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王太后几人刚刚走出山河关城门,身后的大门直接关了起来。王毅怒火中烧,对着王太后说道:“妹子,我这便率领大军攻城!定要替妹子斩杀杜元春!”
“大哥,稍安勿躁。进城时你便注意到了城头将士动向,此刻你再看,他们都已准备好开战了。”王太后轻轻瞥了一眼山河关城头,对着王毅说道。王毅抬头看去,只见城头将士早已持弓搭箭,随时准备迎战。
“不攻下山河关,我忍不了这口气!更何况,我们是为了寻找太子而来,难道就这样灰溜溜的离去?”王毅愤愤不平地说道。
“来了这一趟,我敢肯定,太子失踪与杜元春无关。”王太后缓缓开口道。
“为何?”王毅问道。
“若是杜元春干的,他定然不会有底气与我们叫板。另外,最关键的一点,太子失踪对他无益!大齐境内太平,他这山河关守将才坐的稳,游牧族在关外虎视眈眈,谁都知道他作为山河关守将的重要性。大齐若是内乱,大军四处征战起来,他得不到任何好处,反而容易丢了性命。我在城中,之所以要杀他,只是想试试他的态度。他若是在城主府内不反抗,而是被侍卫拖出去后再下令手下反抗,那时他才真的是有了二心。”王太后仔细解释道。
“你说的这些我听不太懂。”王毅说道。
“人心罢了。人若是做了亏心事,内心会惶恐不安,有安全去处的,会选择立刻逃跑。而不逃跑的,都会抱有一丝侥幸心态,你若查他,他反而会格外顺从,不到最后一刻,不会反抗,但是最后一刻反抗起来,必然会雷霆万钧。但是,若是心中无鬼,受了冤枉的,一般都会立刻反抗,绝不拖泥带水。从这几点看来,太子失踪之事,杜元春定然不知情。”王太后这次说的比较明了。
“原来,我们刚才是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妹子,你心真大!”王毅感叹道。
“依我对杜元春往年的了解,我原本就不曾怀疑过他,只是我要仔细确认下。有嫌疑的就那么几个人,挨个试探一番便知。寻不回太子,我在京城中无心待下去。”王太后沉声说道。
“那这杜元春就这么放过他了?”王毅问道。
“不放过他又能如何?你带来的人马,能攻的下这雄伟的山河关不成?就算攻的下,关外的游牧族若是接着攻城,你能抵挡?我虽是妇道人家,可我却也是大齐皇族一员,我绝不能让九州大地在我手中葬与外族之手。大哥,我已经丢了牧州,至今都尚未收回。若是再挑起内战,你真要我成为九州罪人吗?”王太后回头看了眼山河关后,叹声道。
“可是,被杜元春闹出这么一番事,你身为大齐太后的威严都丢尽了!此事若是传出去,将来谁还会尊你敬你?妹子,我是为你着想啊!”王毅面色痛苦地说道。
“威严可不是靠武力支撑的。想要被别人由衷的尊敬,需要善待他人,让别人发自内心的感念你才行。国公,你说是不是?”王太后对着这一路上一言不发的鲁子明问道。
“太后所言极是。”鲁子明心不在焉的附和道。
“国公还在生闷气不成?我有件差事交给你。”王太后笑吟吟的说道。
“何事?请太后吩咐。”鲁子明说道。
“我离开京城前,我已嘱咐过于让,没收到我的旨意前,杜元春的家眷一个也不许放出京城。杜元春就算是早已给家族送信,他的家人仍旧一个也逃不了。你现在,立刻快马返回京城,派人护送杜元春的家眷赶到山河关,只留下他的两个儿子在京城中便可。另外,传话告诉他,大齐对外的屏障仍旧由他把手,莫要辜负了朝廷对他的信任。”王太后缓缓说道。
“太后为何如此?”鲁子明问道。
“得人心者得天下,太祖打下的江山不能丢在我手中,这九州大地需要人心一统才能抵御外族入侵。你快去吧,以免再出意外。”王太后再次看了眼身后的山河关说道。
“臣这便去,太后要去哪里?”鲁子明问道。
“我要四处走走,寻回我那孙儿!”说完,王太后缓缓登上另一架辇车。
看到大军缓缓向东南方向离开后,鲁子明多了个心思,他当即返回山河关,将王太后的决定告知了杜元春。随后才离开了山河关,返回京城。正是鲁子明这多心一举,间接使得山河关未曾落入游牧族之手。
齐州太守王毅收到王太后密信后,几乎倾尽齐州兵马,赶往京城驰援。但是,离去时日半月后,齐州境内却出了意外。
齐河连续两年泛滥成灾,两岸百姓受灾颇重。两年来,有些农户家中竟颗粒无收。第一年还好,可以借些大户余粮,等待来年归还便可,勉强算是撑过了一年。
可是,这第二年,宣德皇帝率军亲征草原,为了支持大军出征所需军饷粮草,齐州大小城池四处征粮。城中大户有些余粮的,也被地方官员征收了大半。而原本就受灾颇重的齐州百姓,不曾想到,这一年,齐河再次泛滥,更甚去年,不仅淹没农田无数,连带着下游的流州都受灾颇重。
连续两年天灾下,百姓们几乎难有活路。幸亏太守王毅大开赈灾粮仓,才使得无数百姓勉强活了下来。
王毅虽然脾气性格火爆,但是在齐州境内,却待民如子,颇受齐州百姓赞扬。他在齐州时,虽然百姓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是齐州不曾出现动荡。
然而,王毅受召入京后,监管放粮的官员看到粮仓日渐下沉,唯恐办事不力,于是下令,减缓放粮。连续几日之后,各城中纷纷出现了饿死的百姓。
而大批百姓组织起来,一同寻到放粮官员办公处时,许多百姓言辞激烈,被借酒消愁,早已喝醉的放粮官员命下人打了为首几人一顿。原本挨几棍子只是皮肉之苦,可是连续饿了好几天的人,哪里受得了这般罪。
这一番痛打,竟闹出了人命。一名老者死在了棍下,当场咽气。
在场无数百姓看到这一幕后,纷纷上前理论,双方由最初的口舌之争变成了乱打一气,放粮官员由于醉酒,站立不稳,跌倒在地,竟被暴怒的百姓踩踏致死。百姓看到放粮官员死后,原本慌乱无比。只是一时之间连死两人,百姓都明白,闯了祸了。
到了这一步,有些百姓心一横,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为首几人带领下,无数百姓们直接冲入粮仓,开始抢夺粮食。有人带头,就有人跟随,城中无数百姓蜂拥而至。
守卫粮仓的将士看到如此多的百姓疯了一般扑上来后,直接躲去了一边,任由百姓抢粮。
消息很快传开后,附近城池中的百姓有样学样,附近几座城池的粮仓也全部被抢光。
虽然全家老小暂时是能吃一段时间饱饭,可是,参与抢粮的百姓都明白,这次算是闯了大祸了。朝廷若是追究下来,必然会有很多人要付出代价。
想到这些,许多百姓终日惶恐不安。这时,有人在几座城内四处散播一则消息:太守王毅几日之内即将回归。
听到这则消息的百姓,有些人内心感觉愧疚。但是,大多数人却更担心王毅回来后会如何处置他们。越想越怕,越怕越想。
最后,在有心人的带领下,齐州百姓彻底闹翻了天。许多人开始拖家带口朝着临近流州赶去,意图躲到流州,暂避祸事。更多的人却听信了别人的劝说,直接举家向着十万深山内奔去。
齐州百姓人人都知道,十万深山里面广阔无比,一旦藏到深山里面,别说是躲避一时,就算是躲避一世都不难。只是,十万深山中有蛮族居住,未必会允许他们大量迁入进去。
先行逃入十万深山的齐州百姓并未受到蛮族阻拦,顺利进山。但是,看到越来越多的齐州百姓朝着山中涌来后,蛮族也不干了。山林中资源就那么多,来的人多了,大家都没得吃喝。
于是后来赶往山中的齐州百姓在受到蛮族阻拦后,纷纷扎堆在一起,准备直接杀进深山中去。
齐州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带上武器,直接朝着拦阻的蛮族准备下手。可惜,散兵游勇,毫无组织可言,虽说胆气十足,但是却根本不敌训练有素的蛮族将士。
被杀了几个人后,齐州百姓慌忙纷纷逃窜。守住隘口的蛮族将士看着这些一触即溃的齐州百姓,并未将这群人放在眼里,也就没有向蛮族部落求援。
意外出在当夜,回去的齐州百姓,对着留守在附近的无数百姓诉说了此事后,齐州百姓复仇之心瞬间被点燃。
当天夜里,无数齐州百姓拿起武器朝着隘口再次冲来。守卫隘口的蛮族将士看不清对面有多少人,以为又是白天那些人来了,并未当成一回事。零零散散的射了几轮箭矢,看到下面没了声息后,便各自回去睡下。
但是,半个多时辰以后,齐州百姓再次冲了上来。听到外面的喊杀声大振,蛮州将士慌忙跑了出来,看到外面数之不尽的火把后,蛮族这数百将士彻底慌了神。想要逃跑求援时,却已为时已晚。无数火把扔了过来,将筑在隘口的这几座竹楼彻底点燃。熊熊大火瞬间燃起,竹楼内的数百将士无一人逃脱,全部被烧死在竹楼内。
当天夜里,大火熄灭后,又有数千齐州百姓趁机进入十万深山之中。
第二天,第三天,每天都有人举家逃入十万深山。只是,第四天清晨的时候,一大队齐州百姓缓缓来到隘口外后,发现隘口前正中央,不知何时多了一座小塔,仔细看去,竟是由人头堆叠而起。在塔的前方,地上插着一把蛮刀。
这群百姓看到这一幕后,彻底慌了神,堆积这么高一座小塔,只怕有数千人头了。有胆大的向前仔细观察头饰打扮后,发现这些人头全是齐州百姓的脑袋。得知这一点后,这群百姓瞬间炸了锅,纷纷慌不择路逃回齐州。并四处传告,蛮族杀了齐州数千人。
一日之间,这则消息便传遍临近几城。有人得知后愤怒不已,有人却心惊胆怯,只是再也没人敢单独前往十万深山附近。
各城驻防将士也得知了这则消息,可惜各城驻防兵马严重不足,根本无法组织起一支像样的军队,前去调查此事。
看到官府毫无作为之后,百姓中,悄悄有人开始拉拢队伍,寻找胆大之人加入,准备前去十万深山中寻找蛮族复仇。几日之间,便拉起了一支万余人的队伍。
领头之人是齐州城内一名富绅,名叫吴槐。吴槐此人虽然身在齐州,但是却不是齐州口音,而是北方口音。吴槐在齐州城居住了十余载,却并未娶亲,一直都是单身一人,府上只有几名门客伺候着。
吴槐此人平日为人仗义梳财,在齐州大地颇有侠名,齐州大小几十座城,受过他帮助的人不在少数。
此时,听到蛮族之人大肆屠杀齐州百姓后,吴槐怒不可揭,广发请帖,邀请了齐州无数豪杰赶到齐州城,准备组织一支人马,深入十万深山,查明此事,定要蛮族给个交代。
请帖散发出去之后,不几日便有万余人赶过来投奔吴槐。这群人中有种地百姓,有绿林好汉,有退伍老兵,有江湖侠士等等。只是这群人不论何种出身,脸上却没有一丝惧意。
集齐万余人后,这群人在吴槐率领下,直接赶去了十万深山边缘的隘口。迎面正好遇到一队巡视的蛮州将士,双方见面后,直接战在了一起。数十人的蛮州骑兵根本无法抵挡万余人的攻击,瞬间便被绞杀当场。
得胜之后,吴槐并未久留,收拾了齐州百姓的头颅后,将蛮族将士的尸体也叠放在了关口外,随后直接返回了齐州境内。百姓看到这群人得胜归来后,纷纷想要加入进去。
几日之间,这支队伍便扩充到了四五万人。有了人马,吴槐的胆子也大了起来。趁着夜晚,吴槐率领人马再次去了隘口处。只是这次,却引出了更大的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