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汉末英雄演义 / 第五章 鲜卑入侵

第五章 鲜卑入侵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秦府书房内,秦逸正埋头在案几上处理着文书,秋收刚过,这各地赋税的征收、钱粮的散聚、田亩的归属、民夫的征调等等一系列的政务全压在他这个秦邑亭长的身上。
  案几边上一碗温汤蒸腾着热气,头梳倭堕髻,身着曲裾的乔氏怀抱着端汤的托盘,看着窗外枯黄凋零的大槐树愣的出神。
  “唉,这天气是越来越冷了,也不知道羽儿有没有增添衣物,可千万别冻着了才好。”乔氏似自言自语般说道,眼中满是担忧之色。
  秦逸闻言,无奈地笑道:“你啊,就喜欢瞎操心,羽儿都已经十六岁了,又不是小孩子,况且他这几年在童老门下学艺,身子骨可是健硕了不少呢,哪那么容易冻着啊。”
  乔氏回身瞪了他一眼,嗔怒道:“你倒是宽心,不管羽儿多少岁,在我眼里都是孩子。不行,这马上就入冬了,我得赶紧为羽儿做一件锦袍。”
  说罢,正欲走出书房,而一直在一旁温习经书的秦琅不乐意了,抱怨道:“母亲好生偏心,光顾着兄长,却不管我的冷暖。”
  秦逸和乔氏闻言不禁呵呵一乐,赶紧宽慰道:“好好好,母亲也为我们琅儿做一件锦袍。”
  “这还差不多。”秦琅嘟嘴回道,脸上满是得意之色。看着秦琅这磨人的模样,秦逸和乔氏脸上喜色更甚。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书房内和谐的气氛,门房李福急匆匆地跑进书房,气喘吁吁道:“不……不好了明公,鲜……鲜卑寇边,已经劫掠到上谷郡下洛县一带了。”
  “什么?!此事当真?”秦逸闻言大吃一惊,一股脑站了起来,难以置信地看着李福。自从辽西的白马将军公孙伯珪被拜为涿县县令后,鲜卑人以此为戒,再不敢轻易越进幽州关塞三郡(代郡、上谷郡、涿郡)。可现今怎么又出现鲜卑寇边这种情况了呢?
  “是真的,明公,不少下洛、潘县一带的百姓都往冀州逃难去了。”李福再次确定道。
  公孙瓒常与身边数十个善于骑射的人都骑白马,相互间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每次一听到鲜卑来袭,公孙瓒马上声疾色厉,作战时像是打自己的仇人似的,甚至一度将鲜卑人追杀到塞外。
  鲜卑人畏惧公孙瓒的勇猛,称他为“白马将军”,这两年来一直不敢进犯边关。
  但秦逸不知道的是,由于凉州西羌叛乱久久不能平息,朝廷便从幽州征发了三千乌桓精锐骑兵,并给予公孙瓒都督行事的符节,统帅此三千骑兵前往凉州援助平叛去了。所以鲜卑人才敢这么大肆寇边,劫掠边塞三郡。
  稍作思忖后,秦逸很快便冷静了下来,“李福,你立刻通知队率许猛,命他率领城中的部曲,将附近村民收拢进邑城,并抓紧时间布防。还有,命李三速到大竹峰请童真人相助拒敌!”
  “喏!”李福应了一声,便退下传令去了。
  秦邑属于上谷郡雊瞀县,离下洛县不到百里之遥,恐怕鲜卑人很快便会劫掠到这来,想到这,秦逸不禁愁容满面,忧心忡忡起来,他这邑城才三米多高的土墙要如何才能挡住鲜卑人的铁骑呢?
  ……
  天空浓云密布,阴冷晦暗,像帷幕一样遮盖着大地,这是下雪前的预兆。
  大竹峰上,寒冽的秋风将枯黄的竹叶吹得漫天飞舞,往日的青葱不再,只有光秃的竹子,一片萧瑟景象。
  杵着许多木桩的山间平地上,秦羽正卖力地锻炼着枪法技艺,只见那杆木枪在他手中使得如行云流水,时而飞流直下,时而若云缓行,时而电闪雷鸣,时而清风拂柳。身行如游龙,枪舞似飞凤。快而不乱,静而不滞,刚而不折,柔而不软,决满天地之间。那满地的枯黄竹叶也随着枪尖的罡风漫天飞舞起来。
  这,便是蓬莱枪神散人童渊,童雄付的成名绝技“百鸟朝凤枪”!
  自拜师童渊以来,已经过去了六年的时间,在这六年的时间里,秦羽不仅枪法技艺学有所成,而且还修习了剑技和骑射之术,身形也修长健硕了许多,六尺之躯在同龄人当中绝对是翘楚级别的了。
  见秦羽将“百鸟朝凤枪”演练完毕,一旁的童渊捋了捋花白的须髯,微笑着点了点头,显然对秦羽使的枪法非常满意。
  就在这时,家仆李三急匆匆地找到这里,将鲜卑寇边的情况悉数告知,秦羽和童渊闻言俱是一惊,随即便回竹屋准备应对之策。
  一进竹屋,童渊便将秦羽唤到后堂道:“少游啊,为师见你这六年来苦心学艺,寒冬酷暑未敢有丝毫懈怠,内心深感欣慰,如今也算是学有所成了。”
  “少游”是童渊给秦羽表的字,古人表字一般由父母或师长为自己取与自己本名相关或相对,又或者根据排名来取。
  比如张飞字翼德的“飞”和“翼”相关,赵云字子龙的“云”和“龙”相关,而秦羽的“羽”为翱翔,少游的“游”为“潜游”,这里的“羽”和“游”则是相对的。
  秦羽不知童渊说这话的用意何在,随即作揖道:“全赖师傅悉心相授,方能有此成就。”
  童渊顿了顿,继续道:“经过这几年的相处,吾知你胸怀大志,而今,前有黄巾之乱,现有外族寇边,内有奸宦横行于朝,外有群雄称霸于野,也许再过不久,天下恐将大乱,汝是时候下山觅良机、投明主,以寻救国救民之道了。”
  其实秦羽早在黄巾之乱爆发时,便想去掺上一脚,只是那时的自己既无兵无粮,也无名无分,这才断了这个想法。
  虽然贵为穿越者,但这个时代远没有自己想像的那么简单,光是想要活下去就要竭尽所能了。这不,鲜卑族又来寇边了。
  秦羽也想收拢天下文臣武将,建立自己的军队,占领一座城池,进而逐鹿中原。但也只是想想而已,真正要实施起来却并没有那么简单。
  他既没有刘备皇叔的身份,更不像袁绍、曹操那般是门阀世家的子弟,他仅仅算得上是乡土豪绅、一座小邑城亭长的长子,仅此而已。
  他能效仿的也只有江东的孙坚般,靠自己的勇武去打出一片天来,所以他才拜师童渊,希望能学得武艺,为自己将来争霸创造有利的条件。
  现在鲜卑寇边正是自己建功立业的一个机会,在这个时代,名望是最重要的,而抵御外族的入侵,更是刷名望的最好途径了。
  既然早有去意,秦羽便顺着童渊的话道:“不瞒师傅,羽早有此意,只是此去下山,恐难以再相见,心中实是不舍。”
  秦羽这话并不是矫揉造作,经过这六年时间的朝夕相处,早已培养出了深厚的师徒之情,此番离别,难免有些感伤。
  “你有此心足以。”童渊拍了拍秦羽的肩膀,欣慰地点了点头,随即便又从身后的案几上的木匣中取出一杆长枪,道:“你此番下山,救国救民之途凶险无比,为师也帮不上什么忙,这把枪就当是我给你的赠别之物吧。”
  “谢师傅!”
  秦羽接过长枪,便细细端详起来,这杆长枪通体银白,枪身雕有花纹,尾墩和枪穗处都雕刻着一朵绽放的梨花,看起来比一般的长枪要细小一点,估摸长七尺余,重二十五斤左右,乃是百炼的钢枪。
  这莫不是亮银枪?秦羽不敢确定,因为他从来没见童渊拿出来过,随即问道:“师傅,这枪可有名字?”
  童渊捋须答道:“这枪名为“暴雨梨花枪”,挥舞时如雨散梨花,轻灵神妙,它与我送你赵云师兄的“龙胆亮银枪”都是我收藏的绝世名枪。”
  “原来这就是梨花枪,徒儿再次谢过师傅。”秦羽鞠躬谢道。童渊曾经对秦羽提起过这把枪,秦羽的枪法偏向于巧力和速度,对于“穿叶”这门功夫那是得心应手,但对于蛮力就不那么在行了,童渊曾经点评过秦羽的枪法,说他最适合使梨花枪这种轻灵神妙的细长枪,不适合龙胆枪这种霸道的重枪。
  童渊见秦羽这般,笑着摆手道:“你我既为师徒,何须言谢。你此次下山当以救民于水火为己任,切不可忘了拜师时的初心,切记切记。”
  “徒儿定会时刻铭记,永不敢忘!”
  和童渊互相道别后,秦羽便骑着白泽和李三往邑城赶去。
  “白泽”是秦羽刚练骑射时,花了十多金从西域的马商手中买来的,这可是秦羽软磨硬泡,才终于说服秦逸的成果。
  刚买回来时,别提秦逸有多肉疼了。十多金是什么概念?这可是相当于十多万钱,一百多号人一年的口粮。
  秦羽因其浑身上下,白毛如雪,从头至尾无半根杂毛,而且体格健壮,结构匀称,头部小巧伶俐,眼大眸明,头颈高昂,四肢强健,声如雄狮,有腾空如海之势,所以命名为“白泽”。
  白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地位崇高的神兽,祥瑞之象征,是令人逢凶化吉的吉祥之兽。秦羽给它取这个名字,也是希望它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