在我手上,何去何从自由我说了算。”
林启年拍了拍雍容肩膀,站起身,“到时我会再联系你,希望届时需要出钱出力时可别扭扭捏捏的。”
走了两步,好似想到什么,林启年又走回来俯下身,凑在雍容耳朵轻声道:“听说沛县豪族除了你们雍家,还有王家,既然是两大豪族想必多有往来,可否认识可靠之人,说服他一起加入起义队伍,好壮大我们的队伍。”
雍容激动道:“有!我觉得王家王陵比较可靠,他虽然与我哥走得比较近,但与我关系也很好,而且几次与他闲聊也看出他也是个对世道不满之人,与我一样也很想改变世道,只可惜不知道怎么做,现如今有林公子带头,我想王陵一定也会加入!”
林启年笑着点点头,“很好,但一切要秘密进行,可别让第二个人知道,包括你的任何家人。哦,对了,我是泗水亭亭长,有空可以来亭里聊聊天喝喝茶,谈谈人生,谈谈理想也是不错的。”
雍容惊讶望着渐行渐远的白色身影,这年纪轻轻的居然就当了泗水亭亭长?!
回去路上,林启年侧目望着河边热闹景象,忽然心中萌生一个想法。
或者说一个决定。
日后我揭竿而起,我林启年定会尽己所能保障我后方百姓不受战火波及,还你们一个安稳日子,你们只要做好后勤保障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