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海的那边是大宋 / 第十五章 抱松茶

第十五章 抱松茶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明轲有时觉得自己太惨了,别人穿越起码有块太阳能电池板、一个电子设备,里面存着上下五千年成千上万册的电子书,甚至还随身带一口袋各种各样的种子,开辟新的文明成为来到新世界的志向。
  可是他呢,除了两份记忆,有的只是前世学到的一些朴素工艺,好在这些在这个世界都算进步的东西。
  如果一切从茶开始,对明轲来说也算是一种安慰。
  祁仁发俨然不想把山货当成一杵子买卖,三月十五这天,新茶刚下来便专门交待下去,早晨采好,刚到中午便把一大篓子茶叶送到明家。
  明轲一看这些鲜叶,与自己所想一般无二,西翥茶园产量稀少,但恰恰是整个凤栖郡上品中的上品。祁仁发这事做得也很地道,送来的叶子饱满、翠绿,都是上佳成色。
  明轲如获至宝,当天采下的叶子要当天制作成茶,立时忙动起来。
  他先是把鲜叶铺在竹席上,厚度大概有一搾,午后开始摊晒,中间一会儿一会儿翻动着,快到黄昏的时候,另一侧的大铁锅也架起火来。
  明琪儿坐在屋檐的石阶上,歪着头看着明轲,从前竟没发现明轲还懂制茶,看他淡定有序的样子,似乎还是个老手呢。
  西关镇人不管以不以这行谋生,制茶这几道工序差不多都知道,像明轲这么细致晾晒的也就这一篓子鲜叶才会这么干,批量制茶的茶厂都是大铁叉子来搅,铺得也比这厚多了,晾晒虽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接下来的杀青工艺。
  除了鲜叶本身的质量,杀青的火候几何最是关乎一道茶的品质,那些禹洲世界顶有名的大茶厂都是有一套不外传的杀青工艺,大体都是采取蒸青的办法,但这里面变化诸多。首先各家所掌握的火候都不一样,有的在揉捻之后还有二道青,蒸青的时候,篦子的大小、与锅底的高度都有讲究,据说还有些大茶厂会在蒸青的时候往茶叶里加入一些粉末,外人是学不来的。
  明琪儿怔怔看着的时候,忽然一声尖叫:“哎呀!烫!”
  说话之间,明琪儿一个箭步冲到明轲身边,走到近前赶忙把明轲的手拽了出来,就这么一小会,明轲的手已经是通红通红的了。
  “哥!你疯了!”
  明琪儿像看个傻子一样看着明轲,她这位兄长竟然把茶叶倒进滚烫的大铁锅里,这倒罢了,他居然还用双手进去搅拌!
  “咱家又不是没篦子!你干什么呀!”抬着明轲的手,明琪儿气鼓鼓。
  明轲笑出声来,“傻姑娘,哥在做茶呢,你去一边等我。”
  “你这哪是做茶,我看是炒菜呢吧!”
  明琪儿还真说对了个字,“炒”。
  她当然没有见过这种杀青方法,莫说禹洲世界,连大宋都还不知炒青为何物,这道工艺在明朝才兴起。其实无论蒸青还是炒青,目的是一样的,就是通过高温破坏酶的活性,抑制氧化、蒸发水分,同时让茶叶变软易于揉捻定型,同时也把春茶最浓的青臭味散发掉。
  明轲前世已经很少见手工杀青了,九成九都是采用滚筒一类的设备进行机械杀青、大批量生产,但是绝顶的珍品还是会用手工杀青。
  明琪儿哪里肯走开,在一旁抿嘴看着,锅里的茶叶不觉已经变了样子,她的眼里却只看明轲愈发红烫的手。
  明轲一开始是翻滚、抛洒鲜叶,约莫过了一炷香,便一边翻着一边抓着、搓着,不知不觉间原本鲜绿的脆叶已经变成了“绿蚁”。
  “案板拖过来。”
  “哎好。”
  明轲旋即把茶叶放在板子上,接下来好似搓麻花一样,在热腾腾的雾气中搓弄起来。明琪儿呆呆看着,她突然发现这道茶在明轲手中显得“非常有梗”,搓起来的一个个小卷儿显得特别劲道,就像西关镇特有的野菜“三青根”,而且只要手一松就各自散开,一条一条紧致饱满,看上去比蒸出来的茶叶确实要利整许多。
  要是明轲知道她把这茶比作三青根,内心一定是崩溃的。
  然而这还不算完,但见明轲搓了一炷香多之后,又来到了大锅前,把柴火往出抽了一些,而后用手测着铁锅的温度,等了约有少半个时辰,居然又把搓好的茶叶倒进大锅,探手进去又炒了起来。
  明琪儿瞧着这一幕幕,明轲俨然是自有一套纯熟的东西,那些新鲜出炉的茶叶也确实有些不一样的地方。
  这些道工序做完,已是入夜时候了。
  大槐树下,明轲把最终的成品近乎一片一片地铺开,整个人很是发怔,一坐便坐了许久。不动茶还好,一动起来令人心生恍惚,曾有那么一瞬让他觉得当年教自己炒茶的老苏头就在一旁,满腹的牢骚就像那天回程的老车夫,说一些好茶从手方从心一类那时不怎么听得懂的话。
  明琪儿看出明轲有心事,挨在他一旁坐下,“哥,这茶无论如何不能叫西翥茶,那祁家人和地主一样搜刮咱家的银子,不能扬了他家的名。”
  明轲点起头来,“那叫什么呢?”
  明琪儿想了想,显然没想出什么好名字,“反正得往大了喊,不能小家子气,明这个字也不要用……”
  往大了喊……明轲若有所思,什么是大?国隆家兴是大,可是太笼统了,江河湖海是大,却又太没特色了,豪情壮义是大,但又如何能牵的住所有人。
  仔细一想,分明是有莫大的东西摆在自己面前,那便是“鹿鸣神话”,再大的东西还能盖得过传说不成?再一想,如此更妙,神话虽然飘渺,但无不“言之有物”,有物便不笼统,有物便是特色。
  鹿鸣州之所以叫鹿鸣州,与鹿有着莫大的渊源,鹿在鹿鸣州是神圣的,有关它的传说多不可计。
  比如“白鹿伏石”,翌日大石绽光,偶遇飞驰而来的玉岐母,是时鹿鸣三曲,玉岐母为之欣叹,遣鹿为引,大石变作豆大悬在长颈之下,便有了“迷毂之鹿”。传说人只要遇见迷毂之鹿,永远都不会迷路。
  再有“白鹿抱松”,鹿鸣州第一山“鹿山”顶上的一棵松树,每年吐第一枝芽、落最后一子。传说这棵松树在将死的时候遇见了“白鹿公公”,抱而过宿,成了白鹿公公的化身,它可以丈量出一个人最久的福禄,那里已经变成一处圣地,每日前往祈福的人络绎不绝。
  明轲看着这茶叶的样子,弯曲如弦月,似拥人入怀,再看其边缘,久晾之后毛稍已现,心中一喜,何不就叫——
  抱松茶!
  ……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