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天晚上,董小宛从菜馆出来,和小叶子一起回艳月楼。
在楼前的小广场上,一个人正在练功,一根木棍舞得呼呼生风,噼噼啪啪击打地面的声音在夜空中传得很远,把一棵树上的乌鸦都惊得飞起来了。
董小宛老远就认出来了,那练功的人就是马林。
“林林哥,这么晚了,还不休息呀。”
马林停止了练功,擦一把额头上的汗:“这几天除了吃就是喝,闲得实在难爱,就比划两下。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嘛,时间长了不练,就荒废了。”
“林林哥说的是,我也有几年不唱南曲了,很多曲目都生疏了呢。那你就练会吧,我回屋睡了。”
马林一边擦汗一边说:“白儿妹妹,你别急着走,我有几句话要和你说。”
“那行,我也正有话要和你说呢。叶子,你先回去吧。”
“小姐晚安,马公子晚安。”小叶子说完就走了。
“林林哥,你有什么话,说吧。”
“白儿妹妹,你不是也有话要对我说吗,你先说吧。”
董小宛笑了笑:“行,那我先说。林林哥,你也是二十七八的人了,也该娶房媳妇,让大伯父、大伯母早日抱上孙子了。”
马林摇摇头,苦苦一笑,半晌无语。
“小叶子是个好姑娘,你对她中意不,中意的话,我给你们当月下老人。”
马林坚决地:“这不可能!”
董小宛茫然了:“为什么呀林林哥?”
“因为,因为小叶子根本没看上我,她见我的时候,从没用正眼瞧过我。你说,这不是明摆着呢嘛。”
“女孩儿都腼腆,拘谨一点是难免的。你要是对她有意思,我去做小叶子的工作。”
马林还是坚定地摇头。
“你对她不中意?”
马林看了董小宛一眼,然后快速低下了头。
“我……我心里已经有人了。”
董小宛笑了起来:“原来林林哥心里有人了,快说说,是哪家的姑娘。”
“我……我……”
董小宛急了:“快说呀,林林哥你要急死我呀,到底是谁,快点告诉我,让我也高兴高兴。”
“白儿妹妹,其实,其实我一直喜欢你,要不是因为打死了人,外出避祸,也不会让这个小白脸抢了先。白儿妹妹,你才是我心里最喜欢的人呀。”
说到激动处,马林紧紧地抓住了董小宛的手。
董小宛一下子呆住了,马林后面说了什么,董小宛一句也没听清。
“小宛,你怎么了?”
“林林哥,你说什么呢,我已是有夫之妇,我和冒襄是明媒正娶,礼部尚书钱大人是证婚人。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了。”
“可是,我看得出来,你过得并不幸福,至少,你受了很多苦,你再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年,你就会把性命搭上的。你又不欠他的命,为什么要这样?”
“林林哥,你不明白,我能嫁给冒襄,我很知足,也很幸福。就算为他去死,我也愿意。他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他的诗书文章,享誉九州,他耗尽家财赈济灾民,他拒绝高官厚禄,甘于清贫,这些事情,有几个人能做得到呢?能成为他的人,是我的福分。”
马林顿了顿:“可是,他却保护不了你,盛世从文,乱世习武,现在是兵荒马乱时代,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董小宛挣脱马林的手:“你不要再说了,我董小宛生是冒家的人,死是冒家的鬼,不管以后怎样,都是我的命,我没有任何怨言。林林哥,谢谢你对小宛的一片真情。”
“白儿妹妹……”
“林林哥,你什么都不要说了。”
说完,董小宛就转身走了。
马林却傻傻在站在那里,半晌没动。
第二天早上,马林去艳月楼,向董小宛、冒辟疆夫妇告别。
“妹妹妹夫,我今天就要走了,特来告别的。”
冒辟疆道:“马兄,刚来几天,为何急着要走呢?”
“我有大事要办呢。”马林应付道。
“林林哥,你有何事要办?”
“史大人陈大人都为反清复明壮烈殉国了,我不能苟且偷生碌碌无为,我要去昆明投奔永历皇帝,为反清复明做点贡献。”
董小宛沉默了一霎,说:“林林哥,有几句话,不管你愿不愿意听,我都要说。你反清,我举双手赞成;但要复明,我一百个反对。”
马林不解:“白儿妹妹这是为什么,你说明白点。”
“满清靠武力占我河山,屠杀百姓,其罪恶罄竹难书,这样的朝廷该反。但要说复明,却是个伪命题,因为在清军入关之前,大明已经不存在了,已经被李闯王推翻了。”
马林点点头:“不错,是这么回事。”
“大明的垮台,纯粹是咎由自取,朝廷腐败,官吏贪污,不顾百姓死活,这样的朝廷不值得去光复,黎民百姓也不会同意,我说得对不对?”
冒辟疆道:“大明的灭亡,其实早有预兆,万历皇帝三十年不理朝政,是大明江山由盛转衰的节点,光宗皇帝在位不足一个月,但沉湎酒色,暴毙身亡,最奇葩的是天启皇帝,痴迷木工手艺,放任大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大明进入最黑暗的一个时期,崇祯皇帝虽然励精图治,克勤克俭,无奈大明江山已是千疮百孔,百毒俱发,无可救药了。”
马林不得不承认:“妹夫的话似乎有些道理。”
董小宛道:“俗话说,铁打的国家,流水的朝廷,改朝换代,是自然而然的事。当年蒙古国大汗忽必烈,推翻宋朝,建立大元。最终怎么样呢,蒙古人和汉人融合到一起,国家更加强大了不是?”
冒辟疆道:“马兄啊,虽有古诗说位卑未敢忘忧国,但马兄毕竟只是一个百总,不可能扭转天下大势。朱由榔的永历政权,据我看也坚持不了几天了。百姓厌恶战乱,企盼安定,我们就少些折腾,多过几天太平日子吧。”
董小宛道:“听妹妹一句话,回苏州老家去吧,大伯父大伯母也盼望你早点回去,娶房媳妇,早点给大伯父生个孙子,享享天伦之乐好吗?”
“白儿妹妹,还有妹夫,谢谢你们的好意。无论如何,我要先回苏州看看父母,然后再作打算。”
董小宛打开木匣,拿出十两银子,放到马林手上。
“把银子拿着,给大伯父大伯母买点什么,是我当侄女的一点心意。”
马林把银子推了回来:“白儿妹妹,银子就算了吧,我看你们也不是太宽裕。”
“不管怎样,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林林哥务必收下。”
马林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了。
“林林哥,我去做虎皮肉,给你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