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刘表得知孙坚联合何逸南北夹击荆州,大惊失色,慌忙召集文武商议对策。
“孙坚上次被击败,此次卷土重来,还相邀何逸为外援,不知诸位有何良策退敌?”
见无人应答,主簿蒯良道,“孙坚战败不久,所率之众不足万人,只需让黄祖将军隔江守住江夏便可无忧。而北面无险可守,何逸长驱直入便可到达襄阳城下,所以主公所忧者实为何逸耳。”
“那子柔有退敌之计否?”
“下官还未想出~”
刘表刚开始见蒯良分析面面俱到以为他心中已有计策,一听没有计策,火热的心顿时被熄灭。“难道我荆州上百谋臣武将就没有一人有退敌之策吗?”
“主公,越倒有一计,不用一兵一卒让何逸自己退回南阳。”
刘表一看,乃蒯良之弟蒯越,蒯家是荆州大族,二人都以智谋著称,刘表能快速入主荆州也多亏了这二人。“异度有何妙计?快快说来!”
“下官愿前往何逸大营,凭三寸不烂之舌,陈说厉害,但教何逸罢兵!”蒯越风度翩翩,似有十分把握。
……
“主公,有荆州使者蒯越求见。”
“嗯?让他进来。”听说是荆州使者,何逸心中便有了计较。
片刻后,一名风度儒雅的文士走进大帐,不卑不亢,“蒯异度拜见太守大人。”蒯越之所以不称何逸为将军而为太守大人,就是要侧面告诉何逸你只是一个南阳太守,名义上还是刘表的属官,竟然还敢来侵犯。
“汝来作说客否?”何逸端坐在上首,嗔怒道。
“是也,亦非也。”蒯越毫不在意何逸的语气,脸上平淡无奇。
“哦?如何是?如何非?若是说不明白定教你回不了襄阳。”说完何逸身后的周仓很配合的瞪大眼睛,怒视着蒯越。
“越~受刘州牧所托前来故为说客,然越实为大人前途所来!”蒯越直接无视了周仓,侃侃而谈。
“为本将军而来?”何逸当然知道这只是蒯越的说辞,不过还是想听听蒯越如何劝说。
“越想问太守大人当今国贼何人?”
“自然是董卓。”何逸不假思索道。
“既然国贼是董卓,刘州牧是汉室宗亲,而太守大人又以汉室忠臣自居,大人岂不该联合刘州牧共抗董卓?但如今太守大人却兴兵来攻打荆州,大人数年的名声将毁于一旦。若是董卓、袁术趁大人征讨之际出兵南阳,恐怕大人得不偿失啊。还望大人三思而行。”
何逸恍然大悟,“若非异度提醒,恐酿成大祸。请异度回去转告景升兄,我明日便退兵。”
“大人果真忠义爱国,越定当转达大人意思,告辞。”蒯越见说服了何逸,轻轻呼了口气,自己来之前还真没大把握,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成功了。
“恕不远送。”何逸诡异的一笑,名声算个啥,鬼才撤兵呢。
蒯越完全没有想到何逸并不看重名声,作为现代人,何逸看重的是实际,虚的并不在意,但他也没有意识到名声在这个时代有多大作用。
何逸之所以答应蒯越就是要使刘表放松警惕,再出其不意一举拿下襄阳。
襄阳。
“主公,越不辱使命,何逸答应退兵了。”蒯越仍然是那么淡定无奇。
“何逸答应退兵了?好,太好了,吾可高枕无忧矣。若是此次击退孙坚,异度当居首功。”刘表心中的一块大石算是落下了,心情也好了很多。
“微末之功,全托主公洪福。”低调一点蒯越还是知道的,否则成为众矢之的就不好混了,比如旁边的蔡瑁看自己的眼神就不那么友好。
……
襄阳城外,一支商队缓缓而来,正是何逸想模仿夺取广成关那般袭取襄阳。
正巧城门校尉文聘在城楼巡视,荆州有战事居然还有这么大的商队前来,当下心生奇怪,便前去盘查。
城门士兵收了好处正准备放行,突然身后传来询问,“汝乃商人?”
何逸见来了一员小将,便没放在心里,掏出一大袋金往文聘手里塞。
文聘眼中闪过异色随即恢复正常,“理会得,请稍等。”说完文聘便往城门内走去。
待文聘的身影转过城墙后,很快上百荆州兵出现在城门处。“大胆奸细,竟敢来袭我襄阳!”
“将军,我们的确是过往商贾啊!”何逸没有放弃,怀疑文聘是假装喝问。
“哼哼,还在狡辩,杀了他们。”文聘一挥手,上百荆州兵嚎叫着冲了过来。
文聘看到周仓、许褚等人就知道普通商人身上不会有杀伐之气的,何逸伸出手的那一刻,满手的老茧更坚定了文聘的怀疑。
“快撤!”何逸见已经被识破了,自己这些人难以挡住上百人的,及时下令撤退。
待何逸带领大军重新出现在襄阳城下时,城头上已经站满了士兵。
城头上刘表一脸黑线,用嘶哑的声音喊到,“何逸,汝不信守承诺,就不怕天下人耻笑吗?”
“当年高祖见信于项羽了吗,若是高祖如你所说这般岂不是就没有这大汉天下了!”何逸仰天大笑。
刘表无言以对,他不得不承认刘邦能得到天下,除了善于用人外,靠的就是市井之徒的性格,无赖腹黑。
“今日是我考虑不周,襄阳已有准备,撤兵。”
鸣金声响起,南阳兵如潮水般退去。
是夜,蒯府。
“异度啊,此次你游说失败,致襄阳陷于危地,刘表恐怕不再信任我等。”蒯良不无担忧二人的未来。
“小弟也没想到,何逸竟然弃名声于不顾,不过此人的确心机颇深,是个难缠的对手。”
“蒯家已经在荆州扎根上百年,不能在你我兄弟二人手中没落下去!”蒯良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家族。
“既然刘表不再信任我等,不如我等投靠何逸,吾观何逸乃人中龙凤,早晚必成大事。”蒯越起了易主的心思。
“现在还不可,胜负犹未可知,何逸不一定能入主荆州,更何况你我一背弃刘表,蒯家基业必将毁于一旦。”蒯越虽有智谋,但还是年轻了一点,不如蒯良处事成熟全面。
蒯越也意识到自己欠缺考虑,“是小弟轻妄了,待事情出现转机再做决定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