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归宋记 / 第三章 明月乡

第三章 明月乡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公子,睡醒了没,快来用餐了”
  宋韵被朱玉儿从梦中叫醒,梦中的景象正是身处海洋中的时候......
  伸手看看手表,已是正午十二点多。
  “公子,在想什么呢,爹爹在等着咱们吃饭呢”看着若有所思的宋韵,小姑娘再次催促他。
  “哦,好的”宋韵试了试自己的身体,感觉不错,已经恢些状态了,只是头脑还不是特别清醒,身体也不是最佳。
  来到膳房朱老汉已经在此等候了。
  “公子好些了吗”老汉甚是关切的问道。
  “嗯,多谢照顾,已经好多了”宋韵依然保持中古吴语的强调。
  “来来来,快快吃些膳食”朱老汉给宋韵递过筷子。
  宋韵虽然早些时候已经进食了些食物,但毕竟进食得不多,看了下桌子上的菜品,两个不知名的青菜,一盘虾,一条鱼。鱼!又是鱼,宋韵已经不想再看到鱼了,但是这鱼是烹饪过的,也不至于说看到就呕吐。青菜好像是直接煮的,四个菜看不到一个辣椒,宋韵是比较喜欢吃辣的,不过一想到这是浙江地区,无辣也正常。
  只是一直搞不清楚自己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是被人设计进了一个局?一个回归自然,远离现代生活的局?还是自己在暴风雨中已经葬身海洋死了,现在已经来到“阴间”开启了另一段生活?
  “你不喜欢吃鱼吗,公子?”见宋韵只是吃那两个青菜与米饭朱玉儿好奇的问道。
  “哦,不是,只是这些素菜挺好吃的,我喜欢吃”已经大半个月没有吃过青菜了,此时的宋韵急需补充维生素来维持营养均衡。
  “公子,还未请教尊姓大名呢”朱老汉微笑着道。
  “哦,在下姓宋名韵,小字子雅”
  “哦,原来是宋公子呀”
  “未请教老先生与小姑娘称呼呢”
  “老汉姓朱,叫我朱老汉就行了,小女名唤玉儿,刚过及笄”
  “幸会,见过朱大叔,玉儿姑娘”朱老汉和玉儿虽觉宋韵说话有些奇怪,但也大致能听懂其中意思,交流无大碍。
  “宋公子看着年龄也不大,那我以后就叫你子雅哥哥,可否?”朱玉儿好像什么时候都是欢快无比,天真无邪。
  “自然要得”宋韵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虽然自己看着显年轻,其实自己比朱玉儿大了不止十岁。
  “我见宋公子言行举止皆异于常人,莫非公子来自遥远的异邦?”朱老汉抛出了心中的疑虑
  宋韵略有疑虑,随后说道:
  “不瞒您说,我来自遥远的东海以东一岛国,半个月前驾驶大船出海做贸易,不料遇到大风暴,大船覆没,后来有幸遇朱大叔相救,着实感激不尽,只是不知道我的其他族人们怎么样了”宋韵说完有点神伤。
  “宋大哥不必担忧,或许此刻你的族人也被别的人救了活的好好的呢”朱玉儿安抚到。
  “是啊,公子不必担心,既然你能被我相救,其他人也可能被人相救的嘛”朱老汉看着宋韵一脸失落的样子也忙着安慰到。
  “对了,朱大叔,就你和玉儿两人在家吗,其他人呢?”想试探一下这个“局”中还有没有其他人参与。
  “哎,玉儿她娘去世得早,我还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朱一旦、二儿子朱小策,均在钱王账下参军呢,他们虽说去保家卫民,可战场厮杀岂是儿戏,我还是时刻担心着他们啊”
  “钱王?”宋韵有些不解。
  “吴越王钱鏐哇,公子不知?”
  “吴越王钱鏐!”宋韵努力在脑海中思索着这个名字,还是得多亏平日里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吴越王钱鏐”,这不是五代十国时的吴越国主吗?难道这真是在五代十国时期?看来这个“做局”的人还真是考究啊,这种细节都制造清楚了。
  “朱大叔不必担心,钱王英明盖世,治国有方,钱王治下一片安宁,鲜有战事,二位公子自是活得好好地,说不定还做了官,管理一方呢”宋韵尽力用自己的历史知识去理解现在的境况,钱王钱鏐治下的吴越国虽处乱世,且靠近中原,但却在钱王的治理下却大多时间是一片祥和,百姓安居乐业。而古时通信不便,书信一般是在官府富商之间才常用,普通百姓是很难知道外界状况的。
  “是啊,爹爹,大哥二哥吉人自有天相,说不定哪天就回来接我们去享福了呢”玉儿安慰着老父亲。
  “我吃好了,二位请慢用”宋韵吃饭向来就很快,他想吃完到周边看看这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我也吃好了”朱玉儿饭量小,也放下了碗筷。
  “玉儿,你要不陪宋公子出去走走散散心吧”
  “如此甚好”宋韵正有此意。
  “走吧”玉儿拉着宋韵就往外去了。
  走出房子宋韵才看到这是于海边简单搭建起来的一个房子,房子虽然不大但也应有尽有,三个卧房,一个灶房,一个大厅。卧房除了朱老汉与玉儿一人一间,另外一间应该就是两个儿子的了,也正是宋韵现在住的房间。
  朱玉儿一边在前面走着一边给宋韵介绍着自己的家乡。
  宋韵这才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天真无邪的小姑娘:虽然才十五六岁,但也已经是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宋韵接近一米八的个头,小姑娘却也能到自己的肩膀以上。可能是常住海边的原因,有海洋气候滋润,朱玉儿自然也是肤白貌美,皮肤细嫩,五官也甚是精致,樱桃小嘴柳叶眉杨柳腰的,只是处处透露着一股稚气。
  宋韵观察到这里除了朱老汉家还有一些其他的家庭,这里的人好像都是以打鱼为生。这也不足为奇,因为靠海吃海。惊奇的是这里的人无一例外也全是穿着古装,扎起发髻,说着古吴语,且大多都是光着脚。大人忙着打鱼、晒鱼、晒网,而小孩子则在沙滩上嬉戏打闹。好一派“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的景象,而背后则是大山把这里与外界阻隔,外界因素很少来这里打扰。
  宋韵走在这种乡间小道上,有一种回到小时候在乡下外公家的感觉,却也甚是怀念。而这种海边沙滩的景象,则是自己多少次劳累后给自己放假旅游所梦寐以求的。
  走在路上的时候也有不少人投来异样的目光,可能是这个村子不大,常住的人彼此基本都认识,而突然有外人闯入都感觉好奇吧。朱玉儿与乡邻打着招呼,乡邻道以“来客人了?”而宋韵也一一对他们报以微笑回应。
  “我们这里叫做明月乡,我们这里世代以打鱼为生,家家户户都在打鱼,每天早上会有鱼贩子过来收鱼拿去集市上卖”宋韵感叹在这个时候鱼已经成为了产业!前提是如果自己现在真的是处在五代十国的话,其实直到这个时候宋韵是依然不相信自己真的来到了历史中。
  “除了鱼呢,有其他的海产品吗?”
  “嗯,没有了,鱼贩子只收鱼,虽然有一些其他的海产品可以吃,但是吃的人少,也卖不出价钱,所以也没人捕啊”
  宋韵来到海边,看着这些遍地的螃蟹和贝类觉得真是可惜。
  “子雅哥哥,你在找什么吗?”看着宋韵像在寻找什么,朱玉儿好奇的问。
  “哦,没什么,我就是到处看看”其实宋韵是想找找看曾经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小木筏还在不在,但是目光所至都无小木筏的身影,想想可能是已经被村民当柴烧了吧。
  “明月乡”不大,只是村子尽头有一条路与外界相连,宋韵本想再走出去看看,可被宋玉儿拉住。
  “我们还没给爹爹打过招呼呢,平时爹爹也不让我出村子去外面,说外面凶险,怕有坏人,只是赶集的时候爹爹才带着我出去玩耍,子雅哥哥,我们回去吧”
  宋韵想想也是,自己就这样走了也不妥,自己身体还虚弱着没有完全恢复。于是跟玉儿往回走,一路上挑了几只大的螃蟹用草绳绑着带走,朱玉儿还取笑他都这么大人了还要跟螃蟹玩耍呢,宋韵只是笑笑不说话。
  回到朱老汉家看到朱老汉正在拉网收鱼,宋韵便把螃蟹给朱玉儿提着来帮朱老汉拉网收鱼了,朱老汉一脸慈笑。
  其实他们的网也就是一些粗制布料简单制作做的渔网,小鱼捕不到,只有一定尺寸的大鱼才不会漏掉,无意中却也很有“可持续发展”的意思。
  鱼获不多,里面还有两只海龟,朱老汉把海龟挑出来放生了。
  晚上宋韵想自己动手给他们做一餐饭,但是发现灶房并没有炒锅,只有煮锅,而且生火需要用两个石头摩擦取火,不过这两块石头比自己在小岛上用的石头使用容易得多,只见朱玉儿几下子就生出火来了。而且宋韵发现,这里根本没什么烹饪佐料,本想着弄一手给他们尝尝,因为中午吃的时候就感觉食物没什么味道,想到可能是江浙地区本来就这样也没有多想,看来只能作罢了,只能把所有食材放入煮锅里一锅乱炖,不过自己偷偷把那几只螃蟹也放了进去。煮了一锅“海鲜火锅”,没有其他佐料,只有盐,而且盐还所剩不多。
  吃饭时,朱老汉与朱玉儿一脸好奇宋韵怎么把螃蟹煮了。宋韵给两人演示螃蟹的吃法,并自己先吃了一口然后给玉儿和朱老汉一人剥好一只,朱老汉虽然见宋韵吃了没事但还是不敢吃,但朱玉儿好奇心重,拿过螃蟹就开咬,朱老汉制止也没来得及。
  “嗯,好吃,好好吃呀,子雅哥哥,你怎么知道这个可以吃呀”
  “哈哈,我们那边人就经常吃这个啊,还吃贝类、海胆、海星...”宋韵说出一系列名字,也不管两人听不听得懂。
  “那我们以后就不用天天只吃鱼了,爹爹,你也尝一个,真的好吃呢”小姑娘无比欢快,吃得嘴巴上都是蟹黄。
  “咦,老汉不吃,还是你们吃吧”要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去尝试新事物还是很难,宋韵很理解,也没多劝他。
  “还有很多可以吃的呢,以后我教你”宋韵也很是愉悦,想着如果他们真的处于一个与外界信息不通的“原始社会”的话自己倒能帮到这一家子不少,但自己怎么也还是不相信这是真的,宋韵在心底里只能呵呵一笑。
  晚上都睡得早,因为这里真的没电,蜡烛好像也不多,宋韵知道如果真的是五代时期,蜡烛等都是很贵的,所以都是早早地就上床睡觉了...
  (求月票支持,别再单机...)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