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黄巾之乱成就了公孙瓒,若是在平时,大汉军队决不许随意调动,更别提招募私军了。无旨调兵形同造反,招募私兵就是反叛。
由于黄巾实力过于庞大,汉灵帝也束手无策,他深知大汉天下的大多数资源都掌握在世家手中,这些人只是碍于国法不敢私自招兵,如今黄巾势大,唯一办法就是借助世家的力量帮助平叛。
早在何进兵败之后,汉灵帝便下旨,准许世家招募私军以抗匪患,更允许地方军阀互相支援,紧急军务一切从权。
公孙一族是幽州豪强,自从公孙瓒升任骑都尉之后,公孙氏的族长便生起野心,他利用手中的财力暗中支援公孙瓒,企图借助公孙瓒的力量壮大公孙一族。
几年前,鲜卑大人檀石槐病故,他的儿子河连继承了他的位置,由于河连贪财好色,对汉朝的侵犯越发频繁,最终在攻打北地郡的时候被弩箭射死,从此鲜卑内部陷入混乱,各部大人之间征战不断,一些小部落要么被吞并,要么远遁大漠苟且偷生。
东鲜卑的弥当大王是个极有野心之人,他有心吞并闕机与素利、槐头的地盘,又担心自己实力不够,于是便偷偷跟汉人做起买卖。他从汉人手中获得大量铁器,同时将草原上的马匹贩卖到汉地。
公孙一族就是弥当的最大贸易伙伴,公孙氏将中原的瓷器、绸缎、铁器、饰品等加工品贩卖到鲜卑,换回大量马匹牛羊。如果没有公孙氏的全力支持,公孙瓒的骑兵很难发展壮大。
自从灵帝准许世家招募私兵以来,公孙一族组建了五千骑兵,这支私军的消耗极大,寻常世家根本无法支撑。为了获取资金,公孙一族想出各种方法,他们叫公孙子弟带着骑兵深入乌桓地界,大肆掠夺乌桓百姓的财务。以前都是乌桓人闯入汉地抢劫,如今换成汉人进乌桓草场烧杀抢掠,逼得乌桓大人丘力居焦头烂额,他一面帮助族人抵抗汉军,一面派人入辽西见公孙瓒,要求他停止骚扰乌桓土地。
公孙瓒早就把乌桓人恨入骨髓,他非但没有制止骑兵的侵袭,反而让辽西守军也加入到掠夺乌桓的行列。
随着公孙瓒手下骑兵越来越强大,冀州的黄巾也不敢再侵扰幽州了。
不久之后,天公将军张角病死,随着张角的死亡,冀州黄巾陷入内乱,很多渠帅渡过黄河投靠张梁去了。本就一盘散沙的黄巾军没多久便被汉军杀得大败,那些冒充黄巾的难民也摘掉黄巾从新做回百姓。
立下战功的卢植并没有得到朝廷的封赏,汉灵帝听信宦官谗言,以贪生怕死贻误军机的罪名将卢植罢了官。
赋闲在家的卢植心灰意冷,就在此时,幽州公孙瓒派人送来书信,请卢植回幽州做事。
其实公孙瓒一直没有注意卢植的事情,自从张角病死,公孙瓒便忙着抢夺黄巾辎重,同时招募那些强健的黄金士卒加入自己的队伍。
公孙方毕竟拥有后世人的记忆,他知道卢植很快就要被罢官,他深知卢植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得到卢植的帮助,公孙瓒的势力会更强大,在幽州的地位也会更加稳固,于是他早早派人盯着卢植的一举一动,卢植被罢官后不久,公孙方便将此事告知了公孙瓒,他对公孙瓒说道“卢师乃世之大才,被小人构陷以至罢官,老先生对父亲有恩,我幽州恰巧缺少将才,何不请来相助”
公孙瓒对卢植被罢官的事情很愤怒,他毫不犹豫的给卢植写了一封信,大致内容就是邀请卢植来幽州做事,请他帮助自己对抗乌桓叛军。
卢植接到公孙瓒的书信后很快动身,他带着家眷一路北上,直奔幽州而来。
就在卢植走后不久,皇甫嵩上书朝廷,细数卢植的功劳,灵帝也觉得有些愧疚,于是派人传旨,要他官复原职。
此时卢植已经到了幽州地界,再也无心返回朝中任职,传旨官寻不到卢植,只好回京复命。
自从卢植进驻辽西之后,公孙瓒的军队越发强大,以往公孙瓒操练人马总是很暴力,士兵们被搞得疲于奔命。
卢植对军队有自己的理解,他对战法的专研十分深奥,就连公孙瓒也望尘莫及。
自从卢植来到辽西之后,公孙方与沮授便成了他的跟屁虫,这两个孩子整天不离卢植左右,一会问这一会问那,有时候甚至把卢植也问的张口结舌。
张角战死之后,黄巾军分崩离析,各路渠帅化整为零分散在民间各处,他们整天四处抢劫,搞得民间不得安生,为了躲避土匪滋扰,许多百姓携家带口逃往幽州避难,幽州人口急剧增加,就连地方官也感受到了压力。
公孙方见幽州人口迅速增加,立刻动起了心思,他首先找到公孙瓒,要求父亲协助地方官安置灾民。
公孙瓒本就是个急性子,对这些民间琐事很不耐烦,他对公孙方说道“吾儿尚且年幼,当以学业为重,无须操心国事”
公孙方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孩儿虽小也是大汉子民,焉能置身事外”
公孙瓒笑了笑,没和他纠缠。
公孙方见父亲目光短浅,立刻去找卢植,他深信卢植必定同意自己的意见。
当公孙方将想法说给卢植之后,老头子脸色阴沉了下来,他轻轻抚摸了公孙方脑袋一下,淡淡说了句“此事牵连甚多,当从长计议”
公孙方没搞懂卢植说话的意思,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返回了自己的住处。
当天夜里,卢植将公孙瓒叫到跟前,非常郑重的对公孙瓒说道“伯珪可知金宝(金宝是公孙方的小名)欲救灾民之事”
公孙瓒道“日前他曾与我谈及此事,学生能力有限不能兼顾,故此将他回绝”
卢植皱眉道“莫非伯珪未觉出此事不妥”
公孙瓒摇了摇头,并没有觉出什么不妥之处。
卢植继续道“公孙氏借黄巾之乱拥兵自重,若得幽州百姓拥戴,当可自立,老夫深信公孙氏并无称霸之意,唯独金宝雄心远大,似有不臣之心”
公孙瓒摆了摆手“先生多虑,吾儿不满十岁,焉能有此雄心”
卢植摇了摇头“此子早熟,心思缜密,不可不防”
公孙瓒想了想“既然先生疑心,弟子将他送去辽东便是”
卢植没有说什么,算是默许了。
自以为是的公孙方正设想着统一幽州的伟大蓝图,谁知突然接到公孙瓒的命令,叫他去辽东公孙范处历练。
公孙方立刻意识到不妥,他首先找到沮授,很委屈的对沮授说道“父亲命我去辽东历练,日后再难与兄长共处,弟万分不舍”
沮授笑了“贤弟休要瞒我,必是伯父疑心,故此将你调往辽东”
公孙方道“小弟往日并无不妥之处,如何令父亲起疑”
沮授道“先生说你胸怀天下,吾见你似有不臣之心,贤弟休要瞒我”
公孙方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孩子,不会引人注意,于是便开始放纵,无意间把自己的野心暴露了出来,而他自己还没觉察,反倒被周围的人看破了。
公孙方无奈的对沮授说道“兄长助我”
沮授道“父亲曽言,汉室已衰,你我年幼,却不可做那无用之人,愚兄愿随你远赴辽东,共同进退”
三日后,公孙方带着沮原、沮授一同赶往辽东。
沮原一直怀念好友田晏,始终维护着公孙方。此次公孙方去辽东做事,沮原自然不能让他独自面对,于是便带着全家一同前往。
如今的辽东算是个好去处,别看辽东乃苦寒之地,却因为他的位置偏僻而免受黄巾匪患的侵扰,辽东太守公孙铎也是公孙氏的族人,整个辽东的军政民政都掌握在公孙氏手中。
公孙铎是个野心极大的蠢材,他空有称霸的雄心,却没有治理地方的才干,自从他上任以来,辽东百姓每年的税负上升两成,许多百姓不堪重负逃离辽东,导致辽东人口大量流失。为了帮助公孙铎治理辽东,公孙一族派出公孙范等有能力的族人前去帮忙,这才勉强控制住局面。
公孙铎一直期望自己能够成为公孙氏的家主,更期望辽西的公孙瓒能为他所用,还希望将辽西的骑兵收归自己麾下,为了拉拢公孙瓒,公孙铎对公孙方格外看重,他给公孙方造了一间大房子,派几十个人侍候他。
公孙方再也不敢像以前那么张扬,他每天深居简出,很少与外人来往。
到了辽东之后,沮原私下找到公孙方,问他是不是想给父亲田晏报仇。
公孙方自然没有那个心,为了掩饰自己的真正用意,他装腔作势的低下了头,看起来很委屈的样子。
沮原一直对汉灵帝怀恨在心,他深恨灵帝昏庸无能妄杀忠良,他以为公孙方真的有心为父亲报仇,于是便嘱咐他不可操之过急,暂时先隐忍一段时间,叫他每隔几天便给公孙瓒写一封书信,倾述思念之情。
公孙方猜不出沮原的真实用意,出于对沮原的信任,他果真照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