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玄幻奇幻 / 魔海惊魂 / 第十三章 乱世 ——粮荒

第十三章 乱世 ——粮荒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又过了几个月,正当国王以为国家上了正轨,可以松一口气时,忽然有人来报:“陛下,正奉大夫回来了,紧急求见。”
  国王道:“叫他进来!”
  正奉大夫匆匆进来跪拜道:“臣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国王慢条斯理地问:“你不是在蒲州督造防洪工程吗,为何要紧急见朕?”
  正奉大夫几近哭诉说:“陛下,蒲州四处闹饥荒,人已经成片饿死啦。饥荒还迅速向其它地方漫延。”
  国王惊得几乎要从凳子上掉下来,问:“什么……洪水不是早就退了吗?给地方的赈灾银和工程款都拨付了呀?”
  正奉大夫道:“陛下,现在不是银子的问题,而是有银子也买不到粮了。”
  国王问:“怎么会这样?”
  正奉大夫道:“先是连年战争,农耕受损,然后蒲州大灾,庄稼尽毁。眼下进入青黄不接时期,无处有粮买呀?灾情已经向外漫延,在进京路上,沿途数省都出了状况,一路都是饥民,比臣之前出京时还要严重。臣估计灾情凶猛,不敢耽搁,紧急进京禀报陛下!”
  国王还在云里雾里:“有银子也没粮?”
  正奉大夫道:“先是粮价猛往上涨,到后来,有多少银子也没粮了。陛下,臣所言句句属实。”
  国王惊得愣了半天才回过神来,赶紧下令道:“来人,召集朝臣紧急进宫,快……”
  群臣们紧急聚至议事大厅。国王出来了,不待礼毕急着问:“正奉大夫紧急进宫,汇报说蒲州出现紧急粮荒,正向外漫延,你们可知?”
  众臣议论纷纷,皆摇头。
  有大臣说:“陛下,自战争以来一直都闹粮荒。新近京城里的粮价有所上涨,但不至于成荒。至于正奉大夫所言之粮荒,臣等不知。”
  国王道:“正奉大夫,你跟大家说。”
  正奉大夫便将灾情介绍了一片。众臣们大惊,顿时慌成一团。
  宰相进言道:“陛下,臣是收到一些地方信报,但与往日并无太大的不同。至于正奉大夫所言之状况,还没有收到信报。”
  正奉大夫道:“连年战争,各地一直都处于缺粮状态。久了,即使有人饿死,地方官府已成习惯,也就不再往上报了。正因为考虑到此点,臣才亲自进京报与陛下,此次情况非同往常,必须有所准备呀!”
  宰相道:“正奉大夫所言也有理。宜火速派出探子,奔至各地方探查。然后再做定论。
  国王道:“好,你马上去安排。”
  宰相随即派出人员,奔至全国各地探查粮食灾情。果然,粮荒如正奉大夫所言,迅速漫延。
  京都为全国之中心,粮食供应最为充足,也在短时间内变得山雨欲来风满楼。京城中有一家谷泰米行,老板姓隆,和其他粮商一样,如狼嗅到血腥,紧急叫来掌柜商量道:“多地现粮荒,特别是蒲州,已经引发恐慌,家家户户争相抢购,已成燎原之势迅速漫延。”
  掌柜道:“粮食越是紧缺,粮商越是进仓惜售,导致市面上的粮食进一步减少,粮食紧张局面倍增,粮价轮番上涨。这可是发财的机会!”
  隆老板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不可错过,你火速传令各地粮铺,赶紧停售,进仓。”
  掌柜问:“进仓多少?”
  隆老板道:“用尽本银,能进多少就进多少。”
  掌柜道:“好,我马上去办。”
  所有粮商皆和隆老板一样,又怎么肯错过机会,纷纷出动,奔赴全国各地产粮处争相采购。很快,夺得先机的米商仓库里堆积如山,而本来就紧缺的粮源彻底被掏空。城镇大街小巷,各家米铺纷纷关门歇业,紧闭仓门,囤积居奇,待价而沽。买不到粮食的居民越来越多,恐慌情绪迅速蔓延。
  朝廷上,国王难以控制内心的愤怒,质问道:“情况已经查明,全国各地皆有粮荒,且迅速漫延,引发群体性恐慌。满朝文武百官竟然不知道,各地官府也没有如实上报!”
  众大臣们低着头,鸦雀无声。
  许久,元老荣国公才进言道:“陛下息怒!事已造成,责罚也没有用。情况紧急,若不采取有效措施,饥民变暴民,恐怕会引发动乱,后果将不堪设想。眼下,当着力想办法解决,至于是谁的什么责任,一下子也说不清,宜以后再作追究。”
  国王努力控制住心中的怒气,问道:“国公言之有理。事已发生,当思良策。众卿又有何良策?”
  众大臣绞尽脑汁,无计可施。
  国王不得不指着户部尚书问:“户部尚书,你掌控全国之人口钱粮,你说说!”
  户部尚书答:“陛下,连年战争,再加上前番闹洪灾,粮食本来就紧缺。粮食来之于农桑生产,不是一下子就能得来的。如今之计,唯有加大对外采购。”
  国王问:“可以购来多少?能解决否?”
  户部尚书道:“这需要耗费大量的银子。而且,能从国外买来多少粮食臣也说不清。”
  宰相进言道:“陛下,紧急时期,需要加发国债,凑集银两,以从别国购进更多的粮食。另外,还需要在国内采取紧急措施,否则有再多的粮食也无济于事。”
  国王道:“什么措施?你仔细说来。”
  宰相道:“粮食本来就紧张,这是事实。但真正引发恐慌并导致粮灾的却是粮商。粮食紧缺,人人紧张,争相采购。而商家此时为了哄抬价格谋取暴利,纷纷惜售,囤积居奇,进一步导致粮食供应急剧减少。这才是发生粮荒的真正原因。依臣估计,天下粮食虽紧张,但绝不至于眼前这种状况。若不解决商家问题,投入再多的粮食也无用。”
  国王道:“言之有理,那又如何解决粮商囤积居奇的问题?”
  宰相道:“有软、硬两种办法。软的方法就是,打开官仓,以较低的官方价格出售,将市价拉回去。商家见价格无法维持在高位,担心有损失,便争相抛售,这时粮食就又回到市面上了。这要官仓有足够多的存粮才有可能把价格打回去,把粮商的粮食逼出来。”
  荣国公质疑说:“官仓本来就不充实,就怕掏空也无法拉动粮商抛售,到时朝廷就要陷入更大危机。此方法不通!”
  国王道:“荣国公的担心有道理,就怕操作不成,反引发更大危难。硬的方法又是什么呢?”
  宰相道:“硬的方法就是对粮商的粮食强行征购,然后再按官方价格出售给民众。”
  国王问:“强行征购需要大量的银子,这恐怕……”
  宰相道:“若出售价格高于征购价格,朝廷还有赢利;反之,若出售价格低于征购价格,朝廷需要补贴差价。这个差价可由增发国债来补足。国债则由日后赋税来偿还,这无非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国王道:“强行征购会引发商家不满,又当如何?”
  宰相道:“陛下,眼下万民陷入绝境。得罪少数几个粮商,却拯救万民,收获的可是全国万千民众之心。孰轻孰重,不难明辩。”
  大王子进言道:“陛下,宰相之言有理。若失去万千民众,国家江山有倾覆之危。拯救万民为大德,因此得罪几个粮商,却不失为大义。儿臣同意此计策!”
  众臣们亦纷纷进言表赞同:“臣等亦赞同!”
  国王转忧为喜,赞赏道:“好,此策甚妙!就这样来办。一加发国债,从国外多购粮食补充国内;二实行粮食强行征购再按官价出售之策。此两项宰相负责!其中事务,你权衡拿捏,仔细筹谋,安排部署。正值多事之秋,我等需万众一心,才可化解危机!”
  宰相领命道:“陛下勿虑!臣即使是赴汤踏火,粉身碎骨,也定当解决这起粮食危机,确保我王之江山万世!”
  国王大为感动,就连一直对之心存芥蒂的大王子也为之动容。
  在宰相府里,宰相一党连夜密谋。师爷道:“宰相大人临危受命,解决此番危机不容易呀?”
  宰相说:“老夫身为宰相,统领朝政,吾不为谁又能为之?”
  党徒逢迎道:“大人为国之柱石,朝廷之依靠。我等佩服!”
  师爷问:“大人为朝廷操劳,就不怕绞兔死,走狗烹?”
  宰相问:“那又当如何?”
  师爷说:“大人何不借此粮食危机,拔去那根刺?”
  宰相问:“你说的是正奉大夫?”
  师爷点点头:“他是大人在朝廷里的隐患。”
  宰相问:“如何拔?”
  师爷道:“蒲州无粮,依赖外来输入,只要稍稍用一下手段。便可使之生乱,再给他治上一个持政有失之罪,将之贬出朝局。”
  兵部侍郎附和道:“师爷所言极是,不仅要将朝廷上的刺给拔掉,还可趁此良机将各地大员换成自己的人马?夯实咱们的地方根基。”
  宰相点头应道:“嗯,妙……朝廷的危机,却是咱们的良机!”
  全国一十八州,尚有九州未在掌控之中。师爷将这些州和相关要员列了一张名单,交与宰相道:“宰相大人,只要再将这些地方大员拿下,天下就尽在我等手中。”
  宰相道:“这些大员背后都有朝廷背景,要想在这一场粮食危机中拿下,不容易!”
  师爷道:“大人说得极是,所以还需要从中下些猛药。”
  宰相问:“师爷有何妙计?”
  师爷道:“大人统领朝政,又受国王陛下亲自授命来解决粮食问题。就在粮食征购方案之内,稍稍发挥一下,就可顺理成章地将天下一十八州的命运握在手中。”
热门推荐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永生拔剑就是真理谁还不是个修行者了悍卒斩天指点考古队,竟被当成盗墓贼我有一身被动技黄金召唤师无限仙凰道重生之末日独宠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穿越九叔:吾徒有谪仙之资绿茵腰王斗罗之开局签到女神小舞天牧绝世武圣极灵混沌决香江纵横之1982斗罗:开局俘获女神朱竹清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