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海的那边是大宋 / 第十六章 评茶人

第十六章 评茶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单说鹿鸣州的各类竞比,鹿鸣萃茶是独一档的存在,别的东西鹿鸣州与其他州的差距都难以接近,惟有茶品一块,鹿鸣夺魁便可称天下之魁。
  鹿鸣城的规模不及其他州城,但无疑是禹洲世界西方的第一大城,每届的鹿鸣萃茶都能让鹿鸣城在禹洲世界火上一阵子。
  所以鹿鸣州对萃茶一事不是一般的重视,因为近几届参与的商家越来越多,呈上来茶品的质量也参差不齐,为了鹿鸣萃茶的权威,在登台之前先要进行一轮筛选。
  这一道不做冲泡,请来一些茶界名家观色嗅微,这些人无不是品茶造诣高深之辈,从茶叶的纹质、手感、气息便可窥出不少东西。
  不过要说真正的名人,还得是萃茶当天的那些评判之人,这些人无一不是州台花大价钱请来的人,不止对品茶有精深造诣,自身地位也是非同一般,两者相合,评出来的茶品更能服众。
  萃茶之日将近,鹿鸣城俨然成了一个漩涡之眼,各州的人奔涌而来,以这个“茶台”为中心,周边客栈的价格都要涨上两倍不止。
  鹿鸣萃茶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比茶是重头戏,围绕着比茶还有一系列的活动。鹿鸣州会请到禹洲世界最有名的伶人登台献艺,还有声名远播的茶艺师在此演茶绎道。这场茶界的盛事,引来的不止茶商,还有许多相关行业的大商人也会现身,当然也是洽谈生意的好时机。
  这些年明轲倒是没少来过鹿鸣城,这座城在鹿鸣州的意义与他州不同,在别的州许多郡城都非常繁盛,像雄州的六大郡城,每一座都与鹿鸣城相当。而在鹿鸣州,鹿鸣城是仅有的繁荣代名词,这里也是很多小镇青年梦想扎根的地方。
  步南风带着明轲来到鹿鸣城之前,诸事都已安排妥当,抱松茶与相关材料已经交到总执那里。
  客栈里,步南风抓着一份名单,目中透着些许惊讶。
  今年,评审人的身份比往年更强大。
  雄州这次也来人了,是一个在布商总会担任要职的人。
  腾州此来之人更具分量,禹洲世界最大的茶商就在腾州,话说回来鹿鸣萃茶有如今声势离不开腾州茶商的支持。但这种支持并不纯粹,多年以来鹿鸣萃茶拿到好名次的茶品,很多日后都成了腾州的一大品类。
  而在鹿鸣州本身,往届因各种事不能参席的人也在这一届难得齐整。
  其中最是不得不提的一人,名叫刘景。
  刘景原是朝堂大员,是鹿鸣州人在禹洲府做过最大的官,休致以后整日与“诗、画、茶”为伴。此人在鹿鸣州的威望非同一般,虽是闲赋风雅,但各行各界的人挤破脑袋都想与他攀点关系,人脉、声望各个角度,鹿鸣州都鲜有与之相匹的人。
  另有一人,被人们惯称为“小芒侯”。
  禹洲世界共有四等侯位,公侯、伯侯、叔侯、子侯,芒是侯爵封字,源于其祖上对禹洲世界的标尺定判有功,所以这个小不是年纪小,而是子换了一个称法,当然这只是坊间的叫法。
  “你这次若能出彩,当真是莫大的机缘。”步南风沉声道,这里面的人是他一个郡城商人攀不到的。
  翌日,四月初一,一大早茶台周边便坐满了人,高处还有些装饰精美的瞭楼,是有钱人的观赏之地。
  有些人来此是为看热闹,名伶演绎可不多见,更多的人还是会把注意力放在茶上,记住每一道茶是必修之课,有些人是能看到趋势的,鹿鸣萃茶无疑是茶界的风向。
  整个评审共有十人,采用“推盏”的打分方法,每个人面前有三个茶盏,若觉此茶大好可推三盏,次之可推一到两盏,也可一盏不动,累计的最高盏数便是夺魁的茶品。
  每届鹿鸣萃茶的茶品入选一百五十道,进入登台这一轮的只剩下五十道,一共分为五天举行,上下午各品五道,中间穿插各大名伶献艺。
  明轲这些茶艺人被集中安排在一个区域,巧的是坐在他旁边的正好是明春宇。
  “对了,还没来得及恭贺重焕新音呢。”
  对这阴阳怪气,明轲懒得理会,只是淡声说个谢了。
  一些类似开幕的环节之后,第一天的萃茶终于开始了。
  每一道茶好似试题一样贴着封条,捡茶、煮茶、斟茶的都是专门的茶艺师,且都要附一份冲泡忌宜,确保这些茶品能发挥出最好的口感,一道下来至少要半个时辰。
  第一道茶必出鹿鸣州,且依照惯例来看往往都是上佳之品,此茶出自鹿鸣州第一大茶商“香盏园”,名叫“南湖稚子”。
  每道茶前都会宣读一段“荐茶辞”,让人们对这茶有个大概的了解。
  “南湖稚子,产自鹿鸣城南南湖之畔,领一州至纯茶壤,叶嫩色清、醒神明目,取稚子以茗天下。”
  鹿鸣萃茶的茶艺很有讲究,“一举茶汤长”寓意茗茶源远,“二支茶柄长”,以细长竹板托着茶盏迎至面前,得是造诣不浅的茶艺师方能完成,“三伴悠曲长”,整个台上可不是静悄悄如哑戏一般,有时抚琴、有时吹笛,来头不小的茶还有专门的曲子搭配,这是茶与乐的结合,自然让人怡神其中。
  十位评审全部品完,便是激动人心的推盏环节了。
  理论上最高盏数为三十,但古往今来从未出现过这个数字,最强号称“仙茶”的那一道也是二十九盏,赠茶艺人一道茶盏,寓意接仙之茗,传为佳话。
  很快,盏数统计完毕,这道南湖稚子共得二十四盏,这已算是高盏数,鹿鸣州这个头开的无疑是挣下了面子。
  上午的另外四道,无有超过这个盏数,外行人看不出,可身在茶界的人们都不由觉出一丝异样,这些茶品的安排很有讲究,准确地说是以茶商的实力进行排序,第一道必是大茶商。
  更让这些茶艺人忐忑的是,他们当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看到自己的茶登上台,但在萃茶结束之前,谁也不知道自己的茶还有无机会。
  不得不说,这很煎熬,越到最后越是灼心。
  ……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