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盛世明君 / 三十五、各自猜测

三十五、各自猜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周颜清看着躺在地上已经断气的黄岳,深深叹息一声。随后对着抱住黄岳尸体的几名锦衣内卫说道:“你们便带着黄总管离去吧,我想,他也不愿再回京城了!不要辜负了总管对你们的一片苦心。”
  “是!谢大人!”十几名锦衣内卫对着周颜清抱拳道。
  “杜将军,能否下令,让他们平安离开?”周颜清对着身边的杜元春问道。
  “无妨。你们便带着总管,速速离开吧!我的人,会带你们走暗道。找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将总管好好安葬了吧!”杜元春对着一众锦衣内卫说道。
  “谢将军!”众多锦衣内卫含泪对着两人抱拳后,背起黄岳尸体,慢慢撤离了将军府。跟随等候在边上的杜元春亲信快速离去。
  杜元春挥手,几名杜元春的亲信纷纷撤离出院内。
  杜元春对着周颜清问道:“周大人,出了这等事,我该怎么办?”
  周颜清沉思了会,开口道:“杜将军,黄总管之所以自我了断,想必你也明白,他不仅是因为太子失踪内心自责,还想要用他的命保住这群锦衣内卫和城中的百姓,这其中也包括你。他若不死,此事追究下来,恐怕要有许多人,人头落地的。”
  杜元春叹息一声,道:“黄总管忠心对朝廷耿耿几十年,对得起帝王家了。只是可怜,最后这几天太子殿下真的伤了他的心了。”
  周颜清轻轻摇头:“太子殿下本就性格急躁,此时陛下战死,外敌入侵,他又年幼,承受不起如此重担,性格暴躁,也情有可原。”
  说到这,杜元春忽然开口问道:“周大人,你猜测会是何人所为?太子此时,究竟是生是死?”
  周颜清再次摇摇头,开口道:“无从猜测,镇东王爷、镇南王爷、镇北王爷有可能,对面的游牧族敌寇有可能,包括黄总管也有可能,甚至是你,杜将军也有可能,谁都有可能下手。”
  一听周颜清此话,杜元春立刻急道:“周大人,我怎么可能去害太子呢,你可不能乱说。”
  周颜清抬头,看了眼杜元春,道:“杜将军不必在意,我只是就事论事。谁都有可能的,在这城中的人都有嫌疑,也包括我。”
  杜元春叹息一声,问道:“此事发生在我管辖的地界,我是怎么也脱不了干系了。”
  周颜清看着杜元春一字一句说道:“杜元春,你记住,只要你不离开山河关,你便性命无忧!”
  杜元春重重点头,对着周颜清抱拳道:“谢周大人提点。”
  周颜清答应一声,说道:“我要护送陛下回京了,以免耽搁下去,再生变故。”
  杜元春看了眼宣德皇帝棺椁,又问道:“外面的游牧族贼寇怎么办?”
  周颜清摇摇头,道:“管不了那么多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外族入侵,如此大事,并非你我能决断的。当前,你还是赶紧下令,寻找太子殿下吧!”
  杜元春点点头,道:“城门早已封闭,除了那群锦衣内卫由暗道离去,其他人,无人能够出入。只是,根本无从找起,出了这个院门,连一丝血迹都没有,这要去哪里寻找啊。”
  周颜清叹息道:“找不到也得找,否则到时朝廷来人之后,你如何交代。”
  杜元春道:“周大人猜测,何人会来?”
  周颜清想了想说道:“镇国公过来的可能最大,他离开此地不久,对此地颇为熟悉。再者,他并无实权,朝廷中,最空闲又有威望的便是他了。”
  杜元春点点头,道:“镇国公为人和善,若是镇国公来此,此事,还好说话。大人,若是太子殿下,真的找不到了。谁会是下一代?”
  听到这话,周颜清一愣神,缓缓问道:“杜将军,你找死不成?此事是你该考虑的吗?”
  杜元春摇摇头,道:“我只是好奇而已。”
  周颜清厉声道:“杜将军,这种话,以会遇到谁,都不要再问!”
  看到周颜清表情后,杜元春也明白,自己说错了话,立刻开口道:“周大人放心,只此一回。”
  周颜清想了想,忽然开口道:“另外,太子失踪之事,封锁全城,务必不得传出去!在朝廷派人到来之前,任何人都不要放出城去。”
  杜元春点点头,道:“好,大人放心,此事我明白。”
  当天下午,周颜清带领一队侍卫,护送着宣德皇帝遗躯快速向着天京城赶去。
  在路过距离山河关只有百十里驻扎的各路大军时,周颜清只停了一刻钟,刘青、几位王子、几州太守、州尉草草祭拜过后,周颜清便护送着棺椁迅速离去。
  三日之后,宣德皇帝的棺椁便已临近天京城。周颜清命人止步,他则亲自前往天京城内。进入天京城后,周颜清直奔皇宫。
  快步进入皇宫后,此时大殿内早已站满了朝廷大员。
  周颜清朝着端坐在龙椅之上的王太后,跪拜了下去。周颜清泪流满面,朝着王太后哭诉道:“太后,臣死罪!”
  王太后眼中泛着泪光,问道:“周大人接回了我儿,何罪之有啊?”
  周颜清顿了顿缓缓开口道:“太后,太子殿下在山河关失踪了!”
  “什么?!”王太后瞬间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大呼一声,气血上涌,身体抽搐不已,随后向后倒去。
  一听到周颜清这话,朝堂之上瞬间慌乱了起来。齐州太守王毅上前一步,一把抓住周颜清衣领。怒吼道:“你刚才说什么?!”
  周颜清泪流满面,开口道:“王国舅,太子失踪了!”
  王毅将周颜清往地上一摔,顺手拔出了佩剑,便欲刺下。却被身后一人拦腰抱住,未能刺下。
  镇国公鲁子明一边抱着王毅,一边说道:“王国舅,剑下留人,此事与周大人何干?”
  王毅冷哼一声,看了眼龙椅上已经昏过去的王太后,将剑往地上一扔,朝着龙椅便走了上去。
  王毅对着几名宫女问道:“太后怎样?”
  一名宫女颤声声地说道:“回大人,太后只是晕厥了过去,已经有人去喊太医了。”
  王毅一身战甲,站立在龙椅边上,不顾台下乱哄哄一片,对着周颜清问道:“周大人,护卫太子的锦衣内卫呢?他们怎么护卫的?”
  周颜清从地上缓缓爬起,跪在地上,将出事那天晚上的情形挨着讲了一遍。只是提到锦衣内卫时,周颜清说他们在看到黄岳自杀后,已经逃离了山河关。
  王毅站在上面听完之后,怒骂道:“一群无根之人,被我抓住,定叫他们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
  悠悠缓过气的王太后,对着周颜清问道:“我孙儿现在还活着吗?”
  周颜清开口道:“太后,此事下官并不知晓。”
  王毅冷哼一声,对着王太后说道:“妹妹,我这便率兵前往山河关,定将太子寻回。”
  王太后双眼红肿,轻轻摇头,语气柔弱的开口道:“哥哥,你去不合适。镇国公,还得劳烦你跑一趟。你刚回来不久,对山河关那边颇为熟悉,请你务必寻回太子。”
  镇国公鲁子明立即出列,对着王太后抱拳道:“太后放心,我这便出发前去!”王太后轻轻点头,鲁子明转身离开大殿,直奔山河关而去。
  王太后缓缓坐起身,对着殿内众人说道:“大家都先回去歇息吧,不必担心,有镇国公前去,必定然能够寻回太子的。”
  “臣等告退!”众人缓缓退出大殿,只有王毅站在殿内,一动不动。
  众人退出去之后,王毅开口道:“妹子,没有确切消息之前,你先别担心。”
  王太后听完这话,泪水顺着脸狭往下淌,王太后轻声说道:“哥,我心里害怕!”
  王毅一听王太后此语,瞬间急的脸色通红,泪水也轻轻滴落。在他印象中,眼前这个聪慧无比的妹妹自小从来没有怕过什么,太宗皇帝病逝之后,内忧外患压在孤儿寡母身上时,王太后都没怕过。但是,此时,唯一的儿子战死,唯一的孙儿失踪,双重打击之下,王太后坚毅的内心也支撑不住了。王毅明白妹妹心里的苦,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劝说,只能自己焦急。
  这时,大殿内,有两人同时迈了进来。王毅抬头一看,是御史司马传与国舅于让。
  于让看到王太后与王毅二人都在流泪时,于让也忍不住蹲在地上哭出声来。杨慎是于让的亲外甥,想到自己的妹妹刚刚丧夫,接着儿子又失踪,于让想到娇柔的妹妹,心里的苦楚却无言以表。
  司马传看到三人模样,轻轻摇头,叹息一声,开口道:“太后,两位国舅爷。此时不是伤心的时候,眼下,最该做的是立刻寻回太子。”
  王毅看了眼司马传,开口道:“御史大人,你说得轻巧,连太子在哪都不知道,去哪里寻找?”
  司马传点头道:“正是因为不知道太子在哪,既然大家都不知道,谁行事反常,谁便有可能是行凶之人。再者,现在这个时候,谁都有嫌疑,但是太子失踪,谁获利最大,谁便有可能是行凶者。从这两点出发,想要找出凶手,并不难。找出凶手,再找太子便可。”
  于让听完司马传的分析,止住哭声,开口问道:“司马大人,据周大人所说,山河关早已封城多时,太子殿下定然还在山河关内。镇国公不是前往山河关了么,你猜测他能否寻到太子?”
  司马传摇摇头,开口道:“我猜,必然寻不到,行凶者敢在无数人面前如此行事,可见背后势力定然非比寻常。另外,山河关耸立在大山之间,地形复杂,暗道纵横,想要彻底封城,恐怕很难。此时,太子殿下很可能早已被转移出城了。”
  王太后无力的抽泣着,开口问道:“司马大人,你觉得太子还活着么?”
  听到这话,司马传咬了咬牙,缓缓开口道:“我猜,太子活着的可能很大。若是想要谋害太子,直接杀了人,离开便是,没必要搞得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现在看来,行凶之人定然有所求,否则不会如此大费周折,藏个活人可比藏具尸体难多了。”
  王毅认同的点点头,开口问道:“司马大人之意,行凶者会求什么呢?”
  司马传摇摇头,说道:“无从猜测。说句难听的话,陛下的遗躯都可换牧州全境,活着的太子是否更值钱?”
  “梁州!或者冰州、幽州?司马大人之意是游牧族或者冰原族?”于让紧接着问道。
  “有可能,但是也未必。也可能是,眼前这龙椅!”司马传一字一句说道。
  “啊!”于让惊呼一声,却也无从反驳。
  王太后则点点头,开口道:“我最先猜测的,便是为了这座龙椅,活着的三位王爷都不简单,能行此事,也不足为奇。眼下,大哥,你秘密派出几队亲信,前往几州,秘密监视几位王爷,最好能够买通往王府亲信之人,打探三位王爷谁有异常。至于游牧族与冰原族,可直接派出使者,与之谈判。若是真在他们手中,牧州都已经分割出去了,再分出三州又能如何?先接回我的孙儿再慢慢收复吧!”
  “还有一人。”司马传想了想开口道。
  “谁?”王毅问道。
  “大将军刘青!”王太后抢先说道。
  司马传点点头,道:“正是。此次与游牧族交战,刘大将军指挥得当,立功无数,捷报频频,九州几乎无人不知。跟随他的几路人马,此时,想必都已对他由衷的敬佩无比。更何况,大军指挥权现在还在他手中,凭他的军事才能,若是他想反,恐怕放眼九州,也无人能敌。”
  王毅赞同的点点头,又摇摇头,开口道:“不太可能是大将军,若是他想反,恐怕早就反了,他们父子二人接连担任两任大将军,在帝国几支大军中威望无人能及。虽然后来咱们扶持了孟起,孟起一介文人,在军中根本无用。反倒是刘青他自己主动让权,以安我等之心。我想,以他的性格,恐怕做不来此事。”
  王太后听王毅说完,也认同道:“刘青年轻时,便懂得藏起锋芒,在京城中无论见谁,都谦逊无比。然而,上了战场,他的锋芒根本无人能当。当年,若不是他纵横冲突,老镇西王恐怕早就战死在当年那场战役中了。过了这么多年,他亲自率兵出征,仍旧无人是其对手,左贤王所在卓根部都被他一战灭族了。与他自小相识这么多年,现在想来,我对他真的不了解。御史,你觉得对大将军,我们该怎么办?”
  “其实,对大将军,最易试探。太后可即刻下令,命大将军回朝,商议国事。若他接旨返回,大将军定然心无反意。若他不归,我们便要做好防备,此时,镇东王府、镇南王府的王子们都率兵在附近,他们两方也定然不会允许大将军谋反。等他回朝之后,可借割让牧州之事,怪罪与他,拿回他手中的大军指挥权。”司马传缓缓说道。
  “如此行事,会不会逼着他反?”王毅问道。
  “他若有反心,逼不逼都一样,还不如早些反了的好。他若无反心,忠于朝廷,此事过后,再将军权交还与他便是。”司马传答道。
  “好!就这么办!找到我孙儿,等他顺利登上皇位,这些便都可以迎刃而解了。哥,这些事,你去办。明日,先让我儿,入土为安吧!”王太后眼中留着泪,眼神却坚定无比的说道。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