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满重楼 / 第十三章 武道初始,往事未来

第十三章 武道初始,往事未来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回到正题,马勇所说的事情,另外一项是关于世间武道:天下武人分九品,练武人首重天赋,其次心性,再次看财,最不重要的反而是勤奋。
  倒不是说勤奋不重要,而是因人分三六九等,有踏入武道便天赋异禀,进境神速的人;自然也有勤学苦练数十载,终生卡在关口,不得寸进。天赋在武道上,无可替代,无从补全。
  下三品财做基,正所谓穷文富武,没有足够多的金钱,下三品,便是常人难以逾越的天堑,前六品武人,每进一步,全是用名贵药材堆积,任意一个武人身上,尽是金镶嵌的边,银铸就的体。
  中三品心性为王,亦为一道大门槛,任凭你是天人之姿或富甲天下,若是心性懦弱,产生半点畏惧,便永世闯关不过,难以见门内景象。
  上三品只看天赋、运气,人力无用,金钱无用,心性再坚忍,天赋够不上,全是白搭。马勇说到天赋时,讲的玄之又玄,叶靖听的并不真切,似乎和精神有关,至于那一些些的运气,马勇也道不出个所以然,留待日后,找机会验证一番。
  归结起来,除去金钱因素,下三品靠练,中三品凭悟,上三品看命。
  练武门槛极高,从入门开始,直至六品,钱,是制约普通人最大的因素,还得读书认字,因此中高品武人极少散落民间,军中武人数量最多,却品级偏低,武道高人们大部分集中在权贵、豪富人家。
  武道九品大致如下:下三品锤皮锻肉,人人可至。最常见在大户人家的护院、衙门中的捕快、军中的小头目等,到第三品时,能做个头领。
  中三品洗筋伐髓,百里挑一。军中陷阵猛将、世家大族供奉、再加上皇城中的大内高手,约摸是这么个去处。
  上三品不同凡俗,一品一天地。七品,世家大族首席供奉或是当世一流猛将;八品,一国之内不过五六人;九品,天下有名有姓的仅一人,韦陀寺中当代护法天尊,世间不见踪影,传闻早已离开寺中,游历天下。
  说完武道后,马勇给叶靖科普一些常识,例如气、丹田、吐纳,以及一些注意事项,顺便劝诫叶靖:即使练武练到他的境界,也不过为人驱使,再强一境的八品,万箭齐发下,终究难免一死。九品虽说世间不得见,但大军压境下,最多比八品撑的久一些。
  武道尽头,也不过是肉体凡胎,难为尘世仙!小少爷生来人上人,区区武人,马前卒而已,哪里值得费功夫。
  咦?顾先生劝我为天下万民,当奋勇前行,救世人于水火中。马勇让我视武道为微末伎俩,练得再好,也不堪大用。
  两人倒是于文武上,有异曲同工之处,呵!我自行我道,任他翻天覆地,山河倒转,与我何干?
  叶靖对于武道的想法,十分简单,前世的世界里,号称高手的数不胜数,其中大多数是些欺世盗名之辈,少部分真功夫的,也仅止于普通人范畴。
  小说电影里描述的武侠世界,全是幻梦。而现在,成为武林高手的机会,近在眼前,凭他的心性,又怎么会放弃。毕竟谁人少时,没有一个江湖大侠梦?
  打铁要趁热,晚饭时分,叶靖去到主宅,饭毕后,郑重开口道:“父亲大人容禀,孩儿蹉跎度日至今,年已十五,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学文,仅止于自身,无望科举。
  今日与马老一番长谈下来,孩儿深知世道险恶,人心叵测,若是能习得些武艺在身,往后出门在外,兴许能添上些自保之力。”
  叶正明频频点头,闻言开心不已,儿子懂得长进,做父母的高兴还不及,他摆出一副慈父模样,立刻要应允。
  一旁的颜清云却笑道:“靖儿知道上进,娘亲也很高兴,但是呢,一来练武是件幸苦事,二来靖儿你六岁时,早就测过,至多到六品,具体的娘亲不太清楚,想来是命中注定,我儿不用受苦楚。乖,要是你喜欢这些东西,娘亲找几个高手做侍卫,天天练给你看,也是一样的。”
  叶靖在听到自身武道,极致也仅六品时,觉得不太妙,又发现母亲的态度与马勇一致,于是将包含希望的目光投向父亲,指望帮自己一把。
  叶正明见儿子看他,心中了然,随即轻轻颔首,示意明白,道:“妇道人家懂得什么,练武不仅强身健体,更能明心见性。靖儿练武,非是为打打杀杀,岂不闻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再说,到靖儿十六岁时,依家中规矩,需外出游历两年.....。”
  “狗屁的游历!”
  颜清云先前听些之乎者也的话,还好好的,见说到‘游历’时,立刻打断丈夫言论,满脸怒容地站起身,柳眉倒竖,指着叶正明鼻子骂道:“靖儿需是我颜清云的儿子,谁管你叶家的破规矩!莫说游历,便是成家以后,也不能离了身边。”
  说着说着,颜清云想起往事,脸上怒容缓缓消退,眼睛也慢慢地红了圈,音调低低地:“练武、游历,江湖人家的糟践事,靖儿怎么受得了,他身子打小就弱。”
  叶正明心知肚明,为何夫人先是发怒,又变得伤感,欲要劝解,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只得嗫嚅道:“靖儿练些武艺傍身,是好事。”之后对儿子眨眨眼,示意自己爱莫能助。
  叶靖没办法,见母亲哀伤,跪下来诚恳道:“母亲千万别气坏了身体,孩儿早已想明白,《礼记》有言: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读书是为明理,练武为强身,孩儿吃得下这苦头。因着打小身体孱弱,又有后日避不开的责任,孩儿想法并非一时兴起:
  近年来,内附胡人渐渐归心,边境趋向安稳,但北边突厥,内乱消弭殆尽,不会坐视我大周吞并内附部落,更有东边齐国,二十年来,休养生息,力量逐渐壮大,只待国中稍有变故,必定趁机生事。
  孩儿承蒙父亲功绩,得武职宣节校尉,未来大战起时,免不得上去走一遭,预先做点准备,将来即使是逃命,也能比其他人跑得快些。”
  叶靖看颜清云脸色缓和下来,紧接道:“母亲心疼,孩儿自然知道,别说成亲后,待在您身边。往后一生,孩儿也要长长久久的陪伴、孝顺娘亲。”
  颜清云是好笑又心疼,指着叶靖道:“你个臭小子跟你爹学坏了,尽说些好话来哄我,娘亲非是不明事理的人。”
  扶他起来,叹口气:“靖儿大了,想做什么,去做吧。娘亲只要你记得,以后的路上,必定会遇上许多坎坷,跌倒不可怕,可怕的是重复在原地,然后失去信心。无论遇上什么,一定要坚持、顽强,当然了,若是有受伤的风险,记得赶紧离开,回家里来,娘亲虽无太大能耐,但护着你一世周全,应该不难。”
  前半段好好的,后端又转了味,叶靖知道是娘亲难得的教诲,自动忽略掉后端,想到父亲应该也有话说,于是问道:“爹爹便是跌倒再爬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吗?”
  一旁的叶正明轻捋胡须,却不回答,颜清云见到夫君模样,没好气的说道:“你爹不一样,他没输过。”又加重语气道:“无论他站在哪边,从没输过。”
  叶靖倒抽一口冷气,没想到父亲居然如此了得,从未输过,是什么概念?叶正明颇为自得,哪怕是朝野上下共推,举世称赞时,他也未有半分高兴,反倒是被儿子用惊奇的目光看过时,有些得意的愉悦。
  叶正明想起儿子说的话,纳罕道:“靖儿见识不错,是自己想来的,还是谁教的?”
  “张先生闲暇时曾提起过。”叶靖暗道不好,表现略微过头,先推到顾言山身上,顺便看看父亲的反应。他听到叶靖话语后,却是一副理所应当的表情。
  反而是颜清云好奇道:“顾言山仅是个秀才,老爷未请来时,从没听人提起过,莫非是化名?”
  叶正明老神在在,不以为奇,道:“我早年游历时期,与顾言山相识,此人超凡脱俗,非常人可比,秀才功名仅仅是顺手而为,志不在此,要是他连这些微末见识都没有,为夫倒要奇怪了。
  未来战场事,靖儿无需担心,有为父在,区区东齐、突厥,哪里需要逃命。”
  话音落地,无一人质疑,颜清云与厅内下人皆是深以为然的表情,事实胜于雄辩:叶正明生平百战百胜,未尝一败,于内,剿叛胡,平战乱;于外,镇边疆,守国门,打的突厥胆寒,齐人为之侧目。
  只要他在,大周境内的野火,永远烧不起来。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