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是夜,南阳众文武齐聚一堂。众人推杯换盏,好不热闹。其中最开心的当属吴匡吴班父子,数年未见,父子二人喜极而泣,对吴班几年来的进步甚是满意。
“多谢主公这么多年照顾班儿,吴匡无以为报!”在众人面前吴匡不适合直呼何逸表字,自己来了就是投靠何逸的,自然喊主公了。
“匡叔不必如此。”何逸赶忙将吴匡扶起来,“就算感谢也应该感谢汉升将军才是。”
吴匡父子同声道,“多谢黄将军。”这几年黄忠不遗余力教授吴班武功,吴班甚是感激和尊敬。
黄忠笑着拱了拱手当作回礼。
“今匡叔前来相助,我南阳又强大一分,来,大家共同举杯祝贺!”
众人端起酒樽,一饮而尽。
席间气氛活跃融洽,看着众武将,何逸心中升起一股自豪感,但又夹杂着些许忧虑。黄忠、许褚皆是万人敌,陈到、吴班智勇兼备,堪当大任,其余周仓、段煨等人也是不可多得的武将。
反观文官,除了向朗、邓芝二人便无大才之人,且向朗、邓芝都是内政人才,不擅军事,所以准确来讲何逸一个商议军事的谋士都没有。
自古汝颍多奇士,想曹操帐下智囊团多为颍川人,就连袁绍势力在河北,帐下许攸、郭图等也有不少颍川人。
可何逸不抱希望让这些名士主动来投靠自己。自己实力不强不说,那些才智之士多是依附袁绍袁术这样的有家族背景的人,怎么会看上自己这个半路富贵起来的太守。当然也有恃才观望之人,但现在天下群雄割据,局势不明朗,这些人不会轻易出仕。
这个时代是士族的时代,士族掌控政权,推荐做官也是士族之人,平民百姓永无出头之日。袁氏四世三公,刘氏皇亲国戚,背景显赫,一开始就就占据优势。所以何逸必须起用寒门士人,尽量挖掘有才之人来弥补人才劣势。
不过现在何逸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从何进死何逸就深深感受到这个时代信息传递的困难,如果没有人刻意传递给自己消息,等百姓之间相互听闻再传到自己耳朵恐怕几个月都过去了。所以何逸的消息是极其闭塞的,除了南阳地区,整个大汉的消息都不灵通。
等晚宴结束,何逸将向朗留了下来。向朗是文士,并没有喝多少酒,头脑很清晰,“不知主公有何吩咐?”
“先坐吧。”
“谢主公。”向朗拜谢后入座。
“苏双张世平贩马一般都到什么地方?”何逸语气平淡,仿佛随口一问。
向朗知道何逸不会无缘无故问这些小事的,稍微挺了挺身子,“蜀道艰难,故除了益州和偏远的交州,其余州郡均有贩马生意。”
“好,已经够了,巨达你明日从我带来的老兵中挑出一百名精明能干之人,跟随商队前往各诸侯势力境内。”
“那这些人的任务是什么?”
“任务就是打探情报,不管他们用什么方法,当寻常百姓也好,当府中小吏也好,开店铺也好,只要打听到有价值的消息就迅速告知于我。告诉他们只要认真执行任务必有重赏,南阳家眷每月由官府提供钱粮。”
“主公此计甚妙,用厚禄和家人拴住他们的心,可防止他们叛变!”“只不过……那一百人恐怕不够。”向朗为难道,诸侯那么多,人手肯定不够用。
“现今主要打探董卓、兖州曹操、河北袁绍、荆州刘表孙坚就可以了,其余地区等以后再慢慢渗透也不迟。”何逸将主要精力还是放在这几个强大的诸侯身上。
“属下~领命。”
“这几个月我不在南阳多亏了你主持大局,你早点下去休息吧,”向朗这几个月大事小事都亲自过问,起早贪黑,整个人又黑又瘦,何逸很是感动。
“多谢主公关心,属下告退。”向朗深鞠一躬,心中却是火热,这样平易近人的主公天下还有几个?
……
孙坚自洛阳离开后,在襄阳遭到刘表大军拦截。最终寡不敌众,多亏程普黄盖等人拼死保护,孙坚才逃回长沙,自此两家恩怨骤深。孙坚回到长沙后派众将到各地招兵,一个月就拉起八千人的大军,以期复仇。
孙坚之弟孙静不似孙坚勇猛善战,但更擅长分析局势,于是劝说孙坚,“今董卓专权,天子懦弱,海内大乱,各霸一方,以一小恨而起重兵,非所宜也。江东无强兵,又是祖上所在,兄不若弃长沙而转江东。”
孙坚爱憎分明,岂会隐忍,“刘表昔日断吾归路,今不乘时报恨,更待何年!弟勿多言。吾将纵横天下,有仇岂可不报!”
突然一员小将跳出,“若父亲欲讨刘表,儿愿同往!”
孙坚望向小将,眼神中多了份慈祥,“吾儿可以替父分忧了。”
“主公欲往,末将等定誓死跟随,只不过这八千大军训练不足,恐难形成战力。”老将程普不无担忧。
“这我知道,所以要劳烦幼台前往南阳一趟,请何仲平发兵相助。我与他多次共生死,想来不会拒绝。”
“此计虽好,不过若打败刘表,这荆州又如何分管?难道何逸取荆北,主公取荆南?”
孙坚微微一笑,“非也,吾将片地不取。”
“啊?那岂不便宜何逸那小子了!”黄盖一听就急了。
“我此行实为报仇而非夺地,况且何逸英雄也,这荆州早晚必为之所取,不如当作人情送与他,我等占江东以为根基,以后也多了个盟友。”
“兄长考虑远矣,弟现在就动身去南阳。”
南阳,
何逸得知孙静来意后,权衡利弊,愉快的答应出兵。荆州乃天下大郡,地大物博,刘表守成之犬,不取白不取。
当下尽起一万南阳兵,杀奔襄阳而来。一万南阳兵中有五千人是百战精锐,另外五千是招募的新兵。
郡丞向朗却不同意这次出兵,“主公,我南阳与刘表素无恩怨,若是贸然兴起大兵,恐为天下诸侯把柄。”
“吾意已决,巨达不必再劝!”这次何逸并没有接受向朗的劝谏。