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汉十三将 / 第五章

第五章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硬汉也有柔情。
  耿恭此刻正在牵挂着两位女人。
  他从小就失去了父亲,是母亲,那个天底下最伟大的女人,“一把屎、一把尿,”将他养大。
  当然!“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说的是女人做了母亲以后都是一样的强大,可是这位母亲把单亲的耿恭培养成了这么伟大的英雄,那么就不是普遍的现象了,而是绝对的“个例”,这么成功的案例是绝不应该被历史的长河所淹没的。
  耿恭出身于名门,关于耿恭的出身,前面范晔介绍过,但不是太全,不足以说明他们耿家和将星的渊源。
  耿恭是耿况之孙,耿广之子,耿秉之堂弟,建威大将军、好畤侯耿弇之侄。
  这个耿弇可是不得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范晔的《后汉书》单独为其列传。
  耿恭既然为名门之后,那么生了耿恭的耿母,那应该就是名门了,丈夫早早的去世,没有带走耿母的名门之气,反而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耿恭身上,耿母言传身教,慈母严心,让耿恭养成了良好的家国情怀与坚韧的性格,同时熟读兵书,也练就了一身的武功。
  这里先说个大概,等到汉章帝下诏旌表耿母时再予以细表。
  自古美女爱英雄。
  如果没有出现这个桥段,那一定是英雄不够雄,如果英雄出现了,美女一定会展现出她们的美。
  这个“美”在耿恭的老家扶风茂陵,就有一位,现在兼着耿恭妻子,孩子母亲的身份,之前人家可不是,而是远近闻名的“高富美”,“官三代”,“富几代”。
  高富美好解释;官三代是指她的爷爷辈和耿恭的家一样,都是东汉的开国功臣,和耿恭家不同的是人家可是人丁兴旺,步步高升。
  富几代是指人家对于穷就没有印象,反正记得还是刘邦做主的西汉时,人家就富得流油。
  这个大“美”唤作玉娘。
  玉娘从小就受着良好的教育,“及笄”后更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煎炒烹炸”不在话下,当真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关键是人家玉娘“刀枪剑戟”能摆弄两下,“斧钺钩叉”也不手生。
  说到这里,不用细表大家也应该能知道,那就是对玉娘的倾慕者那可不是一般的多。
  要不是,玉娘从小立志:绝不入宫,如若相迫,立死于前。她应该是皇后的不二材料。
  也有对美女不感冒的,比如柳下惠,人家就坐怀不乱。不过,后世传下来两个版本都对柳下惠柳先生不利:一说是坐在怀里的美女根本就不是什么美女,人家柳先生连正眼都没瞧;二种说法,有些缺德,竟然说人家柳下惠先生那方面先天不足,你说气人不气人。
  耿恭的情况绝不是这样。
  “弱冠”之年的耿恭,“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这些话,不用范晔老先生说,也早已远播四方。
  像耿家那些传说中的英雄一样,建万世之功勋,立一生之英名,是耿恭目前满脑子的存在。
  “金童玉女”,用来形容处于同一时代的耿恭和玉娘应该没有错,起码玉娘是这么认为的。
  当有“好事者”将话好不容易带给耿恭时,耿恭头也没抬,眼睛当然也没有眨,只用鼻子哼出一句:“大丈夫不建万世之功勋,立一生之英名,何谈儿女情长?”看来“不世之功一世英名”是在耿恭心里落地生根了。
  紧接着,耿恭站起身来,坚定的望向窗外。
  那睥睨天下的冷冷眼神足以将那时的炎炎夏日冰封。
  “你屌什么屌?没听说想出名想的不娶媳妇的,这人不会是第二个柳下惠吧?装什么大尾巴狼!”
  “好事者”真的生气了。
  话传回玉娘那里,玉娘居然笑了:“小样的!不把你这块冰敲碎、煮沸,晾凉了当宵夜,你就不知道世上还有一个叫玉娘的美女!”
  想到这,耿恭也笑了,紧锁的眉头也舒展了一些。
  匈奴单于想把疏勒城变成一座坟,让他们得偿所愿了,疏勒城确实越来越像一座坟,而且比坟还像坟,坟有的特征它有,坟没有的特征它也有。
  坟是静悄悄的;疏勒城也是一样,城内除了站岗放哨的偶尔走动一下,再也看不到生机。
  坟前偶尔会冒点青烟,那是活着的人来找里面的人说说话,拉拉家常,看起来还有那么点生活气息;疏勒城偶尔也会冒点烟火,那是饿得实在不行了,煮点汤汤水水,杀马是严格控制的,那是最后的希望。
  坟前偶尔还有小鸟啥的来溜达溜达;疏勒城可是连飞鸟都不敢来,来了就走不了了,别说是鸟了,就是地下的老鼠,虫子啥的都被挖光了,都说乌鸦不吉利,爱到坟前叫唤,刘友他们就纳闷:这么不吉利的乌鸦你怎么不到我们这座坟前“唱唱歌”呢?
  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偶尔有后人,或因为风水或因为其它原因,也有挪挪坟的;耿恭他们热切的盼望着,有人来到疏勒城,帮他们挪挪地方,要让他们自己走,实在是不知往哪走?现在最安全的地方,就是这“坟”里。
  虽然耿恭和范羌不是那种有些皇上爱搞的那种同志,可是他们是真爱呀!
  “范羌!你在哪?难道你把我忘了吗?”
  “校尉大人!我范羌一时也没有忘记大人!忘记疏勒!”
  “那你怎么还不回来?”
  “你们千万不要以为,我拉着将士的冬装跑路了,那玩意不值多少钱,就是值钱也没人敢买。”
  “那你怎么还不回来?”
  “我也想回去,可现在我回不去呀!等着我,我会回去的,我可是“男二号”呀!”
  “那你怎么还不回来?”
  “好的,大人!您这样执着就对了,你们没有冬衣,可千万别冻着了,天冷了,别忘了喝热水,多喝热水。”
  范羌说完这句,赶紧把连线断了,因为他知道,再说下去,耿校尉还是那句:
  你们怎么还不来?
  范羌确实比耿恭还着急,因为他“一手托两家”,一边惦记着和他同生共死的弟兄;一边密切关注着朝廷的反应。
  去疏勒城的道被匈奴设了路障,目前去不了,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眼睛往洛阳望了又望。
  好在,终于盼来了消息。
  站稳了脚跟的汉章帝,心情不错,觉得这个事不开会讨论一下,也着实说不过去。
  公元七十五年十二月,洛阳。
  处理完汉明帝的丧事,而由太傅赵熹、太尉牟融、司空第五伦、司徒鲍昱四人领衔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也组阁完毕,洛阳政局也趋于稳定。
  汉章帝亲自主持公卿会议,研究救援西域戊己校尉二部之事宜。
  这戊己校尉二部就是疏勒城的耿恭和柳中城的关宠,求救信是关宠发出来的,只是关宠等不到救援了,他已经城破身死,现在就剩下了疏勒城的耿恭,而且他的手下也没有多少人了,当然这些朝廷还没有接到信。
  “救、还是不救?”
  这确实是个问题。因为朝廷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对立的两派,为了说服对方,进行了激烈的辩论,相持不下,又各有道理,这可真叫初次掌权的章帝难办。
  “这不是出难题吗?搞什么搞?”汉章帝心里想着,他虽然血气方刚,但这个问题确实挺棘手,没有办法,也只有耐着性子听正反双方辩手展示语言的技巧。
  反方辩手第一台为:司空第五伦。
  “救,得不偿失。为了救那生死未卜的几百人,派出大军万里远征,不符合成本核算原理呀!再说,都快一年了,耿恭关宠他们恐怕早就玩完儿了。现在朝廷还要花很多很多的钱,或许还要死很多很多的人,跑很远很远的地方,还不知道是去救人还是收尸!这!这!这!这笔帐怎么算也划不来呀!”司徒第五伦义正辞严并且有些激动。
  “有道理!”章帝微微稽首。
  “何况,这一年京师洛阳以及兖州、豫州、徐州等地都爆发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灾,整个中原一片糜烂,朝廷赈济百姓尚嫌不足,哪里还有闲钱和闲工夫去管那西域的闲事儿。”
  一看皇帝点头,第五伦反对的劲头更足了。
  “以前北征匈奴,西开三十六国,百姓连年服役,消耗物资巨大;又远屯伊吾、楼兰、车师,怨结边域。陛下宜留念省察!”
  反方二辩校书郎杨终更是不说营救之事,竟直接反对整个北伐了,还建议章帝干脆放弃西域,以休养军民。
  一时之间,反方观点占据了绝对上风。
  章帝与明帝不同,他生性宽厚,不好战事,对刘秀“柔道治天下”的理论更是推崇备至,闻言便决定放弃西域了,但耿恭关宠这些西域的兵要不要也放弃呢?司空第五伦、司徒鲍昱,这里就你们俩官儿最大,你们再商量商量给个意见吧!
  司空第五伦还是认为不要救,既然都准备放弃西域了,那也就别再去惹匈奴人了,大家安安生生的不好吗?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