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中平四年,中山太守张纯起兵造反,他推举同乡张举为天子,自称天公大将军,与乌桓大人丘力居结盟,起兵十余万杀奔冀州。
右北平太守刘政、护乌桓校尉公齐稠,新任辽东太守阳众等官员先后被杀,幽冀二州一时人心惶惶。
由于叛军势大,汉灵帝只好求助南匈奴单于羌渠,叫他派兵入幽州平叛。
羌渠不敢违背灵帝的旨意,只好派左贤王带兵入幽州。因为南匈奴内部互相猜忌,左贤王担心被单于陷害,于是便带着部众起兵反叛,直接杀入并州。
灵帝得知南匈奴造反,赶紧叫并州丁原前去平叛,同时命幽州刺史刘虞与骑都尉公孙瓒出兵剿灭张纯。
张纯是个志大才疏的人,他空有野心却没啥本事,他认为幽州境内的汉军数量有限,又有丘力居带兵牵制,故此将主力部队派往冀州,打算尽快将黄河以北据为己有。
此时公孙瓒的羽翼已经丰满,他的骑兵足有一万左右,步兵也有五千多人,都是能征善战的雄兵。
卢植知道张纯的主力去了冀州,便对公孙瓒说道“张纯乃庸才,不识兵法,妄图借乌桓兵牵制幽州,却不知乌桓早已衰落,乌桓兵劫掠乡野尚可,攻打关隘则力不从心,张纯钱粮尽在右北平,若是刘虞率兵突袭此处,张纯必然率军回援,伯珪便可趁机截杀,大事可成”
公孙瓒采纳了卢植的建议,立刻与蓟城的刘虞取得联系,二人相约共破张纯。
刘虞是汉室宗亲,现任幽州刺史,掌管幽州军务,他接到公孙瓒的书信之后,立刻派人去乌桓安抚丘力居,同时点起人马杀奔右北平而来。
此时张纯正在辽东筹备军粮,当他得知刘虞突袭右北平之后,赶紧带着兵马前去支援。
张纯的军队刚刚进入石门地界,突然杀来一队骑兵,为首之人正是大将公孙越,他纵马舞枪直杀入叛军之中,将张纯队伍杀得大乱。
张纯军队都是逃往幽州的灾民组成,他们没有生活来源,只好随着张纯造反。这些人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根本不想为张纯拼命,面对如狼似虎的辽西骑兵,灾民们一触即溃四散奔逃。
张纯见势不妙,赶紧带兵往辽东败退,没逃出多远便与公孙瓒的队伍相遇。
张纯部将高贤自恃勇猛,带着队伍迎了上去,被公孙瓒抬手一枪刺于马下,军队也被辽西骑兵杀散。
张纯见势不妙落荒而逃,总算保住了性命。
张纯兵败的消息很快传到右北平,那里的守军觉得大势已去,便开城投降。
刘虞很快将右北平全盘接收,包括张纯的钱粮也归了刘虞。
公孙瓒得知右北平被刘虞夺取,立刻派人前去索要财物,毕竟击溃张纯的是辽西军,刘虞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刘虞早就对公孙瓒不满,他一直觉得公孙瓒太过残暴,很看不惯他乱杀乌桓人的行为,更担心公孙一族势力庞大,危及社稷,故此一直暗中打压公孙瓒,如今公孙瓒派人来讨要钱粮,刘虞哪肯给他,经过一番交涉,公孙瓒啥好处都没得到,从此公孙瓒深恨刘虞。
张纯战败之后,冀州的张举也被汉军击溃,没了钱粮支援的叛军很快分崩离析,一场浩浩荡荡的叛乱就这么轻易的土崩瓦解。
公孙瓒平叛有功,被灵帝加封右北平太守,兼任护乌桓校尉,掌管辽西军务。
张纯叛乱被平定之后,公孙一族又打起了辽东的主意。一年前,辽东太守公孙铎因为横征暴敛被言官弹劾,丢了太守之职。新上任的太守阳众也是世家出身,就在他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张纯造反了,阳众的太守还没当几天便丢了脑袋。
张纯造反之后,住在襄平的公孙方很快被人救走。营救他的是公孙范,此人是公孙瓒的族弟,算是公孙一族中的英才,他深知公孙方在公孙瓒心中的地位,故此才将他救出襄平,逃去了辽东属国。
平定张纯之后,公孙瓒有心接公孙方回右北平居住,没想到公孙方派沮原送来书信,声称自己不忍见辽东百姓受苦,打算留在辽东做事。此时公孙方已经十五岁了,已到志学之年,公孙瓒也不想太过干预他的私事,出于对公孙方的愧疚,公孙瓒决定为他捐个官职。
汉灵帝时期,西园开始买卖官职,哪怕是三公之位也可以花钱买到。公孙铎与阳众的辽东太守都是花钱买来的,如今辽东太守职位空缺,公孙一族又对这个职位势在必得,正好借此机会推公孙方上位。
自从公孙瓒听信卢植的劝说将公孙方放到辽东之后,他一直觉得有些不妥,甚至于觉得卢植有点过分,公孙方到了辽东之后时长给他写信,每次送信的都是沮原,那沮原本就是个久经世故的老滑头,经过他的描述,公孙瓒更后悔不该把公孙方送去辽东,如今公孙方打算留在辽东保境安民,他这个义父自然不能袖手旁观,经过一番运作,公孙瓒终于给公孙方买下太守之职。
当上太守的公孙方又开始忘乎所以了,他立刻将沮原请到府中,商议如何招贤纳士。
沮原见公孙方猖狂,立刻正色道“前番卢植疑你居心叵测,故有辽东之行,而今又这般忘乎所以,如何成就大事”
沮原一句话提醒了公孙方,他稳了稳心神,低声问道“叔父如何盘算,侄儿洗耳恭听”
沮原道“你义父助你坐上辽东太守,卢植必然生疑,若不能令卢植安心,只怕大事难成”他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你可假意求助,请辽西士兵入辽东驻守,如此一来,卢植便可安心。你父田晏兵败之时留下许多人马,如今大都在丁建阳处听用,某即刻赶往并州,收拢旧部,以备日后所用”
公孙方道“侄儿莫非只能坐享其成不曾”
沮原摆了摆手“辽东乃苦寒之地,如今中原动荡,百姓颠沛流离,许多乡民为避灾祸躲入辽东,你只需安置百姓广开田地,声望必定高涨,各方贤才自然来投”
有了沮原的指点,公孙方有了方向,他首先发书信给公孙瓒,细说辽东兵力空虚,无法应对高句骊的骚扰,请求公孙瓒派兵相助。然后又写信给关安,请他来辽东居住。
公孙瓒接到公孙方的书信之后十分高兴,他给公孙方捐官的事情确实惹得卢植不满,老卢植再次提起公孙方的野心,提醒公孙瓒不可养虎为患。
公孙瓒不敢与卢植顶嘴,只能好言安慰,自从公孙方求援的书信送来,公孙瓒算是有了证据,他把书信拿给卢植看,笑着对卢植说道“先生疑小儿贪心,而今此子发来书信,请求辽西人马进驻辽东,足以证明此子无有私心”
卢植拿着书信看了好几遍,最后将书信放下,他详详细细的给公孙瓒分析了一番,他还是担心公孙方有野心,他觉得如果公孙方依然有野心,这封书信便能证明他对公孙氏怀有异心,如果他确实没有野心,叫他安稳做几年太守也无妨。
公孙瓒从心里喜欢公孙方,他并没把卢植的话放在心上,只管从公孙一族的私军中调出两千人赶往辽东驻扎。
公孙方当上太守之后首先安抚辽东世家,这些世家盘踞辽东多年,如果不把他们安抚好,只怕会生出许多乱子。安抚完世家之后,公孙方开始组织百姓屯田,同时将那些无家可归的灾民组织起来做工,让他们暂时有了收入来源,不至于再次造反。
轰轰烈烈的辽东大开发开始了,公孙方任命沮授为主薄,负责协助他处理政务。田忠也随着关安来到了辽东,他也是个颇有才干的能人,帮着公孙方处理政务也是得心应手。
虽然有了田忠与沮授的协助,公孙方还是觉得人手不够,毕竟辽东这几年涌入了太多的灾民,想要尽快安置妥当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有许多矛盾要处理,为了将政务处理的更稳妥,公孙方从辽东的世家中选拔了一些官吏,这样一来,既能向世家试好,还能补充官府人员上的空缺。
田忠是个忠厚老实的人,他见公孙方做事辛苦,便给他进言道“大人日理万机,实在有些为难,忠有家兄现在巨鹿赋闲,可招他前来帮忙”
这是田忠第一次提起他的哥哥,自从公孙方认识田忠以来,他一直避讳提及哥哥的姓名,经过一番观察,公孙方发现田忠与哥哥之间有嫌隙,故此才处处避讳。
公孙方道“吾与兄长相识多年,从未见兄长提及令兄,不知兄长为何如此”
田忠叹了口气,将事情的始末讲述了一遍。原来田忠有个哥哥叫田丰,这田丰从小就是个神童,田忠在他面前永远抬不起头,田忠的任何事情都瞒不住田丰,为此兄弟俩没少闹别扭,怎奈田丰个性张扬,他一点也不懂得谦让,故此在田忠心里留下了很深的怨恨。
父亲死后,田忠跟随哥哥学习,每当遇到难题,田丰总喜欢冷嘲热讽,最后田忠实在受不了了,他一怒之下离家出走,这才去了幽州。
由于田忠一直记恨着哥哥,所以不愿提起。最近一段时间,冀州匪患猖獗,田忠便开始担心哥哥的安危,毕竟是亲兄弟,再怎么生气也无法割断亲情,故此他派人给田丰送了一封书信。
田丰接到书信之后十分感动,他悔恨自己逼走了弟弟。弟弟走后他十分担心,怎奈茫茫人海无处找寻,故此只能在家里暗自悔恨。当他见到书信的那一刻如同见到了亲人,他抱着书信哭了好一阵,最后将书信收好,又给田忠写了一封回信。
从那天起,兄弟俩的仇怨化为乌有,田忠也不再记恨哥哥,他私下里回巨鹿看望过田丰,同时邀请他来幽州讲学。
田丰对卢植十分仰慕,于是便答应了下来。田忠回到幽州之后便接到公孙方的书信,没多久便随着关安去了辽东,暂时与田丰断了联系,如今辽东缺少能人,田忠又想起了哥哥田丰。
当公孙方听说田忠的哥哥叫田丰田元皓之后,心跳速度也加快,他详细打听了田丰的过往,猜测此人很可能便是未来辅佐袁绍的那个大谋士田丰。
为了不错过贤才,公孙方特意叫田忠拿着自己的书信备齐厚礼去巨鹿请田丰出山。
田忠没想到公孙方这么相信自己,他立刻带了书信赶往冀州,不久之后,便带着田丰来到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