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汉将之马革裹尸 / 第十四章 临戎而歌 上

第十四章 临戎而歌 上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武陵郡,秦时为黔中郡,郡府设在临沅县;汉高祖时改为武陵,意为“止戈为武,高平为陵”;光武中兴后,郡府仍设在临沅。
  临沅地势复杂奇特,南、北皆头枕绵延山川,中间低洼。东部为沅、澧水下游及洞庭湖平原,湖汊交错;西部与武陵山脉中的雪峰山相连。
  建武二十五年,即公元49年春,马援大军抵达临沅城,在城外安营扎寨。
  捕虏将军马武带着耿舒、吕种等将阔步走入马援中军大帐,道:“伏波将军,为何不直接入城,而选择在城外安营?若蛮夷夜里突至劫营,我军岂不危矣?”
  马援微笑道:“我军四万余众,仓促征召于十二郡,又是远道而来,若全部入城,难免不与城内吏民摩擦!今背依城垒结营,若蛮夷果真趁我等行军日久,人困马乏,胆敢夜间来袭,倒是求之不得,正好毕其功于一役啊!”
  耿舒道:“沿道并未探得蛮夷踪迹,应是已闻讯远遁。二位将军可以安心休息,养精蓄锐,明日再商讨方略。今夜,末将请命,值守大营!”他年龄不到四十,比马援和马武要年轻二十余岁,正是年富力强、血气方刚之时,故主动请求守夜。
  马援笑道:“耿将军体谅之意,我等老朽心领!适才我在营寨四周观望许久,此处地势复杂,山川平原犬牙交错。蛮夷若来,既可从山中杀出,也可自平地奔袭,甚至走水路亦能突然而至!我军初到,不得不防!故我与捕虏将军两个老卒分作两班,今夜我与耿舒将军警夜,明晨捕虏将军与吕种接替,轮流值守!”
  耿舒道:“伏波将军过于谨慎了吧?蛮夷如来,耿舒一人足矣!”
  马武道:“伏波将军是主将,要值守,今夜亦当马某先来!”
  马援道:“先照我所说行事吧!全军分作前后营,我与耿舒将军率一万部众驻守前营,马武将军率余人入后营休息!”
  夜深人静,军中巡夜的更声清脆响亮!耿舒目光炯炯,带着卫队满营游走巡视,以防哨兵打盹,自己还不时登上戌楼向远处的漆暗中眺望!
  临近破晓,仍是一切如常。此时正值初春时节,旷郊野岭的冷风不时飕飕袭来,耿恭料那蛮夷必不敢至,此夜已安然无事,索性在辕门内侧不远处,升起篝火,与卫队围成一圈,坐地取暖!
  中军大帐内依旧灯火通明,马援坐在灯下看书,精神矍铄,孜孜不倦。忽然,他放下手中之书,迅速起身,俯卧于地,半晌不动,然后疾步出帐,伏在地面侧耳倾听。
  耿恭等见他举动古怪,知道情况有异,当即打起精神,带着卫队迅速跑来。
  马援站起身,道:“蛮夷已至!传我将令,命积弩营火速登上寨墙控弦;你和爰寄生率部在左营门旁蓄势待命;叫醒吕种,令他和孙永各率其部在右营门内整军待命;我亲自镇守中门!”
  耿恭久盼疆场,此刻见战事忽至,兴奋异常,但听得马援此令,心里略感失望,但口中还是应一声“诺”后,立即转身去执行了!
  马援快步登上寨楼。果然,没多久,远方漆黑的夜幕之中就传来窸窸窣窣的树叶晃动之声,越来越密集。逐渐的,绵延起伏的山峦轮廓中分离出一团团黑影,向着汉军营寨方向蠕动,速度越来越快!最后,分散成无数的黑点,呼啸而至。
  马援下令开弓,一阵密集矢雨,万箭齐发,黑暗之中顿时传来一阵阵惨嚎之声。然而,来袭之人异常彪悍勇猛,竟然不顾生死,丝毫不在乎同伙倒地,而是继续冒着汉军的矢石径直冲至营前!在火光的跳跃照耀下,其面目时隐时现,个个脸上色彩殊异,皆是青面獠牙厉鬼状,狰狞恐怖!
  马援见左右汉军露出恐惧之色,从容笑道:“诸君莫非忘了我军营前的沟堑了吗?”
  话音未落,黑暗中又传来一阵阵惊呼惨叫,无数黑影落入壕沟。马援见状,立刻传令放下吊桥,左右营汉军同时越过堑壕雷霆出击!
  两队手执刀剑火把的汉军如同两条火龙冲入暗夜,盘旋飞舞,不多时交汇在一处,瞬间照亮敌阵。
  马援下得寨楼,正欲翻身上马,忽觉身后有人拍打自己肩膀,回头一看,原来马武已披挂整齐,站到身后,笑道:“伏波将军一夜未眠,此刻必已疲惫,请在帅位继续指挥!俺马武大梦方醒,精神已足,正想活动筋骨,这点毛贼留给我吧!”言罢,转身上马,喝令开门,径直率众杀出。
  马援只好复回寨楼观望战情。此时天光破晓,敌势已衰,三支汉军如入无人之境,纵横驰骋,势不可挡!来袭敌众实在支撑不住,顿如决堤之水,转身溃散。汉军乘势掩杀,随后直追!敌众夺路逃至山边,没入竹林!
  马援眼见冲在最前的耿舒还要继续追入漫漫深山老林,恐其有失,连忙传令停止追击,鸣金收兵回营。
  那耿舒正杀的兴起,本想一鼓作气彻底歼灭来敌,忽闻马援下令收兵,顿时气得吼声连连,战刀虚空乱劈!然而,他究竟是将门世家出身,深知军法如山,丝毫不得违背,无奈之下,吩咐喝令追击,就地清理战场,自己则纵马回营来找马援理论!
  见到马援,耿舒大声质问道:“此刻蛮夷已败,我军士气锐盛,正好乘势全部剿灭,以除后患!伏波将军何以在此关键之时下令停止追击,白白浪费如此天赐良机?”
  马援知他缺少山野作战经验,毫不介意,耐心说道:“将军难道没听说过‘穷寇莫追,逢林莫入’?适才取胜,一是因为敌众主动来袭,猝不及防我军已有准备;二则在平地厮杀,正是敌所之短,我军之所长,所以如此轻易就将其击溃!然而此时蛮夷已逃进山中,潜入竹林,地势不明,虚实莫测,形势已不利我方,而利于彼方,故而收军!”
  耿舒双手一摊,道:“兵败如山倒,蛮民明明已丧胆逃命,慌不择路,岂能还有余力再与我军复战?如此谨小慎微,耿舒不解伏波将军惧敌之心究竟何来?”
  此时,马武、吕种等人也纷纷回营进入中军大帐,缴过令后,站在一旁。
  马援道:“武威将军刘尚乃是在西南身经百战之将!初来之时,‘蛮民’屡屡一触即溃,他亦以为对方不堪一击,索性乘胜追击,长驱深入,以求速战速决。谁知越走越险,越险越艰,满眼尽是深山穷荆,愁雾浓烟,等其明白过来,知道自己中了相单程的诱敌之计后,为时已晚,竟至全军覆没;后又有马成,也是一代名将,与相单程激战数次,无有胜绩。足见这相单程之彪悍狡黠,堪称劲敌,若指望一战就将其击斩剿灭,反而欲速则不达啊!”
  耿舒心中不服,欲再争辩,却又词穷,马武上前解劝道:“伏波将军身为此次出征主将,上担陛下重托,下负全军将士之安危;所虑者,乃是全局胜负,而非仅仅一战一役之得失,耿将军需要体谅!”
  耿舒方才低首不语,退后一步,心中兀自不平。
  此役毙敌二千余人,损失惨重的相单程方知马援谋略过人、临战经验丰富,绝非前面两任汉军主将可比,遂不敢再与其正面交锋,率部径直退至沅江清浪滩北岸,扼守清浪天险!
  马援则不急不躁,率军按图索骥,稳步推进,耿舒数次讨令欲作前锋突击,皆被马援阻止!
  楚、越两地之间的方言,水的支流叫做「渴」。渴的下游与汉军出发地临沅相交,上游则汇入汉军即将抵达的下隽深山,其间交错繁复,蜿蜒曲折,树草茂盛,流水清越,蝉鸣鹤吟,猿猴啼叫,音音相杂,绵绵成韵,武溪之源在繁花掩映中更加显得扑朔迷离,神秘莫测!
  大军行至一处开阔之地,叶丛茂密葱郁,红绿缤纷,香气浓郁,四周青山如嶂屹立晴空,不时有风从上吹下,摇晃大树,轻动小草,拂起波涛旋着水涡,在山谷间流进流出,溪流清澈透明,。
  马援见夕阳已散金辉,下令在此安营,秣马蓐食,全军就地休整。
  耿舒等年轻众将摘下头盔,卸掉盔甲,赤足入水,饮马洗缨,与众军士戏水嬉闹,飞珠晶莹,流沫剔透,将青山在水中的倒影顿时激成碎片。
  马援望见此景,不由吟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身后有人笑道:“此间之水,清澄一色,可不似孟子在《离娄篇》中所写的沧浪之水那般,常有清、浊之时啊!”
  马援回头一看,爰寄生不知何时已站到身后,遂笑道:“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爰寄生感叹道:“将军所言极是,人之处世,确应该如武溪这般,清白一世而不改其质;而绝不能学沧浪水的时有浑浊,而自取‘濯足’之侮啊!”
  马武也牵着战马走了过来,作势也欲下水,闻听顿时驻足,笑道:“清水濯缨,浊水濯足!今欲追剿蛮敌,有两条道可走,但不知哪条是清道,哪条是浊道啊!”然后从马背上取下地图,摊开展示给马援。
  马援笑道:“在京师时,就已经与陛下商讨过此事。当时因未亲临现场,陛下有些迟疑,举棋不定!一条是从充县进入,道宽路平,行军安全,但是弯曲绕道,路途遥远,我军辎重输送线路漫长,耗日持久!一条则是从壶头而入,道窄路艰,沿途凶险,但是线路直,路程短,耗时少,属于近道捷径,利于攻敌不备,奇兵震敌!”
  耿舒光着脚,拎着头盔走了过来,道:“前番临沅之战,伏波将军言及地势不熟,敌军虚实莫测,须稳扎稳打,不宜速战速决!由此观之,应当走充县!道路宽敞,利于我军行进!”
  马援道:“话虽如此,然而为将之道,须省天时之机,察地理之要,顺人和之情,详安危之势,明兵家之虚实奇正,最难能可贵之处还在于要因时势而变啊!”
  在场众人闻言均是一愣!
  马武惊道:“莫非伏波将军之意,竟是要走壶头不成?马伏波用兵,可是向来不弄险啊!”
  马援笑道:“正是因为世人皆知马伏波生平用兵从不弄险,方可攻敌不备,出奇制胜啊!诸君试想,我军人马众多,假若走充县,旷日持久,粮草必然难以为继,加之南方山中暑气即将来临,兵士更加难以为战!而相夫程之蛮民皆在此间生长,习于山中地形物候,若趁机串扰周边州郡,而彼时我军尚困于途中,战不可战,退不可退,胜负反而变得难以预料!”
  耿舒道:“走壶头,山高滩危,道路崎岖!敌众若察觉我军意图,于半途择险拒守,彼时我军将不仅陷入进退两难之境,还要面临全军覆没之危啊!”
  马援道:“当前我等之敌,首推地理之天险,其次为天时之暑气,再次方为人和之蛮夷;数月之后,进入盛夏,首要之敌又变为酷暑之气,加之山中蚊虫肆虐,若逢其时,军中染疫者必众,余者亦因高温而昼夜无眠,将士或病或惫,既无斗志又无战力,则形势危矣。故此,当务之急,宜速出奇兵,以雷霆之势径直进抵壶头,于暑气盛起之前,迅速扼敌咽喉,则蛮夷不战自破!退而言之,即便中途遇阻,我军兵精粮足,士气正锐,也有足够能力扫除敢于拦路之顽敌,定可在酷暑来临之前,收获全胜!”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