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我是猛将 / 第二章入乡随俗

第二章入乡随俗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军营门口,一片肃然,站岗和巡逻的军人很精神。
  魏胜点点头,心说来对了,起码这里的士兵不饿肚子,经常训练,说明这里物资充沛,将领治军有道。
  丹徒县也有县兵,可是一个个走路有气无力,十分散漫,兵甲也不齐备,主要就是缺钱缺粮,加上官员贪污,县兵吃不饱,当然不能经常训练,也就导致了战斗力低下。
  魏胜下马走到到营门前,对着士兵一抱拳,语气客气的开口:“军爷,我要投军,不知道有什么章程。”
  守门的士兵早就注意到魏胜了。
  这段时间,投军的大都是生活不好的人,身体强壮的都没几个。
  可是你看人家,骑骏马穿锦袍,虎背熊腰仪表堂堂,开口更是温言细语,一点都不粗鲁,真是一条少年俊杰!
  “进去左转,有人负责招兵,你自己去吧。”
  “多谢军爷。”
  进到军营,魏胜一看,军营中箭楼、拒马、营房鳞次栉比,围着校场排列的整整齐齐。
  没有乱看,魏胜找到募兵处,看到一桌一椅,桌子前有十几人排队,桌子后有一人埋头书写,一人静坐,旁边还有四名士兵维持秩序。
  很快,魏胜到了桌子前,那书写之人套头一看,心里惊讶,好雄壮的小子!
  “姓名。”
  “魏胜。”
  “年纪。”
  “十七。”
  “哪里人?”
  “吴郡丹徒县人。”
  简单讯问一番,桌后另一人看看魏胜的马匹,见到上面有长枪弓箭,有看向魏胜。
  “你可读书?可习武?”
  “回禀,我粗通文墨,略晓武艺,擅长弓马长枪。”
  这人三十多岁的样子,虽穿盔甲,却面容俊秀,一脸文气。他叫李正,军中校尉,专门负责征兵,他听到魏胜的话点点头,看向旁边一人。
  “王什长,你去试试手。”
  “遵命!”
  根本不问魏胜的意见,王什长走到魏胜面前,抬头看着魏胜。
  王什长比常人不矮,却比魏胜矮一头,身体十分厚实,一脸横肉,十分彪悍。
  “空手还是器械。”
  周围人已经看出来了,这是要打架,所以大家很自觉的散开。
  虽然被逼打斗,魏胜却不生气,想了想,军队强者为尊,自己需要全力以赴卖弄武艺,因此抽出了马匹上的长枪。
  双手举枪,枪杆平端,枪头直向王什长,魏胜说了一句:“请!”
  长枪长一丈三,很有压迫感,不过王什长多年征战,是沙场老兵,并不惧怕,大喝一声拔出长刀,抢先攻击。
  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
  王什长长刀比魏胜的长枪短一多半,所以想要拉进和魏胜的距离,刀刃斩向长枪,一磕一压,推开长枪,纵身向前,刀锋沿着枪身而上,斩向魏胜。
  魏胜右脚猛然后退一步,左臂前伸右臂后撤,长枪如同蛇首一样快速一缩,脱离长刀。
  随后魏胜腰背发力,右臂向前一探,长枪如龙,刺向王什长。
  “哈!”
  整套动作不过眨眼之间,王什长刚刚反应过来,枪尖以到眼前,停在了脖子三寸外,惊出一身冷汗,脸上肌肉都麻木了。
  一招败敌!
  周围嘈杂一片,十分惊叹,王什长既惭愧有佩服,朝着魏胜一抱拳:“壮士武艺高超,王某敬佩。”
  魏胜收枪,也是抱拳,说话客气:“王什长承让了。”
  李正看着魏胜表现,心中觉得年轻人不骄不躁,心中喜欢。
  “你们继续募兵,魏胜,你跟我来。”
  李正见猎心喜,拉着魏胜到宽阔的地方,让魏胜展示武艺。
  魏胜心里巴不得如此,因此骑术、箭术、枪术都耍了一遍,玩到兴起,看到校场有两个巨大的石锁,一手握一个,大喝一声,将两个石锁举过头顶!
  “好好好!天生神力啊!”
  这两个石锁,一个两百斤,两个四百斤,军中士兵能举起一个都不错了,魏胜竟然举起一对,这不就是天生神力!
  噗通一声,两个石锁落地,魏胜也是血液激荡,脸色通红,一身酸痛,不过仍然站的笔直。
  李正越看越喜欢,心中有了决定。
  “魏胜,你可愿意当我亲兵吗?!本将李正,现任军中校尉,征虏将军刘轩是我姐夫,你跟着我,只要奋勇杀敌,我保你一个前程!”
  李正知道,像魏胜这种勇士,当然追求功名利禄,如果自己不能给人前程,就算强迫对方跟着自己,也不会真心实意,说不定还会心怀怨愤,反而是祸事。
  因此,李正直接报出自己的背景,这样做在这个世界也很常见,家事没什么不能说的。
  “多谢校尉,愿为校尉马前卒!”
  魏胜投军求得就是前程,当即一脸感激,大声表达忠心。
  李正也很高兴,本来被派来招收新兵,他还不乐意,没想到还能找到这样的勇士,真好。
  有了魏胜这个例子,李正接下来也用心了,想要找到更多勇士。
  成绩还是有的,陆陆续续找到一些人,都是一时人杰,其中佼佼者是李都、梁云、牛显、孙德胜四人。
  不过,说来说去,这些人要么不通文墨,要么武艺略差,还真没有超过魏胜的,因此天天把魏胜待在身边,引为心腹。
  一月之后,征兵结束,共征兵五千,都是刘正带人练兵。
  这个年代的练兵,无非是锻炼力气,学会兵器,然后听懂军中号令,能够排列整齐。
  至于魏胜上辈子的队列训练、各种战术,基本都没有,魏胜也没提出任何意见。
  因为这年月的士兵,都是文盲,想要练成上辈子的兵,不是不行,只是开销太大。
  别的不说,光是读书识字就要花大量金钱,说句不好听的,这些士兵的生命不值这么多钱。
  如同后世,士兵装备都要考虑成本,不然好装备多的去了,可是装备不起,要是大规模装备,国家就直接破产。
  这个世界,大多数人饭都吃不饱,每年都有人饿死或者造反,国家赈灾都没钱粮,哪有资源教导士兵识字。
  魏胜不仅没提出跨越时代的建议,还从李正那里求得兵书,不断学习这个世界的兵法。
  说的好听,这叫入乡随俗,说的难听,魏胜是没有原则,被土著同化了。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