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带吴钩 / 第一章-雪仇 第七回-京口起兵 4

第一章-雪仇 第七回-京口起兵 4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自刘裕回去之后,果然每隔几日便有信使往来建康与京口之间,那些信使化妆成各色人物,将沈虔子在京中收集的情报不断带回京口,也向沈虔子不断的带来刘裕新的指令。
  如此又过了十余日,眼看已是月底,沈虔子照例前去和信使接头,不想这次来的却是个熟人,乃是自己的兄长沈林子。
  “四哥!你怎么来了?”沈虔子看见哥哥,又惊又喜。
  “哈哈,五弟,好久不见,算来已经有一个月了吧。”沈林子上前抓住弟弟双手道。
  “可不是吗,真的和来之前你说的那样,一直就留在京里了。”沈虔子也是十分高兴,又问道,“四哥,这次刘将军怎么派了你来?”
  “我这次来是……”沈林子话刚说了一半,左右望望,又对沈虔子道,“这里不是说话地方,我们先去到你那里再说。”
  “四哥说的是。”沈虔子忙引着哥哥,穿街走巷的回到驿馆,二人进到沈虔子屋中,便关好门窗开始密谈起来。
  “五弟,大事将近,我这次奉刘将军之命前来,就是要联络京中的各处内应,准备四地同时起事,互为策应。”沈林子开门见山道。
  “真的?刘将军准备了这么久,终于要开始行动啦。”沈虔子激动道。
  “那还有假,刘将军自从上次诈病回去,已在京口秘密联系了将军刘毅、何无忌、刘道规、刘籓、檀凭之,主簿孟昶、魏咏之,参军庾赜之,以及外面的益州毛璩、江州郭昶之、历阳诸葛长民、京城王元德兄弟。”
  “这么多人!”沈虔子咋舌道,“这些人里刘裕将军自不用说,何无忌我也见过,至于刘毅嘛,我只知道他赌钱很是大手笔,刘裕将军才敢赌三万而已,还经常输;可他却敢豪赌百万,且总能赢钱。”
  “呵呵,你就记得这个。”沈林子笑道,“那刘毅不光赌钱厉害,看人眼光也不差。先前谋事的时候,他正好守孝服丧在家,何无忌就问他:‘桓氏现在强盛,可以讨伐吗?’他便答道:‘天下自会判定强弱,若是违背道义,虽然强盛亦是弱小,所以以顺讨逆,事必能成。当然了,这也要有能成大事的领袖带头才行。’何无忌又问:‘你也太小看天下人了,难道草泽之中就没有英雄吗?’刘毅就奋然说道:‘我只看见一人,那便是刘裕。’”
  “这么说他也是认准了刘裕将军能成事咯。”沈虔子道。
  “这自然是一个原因吧,但是你想,他赌钱那么厉害,在京口俨然已经混的不错,不比当初混不下去只好参军的刘裕。所以他何必要冒着杀头的风险去干这造反的事情?要说他有大志向,可能,但我更觉得他是看到当初不如他的刘裕,如今混的比他好了,心中不服气,因而就想借着这个机会赌一把,证明自己罢了。”沈林子说完又道,“当然,这不过是我个人的猜测罢了,我们兄弟之间说说而已。”
  “嗯,我晓得。”沈虔子点点头,接着道,“然后檀凭之将军我也知道,他是檀大哥的堂叔,至于魏咏之,孟昶便未见过了。”
  “说到这二人,倒也有些意思,因为他俩的经历颇有些相似。”沈林子道。
  “哦,怎么个相似法?”沈虔子好奇道。
  “首先这二人都是很有才的,然后都曾向桓玄求仕,结果也是一样,都没能够留在朝中任职。”沈林子说道,“当然,桓玄拒绝他们的理由还是不一样的。”
  “怎么个不一样法?”
  “桓玄不用魏咏之的理由很简单,嫌他精神不隽,不成令器。”
  “啊?就这个理由吗?”沈虔子虽然也知道朝中任用官员需先看品貌的历史,已有百年之多,但还是有些诧异。
  “是啊,就这个理由,只可惜了这个魏咏之,我听闻他生而兔缺,自嫌残丑。十八岁时求名医治疗,医生看了说能治,但是治完要连续喝一百天的粥,而且不能说话,更不能笑。他便应允下来,之后百日果然闭口不语,只吃薄粥,当真励志。”沈林子话语间透着钦佩之意。
  “确实。”沈虔子点点头,又问道,“那么孟昶呢?他不会也长得不如桓玄的法眼吧。”
  “那倒不会,相反孟昶这人不光仪态雍容,品行也颇为高尚。”
  “那桓玄还不用他?”
  “哎,但凡正人君子,背后总是有小人诽谤,据说当初桓玄见了他人,本来很是器重,就问身边的侍臣——孟昶的下邳同乡刘迈:‘此人与你乃是同乡,你认得他吗?’然而那刘迈却向来与他不睦,就回道:‘我在京口的时候,并未听说他有什么异能,只听说他们父子之间互相赠诗吹捧。’桓玄闻言一笑,就打消了用他的意思,遣他回去青州。”
  “这个刘迈,真是个小人!”沈虔子骂道。
  “呵呵,说起此人,原先跟的是殷仲堪,还常劝他杀掉桓玄,可就这么一个人,后来居然成为了桓玄的亲信,你道为何?”沈林子不待沈虔子回答,便笑着继续说道,“当初桓玄刚刚进京掌权,他就专程跑去觐见。桓玄当时心情很好,就假装训斥他说:‘你还敢来见我,就不怕我杀你吗?’结果他那马屁拍的,可真是有水平。”
  “哦?他怎么说的?”沈虔子好奇道。
  “他说:‘射钩斩祛,加上我就正好是三件美谈,所以知道自己不会死。’他竟然自比辅佐齐桓公和晋文公成就霸业的管仲和勃鞮,脸皮真是厚极。桓玄听他将自己比作春秋霸主,自然也是十分高兴,因此就重用于他。”
  “这个不要脸的!”沈虔子鄙夷道,“可怜魏咏之和孟昶,一身才华却比不过这么一个马屁精。”
  “可不是吗。”沈林子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说回孟昶,他离京后便前去青州赴任,路过京口时,正碰上刘裕将军,两人叙谈多时,很是投机。刘裕笑语:‘草泽间当有英雄崛起,你可曾听说?’那孟昶便接口道:‘今日的英雄想必便是足下了吧。’二人说完相视一笑,更一起商议确定了这次匡复行动的计划。”
  “那是什么计划呢?”沈虔子又问道。
  “他们当时商议,觉得有好几个地方可以联络,一是弘农(今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太守王元德及弟弟王仲德——他们兄弟本名乃是王睿和王懿,因为避讳,所以都以字行世——二人都是有大志向的人,又都不服桓玄,此时正好卸职入都,正好可以作为内应。还有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太守辛扈兴,振伟将军童厚之正好也寓居京中,与刘将军素有往来,也可让他们响应王元德,作为帮手;”
  “二是刘裕将军的弟弟刘道规,他刚刚当上了青州的中军参军,可以让他暗中偷袭桓弘。而孟昶此行正是前去青州赴任,正好与他联络,再辅以沛人刘毅,合同举事;”
  “三是豫州参军诸葛长明,他也是刘裕的一个密友,可让他也同时举事,袭取豫州刺史刁逵,占据历阳。二人安排已定,便分头通知。”
  “听起来果然是条好计。”沈虔子点头道。
  “正是。”沈林子接着说道,“那孟昶商议完毕便立刻辞行,一回到青州就向他的妻子周氏提出:‘刘迈在京中诋毁于我,使我一生沦落,我决计发难,为了不让你受到连累,我们就此诀别。以后倘若侥幸得以富贵,再把你接回来也不迟。’”
  “想不到他为了保全妻子,竟然要休掉她。”沈虔子感叹道。
  “他的妻子也不简单,说道:‘夫君尚有父母在堂,本不该这么做。但你如今想要建立奇功,那也不是妾一个妇人所能劝阻的,所以我不会拦你。万一不事情成功,妾身也一定会奉养你的双亲,与你生死与共,义无归志,还请你不要多心。’”
  “哦,这个周氏果然很有见地。”沈虔子道。
  “还不止如此呢。”沈林子道,“孟昶听了这话,沉吟良久,欲言又止,于是离座想去外面走走。不料却被周氏看破情形,抱着儿子将他叫住,又让他坐下。对他道:‘看你的行为举止,倒并非完全是为了我在着想,不过是想得到我的财物罢了。’周氏说着,又指着怀中的孩子对他说道,‘此儿如能换钱,妾也在所不惜。’孟昶闻言,忙起身言谢。原来那周氏家族多财,积蓄颇丰。孟昶得到了妻子的倾囊相助,就开始和刘道规等人联合一气,伺机起事,并派人报告刘裕。”
  “竟然是这样……”沈虔子诧异道。
  “呵呵,所以说人做某些事情的本意,往往都非表面看上去的那样。”沈林子淡淡道。
  “那要这么说,孟昶参与这次行动的本意到底又是什么呢,他又是真的想要帮助刘将军吗?”沈虔子问道。
  “这……就不得而知了,或许他是有意利用刘裕对付桓玄,自己从中渔利也说不定。”沈林子沉吟道。
  “嗯……”沈虔子也低头想了一会,不过马上便抛在一边,又问道,“在他和刘将军订的计划中,共有三路人马,那么第三路的诸葛长民又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哼,说起这个诸葛长民啊,虽然有文武才干,却是品行不端,连他乡里的人都看不起他。”沈林子面带鄙夷之色说道,“而他这次参与行动的理由,你倒是猜猜看。”
  “这我哪猜的着,我又不认识此人。”沈虔子道。
  “哼哼,告诉你吧,他要造反的理由,是因为桓玄反贪。”沈林子冷笑道。
  “什么?”沈虔子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理由是不是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沈林子笑道,“那桓玄自己就是天下第一大贪,可他却还要查别人的贪腐,你说有意思不。”
  “这还真是想不到。”沈虔子叹道。
  “那桓玄爱财,除了从百姓身上搜刮,还有一个来源就是查诸葛长民这样的贪官了。但凡这些贪官,钱都来路不正,总会留下些把柄,而桓玄就抓着这些把柄跟他们要钱,要么交钱赎罪,要么杀掉抵罪。”
  “那他只能乖乖交钱咯,要不给杀了,钱还不是要被桓玄给抄走。”沈虔子道。
  “是啊,所以诸葛长民就用这些年贪来的钱买了自己的这条命。你说他忙活了那么久,结果却为桓玄做了嫁衣,能不气吗。”
  “所以他就因为这个,才要反的桓玄么。”
  “是啊,你别以为这不算什么,对他这种嗜钱如命的人来说,这个理由可是比天还大呢。”沈林子笑道。
  “那是。”沈虔子也笑了起来,跟着又担心道,“可听四哥这么一说,这些人虽然都是同事,却都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并不是真心实意的想要跟随刘将军,匡复晋室,这样的话,事情还能成吗?”
  “这个我倒是觉得你不用担心,虽说他们参与的原因各异,但目的却都是一至,那就是推翻桓玄。况且他们都是聪明人,都知道单凭自己是成不了气候的,必须要依赖刘裕,所以这就够了。至于事成之后他们又会怎么想,如何做,那就不是我们现在该考虑的事情了。”沈林子答道。
  “说的也是。”沈虔子点点头,忽然想到,“对了四哥,说了这么多,你还没说这次来的具体任务是什么呢?”
  “呵呵,我这次来,便是做起事前的最后一次联络。”沈林子收起笑容,肃颜道,“京口那边已经决定在本月二十八日举兵。届时刘裕将军及何无忌、檀凭之、魏咏之负责杀掉桓修,占据京口;刘毅、刘道规、孟昶负责干掉桓弘,夺取广陵,诸葛长明则要杀掉刁逵,拿了历阳,如此三面夹攻京城,再加上预先埋伏在城里的王元德兄弟作为内应,一举可破桓玄。”
  “就是说你这次来是要联络王元德兄弟的了?”沈虔子猜到。
  “正是,而且不止于此,我这趟来,还带来了京口那边刚刚拟好的檄文,等到起事那天,便在京中到处张贴,晓谕百姓。”沈林子说着从怀中取出一个竹筒打开,里面正是檄文。只见上面洋洋洒洒,将桓玄痛批了一番,又说各地起事已成,桓玄必亡云云。
  “嘿,这个写的好,桓玄看到一定会被气死。”沈虔子看完递回给沈林子道,“这檄文是谁写的啊?”
  “这是何无忌将军草拟的。”沈林子一边收好檄文,一边说道,“听说何将军在写这个的时候,他母亲刚好在旁看见,不禁痛哭流涕——她乃是刘牢之的姐姐。‘我虽然不比东海吕母,但你能这么做,我还有什么好遗憾的。’然后得知主事者是刘裕,又大喜道,‘刘裕为主,桓玄必亡。’”
  “哈哈,刘裕为主,桓玄必亡,说的好!”沈虔子眉飞色舞道,“四哥,这次计划的这么周密,准备的这么充分,看来事情必会成功。”
  沈林子听了却是摇了摇头道:“若是一切顺利,自当如此,但只怕万一出了什么岔子……”
  然而他话还未说完,就被沈虔子打断道:“不会的,你放心啦四哥,虽说我们兄弟几个就数你最聪明,但有时候想的太多也不见得是件好事”
  沈林子看看弟弟,抬了下眉,“但愿如你所说。”便不再说话,二人只等天黑,便好前往王元德兄弟及辛、童两位将军府上联络。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